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自戀了,!”“我就自戀了,,SO WHAT?”中國大眾普遍開始說“自戀”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過她讓中國人認為“自戀”是種性格缺陷。 事實上,,1970年代,,自體心理學大師科胡特就宣布:“現(xiàn)在,自戀合法了,?!弊詰俨辉俦蛔鳛閷鋸垺⒆詽M,、自負,、自我、自私等負面人類品性的專用稱呼,,而用來形容人類擁有自我價值感,、珍視感、驕傲感,、充實感等品性——事實上,,自戀是人性的核心。 弗洛伊德曾給出“自戀”定義是自己對于自我投注里比多興奮的狀態(tài),。有這一表情況的個體稱之為自戀人格障礙患者,。從里比多的方式來說,也就是他將本來應該投注于自我的對象客體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這樣病人就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親密人際關系,,并且經(jīng)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中。 如何面對自戀的自己,? 多交朋友啊對自戀型人格的診斷,,目前尚無完全一致的標準。 一般認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對待別人的批評反應是憤怒,、羞愧或感到恥辱,盡管不一定當即表露出來,。 2,、喜歡指示他人,要他人為自己服務,。 3、過分自高自大,,對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詞,,希望受到特別的關注。 4,、堅信自己關注的問題是世上獨有的,,是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的。 5,、對成功,、權利、榮譽,、美麗或理想愛情有非分的幻想,。 6、認為自己應享有他人沒有的特權,。 7,、渴望得到持久的關注與贊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強的嫉妒心,。 只要出現(xiàn)以上其中的5項,,即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 自戀的第一張臉:自我驕傲 “驕傲”在許多年里,,都被當作是不太體面的品性,。它被用來稱呼那些獲得好成績而自滿的小孩。這種價值觀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認為是錯誤的,。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無法被認可和接受,,那么創(chuàng)造力又從何而來呢?驕傲恰恰是人類自我展現(xiàn)、擁有理想和抱負的基石,。如果一個人沒有驕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驕傲帶來的愉悅,反而或許說明他/她存在著某種心理困擾,。在現(xiàn)代教育中,,我們強調(diào)要多鼓勵小孩,激發(fā)他/她的驕傲,。 “母親眼中發(fā)射出的愛的光芒呼應了孩子顯示自己的游戲,;其他種種母親對孩子自戀、展示的快樂行為的呼應,,肯定了孩子的自尊”科胡特說,。其實,不止母親給予孩子,,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認可,。例如,你在公司推進一個項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夠贊賞你,,上司能夠關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發(fā)射出的贊賞光芒,,呼應了你顯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適度的追求自我驕傲感,,幾乎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標志,。當然,一個人過度驕傲,,的確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比如,你在公司里每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愛你,,這份驕傲雖然對自己是愉悅的,,卻很容易激發(fā)他人的不舒適——如果恰巧對方正處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離婚,,那你無異于給對方心里重重的一錘,。所以,展示自戀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當自己表達幸福時,,能夠考慮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帶有貶低別人的味道,。 有人會問,,如果我總是覺得驕傲讓自己有羞恥感呢?其實,,偶爾幾次,,完全不必擔心。除非經(jīng)常如此,,無法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快樂,,那或許就和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需要調(diào)整了,。 理想化他人 自戀的第二張臉: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你聽課,,課程深深打動了你,讓你對老師產(chǎn)生了超級好感,,你開始關注這個老師的各個方面,。凡是老師的課程都會興致勃勃地爭取去聽、買他的書,。又或者,,你遇到一個很有魅力的上司,覺得他/她在工作能力,、為人處事上都成熟圓潤,非常傾慕,,有時甚至會浮想聯(lián)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會很圓滿…… 這些類似經(jīng)驗,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戀變化的第二張臉,。自體心理學家巴史克說,那是“一種深切的渴望:渴望著通過與被崇拜的,、充滿威力的人物的結(jié)合而得到保護和強化,。這樣的人物給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難,、挫折、尋求生命意義的時候,,幫助你維持自我的穩(wěn)定”,。 我們?yōu)楹螘@樣做?這是因為,,當我們還處在發(fā)展過程中時,,自身的自戀會因為現(xiàn)實而無法立即實現(xiàn),這時候我們就會把這種自戀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標,。這類投射,,經(jīng)過一段時間,隨著自己的努力,,對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會變成自己的現(xiàn)實,。并且,你的成熟,,也會讓你發(fā)現(xiàn)那位老師除了可看到的優(yōu)秀之外,,還有許多缺點;而上司或許家庭并不和睦……你就會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內(nèi)心的目標的同時,,更客觀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兒身上很常見,,說爸爸有很大本事……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發(fā)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對于那些表現(xiàn)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喪失了理想化的機會,,這會讓他/她要么變得沒有理想,要么變得一遇見誰就理想化對方,。過多的理想化他人,,就會攪亂自己的生活,也會給被理想化的他人帶來巨大壓力,。楊麗娟追劉德華這個事件就是過度理想化他人的代表,。 自戀的第三張臉:友誼 有時候,我們和某人交往,,發(fā)現(xiàn)彼此不僅衣著有相似性,,甚至用語、風格,、觀點都有某種默契,,就會產(chǎn)生好感、友誼,。這種情感,,就是“回應一個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認可,可以擁有別人的人性對待與親和或相同的感覺”,。這是自戀的第三張臉,。 朋友伙伴之間能夠分享彼此的技能、資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為,是以原始人類階段的伙伴需要為基礎的,。 友誼或者伙伴的感覺,,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是我們社會化的真正開始。朋友伙伴之間能夠分享彼此的技能,、資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為,,是以原始人類階段的伙伴需要為基礎的,。在原始時代,這種關系的結(jié)盟會帶給一個人許多幫助,。而且,,相對來自社會的公共幫助,它更多是一種私人幫助,,帶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們自我能力實現(xiàn)受阻或者無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時,友誼是一種強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時,,當我們自己還沒有實現(xiàn)某些目標,但身邊的朋友實現(xiàn)了,,我們也高興,,這就是自身的自戀能力通過溫和的投射所獲得的滿意。它是一種進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現(xiàn)實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誼感,。 友誼,作為自戀的第三張臉,,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節(jié)制,因為它和自我驕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誼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戀擴展,,就很容易破壞這份友誼,。例如你和一個朋友越來越緊密,連對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這種干擾就可能導致關系緊張,。自戀的原始本性是獨大的,,所以當它被以分享的方式來體驗時,它可能就會不滿意于分享,,而要突顯自己,、不顧及他人??坪刂赋觯祟惏l(fā)展出同理心,,意味著一個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偉大一步,,對于友誼關系來說更是如此。 融合 自戀的第四張臉:融合 當我們相愛時,,愛到高潮,,就是融合。這感覺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就是自戀的第四張臉。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種自戀狀態(tài),,它幾乎無邊界,、無間隙。自體心理學家布茹克這么定義:“此狀態(tài)從自閉態(tài)跨出了一小步,。他對他人有一點點的意識,,但他人被以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盡管有意識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對他人的態(tài)度,,因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br> 這種狀態(tài)于個體,,其美好,是高峰體驗,。但在戀人之間,,也很難維系,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個體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總會先有一個人受不了要暫時離開,,不然就會窒息,。這就是許多熱戀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達高峰后很容易產(chǎn)生沖突,,甚至憤而分手的原因,。誰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會產(chǎn)生沖突呢,?帶著巨大的失望,,他們匆匆分手。這種沖突經(jīng)常被一廂情愿地解讀為背叛或者傷害,,其實這僅僅是彼此適應的開始,。 融合不但存在戀人、朋友之間,,父母親子之間也存在著融合,。父母緊緊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絕孩子終要從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對自己的生活,,往往會導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難時,,會說,,“瞧,就不聽我的話”,,這是相當不成熟的心誠,,其本質(zhì)是一種融合的自戀被挫敗后的報復感。 融合和人際界限的辯證關系,,只要在一個以上的人之間存在,,就需要被認識。作為親密關系的關鍵,,它幾乎是終生學習的目標,。在生活中,邊緣性人格障礙等等人格性問題患者,,往往就會因為在真實的人際關系中反復表現(xiàn)與人融合,、讓對方窒息、逃離,,而自己又反復體驗被拋棄的創(chuàng)傷感受。 自戀的第五張臉:嫉羨 不知道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事,,你盡心,、盡力幫助朋友,特別在他/她遇到困難時,,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隨著你的幫助,他/她的態(tài)度卻越來越不好,,甚至攻擊,、仇恨你,,和你斷絕關系。你遭遇到這種極品事件時一定會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實,,排除挑撥離間等外在因素,這就是對方的嫉羨,,自戀的第五張臉,。 嫉羨是一種十分隱蔽的恨意??赡軄碜匀祟愡M化中對資源爭奪的自尊受傷后遺癥,。當你的朋友內(nèi)心從感激、慢慢感到一種自尊受傷感,、無法超越感時,,如果他/她將對生活的不滿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時,就會將你的每次幫助都視作一種貶低,。這過程可能是無意識的,,而感受又無法說破,人際關系就會出現(xiàn)的裂隙,。他/她可能會和你鬧一些別扭,,是無意的對立。但最終會導致彼此關系的破裂,。 有時候,,在聽到同事說自己的投資如何成功時,或許我們可以反觀一下自己和對方的內(nèi)心,。那種懷恨之心是不是會涌起,?嫉羨在心理層面和自我驕傲很有關系,但它是更加底層的自戀性感受,,往往以一種無法覺察的方式破壞人際關系,。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有自戀感沒有問題,,但兩個人在一起自戀,,就要小心自戀的尺度。本質(zhì)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戀的,,雖然現(xiàn)在自戀已經(jīng)“合法”,,但自戀的另一面也會傷到別人,并反過來傷到自己,。自戀是如此復雜,。對自戀多些覺察和調(diào)整,了解自戀的五張臉,會幫助我們在社會生活和親密關系中游刃有余地體驗美好的存在,。 嫉羨 每個人都對自己有一個認可的程度,,自我認可的程度比實際程度差,叫“自卑”自我認可的程度比實際程度稍大叫“自信”而自我認可的,、自我欣賞程度比自身實情況差的太大的就叫“自戀”了 ,。 自戀狂的突出標志是自我標準和自我關注,他們把關注的焦點投射到狹隘的自我身上,,并且用自己認定的固定不變的標準來要求周圍的人和事,。當周圍的人和事符合他的的主觀標準時,他們就表現(xiàn)出高興或滿意,;而當周圍的人或事不符合他們主觀標準時,,他們就表現(xiàn)出抑制、憤怒,、焦慮等不良情緒狀態(tài),。自戀是我們心靈發(fā)展過程中殘留的兒童成份,它不僅會嚴重阻撓我們?nèi)烁竦慕】蛋l(fā)展,,而且還被一些心理治療大師認定為一切心理疾病的總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