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怎樣根據(jù)釣場情況配置一套適宜的釣組,也學習了尋找釣點的知識,同時也明白了怎樣利用誘餌將魚引來并使其聚集,。哪么有了這些知識,,是否我們在魚鉤上面掛上餌就可以釣到魚?答案仍然是不一定,。試想,,如果我們的目標魚隱身在 6米深度的海底,而我們卻將釣餌調(diào)整在3米的水層漂動,,在這種情況下能釣到魚嗎,?反過來,假如魚都聚集在3米搶食,,而我們卻將釣餌下在了6米的水底,,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釣到魚。因此,,要想釣到魚還必須要將釣餌調(diào)整到魚群聚集的泳層,這就是設定釣棚的實際意義,。 哪么如何找到魚聚集的泳層,?很多人會認為,魚平時喜歡呆的水層就是魚的泳層,。哪么魚平時喜歡呆的水層是多深,?恐怕就沒有人能夠說出個準確位置啦! 魚的泳層其實是一個非常寬的范疇,,比如磯釣的主要對象魚種黑鯛,,從一、二尺的淺水潮間帶一直到幾十米深度的海底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影,。至于什么時候在深水,、什么時間在淺水,除了受限于本身習性外,,還受食物,、隱身環(huán)境、水溫等諸多外界條件決定,。而更有一些像黑毛,、真鯛等魚種的泳層會隨著食物的泳層發(fā)生變化,這時,,誘餌的狀態(tài)和撒誘餌的方法能否同釣組的使用相配合就是成敗的關(guān)鍵,。因此,我們在設置釣棚時必須將相關(guān)因素都考慮在內(nèi),。以下我們從找底和設置釣棚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如何找底 要想知道對象魚在多深的水層,首先我們必須清楚自己面對的釣場有多深,,這一探測釣場深度的活動被稱作“找底”,。 由于浮游磯釣的釣場一般底部都不會太平坦,因此我們就應該通過找底大致摸清海底的高低起伏,、溝坎暗礁的位置,,這要求我們在找底時要反復多次進行,以便于對水下的地貌特點有個大致地了解,。 (一)找底的基本方法 在已經(jīng)調(diào)整成平水狀態(tài)的釣組下方增加一個重量使釣組下沉,,通過多次入水測試并反復調(diào)整線結(jié)以下釣組長度,使釣組上的重墜在觸底時水面上的浮標基本平齊于海面,,也就是說線結(jié)以下釣組長度大約等于釣場深度就算找到了底,。 (二)找底的注意事項 1、找底要多點測試,。找底時要從釣位的左,、中、右不同角度按照遠,、中,、近的不同距離呈扇面狀反復進行多點測試,這樣才能摸清水下真正的地貌特點,。找底不要怕麻煩,,找底工作越認真越有利于下竿垂釣時取得好的釣況,這同“磨練打草不誤功”是一個道理,。 2,、找底墜的大小要適當。很多人喜歡用一個很重的墜子找底,,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緩流釣場找底時,只要在調(diào)整成平水狀態(tài)釣組的鉤子上夾一顆3B或者5B的咬鉛直接找底就完全可以,;而激流釣場則需要稍微重一些的找底墜,。激流中如果使用找底墜太輕的話,就會造成墜子落底速度太慢,,釣組會隨流漂出很遠還沉不到底,,因此,必須適當加大找底墜的重量,。但即便如此,,釣組的總重量也不要超過竿子的錘負荷,一般情況下采用不超過1號重墜(3.75g)的重量充當找底墜就能夠很迅速地下沉到海底,。 3,、要認真辨別找到底時的浮標信號特點,。緩流釣場當浮標不再下沉時就說明墜子已經(jīng)到底,而激流釣場即使墜子已經(jīng)落底,,浮標在潮流沖擊下仍會逐漸下沉,,如果不注意觀察浮標的信號特點,很多新手就把握不住重墜到底的時機,。因此,,在激流釣場使用重墜找底時一定要認真觀察浮標的信號特點,浮標真正到底的信號體現(xiàn)為浮標快速下沉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了停頓并稍微向上反彈,,只要出現(xiàn)這一信號,,表明墜子已經(jīng)到底。 4,、幾種不同的找底墜,。找底時經(jīng)常會導致掛底,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找底時的掛底幾率,。 (1)鉤尖夾咬鉛,。將5B咬鉛直接咬在鉤尖處找底,可以避免鉤尖掛底,。 (2)鉤尖掛橡皮,。用一定大小的小學生用的橡皮掛在鉤尖上當找底墜,使鉤尖藏于橡皮中也可以有效預防掛底,。 (3)舍棄墜。在適當大小的中通鉛穿線孔中穿過一根橡皮筋就可以制作成一個舍棄墜,。使用時將鉛墜上推就可以將其固定在鉤子上,,將鉛墜下拉就可以從鉤子上取下。假如不小心掛底了,,使勁上提,,中通鉛就可以脫落但釣組卻可以順利拉出,而且由于中間穿過的是橡皮筋,,掛底時不容易使子線受傷,。 找底舍棄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