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開歷史的虎門
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四周大理石浮雕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國近代以來重大歷史事件的史實。作為這組浮雕啟始的第一幅,,就是“虎門銷煙”的歷史畫面:一個雄健的漢子正俯身去銷毀裝在箱里的鴉片,。他雙目嫉惡如仇,雙手血脈賁張,,頭頂上的長辮在頸脖盤繞兩圈,,辮子的末梢在嘴里切齒地咬著。整個形象就是一腔除惡務盡的義憤,,一把奮起抗爭的火焰,。中國近代史氣壯山河的“虎門銷煙”偉大場面銘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浮雕上,作為劃時代的標記被載入史冊,。 從十八世紀末葉開始,,英國殖民者以武裝走私等卑劣手段,瘋狂向中國傾銷鴉片,,國內(nèi)外鴉片販子相互勾結(jié),,肆無忌憚地越發(fā)猖獗,。鴉片的輸入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當兵的吸食鴉片,,喪失戰(zhàn)斗力,;當官的吸食鴉片,吏治更加腐敗,。 然而,,林則徐拔山雨欲來的溪云,尖銳地提出“鴉片長期禁而不止,,形同虛設的秘密所在——衙門中包庇走私,、貪污行為有關(guān)的吸食者”的真知灼見。 1838年12月29日,,林則徐奉旨從湖廣總督任上來到北京,。道光皇帝召見林則徐,聽取他對禁煙的意見和措施,,并授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加兵部尚書銜,節(jié)制廣東水師,。1839年3月,,林則徐被派到廣東禁煙。 虎門位于珠江口東岸,,其得名是因為珠江從廣州黃浦流至出??谔帲嫱蝗皇照?,有如瓶頸,,且有兩山峙立,名為“大虎”,、“小虎”,,形成十分險要之勢,故曰虎門,。1839年6月3日,,雨后天晴的虎門海灘籠罩著莊嚴而歡愉的氛圍。而林則徐手執(zhí)號令銷煙的杏黃旗一揮,,傾刻間,,銷煙池濃煙滾滾,爆響轟轟,,收繳的237萬多斤鴉片在虎門銷毀,。虎門揭開了歷史劃時代的一頁,,珠江口曾經(jīng)發(fā)生激烈炮戰(zhàn)的蒼茫水面,成了中國近代史開篇之地。 1978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到虎門,。那時的所謂虎門鎮(zhèn),只不過是一個只有兩條成丁字形街道的稍大一點的村莊,。街道破爛不堪,,居民衣裳不整?;㈤T的貧窮與其振聾發(fā)聵的知名度極不和諧,。 二十多年后我再次造訪虎門,如今的虎門,,已演繹成美麗與時尚代名詞,。虎門人弘揚先輩雄風,,銳意發(fā)展,,將濃墨重彩盡情地潑灑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儼然是一個發(fā)達的中等城市,。2006年,,一個虎門鎮(zhèn)的GDP、稅收和本級財政不僅超越中西部省份的一個地級市,,甚至可以直逼一個不發(fā)達的省,,虎門這一歷史之門,又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神奇之門,。 粵?;㈤T,南疆要塞,,山雄水壯,,大氣吞天??v目遠望:碧海茫茫,,濤聲如鼓,白帆點點,,鷗擊云浪,。我像一個虔誠的教徒,默默地憑吊一百五十多年來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與侵略者血戰(zhàn)到底的鴉片戰(zhàn)爭的古戰(zhàn)場,,默默地緬懷我們中華民族在這里譜寫的英雄詩篇,。 遠去了的刀光劍影,散去了的彌泛硝煙,。站在威遠炮臺之上,,看虎門大橋橫空出世,,飛天而去。撥開歷史的輕紗,,虎門大橋旁邊的虎門要塞和海戰(zhàn)博物館訴說著中國人民抗敵御侮的故事,。對于歷史的解讀,我們一直習慣提煉一些宏大的主題,。穿過時間的迷霧,,穿過冰涼數(shù)字,其實只有一些真實的細節(jié),,才能刻上激蕩的年輪,。在更多的時候,這些細節(jié)的敘述,,讓我們觸摸到了歷史的真實和殘酷,。 虎門要塞歷史悠久。早在康熙年間,,這里就修筑炮臺,,拱衛(wèi)海疆,守護國門,。道光年間虎門要塞建有六處炮臺,,共安裝新舊炮212門,無論在數(shù)量上,、質(zhì)量上,,都優(yōu)于當時國內(nèi)其他各海防要塞。1841年2月,,英國侵略軍發(fā)動對虎門炮臺的突然襲擊,,廣東水師提督關(guān)天培率部英勇抵抗,但炮臺仍然陷落,,關(guān)天培及守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進一步考查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原因,。虎門要塞的火炮與當時侵華英軍軍艦所配備的艦炮相比較,,落后一大截,。關(guān)天培所著《籌海初集》史料記載:沙角的珠江入海口寬約1113丈(約3350米),,而炮臺的火炮,,炮彈的射程還不到1200米,根本無法阻止入侵的英軍軍艦,?;㈤T炮臺的炮口噴發(fā)出絕境求生的憤怒和殘烈的呼號,;一個號稱“天朝”的封建帝國就此頹然衰敗,大廈將傾,,黃泉路近,。 當年沙角炮臺守將陳連升率領(lǐng)600多將士,浴血戰(zhàn)斗,,抗擊2000多名侵略軍;陳連升和將士們用大刀與敵人肉搏血戰(zhàn),,全部以身殉國,,就連他那匹被俘的戰(zhàn)馬,望北流淚,,絕食而死,。關(guān)天培、陳連升和守軍官兵悲壯的英魂,,如光華灼灼的火炬,,照著南天,照著碧海,,照著后人前進的腳?。灰淮淮闹袊擞涀×擞涀×伺谂_的陷落,,香港的割讓……“落后就要挨打”,,殘酷的歷史又一次印證了這一嚴峻的教訓。 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數(shù)萬里山河的泱泱大國,,敗北于從遙遠國度而來的萬余兵勇,其原因和教訓何在,?難道僅僅是因為敵人“炮火器械無不猛烈精巧,,為中國所不能及”么?而我方則是“船炮不堅,,兵心不固”么,? 無疑,這些都是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然而,,仔細探尋這些原因的原因,竟與那“金鎖銅關(guān)”的“鎖”字有關(guān),。由于長期閉關(guān)鎖國,,當侵略者打破中國的國門,道光皇帝還不知道英吉利在哪里,。閉關(guān)鎖國,,必然眼光狹窄,,眼光狹窄必然故步自封,故步自封必然處處挨打,。 海天萬里,,虎嘯龍吟。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上一聲汽笛的長鳴,,讓我想起了文天祥,。詩人當時被囚船上,當船行至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詩人想起自己從贛州起兵抗元時的惶恐灘,,感慨萬端,揮筆寫下了“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里嘆伶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輝映著這片英雄的土地,。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無數(shù)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剛直不阿,他們堪稱中國的脊梁,。 清代林則徐,,福建閩候人,26歲中進士,,做了幾年京官,,后來在江浙兩省做了幾任道臺。晚清的官場盛行一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當時社會環(huán)境,已可謂“無官不貪”,。林則徐歷任大小十余官職,,始終是兩袖清風。廉潔是官場道德力量的精髓,,在這方面,,林則徐沒有把官員最寶貴的東西遺失,他愈背負愈沉重,,愈走愈光榮,,同有形無形的邪惡、低賤的領(lǐng)域搏擊終生?;㈤T人民為林則徐塑像立碑表達千萬老百姓的尊敬之心,。 林則徐以“虎門銷煙”而聞名于世。而也正因為“虎門銷煙”,,得罪了在侵略者面前屈膝投降的清廷,,以致被流放新疆。但這并不能磨滅他的意志,?!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边@是林則徐的心聲,表明了他為國家和民族利益奮斗不止的堅強決心,。虎門是林則徐生命旅程中一個最閃亮的驛站,。 我們認真讀一讀鴉片戰(zhàn)爭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經(jīng)過了三四百年的閉關(guān)自守,固步自封,,腐敗顢頇之后,,是誰第一次放開慧眼看世界呢?是誰從“光宅四海,,統(tǒng)御萬邦”的玫瑰色古老夢幻中走出來呢,?是林則徐。他秉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提出“凡以海洋事進者,無不納之,;所得夷書,,就地翻譯”的方針,放眼世界,,上下求索,,嘗試新物,開啟中國人向西方學習,,解放思想的閘門,,對日后悲風腥雨沖刷后的大地蒸騰希望生機,起了不可言諭的作用,。 在虎門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和林則徐紀念館,,我特別關(guān)注當年叱咤風云、禁毒抗侮“民族脊梁”鄧廷楨的史料文獻記載,,最初的動因是一點地緣關(guān)系,,因為我們是南京同鄉(xiāng),。鄧廷楨是江蘇江寧人(今南京)。出身宦紳之家,,世居秦淮河畔萬竹園,。17歲中秀才,27歲中進士,,可謂是少年得志,,平步青云。 鄧廷楨是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四年任兩廣總督的,。當時,,鴉片已在廣州一帶泛濫,大量白銀外流,。面對“銀荒”,、“兵弱”的危急形勢,鄧廷楨提出嚴禁鴉片并且在廣東領(lǐng)導了頗有成效的禁煙活動,。1839年3月初,,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赴廣州查禁煙毒,途中就收到鄧廷楨關(guān)于“合力同心”堅決禁煙的文書,。從1839年3月到1840年2月,,鄧廷楨以兩廣總督的身份,協(xié)助欽差大臣林則徐開展查禁鴉片斗爭,。 但是,,鴉片戰(zhàn)爭最終以清廷失利而告終。林則徐,、鄧廷楨謫戍伊犁,。1843年底,鄧廷楨重新被清廷啟用,,先后任陜西巡撫,、陜甘總督等職。1846年4月,,鄧廷楨積勞成疾,,卒于西安任上,家人將其遺體歸葬南京東郊仙鶴門外鄧家山,。 在鴉片戰(zhàn)爭中,,擔任領(lǐng)軍人物的三位英雄林則徐、鄧廷楨,、關(guān)天培,,其中兩位是江蘇人,另一位關(guān)天培是江蘇淮安人。他們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脊梁,,值得我們江蘇人引以為自豪,。 虎門,是創(chuàng)痛之門,,是抗爭之門,!它的江岸海邊,鼓動著林則徐下令銷煙令旗的雄風,;它的山林草木曾呼嘯著撕心裂肺的不平,,回蕩著無力回天的嘆息!隱沒在層巒疊嶂中的歷史痛楚,,那是一種怎樣的無言的可悲的苦,,那一份歷史的厚重,為中國的文明增添的是一種黑色的回憶,。漫步虎門要塞,,我佇立鴉片戰(zhàn)爭古戰(zhàn)場,面向當年群炮轟擊英國侵略軍的前沿陣地——遼闊的大海,,對著湮沒百年的英魂,,深情地鞠躬,以示告慰與憑吊,。 “品望重當朝,猶憶追陪瞻雅范,;褒榮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遺徽?!边@是追悼中華民族大英雄林則徐的挽聯(lián),。那個離我們一個多世紀的多難年代,風雨滄桑社會動蕩,,我們忘記了很多,,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忘卻不甘民族滅亡、不甘被欺凌,、勇于抗爭的中國人,,他們是悲壯的一代人,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就是林則徐,。他是一面旗幟,,詮釋著思想、責任,、勇氣,、“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憂患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