【三賢十圣】
佛教語,?!度释踅?jīng)》所說大乘修證階次中居于十信位與妙覺位之間者。三賢指雖得相似之解而未脫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發(fā)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薩,?!度释踅?jīng)·菩薩教化品》:“三賢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薄度释踅?jīng)·菩薩教化品》:“三賢十圣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浄土,?!?/font>
《華嚴》“明十住、十行,、十回向為賢,,十地為圣,妙覺為佛,。十圣者即十地圣人,。一歡喜;二離垢,;三發(fā)光,;四焰慧;五難勝,;六見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云,?!薄赌鶚劷?jīng)》云“菩薩位階十地,尚不能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邪?譬如醉人欲涉遠路,,蒙籠見道,。十地菩薩于如來知見少分,亦復如是,?!?/p>
(名數(shù))大乘所立,。仁王經(jīng)上曰:“三賢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源,?!庇衷唬骸叭t十圣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笔。?,十回向之三位為三賢,。初地以上,乃至第十地之菩薩為十圣,。至初地而初會于理,,故得圣之名。俱舍論寶疏二十二曰:“依仁王經(jīng),,地前為賢,,地上名圣。經(jīng)云三圣十圣故,?!?/p>
【三賢】
指修善根以制伏煩惱,使心調(diào)和之三種修行階位,??煞中〕酥逋P摹e相念住,、總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
(一)小乘三賢位,,
又作外凡位。即修有漏善根(即順解脫分)之階位,。
(1)五停心觀位,,以五停心觀,,抑止貪、嗔,、癡,、我見、散亂心之五種階位,。
(2)別相念住位,,一面觀身、受,、心,、法之不凈、苦,、無常,、無我之自相,同時觀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
(3)總相念住位,,即總觀四念住之無常、苦,、空,、無我之共相之位。
以上三位與四善根位(內(nèi)凡位)合稱七方便位,,乃入見道之準備修行階位,。又五停心觀位成就奢摩他(止),其他二位成就毗缽舍那(觀),。
(二)大乘三賢位,,
又作三十心。指十地以前之菩薩,,其階位有三階十心之別,。
(1)十住,會理之心,,安住不動,,稱為住。十住即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2)十行,,行此行,則能進趣于果,,稱為行,。十行即歡喜行、饒益行,、無違逆行,、無屈撓行、無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難得行,、善法行,、真實行。
(3)十回向,,回因向果,,稱為回向。十回向即救諸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諸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無著解脫回向、入法界無量回向,。
除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以十住,、十行、十回向為三賢外,,另有仁王般若波羅蜜經(jīng)之十信習種性,、c
止性種性、十堅心道種性,梵網(wǎng)經(jīng)卷上之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等。
又相對于十信之稱為外凡,,此大乘三賢稱為內(nèi)凡,。
[四教義卷五,、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疏卷下,、華嚴經(jīng)探玄記卷五、華嚴五教章卷三]
?。▍㈤啞拔迨弧?044,、“五停心觀”1144、“四念住”1708,、“菩薩階位”5221)
【十圣】
大乘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的菩薩,,叫做十圣,或地上菩薩,。
【十地】
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大地能生長萬物,故佛典中常以“地”來形容能生長功德的菩薩行,?!笆亍奔粗甘畟€菩薩行的重要階位。在佛典中,,不同的經(jīng)論,,往往對十地的內(nèi)容有不同的描述。茲依法相宗教義試釋華嚴十地如次:
(1)歡喜地:菩薩至此位舍離無始以來的異生性,,初得圣性,,具證人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而生大喜,,故名,。
(2)離垢地:菩薩至此位圓具凈戒,遠離煩惱垢,,故名,。
(3)發(fā)光地:菩薩至此位成就勝定、大法,、總持,,發(fā)無邊妙慧光,故名,。
(4)焰慧地:菩薩至此位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增智慧焰,故名,。
(5)難勝地:菩薩至此位,,能令行相互違之真俗二智互合相應(yīng),故名,。
(6)現(xiàn)前地:菩薩至此位,,住緣起智,進而引發(fā)染凈無分別的最勝智現(xiàn)前,,故名,。
(7)遠行地:菩薩至此位,,修行進入無相行,,遠離世間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故名,。
(8)不動地:菩薩至此位,,無分別智相續(xù)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動,故名,。
(9)善慧地:菩薩至此位,,成就微妙四無礙辯,普遍十方,,善說法門,,故名。
(10)法云地:菩薩至此位,,大法智云含眾德水,,如虛空覆隱無邊二障,使無量功德充滿法身,,故名,。
又,十地的滿心,,名金剛喻定,。因此位的定力能破一切煩惱,猶如金剛之能摧一切物,,故名金剛喻定,,又稱為金剛?cè)粱蚪饎傂摹H粲纱嗽匍_出一等覺位,,則成四十二位,。
等覺為斷惑的最后位,,是因位的最上位,與果上的妙覺僅差一等,,次生即可補前佛處而作教主,,故亦云補助位。但是,,《瓔珞經(jīng)》則稱為無垢地,,以雖有煩惱余習,然只如微煙,,有等于無,,故名無垢地。 禪和靜光的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