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年四季中垂釣的第一個黃金季節(jié)但卻并非是每一個時段(早春,、仲春,、暮春)的魚都能輕易上鉤。經(jīng)過多年的垂釣實踐與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暮春垂綸,比早春,、仲春釣魚都困難,,漁獲率都不如早、仲春高,,尤其是在大水域,,如水庫,、湖泊垂釣,每次出征,,剃了光頭者或漁獲量少者(僅二,、三尾鯽魚或餐鰷)占7%左右。為什么近幾年來暮春釣魚會比較困難呢,? 探究暮春為何魚難釣 探究暮春魚難釣的諸多因素,,筆者查閱了近12年的釣魚筆記,分析出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電打網(wǎng)捕,,垂釣隊伍逐年擴軍,魚的密度減少,。水庫,、湖泊管理行承包責(zé)任制后,承包者為追逐利潤,,都是用網(wǎng)眼很小的漁網(wǎng)捕魚,;現(xiàn)又根據(jù)魚類有趨光性的特點,已發(fā)展到用電光捕魚,。今天打撈這條溝,,明日網(wǎng)捕那條汊,驚嚇得魚類四處逃竄躲藏,。當(dāng)然,,還不包括當(dāng)?shù)氐臐O民電觸魚類。其次,,是因為釣魚人隊伍的逐年發(fā)展,、壯大,。就筆者所在的縣而言,,1993年時,縣釣魚協(xié)會共計有會員3000人左右,。而2009年時,,釣魚會員則達到了5000人左右(還不包括職業(yè)、業(yè)余釣手),。魚被大量地捕撈,、釣走,而此時上年繁殖的一些小鯽小鯉尚未長成一定的個體,,難以補充數(shù)量,,因而水廣魚稀,難釣是自然而然,。 二,、水情變異,。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彼囚~類賴以存在的唯一載體。水的質(zhì)量,、水的深淺,、水的補充更新、水位的升降等變化,,都影響著魚的生活條件,。如果上述情況的變化是朝著良好的方向發(fā)展,魚類棲息必有自己喜歡的地方,,覓食活動也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自然會給垂釣帶來良好的效果。反之,,則打亂了魚的生活規(guī)律,,使魚情變得捉摸不定,當(dāng)然增大了垂釣的難度,。暮春,,水勢正向不利于魚類活動的方向變化,如農(nóng)田春灌,、生產(chǎn),、生活用水使水位下降,驚擾了魚的生活棲息,。此時,,雨水偏少,旱情嚴(yán)重,,“雨貴如油”,,正是指的這一時段。無雨水不活,,魚則少動,;原先水豐庫滿的塘口因水位降落等諸種因素,均使得垂釣難度加大,。 氣候變化無常,。民諺云:“放牛娃兒不要夸,還有三月桐樹花,?!背醮簝鰴眩ㄌ遥┗ǎ俅簝隼罨?,晚春凍桐花,。時熱時冷,,二四八月亂穿衣。3月21日,,重慶氣溫已經(jīng)33.6度,,是五十九年來同期最熱的一天。4月6日,,最高氣溫卻只有17度,、最低氣溫13度,竟比3月21日還低3度,。暮春四,、五月,氣候變化無常,,冷得有時要穿棉衣,,寒意仍然;但有時又久晴不雨,,旱如炎夏,,即使下了一夜春雨,第二天魚兒仍悶得要浮在水面上呼吸新鮮空氣,。中上層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水溫上升極快。水溫的突然上升,,也會使魚類極不適應(yīng),,在近岸淺水處活動的魚類是少之又少的,多是餐鰷,、馬口等小型魚,,小鯽魚都在溝汊處、水深2米以上的上層水域活動,,大鯽魚就游到水比較深的水域,。這是魚類的安全本能,也是為了躲避暫時高溫帶來的淺水水體的不適應(yīng)而作出的選擇,。隨著上面講的水環(huán)境不利情況的出現(xiàn),,魚類在近岸活動的情況大為減弱,已紛紛向深遠處游去,,這是從魚的安全本能反映出來的。因此,,筆者感受最深的是,,用手竿釣淺釣近,魚情最為差勁,,并且多有小雜魚鬧窩,,令釣者莫衷一是,,罷竿而返。 應(yīng)對攻略,,知難而進 根據(jù)筆者對垂釣實踐的探索,,總結(jié)了釣魚高手的經(jīng)驗,欲降低暮春垂釣的難度,,應(yīng)采取“遠,、僻、深,、新,、重”的五字謀略,即:釣者相距釣場路程遠,,釣位距釣點遠,,選擇偏僻水域、深水位,,開辟新塘口,,做大窩,投重餌施釣,,變難為易,,奪取漁獲豐收。 走遠一點,,選擇比較偏僻,、管理科學(xué)、良好的湖泊,、溪河垂綸,,最好是原生態(tài)或綠色生態(tài)的水域。因為這樣的水域,,管理科學(xué),,沒有人為的電打網(wǎng)捕。此外,,由于路程較遠,、偏僻,交通不方便,,垂釣者少,,魚情較稠密。若在交通便利的水庫,、湖泊垂釣,,則要選擇較僻遠的溝汊或尚未有人涉足的陡峭山崖乘船登岸,開拓釣壇,筑臺垂綸,。這種釣位,,魚情稠密,即使承包者用漁網(wǎng)曾經(jīng)捕撈過,,但因崖峭水深,,石縫眾多,魚兒則會安然無恙,,且碩大,。 釣遠不釣近,釣深不釣淺,,改長竿為短竿,。即少用手竿釣近,而用海竿投遠,,主釣雙鉤,,主動把鉤餌送到魚藏匿的深遠處。 暮春,,在選擇釣位時,,不能離岸太近,水位太淺,。因為,,離岸太近,隨著節(jié)氣的變化,,魚兒產(chǎn)卵后,,本來就很少到近岸游弋覓食,若再受到岸上釣者或其他人,、聲,、光或電打網(wǎng)捕者的影響,會使它們更加遠離岸邊而去,。釣諺云:“春釣灘,,夏釣潭”。隨著全球氣候的變異,,春釣灘也應(yīng)反彈琵琶去釣魚了,。何謂淺水、深水,?應(yīng)根據(jù)釣場而定,。淺水,是指小水面,,就是釣場在塘,、池、堰,、溝渠,、小河浜等魚兒活動的場所,水深1米以內(nèi)的水域為淺水,,2米以外則為深水,;在江河、湖,、水庫等大水面,,2米以內(nèi)為淺水,2米以上為深水,;太淺,,特別是晴天的中午,因日照紫外線輻射穿透水層,,極易使淺水的溫度快速增高而造成魚兒對環(huán)境的不適,,而逃到深水區(qū)。所以,,暮春,,尤其是大晴天和清水面選擇釣位,一般應(yīng)離岸7米左中,,水深要在2.5米以上至5米為宜,。要選用4.5米以上的長手竿在水深2.5米以上的水深處下鉤餌,或用2.1米軟調(diào)海竿在大面積,、水深2-5米左右的水域遠投,,拴雙鉤系40克活動墜,主釣鯽魚兼釣鯉魚,,漁獲頗豐,。 重餌大窩,喂坐塘子,。喂坐塘子,,即釣場固定、釣位固定,、釣點固定,。要選擇水庫、湖泊2.5-5米深,,岸邊有竹木遮蔭的水域,,或峭壁陡坎、亂石枕藉的地方為塘口,,掘土筑釣魚臺,,打固定窩,喂坐塘子。一個塘子喂3-4天,,堅持每天餌一次,,第一天,打重窩,,喂2.5-3.5公斤,,以后兩天,逐漸減少餌料,,形成條件反射,,招引魚類,如鯽,、鯉按時到窩子覓食,,引誘大魚聚窩。第4天開始垂釣,,去時不要再撒誘餌,。待下午收竿時,再打窩(投1.5-2.5公斤誘餌),。從此,,天天到這個塘口垂釣,天天飼喂,。若年齡較大或上班族,,每天去固定的塘口垂釣有困難,可約請較親密的釣友輪流去那個坐塘子垂釣,,并規(guī)定喂同樣的餌料,。或者,,請一位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在釣位上置上一根竹釣竿,以表明有人在那里釣魚,,其他釣友不要在此垂綸,,以保護坐塘子。選準(zhǔn)釣場,、釣位后,,不要輕易變更塘口,而是長期堅守,,打陣地戰(zhàn),,固定飼喂一個窩子。不惑之年的釣友袁某按上述方法曾在化龍水庫,,筑釣魚臺,,定點打窩,,喂坐塘子垂釣,去年4-5月,,利用雙休日就釣獲鯉魚80余尾,,重達200多斤,其中,,最大的一尾鯉魚重12.5斤,。 精選餌料,,以谷物為主,。暮春垂綸,魚餌很有講究,。釣魚的餌料對口是上魚的關(guān)鍵,,雖說鯽、鯉魚的食性雜,,葷素皆食,,但它又與季節(jié)、氣候,、溫度等時令變化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早春氣溫偏低,,鯽,、鯉魚喜葷餌,暮春吃素食,,但也有特別情況,,如出現(xiàn)反常現(xiàn)象,,只有多備幾種餌料,,才能應(yīng)對不時之需。盡量投魚所好,,對魚口味,,就有收獲。 釣諺云:一方魚吃一方餌,,一方餌釣一方魚,。鯽、鯉魚是底層魚,,喜歡貼底或沿崖壁尋找食物,,愛雜食。它們在4-11月喜歡吃素餌,。在盛產(chǎn)紅薯,、小麥,、玉米、稻谷的地區(qū),,鯽,、鯉魚喜歡吃當(dāng)?shù)氐霓r(nóng)作物。用熟紅薯,、玉米,、小麥以及稻谷為誘餌,并適當(dāng)輔以釣魚王中華鯉商品餌,,或作為釣餌垂釣,,效果顯著。 稻谷,,四川稱為谷子,,它是鯉魚很喜歡的美味佳肴。稻谷為黃色,,引魚注目,。鯉魚進食稻谷后,會慢慢咀嚼,,剝掉谷殼吞下大米,,從腮幫吐出谷殼。有的煮爆裂口的稻谷,,米脹殼落沉底,,大鯽魚喜歡索食白米。因此,,用稻谷打窩,,鯽、鯉魚在窩內(nèi)停留的時間較長久,。配制餌料方法現(xiàn)也介紹如下: ①熟紅薯1公斤,,黃豆粉(黃豆用文火炒香,磨成粉末)0.5公斤,,稻谷1公斤,,飯粒1公斤。到釣場后,,取湖水適量,,將上述各料拌和均勻,捏成雞蛋大的團狀打窩,。釣餌用熟紅薯?;蚋飧猓骛D)。 ②將稻谷1公斤用文火炒香后,,盛人筲箕,,舀適量冷水澆潑炒香的稻谷,。這種用冷水刺激后的稻谷,既香又脆,,鯉魚愛吃,。然后,用1:1:1比例,,拌入熟玉米,、紅薯、粑小麥打窩,,小雜魚啃不動,,鯽、鯉魚釣餌為熟玉米(老玉米,,煮熟開裂),。掛鉤方法:將玉米粒去皮,臍面朝上,,鉤從中間穿入,稍露鉤尖,。一般每鉤穿一粒玉米,,多則兩粒,露出鉤尖,。 ③干玉米(老玉米),,先用開水泡一小時,然后盛入高壓鍋內(nèi),,待閥旋轉(zhuǎn)后,,將天然汽(或液化汽)火扭小,蒸煮兩小時,,呈玉米花狀,。稻谷用冷水泡脹,在鍋內(nèi)煮后,,谷殼破口,,米呈現(xiàn)白色為宜。紅薯煮熟后按1:1:0.3的比例,,拌和打窩,。釣餌為熟玉米或熟紅薯。因為老玉米泡制蒸熟后,,顆粒大,,比嫩玉米重,餐鰷吞不下,,經(jīng)濟實惠,。 今年的4月11日,,陰天,重慶氣溫最低14度,,最高氣溫22度,,雖然前一天晚上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夜春雨,但氣候依然悶熱,。筆者采取“遠,、僻、深,、新,、重”的暮春垂釣策略,去到距縣城三十余華里遠的天山水庫張家灣釣場垂綸,,釣獲100克以上的大鯽魚11尾,,1000克以上的鯉魚4尾,共計重12.6千克,。其中一尾鯉魚重3.1千克,。正是:三月桐花艷,暮春垂綸難,。揮竿釣深遠,,大魚簍裝滿。 |
|
來自: lsp2345lsp > 《春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