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塔通覽·河南卷>>>
安陽林州文峰塔
年代:清乾隆十二年(1747);形制,、特點:六角七層樓閣式磚石塔,;現狀:當代維修,省保
林州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城東龍鳳山公園龍頭山頂,,六角七層,高約二十米。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當年建成,,時為三層石塔。道光十七年(1837)夏初,,時任知縣袁銘泰繼續(xù)之,,將三層改建為七層,歷時四月完工,。并將塔命名“文峰塔”,。
林州文峰塔,新中國得以修葺,,仍保持其原有形制,,為平面六邊形七層樓閣式磚石塔,通高約20米上下,。塔建在六邊形石砌基礎之上,,上部為七層塔身。塔身一,、三,、五、七層向南,、北設券門,,其余各層則其它方向設門。由一層北側塔門可進入塔室,,原有木梯以登高遠望,,現已經封閉。每層三行磚砌檐口,,頂部配有磚砌斗拱,,結構簡潔。仿起脊屋頂做法,,上置葫蘆型塔剎,,現又后置避雷裝置。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林州文峰塔內部
關于林州文峰塔建塔原由
明崇禎丁丑(1637)到清康熙丁未(1667)三十年間,林州先后有楊汝經,、劉遠芳,、牛應征、閻鶴升,、王輔運,、牛君藩,、王鼐、劉澤溥等八人考中進士,。三十年中,,每隔三至四年,就有一林州人金榜題名,。然而,,自劉澤溥之后一百四十余年間,林州再也沒出過進士,。這一反?,F象,在當時引發(fā)許多猜測,。其中有人認為:林州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縣城東西兩山高度失衡,造成地失其利,,因“地利”因素缺失,故人才難以成名,。
清乾隆十一年(1746),,舉人鞏敬緒調任林縣知縣后,他擬定在龍頭山頂建石塔以振文風,。次年(1747)工程開工,,數月之后,一座三層高石塔完工,。至道光十七年(1837)夏初,,時任知縣袁銘泰繼續(xù)之,將三層改建為七層,。
建塔后清道光乙申(1848)至光緒癸卯(1903)五十五年中,,又走出申逢吉、劉曦,、田景瀛,、李詩濂、呂慎修,、董應遴,、李祖光、李仲鸞,、逯懿,、李見荃、呂慰增,、張家駿等十二位進士和五十多名舉人,。其中一八五三,、一八六零、一八六二年都是一年雙進士,,三個年頭出了六位,。還有一門三進士、一門雙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