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風寒風熱感冒總是很難分清楚,。群里媽媽們經常討論寶寶感冒后如何辨別中醫(yī)的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混亂不清,,摸不著頭腦,,因此想著憑自己一點經驗,在此嘮叨兩句,,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風寒與風熱,都會導致感冒,。簡單的說,,因寒導致身體表面陰陽紊亂而產生的病癥,稱之為風寒感冒,。反之稱為風熱感冒,。寒邪導致的是身體表面陽紊亂為主,,熱邪導致身體表面陰紊亂為主。重點強調指出兩者都使得身體表面陰陽紊亂,,而不是身體內部。因此在治療上感冒時使用的藥物以表藥為主,,慎重使用里藥(表藥針對病毒在體表的藥物,,里藥是針對病毒在體內的藥物。若主次顛倒表里不分病情就會纏綿難愈?。?。因寒導致的使用驅寒的溫性藥物為主;因熱導致的使用清熱藥物為主 風寒感冒首先會侵犯我們的足太陽膀胱經,,引起經絡不通暢,,產生感冒病癥,多見頭疼(表現(xiàn)為緊痛),,脖子硬(或者是落枕),,背不舒服,腰酸累,,手腳涼,,怕冷等癥! 風熱感冒首先侵犯我們的手太陰肺經,,肺主皮毛,,使得皮毛毛孔開合無度,產生感冒,,多見頭脹痛(有時拌有沉重感),,身累困倦,有氣無力,,微怕風,,身體略感覺有熱(體溫正常)等癥! 有時候風寒與風熱表現(xiàn)的很不明顯,,病人對自己的病痛不知道是那種感覺,,例如頭痛,不知道是脹痛還是刺痛,?因此判斷上需要多方面去了解,! 打噴嚏 風寒感冒時,噴嚏不頻繁,,遇冷就打噴嚏,,可連續(xù)幾個噴嚏,多數會伴有清鼻涕出現(xiàn),。 風熱感冒時,,噴嚏出現(xiàn)連續(xù)不斷的現(xiàn)象或者偶爾打一兩個噴嚏,,遇冷遇熱都會出現(xiàn)。伴有濃鼻涕或者無鼻涕,。 流鼻涕 風寒感冒時,,流清鼻涕,鼻涕如水般清晰略帶粘稠,,如果是一點都不稠的并且不停的流出來的,,那是熱逼迫肺液而出,過兩天就變黃,,這種情況多數是帶有病毒的,。如果是清晰帶點綠說明伴隨有風邪。 風熱感冒時,,流濃鼻涕,,顏色可以是白色或者黃色,白色是熱邪,,但是熱邪輕,;黃色代表熱,邪比較重,。如果是流綠鼻涕說明熱在肝里,,白鼻涕熱在肺里,黃鼻涕熱在胃里,。 面色 風寒感冒:面色帶白,,帶暗,帶灰,,帶青,。 風熱感冒:面色帶紅,帶黃,。 舌苔 風寒感冒:薄白苔,,苔面濕潤,舌體的顏色淡紅或暗灰 風熱感冒:薄黃苔或白厚苔,,苔面干,,帶草莓點,舌體顏色紅,。 身體感覺 風寒感冒:身體感覺怕冷,,有點緊張感覺,喜歡縮脖子,,縮手,,遇暖和時舒服些,不容易感覺口干,,不愛喝水 風熱感冒:身體不怕冷,,有點怕風或者沒什么感覺,,遇熱時感冒癥狀加重,容易感覺口干,,喜歡喝水或者想吃水果飲料等 大小便 風寒感冒:小便清長,,喝水多些就尿,常要小便,。大便正?;蛘呶€ 風熱感冒:小便黃或者不黃,小便次數少,,喝水多也不愛小便。大便少或者正常,,或者干,,或者沒便意。 脈搏 風寒感冒:浮緊 風熱感冒:浮數 通過以上那些辨證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對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有個基本的辨別方法,。 在中醫(yī)學術界里有這樣一個觀點:感冒無風寒風熱之分,風熱是寒邪入里化熱而成,。這個觀點來源于現(xiàn)代傷寒派,。傷寒派以醫(yī)圣張仲景的觀點為主,擅長使用傷寒論里的經方,,在傷寒論里,,感冒也就是外感,先由寒邪入侵足太陽膀胱經,,順著經絡進入體內,。當寒邪入里時就會化熱,出現(xiàn)小便黃,,口干,,舌苔黃,鼻涕黃等熱癥,。此時用藥使用清熱藥,,例如:石膏(白虎湯里主要藥物)有時還用到大黃,來通腑氣,,使得熱邪從大便排出,。因持寒邪為眾病之始,熱是寒邪變化而來的觀點,,所以當感冒時出現(xiàn)一些熱癥,,仍然會以祛寒藥來治療。 而溫病派的觀點是感冒除了風寒也有風熱之因,。溫病派的起源是在傷寒論基礎上發(fā)展而來,,是中醫(yī)發(fā)展史上的進步,,人類對疾病的認識是從一到二的過程,溫病的出現(xiàn)彌補了傷寒不足,,完善了中醫(yī)學,。溫病感冒發(fā)展途徑:溫邪由口鼻而入,先侵犯衛(wèi)分,,而后氣分,、營分、血分逐步深入(衛(wèi)氣營血辯證法是溫病學派提出的病邪入侵的另一個途徑有別與傷寒的六經辨證),。由口鼻而入的入侵方式與傳染病傳播的方式相同,,因此歷史上將大部分傳染病劃分為瘟疫之病(治療方法大部分以清熱解毒為主),。 有陰必有陽,,寒邪屬陰,熱邪屬陽,,寒能傷表導致感冒,,熱也能傷表導致感冒。 寒邪傷表之陽,,熱邪傷表之陰,。寒邪首先侵犯足太陽膀胱經,溫邪從口鼻而入侵犯手太陰肺經,,因此兩者的病癥表現(xiàn)上就會有所不同,,通過細心學習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奧妙。 在臨床中寒熱經?;旌铣霈F(xiàn),,一味偏頗驅寒與一味偏頗清熱一樣是不完善的。僅持單一寒或熱觀點的就會迷失方向錯誤將寒當作熱或者熱當作寒,。(不能靈活運用是初學者的毛?。?/font> 寒與熱也有輕重之分,輕者微用清熱藥或者驅寒藥就能見效,,重者初起用藥有反而加重病情之象,,好比一堆烈火只用少量水去撲滅,非但不會減輕火勢反而使得火勢增加,。反之寒邪輕的,,使用重的驅寒藥就會導致病邪反變他病。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經常會犯這樣一些錯誤,,例如: 在治療風寒感冒時,,生姜是最常用到的藥物,很多朋友在感冒初期都會煮生姜紅糖水來驅寒,,然而在運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例如:使用后上火或者第一天用很好,,第二天出現(xiàn)咳嗽、發(fā)燒,、扁桃體發(fā)炎等等,,判斷上是風寒感冒,但是用了卻沒效,,其原因是:生姜屬于里藥,,紅糖也是入血分的,不屬于表藥,,生姜的特點是溫中散寒止嘔,。而感冒初期是邪氣在表不是里,因此經常出現(xiàn)用此方法后分不清寒與熱,,導致病情反而加重,。 在治療風熱感冒時,也常常用錯物,,市面上很多治療熱感中成藥物,,配方上多偏向里藥,,因此在服用治療后也出現(xiàn)的同樣的情況,,初次服用有效,接著反而無效,,使得病情又轉變?yōu)槔锖?。消炎藥基本上可以定性為寒性藥物,治療里熱為主,。因此有學者錯誤將因使用里藥治療表證無效的結果判斷后歸納出病因其實是風寒(或者說是寒感),! 當出現(xiàn)感冒時該如何用藥呢? 風寒感冒:以生姜為例,,在使用生姜祛寒時用量要少,,這樣不容易紊亂體內環(huán)境使得身體上火,又能起到祛寒的效果,?!秷A運動》里提出生姜外感用之,有傷肺之害,,就是擔心生姜使用過度,,反而刑傷肺,同為此理,。因此導致在使用生姜驅寒時容易引發(fā)咳嗽,。在臨床實踐中,使用生姜時,,要很輕微的,,薄薄的一片,,略有姜味,取其辛散,,不必加糖,,可以與稀飯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風熱感冒:以蘆根為例,,蘆根甘涼,,清熱透表。蘆根一抓,,大約15克,,2碗水煮開聞到蘆根的清香味即可,趁熱少量多次服用方能起效,。然藥房中清熱解表藥多數用量過大,,導致藥過病所,服用后多引起脾胃消化不好,,感冒病邪趁虛潛伏,,病情纏綿,這樣就會被誤認為應該是寒感,。 一些常見的錯誤,,這些錯誤都會在對病情寒熱辨別上造成困擾! 1,、過于相信偏方,,說好就用,沒有主見,,感冒本為輕癥,,合理鍛煉就能驅除病邪,亂用藥物反致病情復雜 2,、中醫(yī)愛好者,,在學習過程中喜歡擅改醫(yī)生處方,復診時給醫(yī)生帶來困擾,。 3,、描述病情不準確,不能客觀描述,,帶有個人觀點,,例如:飲食如何?答:還可以,。這就是自我的認識錯誤導致的,,對于醫(yī)院的醫(yī)生來說在緊湊的看診時間里不會再詳細詢問,就會遺漏判斷疾病的某些重要因素,最終獲得的教訓是慘痛的,。 4,、不懂的如何幫助醫(yī)生收集病情,對中醫(yī)需要的資料沒有了解,,誤以為中醫(yī)把個脈看個相什么的就能知道病情的問題所在,,因此在看病時一問三不知,醫(yī)生也只能投石問路,,探查病情虛實,。 5、感冒護理很重要,,是七分治三分養(yǎng)的關鍵,,在護理上因為各種生活工作中的理由沒法執(zhí)行醫(yī)囑。這三分護理不好病情延綿深入,。 6,、生病時亂了分寸,尤其是媽媽們,,心態(tài)急亂不經意間夸大了病情,,導致醫(yī)生對病情輕重判斷錯誤。例如:夸大寒氣表現(xiàn),,手腳涼描述時說成冰,;又或者夸大某方面病癥等等。 結束語:雖然將寒熱之區(qū)別列出,,仍然會有無法判斷的結果出現(xiàn),。寫下這篇博文不是希望能夠使得大家分清楚寒熱之爭,,而是希望能夠了解什么是寒與熱,。在臨床中寒熱如同姐妹經常同時出現(xiàn),不要錯誤的一意孤行:病只有寒無熱,,或只有熱無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