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后,,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shù)人只是字數(shù)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愿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復(fù)雜。那么,,這里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xiàn)稍加整理重發(fā),,目的在于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詩詞的格律看似很難,實際上很簡單,,只要堅持把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鐘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沒有任何基礎(chǔ),。 一平仄:從成語開始 什么是平仄,?我們都學過漢語拼音,這個貌似小學一年級就學的,。漢語拼音有四聲: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那么,粗略地說,,“平”就是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仄”就是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也就是說,,將四聲簡化為平仄兩聲,。為什么說這只是個粗略地劃分呢,后面我們會說到,,實際上詩詞里每個字的平仄,,不是按現(xiàn)代漢語的陰陽上去四聲來劃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種特殊的韻書叫平水韻的來劃分四聲,,劃分的方法與現(xiàn)代漢語有一些區(qū)別。這個我們可以先不管它,,我們現(xiàn)在先按現(xiàn)代的四聲來吧,。 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成語。曾經(jīng)在某大學的一次講座中,,要求在場的學生隨口說出一個四個字的成語,,也就是最先想到哪個成語就說哪個。學生說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膽忠心、一馬平川,、疾風勁草,、井井有條,、峰回路轉(zhuǎn)等等。這些成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我們來看它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就會發(fā)現(xiàn),,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膽(仄)忠心(平)、一馬(仄)平川(平),、疾風(平)勁草(仄),、井井(仄)有條(平)、峰回(平)路轉(zhuǎn)(仄),。當時學生報上來20多個成語,,除了兩個不符合這個規(guī)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這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大多數(shù)成語符合這么一條規(guī)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們?nèi)绻_一本成語詞典,,就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成語符合“二四分明”這一規(guī)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過統(tǒng)計,,但憑感覺來說,應(yīng)該有70%到80%,,而那天學生報出來的比例要更高些,,當時有20多個學生報了成語,只有兩個人的不符合這一規(guī)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這說明了如下幾個問題: 一、說明漢語存在一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因為如果不存在這種聲律,,純粹按概率的話,這種“二四分明”的現(xiàn)象不可能有這么高的比例,。 二,、說明有這種平仄交替規(guī)律的成語更容易被人記憶。因為如果純粹按概率的話,,學生報出的成語,,符合“二四分明”的應(yīng)該與成語詞典里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現(xiàn)在達到了90%以上,。說明有這種規(guī)律的成語更抑揚頓挫,、瑯瑯上口,容易讓大家脫口而出,。 我們知道,,成語大都產(chǎn)生于唐以前,早至商周時期,,這說明,,漢語的聲律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不是人為硬性規(guī)定或編造出這么一個東西,。這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就如舞步的鼓點,既有規(guī)律,,又抑揚頓挫的富于變化,,能達到悅耳美聽的效果。因此說漢語是形與音諧美的文字,,漢語格律詩是形,、音、意三者一體的完美結(jié)晶,。雖然四聲和平仄是早已潛伏于漢語中的規(guī)律,,但直到南朝,周颙,、沈約等人才明確提出四聲的概念,,沈約并把這一概念應(yīng)用到做詩中,提出了“四聲八病”說,?!八穆暟瞬≌f”可以說是近體詩格律的前身。近體詩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或者換句話說,,近體詩(也叫格律詩)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們會聽到,格律詩有幾個名稱:近體詩,、今體詩、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這兩個名稱,是唐朝人命名的,因為格律詩產(chǎn)生于唐朝,,相對于更早的古體詩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詩叫近體詩,也有叫今體詩的,。舊體詩這個名稱,,是五四運動以后,搞新文化運動的那幫人命名的,,因為這時候又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就是白話詩,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新詩”,。因為有了“新詩”,,所以原來的詩就被稱為“舊詩”、“舊體詩”,。但也有一些人對“舊體詩”這個名稱很不滿,,認為隱含著“過時”的貶意。再順便說一句,,一些寫新詩的人,,對中國的傳統(tǒng)詩歌一概稱之為古體,這是不對的,。古體和近體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 二格律詩的格律 我們今天寫格律詩,不必再考慮“四聲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來講講格律詩的格律。 既然四個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規(guī)律,,那么六個字呢?八個字呢,?我們自然會想到,,這種規(guī)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實上確實是可以延伸的,。我們知道,,常見的格律詩有兩種,一種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絕(五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詩的簡稱);一種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絕(七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詩的簡稱)。那么,有沒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詩呢?理論上是可以有的,,但極少見,。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則幾乎沒有,,或者只見于某些游戲詩中,。 我們先來看一首著名的五絕: 紅豆(仄)生南(平)國 春來(平)發(fā)幾(仄)枝 愿君(平)多采(仄)擷 此物(仄)最相(平)思 我們注意它每句的第二、四個字,,會發(fā)現(xiàn),,和成語一樣,它的第二,、四個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們再來注意它的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的偶數(shù)位置上的字,,會發(fā)現(xiàn),平仄也是相反的,。如第一句第二字為仄聲字“豆”,,那么第二句第二字就相反了,是平聲字“來”,。我們在這里提出一個“聯(lián)”的概念,,所謂“聯(lián)”,就是詩的每兩句構(gòu)成一聯(lián),。比如這首詩,,就是由兩聯(lián)組成,第一,、二句構(gòu)成一聯(lián),,第三、四句又構(gòu)成一聯(lián),;每一“聯(lián)”的頭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對句。這里的“聯(lián)”與對聯(lián)有相同也有不同,。不同的是,,不一定非得對仗,相同的是,,偶數(shù)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須相反,。比如第一句豆(仄)南(平),第二句來(平)幾(仄),。這種一聯(lián)中兩句的偶數(shù)位置平仄相反的關(guān)系,有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叫“相對”,,也就是說,一聯(lián)中出句和對句必須是“相對”的,。我們再來看兩聯(lián)之間的關(guān)系,。比如這首詩的第一聯(lián)和第二聯(lián),大家看出什么道道來沒有,?嗯,,有一個規(guī)律,就是第二聯(lián)的平仄與第一聯(lián)相反,。 第一聯(lián)是:豆(仄)南(平) 來(平)幾(仄) 第二聯(lián)是:君(平)采(仄) 物(仄)相(平) 因為第二聯(lián)的平仄與第一聯(lián)相反,,那么,也就是說,,第二聯(lián)的出句(即前一句)與第一聯(lián)的對句(即后一句)的平仄相同,。對這首詩來說,也就是第三句與第二句的平仄相同,。這種關(guān)系,,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相粘”,。 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這樣一個規(guī)律:格律詩的第二句與第一句相對,;第三句與第二句相粘;第四句與第三句相對,;第五句與第四句相粘,;第六句與第五句相對;第七句與第六句相粘,;第八句與第七句相對……這個規(guī)律理論上可以無限延伸下去,。 看完這首五絕,我們再來看一首七絕,。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講了前面的五絕,,七絕應(yīng)該就是順延的事。我們知道五絕是“二四分明”,,那么七絕就是“二四六分明”了,。事實正是如此。 月落(仄)烏啼(平)霜滿(仄)天 江楓(平)漁火(仄)對愁(平)眠 姑蘇(平)城外(仄)寒山(平)寺 夜半(仄)鐘聲(平)到客(仄)船 我們可以看出: 一,、偶數(shù)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交替的,。 二、符合粘對規(guī)律,。即第二句與第一句相對,,第三句與第二句相粘,第四句與第三句相對,。 十分鐘學會詩詞格律(轉(zhuǎn)載) 許多不懂詩詞格律的朋友總以為格律很復(fù)雜,,視作畏途。有人在寫教科書時也將格律寫得艱深古奧,,令人退避三舍,。其實學格律詩并不難,只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只要用心,半小時即可掌握,。茲簡要說明之,。 先說平仄 眾所周知,字的聲調(diào)有平仄之分,,按現(xiàn)代漢語音韻的劃分來看,,第一聲和第二聲為平,第三聲和第四聲為仄,。古代又有入聲字,,入聲也為仄。如“衣”,、“移”為平聲,,“倚”、“意”為仄聲,,“一”為入聲字,,屬仄韻。 入聲字都是一些發(fā)音較急促的字,,如“急”,、“竹”、“族”,、“逐”,、“讀”、“俗”,、“出”,、“覺”、“局”,、“節(jié)”,、“舌”,、“石”、“敵”,、“乏”,、“得”、“識”,、“國”等,。 入聲字有許多衍化成現(xiàn)代漢語的平聲,但在格律詩中應(yīng)用作仄聲,。這是最令當代寫格律詩的人頭疼的事。不過,,這樣的入聲字數(shù)量有限,,常用的也就三百多個,掌握并不難,。 格律詩多見七言與五言,,分七絕、七律,、五絕,、五律,長詩通篇用律詩句式者稱為排律,,六言詩較少見,。 學格律詩,只要弄懂七律即可,,其余可依次類推,。 七言律詩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一句共七個字,,第七個字或押韻或不押韻,押韻為平,,不押韻為仄,。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要求較嚴,平仄分明,。其中有規(guī)律可供掌握,。 茲以魯迅一首七律為例看其規(guī)律: 運交華蓋欲何求,,仄平平仄仄平平 未敢翻身已碰頭。仄仄平平仄仄平 破帽遮顏過鬧市,,仄仄平平平仄仄 漏船載酒泛中流,。仄平仄仄仄平平 橫眉冷對千夫指,平平仄仄平平仄 俯首甘為孺子牛,。仄仄平平仄仄平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仄仄仄平平仄仄 管他冬夏與春秋。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過”可平可仄,,“一”為入聲,,屬仄) 兩句為一聯(lián),首聯(lián)中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如果第一句押韻,則為平,;第二句必須押韻,,平;之后是隔句押韻,。押韻字為平,,不押韻為仄。 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這樣一看,,平仄的規(guī)律就很明顯了,。 第一個特點是每句中總是兩平夾一仄或兩仄夾一平,這叫相間,; 第二個特點是每聯(lián)總是平仄相對,,上聯(lián)是平仄平,下聯(lián)必為仄平仄,;或上聯(lián)為仄平仄,,下聯(lián)必為平仄平。這叫相對,。 第三個特點是聯(lián)與聯(lián)之間平仄相同,,這叫相粘。 如果你打算寫首七律,,決定第一句押韻,,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么整首詩的平仄便可依次類推。 當然,,所謂一三五不論,,也不是絕對不論,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為平),、三連平,、三連仄(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詩病。當然,,對于當代人來說,,只要大體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偶爾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說明作者對格律一竅不通。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將七律的頭兩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絕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絕的格律,。 再說對仗 對仗可以體現(xiàn)漢語獨特的語言魅力,對聯(lián)就是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間兩聯(lián)是對仗句。 上下兩句的對仗,,要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shù)量詞對數(shù)量詞代詞對代詞,虛詞對虛詞……嚴格說來,,要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數(shù)目對數(shù)目,,方位對方位,,顏色對顏色,,時令對時令,器物對器物,,人事對人事,,生物對生物,人名(地名)對人名(地名)…… 對仗的學問較深,,有工對,、流水對、別義相對,、本句自對,、隔句相對等等。對仗的水平,,代表了詩人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 三說用韻 唐人所用的韻書為隋陸法言所寫的《切韻》,這也是以后一切韻書的鼻祖,。金人王文郁編的《平水韻》,,不僅反應(yīng)了唐人的用韻準則,也成了后世詩人的用韻規(guī)范,。 《平水韻》分上平聲,、下平聲兩部分: 上平聲為: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為: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可見,平水韻與現(xiàn)代漢語音韻大為不同,,今天“東”,、“冬”是押韻的,但寫格律詩就不能通押,;“來”,、“回”在今天是不押韻的,但在平水韻里屬同一韻部,。我上初中的時候,,學習課本上的《石壕吏》,開頭四句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闭Z文老師告訴我們說:“課本上印錯了,,應(yīng)該是‘老婦出看門’,,這樣才押韻?!逼鋵嵲谄剿嵗?,“村”、“人”,、“看”同屬“十三元”,,在一個韻部。在平水韻里,,最麻煩的就是“十三元”和“十灰”,,好多現(xiàn)在看來不押韻的字,卻在同一韻部,,這可能是古今發(fā)音的不同所致,。格律詩改革,我認為首先應(yīng)該改革韻部,按現(xiàn)代漢語發(fā)音重新劃分韻部,,沒必要像平水韻那樣搞得太復(fù)雜,。 四說填詞 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還被稱作詩余,、長短句,。作詞就是按照曲譜填上歌詞。曲譜叫做“詞調(diào)”或“詞牌”,,但詞牌的樂譜基本上已經(jīng)失傳,,宋代以后的文人們填詞,只不過借助于詞牌的形式罷了,。 前人按各詞調(diào)的字數(shù)多少分別稱之為“小令”,、“中調(diào)”或“長調(diào)”。大部分詞調(diào)分成兩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別稱為“雙調(diào)”“三疊”“四疊”,。每段叫“片”或“闋”,。“片”即“遍”,,指樂曲奏過一遍,;“闋”原是樂終的意思。 其實填詞難于賦詩,,詞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詩更嚴,,有的詞牌,每一個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亂填,。很少有人能記住各種詞牌的格律,只能按照詞牌的平仄,、字句格式填寫,。詞的句式,以四言,、五言,、七言較為常見,其平仄也有規(guī)律可循,,五言,、七言的平仄,,一如近體五言、七言的平仄格式,;四言多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二種格式。詞韻則比格律詩寬泛得多,,如平水韻中的十四寒,、十五刪、一先,,可通押,。《白香詞譜》,、《詞林正韻》等資料可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