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保健品”是一類很獨特的商品,。一方面,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和時尚女性趨之若鶩,,不惜血本,希望從中獲得“治病強身”的功效,。另一方面,,又有許多人斷言“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子”,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保健品到底是什么樣的一類東西,,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它們呢? 首先說,,“保健品”這個名稱本身就有很大的誤導性,。消費者喜歡“顧名思義”,而這個名稱正好產(chǎn)生了“吃了他就會有保健功能”的暗示,。在國外,,它們被稱為“膳食補充劑”,就很中性——正常膳食之外的補充而已,。 不管是叫“保健品”還是叫做“膳食補充劑”,,市場上的產(chǎn)品都五花八門,形形色色,每一種都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來剖析,。要籠統(tǒng)地討論它們的話,,可以把它們分為兩類。 一類是人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yǎng)成分,,比如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鐘型,少了影響健康,,多了也影響健康,在“充足”與“過量”之間有一個緩沖范圍,。營養(yǎng)均衡的目標,,是使得這些營養(yǎng)成分的攝入量在那個范圍內。不同的食物含有這些營養(yǎng)成分的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所以“全面均衡”的食譜就很關鍵。 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營養(yǎng)師,,也不可能照著營養(yǎng)師們開出的食譜去吃飯,,所以很多人總是擔心自己缺這缺那。其實這些營養(yǎng)成分“充足”與“過量”之間的緩沖范圍都比較大,,普通人只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參考一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大致安排自己的飲食,基本上不用擔心缺什么的問題,。 有少數(shù)的營養(yǎng)成分,,在某些人群中比較容易缺乏。比如鈣,,人體需求量比較大,、更年期后的女性、運動員,、嚴格素食者等等,,或者因為飲食中的鈣含量不高,或者因為吸收率低,,都比較容易處于鈣缺乏的狀態(tài),。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等,,也都各有一些人群比較容易缺乏。而碘,、硒等,,則與地域有很大關系。 這些人群依然可以有意識地加強富含這些營養(yǎng)成分的食物來獲得全面營養(yǎng)。此外,,強化食品是次之的選擇,。所謂強化,就是在某些常規(guī)的食品中額外加入某些營養(yǎng)成分,,使得人們可以獲得相當?shù)牧?。比如碘鹽,可以讓中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人獲得充足的碘而又不到“過量”的底部,。而在克山病地區(qū),,“加硒鹽”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針對許多人鐵輸入不足的狀況,,中國有“鐵強化醬油”,,可以讓常規(guī)食用醬油的人每天獲得一部分鐵,也是一種可行的選擇,。在國外,,許多人的食譜中缺乏蔬菜,因而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容易缺乏,,許多早餐麥片就強化了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如果均衡飲食和強化食品都做不到,膳食補充劑也是可以接受的選擇,。只是需要強調,,那些列出來的成分只是人類研究得比較清楚的成分,食物中還有許多研究得不是那么清楚或者沒有列出來的營養(yǎng)成分,。通過補充劑可以攝入某種或者某幾種特定的成分,,但是無法獲得其他的那些成分。換句話說,,它們只能作為一種不得已的“補充”,,而不應該以為吃了它們就“健康”了。 而許多人期望的——也是保健品行業(yè)鼓吹的,,是吃了這些補充劑能夠防治某某疾病,。實際上,這是把“如果缺乏,,會導致某某癥狀”偷換成了“補充它,,可以防治某某疾病”。這些微量營養(yǎng)成分就像潤滑油,,缺乏了會讓車磨損得更快或者出現(xiàn)某些狀況,,但只要給夠了就行——在此基礎上多給,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反倒是弄得滿地滴油,。迄今為止,,通過額外補充維生素或者礦物質來防治疾病的大型研究,都沒有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另外的那些保健品不是人體必需的,,人們補充它們是希望獲得“保健功能”。這類產(chǎn)品以各種動植物“精華”“提取物”為代表,,通常以“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癌”“降血脂”“減肥”等等功能為號召,。這類產(chǎn)品處于管理上的灰色地帶——它們通常有一些“初步研究”所支持,但在科學上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更向一種“信則靈”的狀態(tài),。 美國FDA曾經(jīng)試圖阻止這類產(chǎn)品的上市——他們希望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jù)才能銷售。然而,,膳食補充劑行業(yè)輕易地就獲得了民意的支持,,通過國會施壓把的打算扼殺在了搖籃中。這一類產(chǎn)品面臨的兩個問題是:第一,,“功效”有多少科學證據(jù)的支持?第二,,即使有“科學證據(jù)”支持,,有多大效果? 不得不說,,中國市場幾乎所有的保健品,,這兩個問題上在夸大和扭曲事實來忽悠公眾——差別只是夸張程度而已?;谶@種夸張,,才出現(xiàn)了一個有一個“天價”“神奇”的保健品。 美國FDA對于保健品只有很小的監(jiān)管權限,。但美國的做法值得中國學習: 第一,, 第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