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楊振寧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和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95年應聘擔任國立華僑大學名譽教授,;
1997年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
1999年自石溪分校榮休,,同年出任清華大學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獲得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俄羅斯科學院,、臺灣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學院(羅馬教皇學院)以及多個歐洲和拉丁美洲科學院的院士榮銜,以及多家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現任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名譽院長,。
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回到國內后曾任清華大學與西南聯合大學數學系主任多年,。1934年,,專門為楊振寧請老師講習《孟子》。[1]
編輯本段主要榮譽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Nobel Prize, Physics),, 他還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及擁有多項榮譽學位,,被譽為是“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許多著名大學的名譽教授,。
1980年獲拉姆福德獎(Rumford Prize)。,;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U.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1993年獲本杰明.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1994年獲鮑爾獎(Bower Award),;1996年獲玻戈留玻夫獎(N. Bogoliubov Prize),;1999年獲昂薩格獎(Lars Onsager Prize);2001年獲費薩爾國王國際獎(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等,。
編輯本段個人著作
報告
楊振寧發(fā)表過約200篇科學論文和報告,,代表作有《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恒的質疑》、《曙光集》和《鄧稼先》,。
《鄧稼先》是楊振寧為《英雄大愛》中鄧稼先和許鹿希的曠世愛情作的序,,《鄧稼先》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和江蘇中職語文第一冊(江蘇教育出版社)。
盛會
亞運會歌確定《重逢》 英文由楊振寧,、翁帆翻譯,。《重逢》由著名音樂人撈仔,、徐榮凱聯袂打造,,并由毛阿敏、孫楠演唱,。19歲就到廣州做音樂的撈仔說對廣州的情感就像老火靚湯,。他透露,,徐榮凱和楊振寧夫婦是好友,他把中文歌詞交給兩人,,請他們幫忙找專業(yè)人士譯成英文,,沒想到兩人對歌詞愛不釋手,很快就傳回了譯好的英文歌詞,?!吨胤辍吠怀隽藖嗊\會的理念:亞運會不僅是亞洲的體育盛會,也是亞洲兄弟姐妹四年一次的友誼聚會,。
童謠《落雨大》突出廣東特色,。“珠江彎彎伸手相牽”音樂部分用廣東童謠《落雨大》作為前奏,,突出了廣東特色,。
編輯本段主要成就
1980年楊振寧獲得拉姆福德獎(Rumford),1986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范圍很廣,,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tài)物理學等,。
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fā)現宇稱不守恒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R.L.Mills)提出了“楊-米爾斯規(guī)范場”,與巴克斯特(R.Baxter)創(chuàng)立了“楊振寧-巴克斯方程”,。
宇稱不守恒理論:他與李政道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并沒有鏡像對稱的特性,,違反了當時物理家的認知。該理論后得吳健雄的實驗驗證,。
楊—米爾斯理論:他與羅拔·米爾斯(Robert Mills)提出的理論,,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理論。
對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創(chuàng)建性強,,眼光深遠。
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賽格瑞(E.Segre)推崇楊振寧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粒子物理學
1954年與R.L.密耳斯共同提出楊-密耳斯場理論,開辟了非阿貝耳規(guī)范場的新研究領域,,為現代規(guī)范場理論(包括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大統一理論,、引力場的規(guī)范理論,、……)打下了基礎。楊-密耳斯場方程最近被數學家S.唐納森引用,獲得了拓撲學上的重大突破,。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即后來所謂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成偶宇稱態(tài),,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tài),;如果弱衰變過程宇稱守恒,則它們必定是兩種宇稱狀態(tài)不同的K介子,。但從質量和壽命來看,,它們又應是同一種介子?!獥钫駥幒屠钫劳ㄟ^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他們仔細檢查了過去的所有實驗,,確認這些實驗并未證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恒。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實驗途徑,。次年,,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因此,,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承認,,并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一項科學工作,,在發(fā)表的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獎,,這是第一次。
其他貢獻包括:費米-楊模型(1949),,與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論(1957),,與李政道和R.奧赫梅合作的關于C(電荷共軛變換)和T(時間反演變換)不守恒的分析(1957),與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實驗分析(1959)和關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與吳大峻合作的CP(宇稱)不守恒分析(1964),,規(guī)范場的積分形式理論(1974),與吳大峻合作的規(guī)范場與纖維叢的關系(1975),,與鄒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論(1967~1985)等,。
統計力學
二維伊辛模型的自發(fā)磁化強度(1952),與李政道合作的關于相變的理論(1952),,與楊振平合作的關于數種模型的嚴格解(1966~1985)等,。
凝聚態(tài)物理
與N.拜爾斯合作的對磁通量量子人的解釋(1961),非對角長程序觀念(1962)等,。
編輯本段個人經歷
1942 年前
楊振寧,,美籍華人,原籍安徽鳳陽,,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今屬肥西縣)(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滿周歲,,父親楊武之考取公費留美而出國了。4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認字,,1年多的時間教了他3千個字。楊振寧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yè),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歲。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yè),,隨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
1942年后
1942年畢業(yè)于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在該校研究生畢業(yè),。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費留學赴美,就讀于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當時的院長奧本海默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1966年以后,,他長期執(zhí)教于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創(chuàng)立并主持該校的理論物理研究所。楊振寧于1971年夏回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他對促進中美建交、中美科學技術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後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授予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后二人因排名先后的問題交惡,。1962年因為《紐約客》的一篇文章,,兩人正式決裂。楊振寧七歲的兒子楊光諾曾說,,“我要一人得諾貝爾獎,。”1989年他寫給已故中研院長吳大猷的信,,向老師報告兩人合作情形,。吳大猷復信中說:“整件事是一極不幸的事,我想實情是不能永遠掩蓋著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爭,,而讓實情慢慢的展現出來?!?
1977年他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頓創(chuàng)辦了“全美華人協會”,促進中美關系,。
楊振寧現居于北京清華大學,,同時身兼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名譽校長。
經歷年表
1922年
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1938年
考入西南聯大,。
1942年
大學畢業(yè),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
1944年
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碩士學位,。
1945年
赴美入芝加哥大學。
1948年
獲博士學位,。
1949年
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
1956年
和李政道共同發(fā)現宇稱不守恒。
1957年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1年
在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
1986年
返國參加中研院院士會議。
1994年
榮獲美國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fā)之波維爾(Bower)獎,。
1996年
獲清華,、交通兩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編輯本段研究生涯
楊振寧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yè),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歲,。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yè),,旋即進入清華大學的研究院,。兩年后,他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并考上了公費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間遇到許多令人迷惑的現象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最終推翻了宇稱守恒律,,使迷惑消失,問題解決,。楊振寧在1957年諾貝爾演講中這樣說道:“那時候,,物理學家發(fā)現他們所處的情況就好像一個人在一間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樣。他知道在某個方向上,,必定有一個能使他脫離困境的門,。然而究竟在哪個方向呢?” 原來,,那個方向就是宇稱守恒定律不適用于弱相互作用,。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戚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誼的橋梁,。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fā)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p>
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6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于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系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云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
人們贊揚在理論物理前沿度過了半個世紀的諾貝爾獎得獎人楊振寧是一位堅忍不拔,、具數學天才的科學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對稱性,而這些對稱性常常是隱藏在雜亂的實驗物理結果的后面,。
楊振寧長時期在看來是神秘的物理學和數學的十字路口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一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靈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還沒有實驗證據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這是一個外行很難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滿了希臘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尋求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品味”和“風格”,,有尋求用正確語言來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內心的靈感。
物理學家戴森在石溪為楊振寧退休所舉行的學術討論會上說:“楊振寧對數學的美妙的品味照耀著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為精致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杰作?!边@使得他“對于自然神秘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
楊振寧已有華發(fā),可是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年輕得多,。他仍穿梭于紐約和遠東之間,。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學有密切的聯系,,并且是設在南朝鮮首爾的一個理論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關于他的生活和時代的一次廣泛的談話中,楊振寧談到他的物理學生涯,,談到他沒有能從事某些領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遺憾,。楊振寧也談到他在中國童年和他長時間為溝通美國和自己的祖國在科學和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作的努力。楊振寧談到他擔心中美關系的裂痕會擴大,,以及由于新近對臺灣出生的物理學家李文和間諜活動嫌疑的調查,,將為亞洲和亞裔美國科學家?guī)淼睦щy。1971年中美關系開始解凍,,楊振寧自1945年到美國來當研究生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他會見了當時的總理周恩來和中國的其他領導人,幫助開展了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他擔心這些合作將面臨危險,。
那時候,,當他從國外旅行回來后,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人員常常去找他,。中央情報局的官員第一次去找楊振寧時楊要讓他的秘書記錄他們的談話,,以免誤解。楊振寧繼續(xù)保持和中國的密切聯系,,他說:“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近來沒有再來找我的麻煩,。”
楊振寧最關心的是科學而不是政治,。他談到自己的一些經歷:一個從中國偏僻地區(qū)一個落后的城市來的年輕學生,,怎么會有幸參與20世紀一個最主要的思想革命。這場革命是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方法來了解自然的無窮多樣性,,從混沌的星球爆炸到電子環(huán)繞原子核的顫動,。
1956年楊振寧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恒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這個工作,兩人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
從長遠來看,,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的開拓性的工作卻更為重要。那一年,,兩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工作,。他們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guī)范場的理論結構。以后證明它是以統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關鍵,。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馬奇努說:“當它在1954年寫成時,,爭論極大。一些人認為它和物理世界無關,?!碑敃r,楊和米爾斯沒有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墒且院笞C明,這個從微分幾何和纖維叢這樣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來的數學,,正是為描述像磁,、電、強核力,,也許還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換所。戴森講道:“我要說,,在楊振寧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規(guī)范常已經證明這比他和李政道關于宇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關系變得愈來愈緊張,兩人在1962年分手,。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們的關系變得緊張的,。他說:“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說,,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
楊振寧扎根于數學,,但是他指出,自己一生的工作不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形而上學的游戲,。40年代后期他剛去芝加哥大學研究院時曾打算成為實驗物理學家,。可是他很快就了解自己的動手能力很差,。實驗室的同事們開玩笑道:“哪里出爆,,那里就有楊振寧?!?
曾任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主任的實驗物理學家薩奧斯說:“楊振寧是一位極具數學頭腦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學歷,他對實驗細節(jié)非常有興趣,。他喜歡和實驗學家們交談,,對于優(yōu)美的實驗極為欣賞?!?
對于物理學家最大的挑戰(zhàn),,依然是提出一個統一的理論,它既適用于以重力為主的極大王國,,又適用于由量子所主宰的極小王國,。物理學家在70年代已經在這方面獲得進展。他們提出一個稱為標準模型的理論,??墒菢藴誓P筒]有將重力考慮在內,。
目前,,弦線理論可能可以克服這個缺點。這個理論經過修改后要求十或十一維時——空,,而不是我們熟悉的四維時空,,即時間這一維加上立體幾何的三維。弦線理論提出來已經20多年,,它在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很流行,??墒菞钫駥幵谕砟陼r是不同意這個理論的。楊振寧懷疑弦線理論或其派生的理論是否能將所有客觀存在的現實都放進一個簡潔的包裝中,。
楊振寧說:“弦線理論并沒有得到實驗證明,。它太不定形,太模糊,?!眴栴}部分地在于,為探索弦線的影響,,需要極高的能量,,更強的粒子加速器。如何寫出一個可以工作的理論,,并從事十維計算也是一個問題,。
楊振寧提出物理學正經歷一個過渡期,。不斷地尋找更快更小的計算機晶片等的應用研究,將會比基礎研究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他說:“很清楚,,在未來的30到50年中,,人們將更注意物理學的應用。其理由并不是因為所有的基本問題都已經解決了,,而是因為更深入地探索物質的基本結構變得愈來愈貴,。”他又說,,2005年國會決定中止建造超導超級對撞機是一個信號,,高能物理有充裕的經費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超導超級對撞機是要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造的一個基本粒子加速器,,它的直徑將達54哩,。
楊振寧預言,計算機工業(yè)的實際需求將會推動界于微觀和宏觀之間的物理學的發(fā)展,,他承認許多分析家們早已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就像剛剛過去的20世紀被稱為物理學的世紀一樣,。是什么環(huán)境使楊振寧能在占支配地位的物理學中起重要作用呢?聽他自己說,,在他的成功中,運氣和抱負同樣重要,。
楊振寧早年處于一個更像是中世紀的而不是現代的社會,。他得益于幸運的家庭環(huán)境以及和同事與學者們的聯系。這些為他進入更廣闊的知識和文化世界的旅程鋪平了道路,。反過來,,他正通過不斷努力在亞洲建立一流的研究中心為回報。
楊振寧生長在中國中部一個圍有城墻的城市——合肥,。當時,,合肥只是安徽中部的一個小縣城(當時安徽省省會是安慶),這個城市的街道是沒有路面的,,城門很窄,,以致30年代第一部汽車開來時無法通過。大部分居民是文盲,。由于閉塞,,楊振寧直到6歲才第一次看見香蕉。
楊振寧的父親是當地中學的數學教師,。他通過了一次獎學金考試,,得以出國,去芝加哥大學讀書,,回國后在廈門大學教書,,以后去了北京清華大學,。
楊振寧本人追隨他父親走上了學術道路。他說:“我很幸運,,上百萬和我同齡的人不是餓死就是面對軍閥混戰(zhàn),。”他住在北平一個學術性的社區(qū)內,,沉浸在一個重視研究,、重視知識的社區(qū)中,。他的父親很快就發(fā)現兒子有數學天才,,可是并沒有直接教他數學。楊振寧說:“父親的哲學是‘不要著急’,?!痹谡勌鞎r他偶爾會向兒子提出數學難題??墒歉赣H也認識到教育需要均衡,。在楊振寧念完中學初一時,父親請了一位同事來教他中國古文,。經過兩個夏天的緊張學習,,年輕的楊振寧能背誦孔子的門徒孟子的全部著作。
1937年日本入侵,,楊振寧的祖父被迫離開北平,,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楊振寧的父親繼續(xù)走好運,。幾十年后年輕的楊振寧也進了這所大學,,受教于一些當時中國最杰出的科學家。他們之中有些以后去了美國,,其中包括陳省身,。陳省身現在已經從伯克萊加州大學退休,許多人都認為他是現在活著的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
在昆明時,,楊振寧開始提高他的英文。他決定不用字典來念英文小說,。他選的第一本小說是斯蒂文森的《金銀島》,。這部小說里有和大海有關的俚語,因而很難念,。他花了一個星期,,念完了這本書,接著念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在熟讀這兩本書以后,,楊振寧說:“以后就容易了。”
楊振寧還有去西方世界的另一原因:他對美國初期的科學家兼政治家富蘭克林很崇敬,,富蘭克林的自傳激勵了楊振寧,。去美國后他取名為富蘭克,并將第一個孩子的英文名字取為富蘭克林,。
1945年楊振寧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去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接受了楊振寧,可是他要拜才華橫溢的意大利物理學家費米為師,,因此去了芝加哥大學并在以后被稱為氫彈之父的泰勒的指導下寫了博士論文,。論文寫好后只有4頁。泰勒說服楊振寧,,無論如何,,一篇博士論文只有4頁總是太短了,要他加長,。他照辦了,,加到了23頁。在物理學有了卓越的成就以后,,他又轉向遠東,。楊振寧將把他的文稿與信件捐贈給香港中文大學而不是給石溪紐約州立大學。他是中文大學的訪問教授,。楊振寧也沒有排除他搬回中國的可能性,,因為回去后他和與他結婚已50年的妻子杜致禮會得到更好的照顧。新近,,致禮在石溪州立大學的醫(yī)院動了三次腫瘤手術,,結果良好。楊振寧在長島還是感到很自在,,也不像是要搬到遠離他的三位已經成年的孩子身邊,。他們三位都已得到科學方面的學位。楊振寧說:“他們是美國人,。他們接觸的中國文化很少,。”長子光諾畢業(yè)于密西根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現在是紐約州西徹斯特縣的一位財務顧問,。次子光宇是一位化學博士,住在紐約城,,為J.P.Marg財務公司分析化學工業(yè),。女兒又禮是蒙太拿州列文斯登縣的一位醫(yī)生。
楊振寧在1964年成為美國公民,。他說:“我們在美國過得很不錯,。在這里我們有許多朋友,。我們在兩個社會中都很自在?!?
在石溪為他的退休舉行的學術討論會結束時,,楊振寧談到他在60歲時的一個“偉大和意義深遠的發(fā)現”:“生命是有限的”。他念了9世紀的一位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0世紀初,另一位作家,,也是楊振寧父親的朋友—朱自清,,把這兩行詩句改為: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在歷經一生對自然的神秘的思考以后,,楊振寧認為這一改造更精確地描述了他晚年的想法,。
編輯本段情感婚姻
楊振寧的結發(fā)太太是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2003年10月因病過世。2004年底至2005年初,,82歲高齡的楊振寧與28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學生翁帆再一次步入婚姻殿堂,。
2011年6月底,楊振寧接受采訪,,自曝求婚秘聞,。
自曝求婚
2011年6月底,由學者江才健撰寫,、更為全面講述楊振寧人生的書《規(guī)范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面世,,在和小自己54歲的翁帆結婚引發(fā)的喧囂之后,楊振寧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楊振寧自曝向翁帆的求婚過程,聲稱他和翁帆的生活,,除了在外旅行,,基本上都是居家生活,和所有相愛的人在一起一樣,,一時也想不起還有什么浪漫的事,。不過,30年之后,,隨著社會進步,,應該會有很多人回想起他和翁帆的事,會覺得很浪漫的,。
編輯本段子女介紹
1951年長子楊光諾出生,,現為電腦工程師,。
1958年次子楊光宇出生,現為化學家,。
1961年女兒楊又禮出生,,為醫(yī)生 。
2000年,,三個子女全部定居美國,。
編輯本段人物軼事
昆明時期
高二學歷的第八號考生
1938年夏,鑒于輾轉流離到抗戰(zhàn)大后方的中學生非常之多,,國民政府教育部宣布了一項措施:所有學生,,不需文憑,可按同等學歷報考大學,。得此消息,,隨任西南聯大數學系教授的父親楊武之遷至昆明的楊振寧,在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以高二學歷早早地報名參加統一招生考試,。國立各院校昆明招生委員會辦事處發(fā)給楊振寧的準考證為“統昆字第0008”,試場為“第壹試場”,,座位為“第捌號”,。
楊振寧一家從1938年春到昆后,最先住在西南聯大,、云南大學間的文化巷11號,。這條小巷原先是昆明北城腳偏僻荒涼、蕁麻叢生之地,,也叫作蕁麻巷,。隨著聯大教職工的陸續(xù)遷入,巷內除楊家外,,還有物理學系教授趙忠堯和霍秉權分別住進19號,、43號,化學系教授劉云浦住進41號,,其他學校如云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費孝通等也先后入住該巷,,小巷頓時熱鬧起來,并成為聯大等校師生進出城內的主要通道,,因而改名文化巷,。
大學考試那天,楊振寧天還不亮就起了床,,迅速地吃了幾口飯,,就精神抖擻地走進考場。這時候,,考場上只來了寥寥幾位同學,。楊振寧穿著整潔的學生裝,,高高興興地領了準考證,貼上路過漢口時所照的照片,,準考證上寫著“統昆字第0008號考生業(yè)經審查合格,,準予在昆明應考本科壹年級”。由于他平時讀書認真,,苦學不輟,,幾天之后,便以出色的成績,,被大學錄取了,。
只有高二學歷的楊振寧能夠考取當時的最高學府———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確實讓人感到高興和意外,,但這反過來說明楊武之家教有方,。關于這一點,楊振寧2000年4月6日在南京作題為《中國文化與科學》的演講時說:“我發(fā)現我在許多方面是很幸運的,。首先,,我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我在一個學術氣氛很濃的清華園里長大,;另一方面,,我很小就發(fā)現數學對我很容易……”
群英薈萃
中學時代的楊振寧聰明而早慧,,數學念得非常好,。有一天,他認真地對父親說:“爸爸!我長大了要爭取得諾貝爾獎!”從心底里盼望兒子有出息的楊武之,,十分清楚諾貝爾獎的份量,。他鼓勵兒子說:“好好學吧!”沒想到,這個玩笑,,在西南聯大一傳十,、十傳百地傳了開來,人們戲言:“楊武之的兒子數學很好,,為什么不子從父業(yè)攻讀數學而學物理?哦,,因為數學沒有諾貝爾獎!”
楊振寧在高中時只讀過化學而沒有讀過物理,所以他報考聯大時考的是化學系,???938年11月底入學后,他發(fā)現自己對物理學更有興趣,,又轉到了物理學系,。聯大1938年入校的新生里,16歲的楊振寧,,是同學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此時的西南聯大,,學生宿舍是土墻茅草房或土墻鐵皮房,教室是鐵皮頂的房子,,下雨時會叮叮咚咚響個不停,。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沒過多久就變得七坑八洼,。窗戶沒有玻璃,,風吹時必須用東西把紙張壓住,否則會被吹掉下來,。聽課坐的是在椅子右邊安上一塊形似火腿卻只能放一本書的木板的“火腿椅”,。但師生們苦中作樂,幽默地稱吃的摻帶谷子,、稗子,、沙子的糙米飯是“八寶飯”,穿的通了底的鞋是“腳踏實地”,,前后都破洞的鞋是“空前絕后”,。
西南聯大在學制和課程編制上,采取“學分制”為主體的“共同必修課”和“選修課”三者結合的制度,。大學本科四年,,必須學滿130—140個學分(各系不完全一樣),經考試合格(任何一科都不準補考)才能畢業(yè),,因而不少學生考取聯大卻讀不到畢業(yè),。在聯大接受過教育的8000余人中,正式畢業(yè)生只有2522人(休學,、參軍者不計在內),。到1942年7月畢業(yè)時,聯大物理學系最終完成學業(yè)者只有9人,。
楊振寧本科畢業(yè)獲理學學士學位后,,考入本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讀研究生。讀研究生期間,,楊振寧住在聯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這棟宿舍是年久失修的二層小樓。與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寧,、金啟華和顧震潮,,黃昆和張守廉也偶爾來住幾天。這些中華民族未來的精英們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談切磋,,結伴探索著科學的奧秘。不過,,楊振寧在讀時的物理學系和物理學部,,教授們雖想方設法辦起了普通物理,、電學、光學,、無線電,、近代物理等5個實驗室,但由于缺乏儀器,,實驗不足,,研究工作只好偏重于理論方面,教師們的研究成果也大多限于理論上的探討,。
1944年7月,,研究院6位研究生畢業(yè)。此時,,獲理學碩士學位的楊振寧才21歲,,也是6位畢業(yè)生中年齡最小的。
楊振寧在聯大短短的6年,,卻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楊振寧于《讀書教學四十年》中回憶說:“我在聯大讀書的時候,尤其是后來兩年念研究院的時候,,漸漸地能欣賞一些物理學家的研究風格,。”“西南聯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學本科教育,,也是在那里受到了同樣良好的研究生教育?!薄拔以谖锢韺W里的愛憎主要是在該大學度過的6年時間里(1938—1944)培養(yǎng)起來的,。”
楊門長子
楊振寧考入聯大后,,全家七口僅靠父親一人掙工資養(yǎng)家糊口,生活過得十分艱難,。1939年9月28日,,日本飛機首次轟炸昆明。其后至1941年底,,聯大師生和其他昆明人一樣,,在“疲勞轟炸”下三天兩頭就要跑警報,有時一天要跑兩次,。1940年9月30日,,日機又來轟炸昆明,楊家在小東角城租賃的房屋正中一彈,,被炸得徒有四壁,,全家少得可憐的家當頃刻之間化為灰燼,。萬幸的是,家人此時都躲進了防空洞,,才免除了災禍,。可這次轟炸,,對楊家的生活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幾天后,,楊振寧拿了把鐵鍬回去,,翻挖半天,才從廢墟里挖出幾本壓得歪歪斜斜但仍可使用的書,,他如獲至寶,,欣喜若狂。
其后,,為躲避日機轟炸,,他們全家搬到昆明西北郊十余公里外的龍院村惠家大院居住,且一住3年,?;菁掖笤悍智霸汉秃笤海霸鹤饨o聯大的教授居住,,后院惠家自己的人住,。吳有訓、楊武之,、趙忠堯三家住在惠家大院一進大門左邊順門而建的房屋里,。此屋為兩層小樓,吳有訓家住樓下,,楊武之,、趙忠堯兩家住樓上,趙家樓下是廚房,。楊,、趙兩家的住室間有一窄窄的過道,過道的地板上開有一個洞口,,自此通過樓梯可到樓下,。
在龍院村,楊振寧留下了不少令人難忘的故事,。作為楊家長子,,他為鼓勵弟妹多念書,還訂出了一些頗為吸引人的規(guī)則:一天之中,誰念書好,、聽母親的話,、幫助做家務、不打架,、不搗亂就給誰記上一個紅點,,反之就要記黑點。一周下來,,誰有三個紅點,,誰就可以得到獎勵———由他騎自行車帶去昆明城里看一次電影。楊振寧周末從聯大回到龍院村,,住在村里的聯大教授吳有訓的孩子吳惕生,、吳希如、吳再生,、吳湘如,,趙忠堯的女兒趙維志,余瑞璜的女兒余志華,、余裴華等,,都喜歡聚集到楊家來,聽楊振寧講英譯的故事金銀島,、最后的摩西根等,。更有趣的是,楊振寧還同清華園里的玩伴,、云南大學校長熊慶來之子熊秉明合作,,熊秉明畫連環(huán)畫,楊振寧在舊餅干筒圓口上裝一個放大鏡,,筒內安裝一只燈泡,,讓連環(huán)畫從放大鏡前抽過,于墻上形成移動的人物,,制成遭到飛機轟炸的“身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等土電影,給難得有機會看電影的孩子們開開眼界,。
國破家亡,,聯大師生的生活過得十分艱難,為解決生活困難,,不少人都到外面兼差。楊振寧也兼過差,。那是1945年春,,楊振寧給在昆的部分美軍官兵教中文,每周教3小時,賺了好幾百美金貼補家用,,以盡長子之責,。
在昆明的日子里,因楊家有一副“云南扁”,,晚飯后一有空閑,,楊武之就與棋友對上幾局。楊振寧,、楊振平等圍在旁邊,,看來看去,自然地學會了下圍棋,。
楊振寧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愛唱歌,。不論是在校園里走路,或者是在家里做功課,,他總愛大聲地唱中國歌,、英語歌。在他喜愛唱的歌中,,有幾首是父親教他唱的,,在這其中,有一首歌名為《中國男兒》,,歌詞是:“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雙手撐天空,。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边@是一首楊武之一生都喜歡的歌,也是楊振寧非常喜歡的歌,。楊振寧盡管唱歌唱得不怎么好,,但他喜歡唱歌。所以,,在聯大,,楊振寧是一個因為唱歌就唱出了點“名氣”的學生。有一次,,一個楊振寧的朋友問一個同學,,“你認不認識楊振寧?”那位同學竟然答道:“楊振寧?哦,,讓我想想,是不是就是唱歌唱得很難聽的那個人?”
由于聯大教員工資增長的速度總是趕不上昆明物價上漲的速度,,致使教職員一般都入不敷出,,負債度日者甚多。1942年8月,,楊武之的薪額為470元,,至1945年4月,其月薪額才590元,,扣除所得稅22.30元,、印花稅2.4元,實有565.30元,。楊武之一人的薪金,,要供全家生活及5個孩子上學之用,實在是捉襟見肘,。身臨窘境的楊家1941年3月成了聯大教職員空襲受損救濟的首名對象,,得到600元的救濟;同年6月,,楊家又被列入膳食補助范圍,,其補助標準為每月16.8元??箲?zhàn)結束時,,楊家到了“無隔夜之炊的境地”,“全家個個清瘦,,但總算人人健康”,。而能過到這一步,除頭發(fā)斑白的楊武之苦苦支撐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楊振寧有一個克勤克儉、日夜操勞的母親,。正是這樣一位勤勞的女性,,憑藉她“堅忍卓絕的精神支持全家度過了八年的抗戰(zhàn)時期”。
名師和高徒
西南聯大名師薈萃,,教師陣容非常強大,。在聯大,由于保存著清華大學把國文作為一年級學生必修課的傳統,,因而楊振寧能夠聽到朱自清,、聞一多、羅常培,、王力,、陳岱孫等名家的課堂講述,。
楊振寧在讀時的聯大物理學系,,由饒毓泰,、吳有訓、周培源,、朱物華,、吳大猷、趙忠堯,、鄭華熾,、霍秉權、王竹溪,、張文裕,、馬仕俊、葉企孫,、許湞陽,、任之恭、孟昭英等國內外知名的教授執(zhí)教,。其中,,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周培源教授等,。楊振寧跟隨這些大師們,很快步入了物理學的殿堂,。
但對楊振寧來說,,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武之是一位將近世代數和數論,、將西方現代數學方法引入中國的中國現代數學的先驅者之一,也是一位為中國數字教育作出重要貢獻的數學家,。楊武之是一位教學極為認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極為嚴格的父親。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地將不少數學知識傳授給了兒女們。楊振寧在學校里,,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楊振寧后來說:“父親對我們子女們的影響很大,。從我自己來講:我小時候受到他的影響而早年對數學發(fā)生濃厚的興趣,,這對我后來搞物理學工作有決定性的影響?!睏钗渲畬钫駥幍挠绊?,一直長久地發(fā)生著和存在著。
楊振寧還多次說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yè)時,,選了《用群論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yè)論文,,并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他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一個原因是經常發(fā)表論文的吳先生,,對原子、分子光譜學的前沿問題非常清楚,,并在教學之余研究和翻譯了維格納有關群論的書,。另一個原因是群論吸引了他,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專于群論的數學家,。耳濡目染,,楊振寧在高中時就從父親那里接觸到群論初階。楊武之知道兒子選擇這一題目后,,把自己珍藏的,、導師狄克遜寫的《現代代數理論》送給楊振寧。這本書用20頁就把群論表述得非常透徹,,使楊振寧認識到了群論無與倫比的美妙和力量,。通過學士論文的寫作,“我就接觸了群論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厥淄拢覍窍壬倪@次指引深為感激,,因為它對我后來發(fā)展成為一個物理學工作者有深遠的影響,。”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發(fā)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yè)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fā)來唁電說:“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后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1944年8月,,待庚子賠款考選留美公費生名單揭曉,,楊振寧以68.71的考試成績總平均分,考取了物理學門(注重高電壓實驗)惟一的留美公費生,。按考試委員會“凡錄取各生應在原機關服務留待后信”的規(guī)定,楊振寧的留待期為1944年秋至1945年夏,。期間,,他一邊在聯大附中教書,一邊進行科學研究,。
楊振寧利用這一段的留待期在聯大附中擔任教師,。聯大附中創(chuàng)辦于1940年,初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學校,,有中小學兩部分,。1941年改為聯大附屬中小學,由師院院長黃鈺生兼校主任,。1946年后,,附屬的中學和小學分別改為昆明師范學院附中和附小。楊振寧在附中時,,附中在文林街岑公祠,。他同時教高中二年級和高中一年級的數學課,所教內容為《范氏大代數》,。高二的學生中,,有一位陜西米脂籍的小姑娘名叫杜致禮,是正在率領遠征軍在前線與日寇作戰(zhàn)的杜聿明將軍的千金,,杜致禮很喜歡她的這位相貌英俊且才學出眾的小老師,,這為他們以后在美國相遇并結為夫妻埋下了緣由。有位男學生的名字很特殊,,叫聞立鶴,,楊振寧為他后來為保護父親聞一多遭特務槍擊而受傷印象很深。另有一個學生名叫羅廣斌,,楊振寧“文革”期間在香港看過小說《紅巖》,,懷疑作者之一就是他,一打聽,,果不其然,。
在1944年10月6日聯大制定的《第六屆留美公費生擬入美校及研究計劃》中,,物理學門的楊振寧的計劃為:在趙忠堯和王竹溪教授的指導下,擬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原子核物理,。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后,開始注意“場論”,,并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在附中的這一年里,他花了不少心血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1945年四五月間,,他很自信地認為,找到了一種頗為優(yōu)雅的方法來討論這一方面的問題,。但后來發(fā)現國外有個叫莫納漢的大科學家,,早在1937年就已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了。因信息閉塞而導致的這一重復,,曾使他一度懊惱不已,。但工夫并沒有白費。在后來的歲月里,,他在場論這一領域做出了重大的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等待的日子讓人感到特別的難受。1945年初,,楊振寧等知悉“各處錄取之英美研究生及實習生等,,有已出國者,有即啟程者”,,而他們的行期依舊未定,,不禁心急如焚。6月12日,,張建侯,、曹建猷、楊振寧等16名同學就出國問題向梅貽琦校長聯名送上《呈請書》,,要求聯大指派專員辦理出國手續(xù),,并要求對船位、費用,、服裝等問題作出答復,。
經過多方爭取,楊振寧等終于于1945年8月動身,,乘飛機到印度,,再由印度搭運兵船赴美留學。事隔半個多世紀,楊振寧1998年3月17日于《文匯報》上發(fā)表《父親和我》一文,,還對1945年8月28日離開昆明時的情形記憶猶新,。他在文中寫道:“清晨父親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黃包車到東南郊拓東路等候去巫家壩飛機場的公共汽車?!薄暗搅送貣|路,,父親講了些勉勵的話,兩人都很鎮(zhèn)定,。話別后我坐進很擁擠的公共汽車,,起先還能從車窗外看見父親向我招手,幾分鐘后他即被擁擠的人群擠到遠處去了……等了一個多鐘頭,,車始終沒有發(fā)動,。突然我旁邊的一位美國人向我做手勢,要我向窗外看:驟然間我發(fā)現父親原來還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著長袍,,額前頭發(fā)已是斑白??匆娝麧M面焦慮的樣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熱淚,,一時迸發(fā),,竟不能自已?!?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fā)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恒的質疑》一文,共同認為在弱相互作用的領域內,,宇稱并不守恒,。是年底,吳健雄等科學家通過嚴格試驗證實了這一理論,。1957年12月10日,,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因此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臺。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群論的領地,并說后來包括宇稱守恒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15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楊振寧在信中寫道:“這是我一直以來都想告訴您的事情,而今天顯然是一個最恰當的時刻,?!边@位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大師還說,他成就的一切基礎都來自西南聯大,。他始終把昆明當作第二故鄉(xiāng),,并深深地眷戀著昆明這塊土地,。
展望21世紀,楊振寧認為中國將于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大國,?!拔疫@樣說原因有四:一、中國有數不清的絕頂聰明及可塑造性強的年輕一代,,這是科技發(fā)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在重人倫和勤儉的同時,,也重視教育,,勢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為。三,、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發(fā)展中已經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對近代科學的熱忱。四,、中國內陸,、香港、臺灣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為科技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p>
楊振寧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幾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彈,,從那時就培育和積累了一大批基礎人才,。“中國人是有很高素質的,。比如清華大學的生源就不比美國哈佛大學的差,,但我們要考慮的是,怎樣把高質量的生源變成高質量的人才,?!?004年,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給大學一年級講授基礎物理課,,次年楊振寧推薦清華基礎科學班學生李真赴美國麻省理工深造,,稱其為“我所見過的最優(yōu)秀的2、3個年輕物理學家之一”,。楊表示有信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科研條件的改善,繼本世紀的華裔科學家之后,,中國本土的科學家必將于下個世紀在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本土出生、成長,,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從現在算起,20年足夠”,。2006年,,在廣州作一場名為《怎樣評價中國高等教育》的學術報告時,楊振寧卻旗幟鮮明地指明,,一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對目前的中國并沒有多大用處[2],,稱“中國更需要像蓋茨、任天堂那樣的實業(yè)家”[3],。
人生遺憾
家庭遺憾
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時,,他的父親,一位更老一輩的知識分子對此不能接受,,發(fā)表聲明與之斷絕關系,,并且到死也沒有原諒楊振寧。楊振寧在訪談中提到,,這是他一輩子的遺憾,。新中國成立后,他未能像鄧稼先等人那樣回國效力,。70年代周總理讓他回國效力,,他以國內條件差為理由沒能回來。
事業(yè)遺憾
與李政道合作,,獲得195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后因分歧,,分道揚鑣,,引來不少非議。
90大壽
黑水晶上刻有杜甫的詩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水晶四周鐫刻著楊振寧的四個重要學術貢獻:“規(guī)范場理論”,、“宇稱不守恒理論”和他在統計力學,、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
楊振寧從該校黨委書記胡和平手中接受了這一禮物,,并答謝稱,,自己活到90歲,一生接受過許多大大小小的禮物,,這是此生獲得的“第二重要禮物”,。
楊振寧36歲的妻子翁帆在臺下靜靜坐著聆聽他發(fā)表感言。2004年二人結婚時,楊振寧曾說,,“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后一個禮物”,,不知彼時“最后的禮物”是否亦是今日“最重要禮物”。8年過去,,二人生活也可用“琴瑟和諧”形容,。
清華大學校方此前曾想為楊振寧90壽辰開一盛大慶祝會,被楊婉言謝絕,,只同意辦一小范圍的“家宴”,,請由他親自籌備的高等研究院諸位“家人”做一簡樸學術交流。該研究院由楊振寧2004年回清華大學創(chuàng)立并任名譽主任,。
清華高等研究院用系列學術活動紀念楊振寧90大壽,。96歲的數學家林家翹,該校前任校長顧秉林,、王大中等和楊振寧頗有淵源的學術大家聚集一堂,,對楊振寧表示生日祝福。
由楊振寧倡議建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28日至29日舉行了成立15周年院友學術交流會,,25位曾在高等研究院學習和工作的院友帶來了多場專題學術報告,,他們以豐碩的科研成果為楊振寧送上一份特殊的生日賀禮。[4]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說,,已經運行15年的高等研究院對清華的改革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影響,。該校在人事制度上的許多改革,如教師年薪制和“非升即走”的試行,,以及學生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如“數理基科班”的設立和“清華學堂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等,都從研究院的探索和發(fā)展中獲得很多啟迪和經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