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評職稱 一樣傷不起?2012年11月28日, 共0 次吐槽, 17736 次圍觀.
海歸——評職稱的艱辛 1 擦肩而過 2008年8月,,我還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后。收到一封國內同行的電子郵件,,說他們大學 正在招聘教授,,給“百人計劃”,讓我去申請,。當時我腦子里第一反應就是不想去,。一些海外中文網站上流行這么一種說法,國內教授的學術水平比不過海外博士 后,。于是當時我的反應是,,不稀罕這個教授頭銜。 2008年12月底,,我在拉斯維加斯和妻子度假,,收到一所985高校系主任電子郵件,想讓我過去做教授和學科帶頭人,。一開始我不想去,,但電子郵件來多了,也上對方的網站了解些情況,。周圍的同事都說,,如果能去那里,把一個 學科建設起來,,以后說不定能成為“一方諸侯”,。但妻子苦苦勸說我,特別是她那句“不想讓孩子在冰天雪地度過”讓我猛醒,。 2009年2月,,和以前碩士生導師拜年,順便提及此事,,她回復:“如果你想回復旦,,可以和我聯(lián)系?!笨吹侥且痪?,我頓時感到陽光照亮了我的前路。經過申請,,環(huán)境系同意給我研究員職位,,但那時校長換了,我的職稱被調整為副研究員,,當然,,我也答應了。,、回國后,,有知情的老師說我“被騙了”,因為其他院系有的人一開始也給副研究員,,但他/她說“你不給我研究員,,我就去北大/南大了”,,馬上給他/她研究員。無論如何,,我不習慣干這事,,不但不會申請自己明明不想去的學校,也不會利用不想去的學校去“蹺”自己想去的學校,。為此,,我付出了“代價”。 2 現(xiàn)實和心態(tài) 回國之前,,對自己很有期待,。看著以前拍的照片,,那架勢仿佛自己是“學術大師”似的,。可是2009年11月 回國后,,一下子從云端跌落到了人間,。和別人合用辦公室、實驗室,,評碩導得等時間,,申請新的課程也被“槍斃”了。我和老同學吃飯時,,反復提到自己是“引進人 才”,。他說:“還把自己當作‘引進人才’啊,?到了這里,,就是這里的一分子了啊?!闭缍U宗六祖慧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悟一樣,,聽到這句,我醒了,。 我寫道:“是啊,,我成了這里的一分子。也許從入職那天起,,‘海歸’的標簽就被撕去了,。海歸,不也一樣要參加教學,、申請項目,、發(fā)表論文才能生存下去的嗎?海歸,,不也一樣要和別人競爭評教授的嗎,?我不再刻意提及自己是海歸,,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職稱。我是復旦大學一個普通的青年教師,,每天騎著自行車上下班,,自己跑倉庫購買試劑、自己做實驗的那種,?;貒跋Αv橫馳騁’的‘豪情壯志,。就像 霧一樣地散了,,留下的是真實的職場和真實的自己?!?/p> 當時我對評教授并沒有特別在意,,因為我認為首先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考慮升職,。在外地開會,,我對一個“粉絲”說:“教授的頭銜就像是路邊的一塊石頭、一個電線桿,,我不在乎什么時候去取,。君子‘直行其道’,就自然而然地經過了那道風景啊,?!?br> 3 淡定? 現(xiàn)在想想,,我當時說的那話的確是對的,。因為教授的頭銜就像我頭上的一頂帽子,并非“實相”,。然而,,那時的淡定是建筑在一個假設前提上的——我評教授如“囊中探物”。但其實并不是如此,。 2011年7月,,系主任告訴了我們,可以申請晉升,。我當時并不怎么想申請,。首先我很要面子,怕被別人拒絕很丟臉,。其次我覺得屁股都還沒有坐熱就評教授,,也說不過去??墒怯腥藢ξ摇皠襁M”,,而且,,傳著一個消息:我們系有可能和別的系進行學科融合,這就 意味著以后評教授要混在一起競爭了,。在這種氛圍中,,我的從容淡定丟到爪哇國去了,決定“參選”,。 評教授并不是看你有多強,,非常重要的是你和誰一起競爭,誰是評審人,,有多少個名額,。由于系里20多個副教授只有一個教授職稱名額,我心里很沒底,。另外,,評教授并不是看你總共發(fā)表多少SCI論文、影響因子總合是多少?,F(xiàn)在一種傳統(tǒng)的審美標準就是看是否全面發(fā)展,,比如上過多少門課、帶過多少研究生,、拿到多少項目,、獲得什么榮譽稱號和省部級獎項。 而這些,,顯然需要時間去累積,。并且主要看入職后的成果,入職前的文章再多,,都已經“報銷”了,。海歸入職時間過短的話,根本無法勝出,,除非發(fā)表Nature,,或者別人都不符合條件??墒俏覀兿涤泻芏喾蠒x升條件的老師,,他們在好幾年前入職,現(xiàn)在都成長起來了,。當然,,還有很多別的考慮因素,例如學科布局,、隊伍建設,、有沒有行政職務等。那次申請,我比第一名少一票,,落選,。 4 勘破實相 我靜下心來,更加清楚地認識了自己,。我問自己一些問題:評上教授,,能讓自己的學生不發(fā)SCI就能畢業(yè)嗎?比別人晚一,、兩年評上教授,,是否表明我就比不過別人了?評上教授后,,是否可以歇息了,?我找到了內心的答案??粗掀藕⒆訜峥活^,,我知道,,“留得 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努力地工作著,,并非為了評教授,,而是出于對工作的熱愛。在這個階段,,我從一些書中得到很大的啟發(fā),。 余惕君《人生百悟》寫道:“任何事情的成功,有客觀條件,,也有主觀因素,。客觀條件,、主觀因素皆為因,,果由因生,因果相連,,但在因果之間還有‘緣’……凡事因緣而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面對一件事時,,要隨緣,也就是要考慮各種因 素,,審時度勢,,然后做出理性判斷和智慧選擇。凡事都要‘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只要因緣具足,,結果自然就會出現(xiàn)?!?br> 5 再次挫敗 今年,,全系20多個副教授,又只有一個晉升名額,,我再次差一票落選,,原因是“他還年輕,入職還不滿五年”,。真是無語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636603.html 也說海龜評職稱 馬博士別上火,本文不是針對您,,只是您的文章勾起了我的話題,。 說到海龜職稱評審的艱辛,我這里要唱點反調,。坦率地說,,海龜在職稱評審中是占優(yōu)勢的,如果說海龜評職稱艱辛,,那么土鱉評職稱就更艱辛了,。 海龜在職稱評審問題上至少有幾個方面的優(yōu)勢: 1、 由于海龜在海外工作時處于相對比較優(yōu)越的學術環(huán)境,,導師學術水平也比土鱉導師高,,加之其它人為因素,海歸們在國外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大多有較高水平,,這個現(xiàn)象在今年廣東省的職稱評審中尤為突出,。今年廣東省參與職稱評審的海龜比較多,大多來自深圳,、汕頭等引進力度比較大的學校與地區(qū),。盡管很多海歸由于時間原因尚沒有主持過項目,但從展示的學術論文可以看出,,無論是雜志的檔次還是文章的水平普遍比土鱉高出一大截,。從答辯的表現(xiàn)也可以看到,這些人綜合素質也相對比較高,,個別海龜短短幾分鐘的表現(xiàn)就有點讓人“愛不釋手”了,,遠沒有某些海龜那種不可一世的氣焰,這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對海龜?shù)恼J識,。 2,、 有人認為海龜沒有融入國內的學術圈子,,在項目申報上很吃虧。這個觀點恐怕有失偏頗,,從申報情況看,,除了那些由于歸國時間比較短,尚沒有來得及申報基金的海龜,,但凡有點水準的海龜都拿到了國家基金,。學術界的現(xiàn)狀大家心知肚明,特別在一些專項,、重點,、重大項目上存在的問題大家有目共睹,身在學術界的任何人大概都可以列舉出不少身邊或周邊的事例,,而且大海歸們恰恰是其中的收益者,。不過在一般項目上尚存在一塊相對公平的舞臺,也許這正是中國學術的希望,。 3,、很多單位與地區(qū)為了吸引人才,給了海龜很多優(yōu)惠政策,。例如廣東省的職稱評審有一個綠色通道,,海龜可以不受任何時間限制(包括獲得學位的時間),也不受年齡,、資歷限制,,更不受項目限制,,只看在國外時的學術貢獻,。這個條件比國內的土博士要優(yōu)厚得多,洋博士只要有公開發(fā)表的論文,,不論是否博士期間所做,,也不論作者單位,只看雜志檔次與文章水平,。土博士就慘了,,博士期間的工作不能作為申報材料,第一作者單位不是自己現(xiàn)在工作單位的論文也不能算數(shù),。這一政策合理與否值得商榷,,由于博士期間的工作已經作為獲得博士學位的條件使用過了,雖然與洋博士相比有點厚此薄彼的嫌疑,,但去掉這部分工作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在別的 單位發(fā)表的論文也排除在外就不盡合理了,例如,,一個人在另一個單位工作期間發(fā)表論文了,,后被現(xiàn)在單位作為人才引進,他在原單位所做的工作該不該算?職稱評審是評價一個人的學術水平,,不是評價一個人對現(xiàn)單位的貢獻,,這么做的直接后果將是對用人單位引進人才帶來一定影響。 海龜分兩種:大海龜與小海龜,,大海龜不需要為職稱之類的小事傷腦筋,,這個問題早在海外就解決了,也正是職稱成了他們回國爭取各種資源的資本,。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從政府,、單位等各個部門弄到更多的經費、更好的待遇,。職稱是那些在海外還沒有混出多大名堂的小海龜們迫切想解決的問題,。如果你真是塊金子,在國內一定會 比在海外上升得更快,,除非你不夠謙虛,,或者按照某些人的說法,你太有“個性”,,比較“特”,。從這個意義上說,你一旦回來,,最好還是別動輒埋怨環(huán)境,,相對于土鱉的生存環(huán)境而言,海龜從起點上就占了先天優(yōu)勢,。你看各個單位的人才招聘條件中,,哪一家不把海龜放在特殊的位置?到好像土鱉們是后媽生的,,作為海龜,,你有啥可以埋怨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636730.html 本文出自論文發(fā)表網: 海歸評職稱 一樣傷不起,? http://www./114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