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千言就 天下可擔當 殿試述略 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二甲四名進士秦潮殿試卷(局部) 殿試,顧名思義,,于皇宮大殿舉行,,且由皇帝親自命題并主持之考試也;又稱御試,、廷試,、廷對等,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所施行的一系列考試中,,屬于最高級別的考試,。 科舉制度肇始于隋,,成形于唐,定制于宋,,集大成于明清,。而殿試之制,則始于武則天,。其于改大唐國號為大周之天授元年(690年)開科,,在東都洛陽上陽宮洛成殿親躬策士,開殿試之先河,;直至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六年(973年)方成常制,。后經元明兩代,內容多有損益,,形式屢經變更,,至清代最受重視,亦最為嚴密成熟,。 清代,,科舉考試分為由各省學政主持之院試,每三年兩次,,中式者為生員,,俗稱秀才,頭名稱“案首”,;生員有資格赴省城,,參加欽派考官于各省會主持之鄉(xiāng)試,每三年一次,,即于夏歷子,、卯、午,、酉年秋季,,習稱“秋闈”,中式者為舉人,,頭名稱“解元”,;舉人有資格赴京城,參加丑,、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會試,,習稱“春闈”,,中式者為貢士,頭名稱“會元”;全體貢士須再通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而成為進士,。進士又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約占與試者三分之一;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約占與試者三分之二;二甲,、三甲之頭名均稱“傳臚”,。因殿試后,例由黃紙書寫新科進士姓名,、甲第及名次,,并張貼以布告天下,故稱“金榜題名”,。也因此,,殿試頗似鯉魚跳龍門時之騰身一躍,又如長跑選手撞線前的全力一搏,。 殿試時間,,清初定于二月會試,三月發(fā)榜,,四月初殿試,。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二年(1737年),,均因閏月,,改在三月會試,四月發(fā)榜,,五月初殿試,。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定為四月二十一日殿試,二十五日舉行宣旨唱名出榜之盛大儀式,,史稱“傳臚大典”,,遂成定制。 殿試地點,亦屢有變更,。最初在天安門外,,順治十五年(1658年)后改在太和殿前丹墀(臺階)。遇風雨則移入太和殿東西兩廡,。雍正元年(1723年)起在太和殿內,。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內,,遂成定例,。 試卷題目,為經史時務策一道,,即以《四書》《五經》文中摘句為題目,。策題以皇帝名義發(fā)問,評閱試卷官員稱讀卷官,,應試者以臣子身份應答,。文章格式為八股文,并限字數,。清初多為三題,,約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康熙以后多為四題,,有時五題,約五六百字,,亦有上千字者,。乾隆二十六年(176年),改由讀卷大臣密議八條中圈出四道為題,。 殿試過程,,以一日為限。按規(guī)定凌晨入場,,日落交卷,,即所謂“辰入酉出”。殿試前一天,,全體貢士須先參加在紫禁城內保和殿舉行之復試,。復試畢,于四月二十一日應殿試,,亦在保和殿,。原則上皇帝應親臨考場主持殿試,旨在突出最高統(tǒng)治者“天下宗師”之地位,,以及中式者“天子門生”之身份,。而應試者自黎明即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繁瑣禮節(jié),然后頒發(fā)策題,。題紙用宣紙裱成,,極為考究。每頁長四十厘米,,寬十二厘米,,有紅線直格,每行二十四字,,要求每字皆須書寫工整,。考生逐一跪接題紙,,到自己座位上開始答題,。應試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通篇行文均有定式,,并用正體楷書書寫,且嚴禁添注,、涂改,。 試卷尺寸,據清代末科探花商衍鎏先生所撰《清代科舉考試述錄》云,,殿試卷清初用白宣紙裱四層,,乾嘉以后加至七層。清初為十五開,,前六開素頁,,備寫履歷彌封(彌封即將應試貢士之姓名糊住,以防考官徇私作弊),,后九開畫直行,,備寫策文。嘉慶后,,素頁只用二開,,策文用紙減至八開。兩面為一開,,每開十二行,,上有紅線豎道,無橫格。清初,,試卷長約420厘米,,高約48厘米、寬約18厘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小,,約長250厘米、高44厘米,、寬11厘米,。另發(fā)放草本一幀,尺寸略小,,縱橫與正卷相同,,有橫格二十四字,供應試者起草之用,。試卷,、草卷,均由禮部備辦,,于入場時唱名頒發(fā)全體貢士,。 殿試評卷,先由讀卷官代勞,。殿試卷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用謄錄。清代鄉(xiāng)試與會試,,均采取試卷謄錄制度,,而殿試試卷為考生親筆。日暮交卷后,,經糊名彌封后收存,。至閱卷日,分別交予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 貢士應殿試,原則上無被淘汰出局之虞,。只是決定甲第,、名次而已。其起因,,可追溯至北宋,。據宋王栐所撰《燕翼詒謀錄》卷五載,因貢士張元當年殿試落第出走西夏,,官至丞相,,屢屢犯邊,而成宋廷心腹大患,。因此,,宋仁宗趙禎嘉祐二年(1057年),,變更殿試所行末位淘汰之法,,以防文人反叛為敵所用之事,自此歷代相沿,,直至科舉制度壽終正寢,。 館閣體,是指因科舉制度而形成考場通用字體,,以烏黑,、方正、光沼,、等大為特點,。明代稱“臺閣體”,清代改稱“館閣體”,。首創(chuàng)者為明永樂時之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至清康熙時,,圣祖酷愛董其昌書法;至乾隆時,,高宗又推崇趙孟頫書法,,因此趙、董書體身價大增,,主流書體尊奉趙,、董為典范,而二人書法又皆以規(guī)整,、圓融為特點,,使館閣體風格更趨圓潤秀美。清代科舉考試,,比明代更重館閣體,,要求烏、方,、光,、大。一方面可體現(xiàn)出氣象博大,、筆勢恢弘之美,,而另一方面,亦難避千篇一律,、陳陳相因之弊,。當時士人,館閣體僅為安身立命之入門功夫,,書法則是畢生追求,,故書法在館閣體基礎上不斷融入自身特色,是傳統(tǒng)士人之慣法通則,。 殿試結束之翌日清晨,,皇帝依例單獨召見前十名新科進士,史稱“小傳臚”,。而正式揭曉殿試名次,,則安排在皇帝召見之后。由填榜官負責填寫榜文,,所用黃紙為表里二層,,稱為“金榜”,,有大小之分。小金榜交奏事處,,存于大內,;大金榜則鈐滿漢文“皇帝之寶”玉璽,于二十五日傳臚時,,張掛于長安左門外,,以昭告天下,咸使知聞,。因“鯉魚跳龍門”之典,,長安左門又被稱作“龍門”。 “傳臚大典”,,是科舉時代國家最隆重的儀式之一,。而放榜傳臚之后,則有“狀元游街”之盛舉,。屆時,,新科狀元公須領諸進士拜謝皇恩,一甲三人直接授職,,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并特允從午門正門出宮,,依次經過太和門、午門,、端門,、天安門、大清門,,至長安左門外觀看張貼金榜,。其后,狀元公率同科進士赴禮部,,參加專門為慶賀中進士登科而舉行的宴會,唐,、宋稱“探花宴”,,明代稱“瓊林宴”,清代則稱“恩榮宴”,。宴會之后,,狀元公尚需率眾進士赴孔廟,拜謁至圣先師孔子,。禮拜既畢,,再赴國子監(jiān)立碑,,將新科進士姓名,泐于石碑之上,。至此,,殿試程序全部完成。 因清代科舉分為文武兩途,,故文殿試之外,,尚有武殿試,因其影響,、地位及作用遠不能與文殿試同日而語,,于茲不贅。 因種種原因,,近百年來,,對科舉制度之評價,往往妄言貶損有余,,而客觀公正不足。其實,,正是由于有此行之千三百年,,通貫十余朝代,超越地域局限,、排除權錢干擾,,唯才是舉、據德立身的相對公平,、公正,、公開之嚴密制度,才使中華文明之火種生生不息,、綿延不斷,;使國人對文化之尊崇深入骨髓,對圣賢之敬畏發(fā)自內心,。而同等時間,,同一地點,統(tǒng)一題目,,舉世矚目,,世評清議,相互監(jiān)督,,懲罰嚴酷,,以及規(guī)則嚴格縝密,標準整齊劃一等諸多因素之制約,,幾致欺世盜名,、作弊冒濫之丑類鮮有所為,,基本絕跡。而評判人才標準之確立,,是科舉掄才制度之第一要素,。考試制度之要點在于規(guī)范競爭,。八股文便是在嚴定程式,,防止作弊,客觀衡文,,快速評卷的摸索過程中逐漸形成完善的應試文體,。從考試技術和操作層面考察,八股文對保證科舉考試的客觀性和公平性,,發(fā)揮過重要作用,。應殿試者需要具備各種能力,能在整整一日之內,,幾乎水米不進,,雜念皆無,屏氣靜心,,文思泉涌,,下筆千言,一揮而就,,不失一字,,不錯一筆者,其體必健,,其藝必高,,且意志堅強,以當天下之任,,毋庸置疑也,。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研究員邸永君)《光明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