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祖禹(1631-1692)字復初,一字景范,,(一作:字瑞五,,號景范),江蘇無錫人,,居常熟,,顧柔謙之子。生于明毅宗崇禎四年(1631),,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62歲。
顧祖禹為中國清初沿革地理學家和學者,,他的高祖顧大棟撰有《九邊圖說》,,曾祖顧文耀、父親顧柔謙都通曉輿地之學,。在家庭的影響下,,他畢生專攻史地,以沿革地理和軍事地理的研究為精深,。
從清順治十六年(1659)起,,顧祖禹參考二十一史、100多種地方志和其他大量文獻,,并盡一切可能“覽城廓,,按山川,稽道里,,問關律”,,實地考核異同,歷時30余年,,編著成130卷,、280萬字的《讀史方輿紀要》。前 123卷敘述歷代州域形勢(圖1 ), 以明末清初的行政區(qū)劃,分述各省,、府、州,、縣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勢、城市集鎮(zhèn),、關塞險隘,、津梁道路等。后6卷敘述川讀異同,“昭九州之脈胳”,。末1卷敘述分野,,明“俯察仰視”之義。附“輿圖要覽” 4卷,,有當時全國總圖,、各省分圖、邊疆分圖以及黃河,、海運,、漕運分圖?!蹲x史方輿紀要》著重考訂古今郡,、縣的變遷,和推論山川關隘戰(zhàn)守的利害,,是中國沿革地理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和軍事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圖2 )。晚年,,曾參與編纂《大清一統(tǒng)志》,。
宋以后,專講地理沿革的著作間有所出,,特別是明末以降,,學者有感于“空談心性”的誤國殃民,提倡實學之風大盛,。顧炎武曾作《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主旨在于“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蹲x史方輿紀要》更是詳論“山川險易,,古今用兵戰(zhàn)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得失之跡”,。前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政治,、經(jīng)濟的關系,后者重在講地理條件和軍事的關系,。顧祖禹在一首詩曾說:“重瞳帳下已知名,,隆準軍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錯,,如何壇上會談兵,。”此詩的淺意是說,,在項羽的軍隊終都很出名(史記上說項羽重瞳子,,重瞳指項羽),,在劉邦軍中也可以隨便走(劉邦外號叫隆準公,就是大鼻子),??上О胼呑铀龅亩际清e的,怎么能夠紙上談兵,。這首詩正可為他一生的追求作注腳,。
奇人奇書顧祖禹
有些學者曾把我國古代歷史地理學家、無錫人顧祖禹所著的歷史地理著作《讀史方輿記要》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奇書之一,。它奇就奇在把歷史上的軍事行動與地理上的山川地勢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加以論述,。晚清湖廣總督張之洞把它列入古代兵書,學者江藩則把它歸入地理類目,,維新黨人,、著名學者梁啟超認為,它是一部軍事地理巨著,,又可作為軍事史書來讀,。顧祖禹的好友,清初著名學者魏禧讀了這本書的初稿就作出這樣的評價:“此數(shù)千百年來絕無僅有之書也”,。
書奇,,人亦奇,顧祖禹出生于宛溪廊下(今錫山市港下鎮(zhèn))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在他14歲的那年,,明王朝在起義農(nóng)民軍和清兵的雙重打擊下滅亡了。清兵入關初期實行壓迫其他民族的政策,,許多漢族知識分子或隱居不仕,,或遁入空門。顧祖禹隨父親隱居常熟虞山,。他自小就好方輿之學,,明亡后,他痛感一些將領對山川地理的無知,,學者對疆域也頗少研究,,立志要寫一部歷代山川形勢與戰(zhàn)爭攻守關聯(lián)的歷史,以應孫子兵法中提出的“地利為行軍之本,,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軍”的論斷,。要寫成這一部上下幾千年、縱橫數(shù)萬里的歷史著作,,需要研究歷代有關歷史,、地理、軍事等方面浩如瀚海的書籍,。在戰(zhàn)爭中顧祖禹家的藏書和財產(chǎn)已蕩然無存,。他當時靠做塾師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早起鳥啼先,,夜眠人靜后”,,擠出時間來讀書,微薄的束修(學生學費)一半交妻子維持家用,,一半買燈油用于讀書的,,自然再沒有余錢買書,只能靠借書來讀,。經(jīng)過十多年的研究積累,,在“子號于前,婦嘆于室”的窮困景況下開始寫作,。
顧祖禹寫書給自己立下規(guī)范,,每天必須寫好幾個條目,即使不眠不食也要完成,。他寫書是非常嚴謹?shù)?,古籍和當時的圖書,有的記載不夠詳細,,有的記述互相矛盾,,這就需要加以核實。他生活都成問題,,當然不可能遠游考察,。只能一方面多找書籍進行研究,一方面則向那些外出經(jīng)商和軍旅回來的人們請教,。鄰近的地方就徒步前往查看,。在福建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反清時,這位正在寫書的學者,,毅然投筆赴閩,,參加恢復明朝的兵戎。耿精忠不久又投降清朝,,顧祖禹只能悄然回家,。復明未成,但給他一次遠游機會,,他考察了沿途的山川,、關津、里道,、城廓,,訪問、請教了許多學者,,對后來完成他的這一部巨著奇書起了相當作用,。
顧祖禹在寫書過程中,,清王朝決定編纂一部《大清一統(tǒng)志》,命刑部尚書徐乾學任總裁,,徐乾學久慕顧祖禹的才名,,特地聘請他參加編纂。顧祖禹起先不肯應聘,,后可能考慮到這一機構擁有大量史籍,,許多書是難以見到的,才答應人編志局,?!洞笄褰y(tǒng)一志》編纂完成后,徐乾學將顧祖禹列入向朝廷保舉人員的名單,,顧祖禹知道后極力懇辭,,甚至準備撞死在石階之上,徐乾學知道他矢志難渝,,方始作罷,。
顧祖禹修志完成后回到了無錫膠山,繼續(xù)修訂他的《讀史方輿記要》,。這部書是從清順治十六年(1659)開始寫作的,,直到康熙三十一年(1692),他逝世時方才定稿,。34個春秋中,,除了赴閩和修志外,他沒有停止對這本書的寫作,、修訂,。修訂是反復不斷的“誤則正之,漏則補之,,甚至削之”,,他幾乎用了畢生的精力,寫成了這部近300萬字,、130卷的煌煌巨著,。為后世留下了一部研究我國古代軍事史和歷史地理的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珍貴文獻。
顧祖禹死于無錫膠山,,葬于崇德里,。后人遵從他的遺愿,墓碑上只刻有“處士顧祖禹墓”文字,。他的巨著奇書,,直到他死后196年方始刻印問世。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