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絨藏戲 嘉絨藏戲,系四川馬爾康地方嘉絨藏戲劇種,流行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理縣、金川縣一帶,。據(jù)《阿壩州藏戲志》記載:“在嘉絨地區(qū),許多就學于西藏三大寺院(色拉,、哲蚌、甘丹)的僧侶,學佛經(jīng)之余目睹了西藏各大寺院的法舞和民間的藏戲排練以及獻演活動……獲得學位回阿壩后,便在本地寺廟排練西藏的拉薩藏戲,在當?shù)匮莩?。當時稱拉薩藏戲為‘阿支拉姆’或‘達支拉姆’,這是按拉薩語‘阿吉拉姆’借用專有名詞為普通名詞的藏戲代名詞,這在嘉絨地區(qū)已約定俗成,至今嘉絨地區(qū)還沿用這個名詞,。18世紀上半葉,馬爾康地方松崗第八代土司為紀念清乾隆皇帝加封“宣慰司”,在理縣雜谷腦寺修建“扎西楞靈塔”,為募集資金,請了從西藏派來的堪布為藝師,組織雜谷腦寺喇嘛學演西藏戲劇。三年后又為籌辦他執(zhí)政三周年舉行慶典,特命部屬支波柯巴布·澤讓組織家鄉(xiāng)三十六人戲班,編創(chuàng)了名為“嘉絨陸嘎爾”(意為嘉絨歌舞?。稘勺屘m州》,還在松崗?fù)了竟俑ㄖ烁咚膶?、寬十二米的戲臺。這種嘉絨陸嘎爾戲還傳到了馬爾康縣的梭磨堪腳寺,、金川縣的安寧廣法寺,。他們還編演了《獵人貢布多吉》和《阿涅格爾冬》等劇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