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董村 出襄汾城西南,順公路攀上一座土垣,,在垣上行車一二分鐘,,就進了一個村子,村名荀董,。 荀董出過兩位名人:荀息和董狐,。 荀息和董狐都是晉國的名臣,村名以荀董相稱,,自然是因為這兩位名臣,。 荀息,名黯,字稱息,。本姓原,,也就是原黯或原息。晉武公時原氏為大夫,,滅了荀國后將原氏封于此地,,于是原息就以地為姓成為荀息。晉武公去世后其子詭諸繼位,,即晉獻公,,荀息仍為重臣。 荀息辦了兩件可以名垂青史的大事,。一件事留下了成語唇亡齒寒,。記載的是晉獻公要討伐虢國,必須從虞國土地經(jīng)過,。虞君不同意自然過不去,。獻公正在為難,荀息前來獻計,,要獻公給虞君送上晉國最好的寶馬和美玉,。獻公有些不樂意,可又沒有其他辦法,,只好依荀息之意行事,。這寶馬美玉果然靈驗,晉國得到通道,,大舉進兵,,連續(xù)征戰(zhàn),滅掉了虢國,。這不奇怪,,晉國出兵就是消滅虢國。奇怪的是晉軍歸途順手把虞國也給收拾了,。荀息將寶馬和美玉又收歸晉國,,晉獻公得意地說:“美玉如舊,就是馬齒有些長了,?!? 荀息這么足智多謀,晉獻公當(dāng)然特別信賴,。這就是要進入第二件事了,。晉獻公病危臥榻將荀息請來,含淚說:“我將世子托付給你,,何如,?” 這是臨危受命,。晉獻公要托付的世子是驪姬的兒子奚齊。為了這個奚齊繼位,,驪姬不惜玩弄手段,,害死世子申生,趕跑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才給自己這親子弄到了世子的位置,。世子即位順理成章,可是,,因為前頭驪姬作亂埋下了禍根,,領(lǐng)受這樣的君命,時刻有死亡的危險,。然而,,他卻答應(yīng)了:我當(dāng)竭刀輔佐,以死報答先君重托,。果不其然,,晉獻公死后宮中面臨著血雨腥風(fēng)的變故。此時,,荀息如果順風(fēng)使舵也未嘗不可,,但他卻一言九鼎,頂著重重壓力將世子奚齊扶上君位,。 大夫里克,,拔劍而起,殺了奚齊,。荀息臨危不懼,,又將獻公和少姬的兒子卓子立為君主。里克又拔劍相向,,殺死卓子。荀息絕望了,,自刎而死,,實現(xiàn)了他的諾言。 荀息用死亡寫就了忠誠,。這種忠誠延續(xù)下去,,在董狐身上也體現(xiàn)了出來。所不同的是,,荀息是忠誠于國君,,而董狐忠誠于世事。 董狐是晉靈公時的史官,。晉靈公是個暴君,,他由趙盾輔佐登基,,繼位時還是個幼子。趙盾呵護他長大了,,他卻慘無人道,,經(jīng)常在花園中用彈弓射殺路人。有一次,,廚師沒有將熊掌燉軟,,他便將廚師殺了。殺了還不了,,命令宮女抬著尸體在朝中轉(zhuǎn)悠,,嚇得大臣們?nèi)诵幕袒獭Zw盾多次規(guī)勸,,晉靈公不僅不聽,,反而忌恨在心,要殺趙盾,。一日派兇手去殺趙盾,,去了一看趙盾早早整好衣冠準備上朝,怎忍下手,?不下手,,回宮如何交差?于是一頭撞在樹上,,自殺身亡,。不殺趙盾,晉靈公心緒難平,,便又馴化惡犬,,撲咬趙盾。趙盾時刻都有性命之慮,,只好逃到邊疆小村暫時躲避,。這一日,晉靈公去桃園游玩,,趙盾的從弟趙穿趁機將他殺死,,把趙盾迎了回來。 趙盾偶翻國史,,發(fā)現(xiàn)上面寫著:趙盾殺其君,。就問史官董狐:我沒有殺君,你為何這么記載,? 董狐說:你是國卿,,雖然逃走,并未離晉,,你若不愿殺君,,為何回都后不懲辦兇手,? 趙盾啞然無語,因而,,史書保持了原來的面貌,。 董狐剛直不阿,忠于事實,,開啟了真實書史的先河,。毋庸置疑,他身上展示的是忠誠?,F(xiàn)象上看,,他和荀息都以忠誠傳世,仔細一想,,卻有本質(zhì)不同,,他是求是之忠,而荀息卻是愚莽之忠了,。荀董村,,一方明鑒忠誠、區(qū)分高下的厚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