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開
三大功臣之一“耶律楚材”
02013-04-30 18:55
來源:未知 作者: 論劍歷史網(wǎng)
公元13世紀初,,正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蒸蒸日上之時,,而中原的金朝卻日薄西山,國勢江河日下,。
從1211年起,,成吉界汗開始發(fā)動對金朝的戰(zhàn)爭。蒙古軍隊先后在野狐嶺,、洽河川擊潰金軍主 力,,兵鋒直抵金中都城下,。金宣宗先是被迫遣使求和,,旋又遷都注梁。 1214年,,成吉思汗再圍中都,,并陸續(xù)打退各路人援的金朝軍隊。次年,,中都在被圍近一年后為蒙古軍攻破,。 占領金中都在戰(zhàn)略上的意義自不待言,除此之外,,蒙古帝國還有另外·個重要收獲,,那就是耶律楚材(1190一1244年)的投順。在對金戰(zhàn)爭中,,成吉思汗很注意延攬金統(tǒng)治下原遼朝的遺民,,著力將其收為己用。耶律楚材家族原為遼朝貴族東丹王后裔,,且又長期在金朝擔任高官,,地位與聲望皆十分顯赫。蒙古兵圍中都之時,,耶律楚材適在中都,,因而受到成吉思汗的注意。
耶律楚材于“戊寅之春,,三月既望”即1218年受成吉思汗召,,于是他“始發(fā)永安(今北京),過居庸,,歷武川(今河北宣德),,出云中 (今山西大同西)之右,,抵天山(今大青山)之北,涉大債,,逾沙漠,。未漢一}旬,己達行在,?!贝朔毙校确皆綆X又橫渡荒漠,,歷時三月余始抵達t=1的地,,可謂艱苦,但耶律楚材可能當時并不知道這相對于他不久之后的遠行來說,,不過是小小的短足而已,。 在怯綠連河畔(即今克魯倫河),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召見并受到賞識,,成吉思汗命其“處之左右,,以備咨訪”。
這之后不久,,耳I}律楚材就趕_上了蒙古帝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西征,。蒙戶i人的西征之舉,直接起因是此前與西域大國花刺子模的一筆舊賬,。 1215年時,,成吉思汗派遣使者及商隊前往花刺子模,意在與其建立通商關系,。孰料當商隊到達其邊境城市訛答刺(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nèi)錫爾河及其支流阿里斯河匯合處附近)時,,其城守將見財起意,劫貨殺人,,致使整個商隊僅剩一名駝夫僥幸逃回,。
成吉思汗為之大怒,動了西征念頭,。為解除西征后顧之憂,,他相繼平定北方森林部落與西方的西遼帝國,在南方又以木華黎為國王,,專門負責伐金之事,。在萬事俱備之后,他親自率軍20萬出征,。剛剛來到漠北的耶律楚材亦以近侍身份,,隨同大軍踏上了西征之路。
耶律楚材此番西行,,一去就是六七年之久,。歸來之后,,為答復別人詢問其西行之事,他專門寫了一本《西游錄》,,書中詳細記述了其隨軍西征路_}二以及他在西域居留時期所了解到的西域地理風俗諸事,。耶律楚材西行,既接續(xù)了漢唐以來中原人對西域的地埋探索與發(fā)現(xiàn)活動,,也拉一開了新一輪的西域探索活動的序幕,。
依《西游錄》所記,1219年蒙古軍“大舉西伐,,道過金山”,,金山即今之阿爾泰山。其時正值盛夏,,阿爾泰山卻“山峰飛雪,,積冰千尺許”,可謂景色瑰奇,。當軍隊忙于研冰開道之際,,耶律楚材卻乘機觀 ji.}.n了山上美景,并這樣描述道:“金山之泉無慮千百,,松檜參天,,花草彌谷,。從山巔望之,,群峰競秀,亂壑爭流,,真雄觀也,。”
翻越金山之后,,大軍又由今額爾齊斯河南下,,沿途經(jīng)過了回鵲城 “別石把”。耶律楚材記述了此城之西二一百余里有輪臺縣,,城之南五一百早有和州(今新疆吐魯番城東南約六十.里的共堡),,和州之西三四千里又有五端城(今新疆和田),還提到此處有分別出產(chǎn)黑白玉的兩條河,。 此后的行程中,,耶律楚材分別對三個較大的西域城市及其附近一帶進行了地理考察。經(jīng)過唐朝建置的“瀚海軍”舊址后,,跋涉千余里抵不刺城(位于今新疆艾北湖西面的博樂縣境內(nèi)),。耶律楚材注意到該城有“附庸之邑三五”。城的南面是“東西千里,,南北一二百里”的陰山 (即新疆境內(nèi)的天山),。在陰山山頂之上,,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圓池,周圍七八十里許,,這個“圓池”大約就是今天的賽里木湖,。
大軍從陰山南一下,又來到阿里馬城(位于今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東13公里的克干山南麓),。該城“附庸城邑八九”,,原屬西遼,此時已歸附蒙古,。耶律楚材發(fā)現(xiàn)其地盛產(chǎn)水果,,“多蒲桃梨果”,甚至 “播種五谷,,一如中原”,。
蒙古大軍經(jīng)過阿里馬城之后,繼續(xù)西進,,渡過亦列河(即伊犁河),,到達西遼故都虎司窩魯朵(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該城“附庸城邑數(shù)十”,。在這一段的行程中,,耶律楚材考察并記述了伊犁河流域的各種地理現(xiàn)象。
大軍隨后又向西行數(shù)百里到塔刺思城(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扛布爾城),,又向西南經(jīng)過了盛產(chǎn)石榴的苦盞城(今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境內(nèi)的列寧納巴德),,盛產(chǎn)芭欖的芭欖城,盛產(chǎn)西瓜的八普城及可傘城(今鳥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境內(nèi)納曼干西北),,于當年秋天抵達訛打刺城,。從此蒙古西征軍開始攻城掠地。一方面圍攻訛打刺城,,一方面又渡過錫爾河,,攻占了不花刺城(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布哈拉)和撒麻爾干(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撒馬爾罕),經(jīng)過一系列殘酷的戰(zhàn)爭之后,,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廣大地區(qū)大部為蒙古軍隊占領,。azzo年夏末,成吉思汗移師南下到那黑沙不(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哈爾希)附近草原,,蒙古軍的西征暫告一段落,。
耶律楚材并沒有隨成吉思汗南下,而是受命留駐撒麻爾千,,并在此·待就是兩年多,。在這段時期內(nèi),他對撒麻爾干及其附近的物產(chǎn)上人情等有了詳細的了解,并把他的見聞寫進了他的《西游錄》 因撒麻爾干瀕臨澤拉大善河,,故其又名河中府,,而在《西游錄>) 耶律楚材稱其為“尋思干”。尋思干是個富庶之地,,商品經(jīng)濟及農(nóng),,植均很發(fā)達。如在經(jīng)濟方一面,,耶律楚材發(fā)現(xiàn)當?shù)刭I賣交易“用崖錢……百物皆以權平之”,,但錢幣制式卻與中原不同,即“無孔馴農(nóng)業(yè)方面,,當夏季無雨時,,其人引河水灌溉田地。農(nóng)作物除黍,、糯豆外皆有,。出產(chǎn)的大瓜大如“馬首”,其長可以容納一只狐貍,。當出擅長以葡萄釀酒,,“味如中山九醞”等等。耶律楚材還注意到其地y 不少,,但很少有人懂得養(yǎng)蠶,。所以當?shù)厝硕啻┟薏肌6路念伾n是白色的,,這是因為當?shù)仫L俗以白色為吉色,。另外,這里的園林平也極為盛行,,“環(huán)郭數(shù)十里皆園林也,。家必有園,,園必成趣”,。 在留駐撒麻爾干期間,耶律楚材還經(jīng)常到不花刺城去,,在《廷錄》中他稱不花刺城為“蒲華城”,,其城相對于撒麻爾干,“土產(chǎn)更城邑稍多”,。
耶律楚材稱阿姆河“稍劣黃河,,西入于大海”,。此處“大?!保浮袄锖!?。他還指出“是河之西有五里鍵城”,。五里鍵城即今烏勻奇帶,其富庶又“盛于蒲華”,。
瀕臨阿姆河的還有“斑城”(在今阿富汗境內(nèi)) 城西又有“傳城”,,極為壯麗。耶律楚材在城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來自中原長安的漆器,。 再向西,,耶律楚材還描繪了國中佛像甚多的“黑色印度城”和國內(nèi)數(shù)千里皆平 !日的“可弗.叉國”等。,。
耶律楚材于I222年左右匕_ ,,也頗“富盛”; 移駐塔刺思城,約兩年后始啟程東返.隨軍進人西夏,,大約在1227年返回燕京,。他此行居西域歷時六七年,行程五六萬里,,可謂古來罕有,。而其將西行見聞著錄成書,為后人留下了當時西域的諸般情況,,更是彌足珍貴,。
在耶律楚材隨蒙古西征大軍西行之時,另外還有一人也驅身前往西域,,這便是金朝乞和使烏古孫仲端(?一1233年),。耶律楚材乘百勝之師糾糾而進,烏古孫仲端則以弱國使者卑身而來,,相形之下,,令人不勝烯噓。 烏占孫仲端于金興定四年(1220年)奉命請和于蒙古,。他“并大夏,,涉流沙,逾蔥嶺,,至西域,,進見太祖皇帝”。后于1221年返回,,歷時一年多,。在他歸來后,由他口述,,劉祁執(zhí)筆,,留下了一部《北使記》,,盡述其出使路上諸般見聞。烏古孫仲端所走路線其實是向西行,,而書名北使,,是指蒙古王庭所在而言。
烏古孫仲端出使之行,、先至燕京,,見木華梨,然后再西行,。所以他當是自燕京出發(fā),,依其書中所記,自燕京出發(fā)后,,向西北方行進,,經(jīng)過西夏之后走了萬余里,途中“歷城百余,,皆非漢名”,。這之后的所經(jīng)之地,他均稱之為回絕國,,所記計有:沒速魯蠻回絕,、遺里諸回綸、印都回絕,。他還分別描繪了其各自不同的地理風俗及各種奇珍異物,。 ((}}使記》的最大缺點是作者于他出使所經(jīng)各地言之不詳,也不談欺見成吉思汗于何處,,因此漫漫千言,,竟使后人無從考其具體西行路線,遺憾之至,。
轉自:論劍歷史網(wǎng)[http://www.]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