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ān)于閃光燈
作用
閃光燈的作用是在被攝主體光線較暗的情況下,閃光照亮被攝主體以取得正確的曝光,。閃光燈的自身指標(biāo)是“閃光指數(shù)”,,閃光指數(shù)是指閃光燈的發(fā)光強度,反映到運用中,,在ISO100的條件下,,閃光指數(shù)除以拍攝時鏡頭的實際光圈值就是該閃光燈所能照亮的范圍。
使用范圍
閃光燈是攝影時最主要的人工輔助光源,,通常需要使用的時機有下列幾項:
1.光源不足之室內(nèi)活動:閃光燈一般為攝影時主要光之來源,。
2.天氣不良或快門過慢之場合:無腳架或速度低于安全快門時。
3.夜間攝影:閃光燈當(dāng)“主光”時應(yīng)正確計算指數(shù)(G.N.),;當(dāng)“輔助光”時應(yīng)酌減1/3至3EV值,。
4.高速影像的凍結(jié):一般閃光燈并無此種功能,需搭配高速同步專用閃光燈,。
5.過強反差之補光:艷陽白天背光之主題,、逆光攝影、陰暗處曝光修正(酌加減應(yīng)自動曝光補償),。
6.人像創(chuàng)意攝影:背景加深,、頂光花臉修正、眼睛補亮點……等等,。
種類
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的就是“機載閃光燈”和“獨立式外置閃光燈”。
“機載閃光燈”就是照相機機身內(nèi)置,,由機身搭載并供電,,無法與機身分開的閃光燈。最常見的就是傻瓜相機上一般位于左上角或右上角(有的是自動跳出來),,亮晶晶的那個家伙,,在現(xiàn)代單反相機五棱鏡上方俗稱“機頂燈”的也是它。特點是使用靈活方便,,體積和指數(shù)都較小,,閃光指數(shù)多為9~14(350D好象就是14,是低端DSLR中最高的,。)
”獨立式外置閃光燈”,。這類閃光燈大多制作精良,,指數(shù)高,各種功能完備,。常用閃光指數(shù)的大小可以分為兩個檔次:指數(shù)在35左右的閃光燈,,除不能左右“搖頭”外,功能與指數(shù)55左右的相差無幾,,但售價只有后者的1/2左右,。
特點是:自帶電池艙,獨立供電,,除了常規(guī)的前連,、后簾同步閃光,慢快門同步閃光,,包圍閃光曝光,,閃光曝光補償,,手控閃光,,多檔次光比閃光、對焦輔助燈等常規(guī)功能外,,大型燈燈頭上下活動超過100度,,左右轉(zhuǎn)動超過270度,在室內(nèi)拍攝人物照片時可以自由的把光打倒墻上或天花板上,,用反射光照亮被攝主體,,照片顯得自然、沒有陰影,。
現(xiàn)代科技日新月異,,新式功能更豐富,更齊全的外置閃光燈不斷涌現(xiàn),。以上僅僅是一些通用的功能,。
二 曝光量計算:
1.閃光燈輸出光線的明亮度,隨著距離的平方成正比而減弱,。閃光燈的亮度規(guī)格,,一般以“曝光指數(shù)”(GUIDENUMBERS)。例如21(ISO 50/18),、30(ISO 100/21),、42(ISO 200/24)都是指相同亮度的閃光燈。攝影時“曝光指數(shù)”_配合主題與閃光燈“距離”而設(shè)定正確光圈口徑,。其公式如下:
GN曝光指數(shù)(GN-m)=光圈×距離,,閃光燈曝光指數(shù)為16(IS0100/21)時,距離主題1米,,則光圈應(yīng)為F16,;距離主題2米,,則光圈應(yīng)為F8;距離主題4米,,則光圈應(yīng)為F4(隨著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上列公式中“距離”的單位是米。距離是指主題與“閃光燈”距離,;不是主題與相機的距離,,并且距離必需大于1米才適用。也就是說,,一米之內(nèi)的閃光燈攝影(包括micro攝影),,明亮度與距離不再成平方比的關(guān)系,明亮度與距離直接成反比,。另外,,上列公式中并沒有“快門速度”。這也就是說,,當(dāng)閃光燈為攝影時主要光之來源時,,1/15秒或1/60秒快門對主題明亮都是相同的,因為閃光燈的閃燈時間,,不管相機是1/2秒或1/15秒或1/60快門,,都同樣在1/1000秒以上的瞬間就已經(jīng)完成。較慢速度的快門,,影響比較多的是現(xiàn)場光的多寡(即EV值大小,,決定背景的明暗)。閃光燈攝影時如果忽略現(xiàn)場光測量,,漂亮的背景(例如人物后方的黃昏晨景,、宴會場),大概都變成曝光不足的漆黑一片,。
,!注意:GN指數(shù)標(biāo)示法還有GN-ft。公式一樣,,但距離單位換算為英尺,。請大家注意看說明書。
2.感光度與曝光指數(shù)(Guide Numbers)換算倍率為1.4,。
例如:使用(ISO 100/21)感光度“曝光指數(shù)”為28之閃光燈,;改用(ISO 200/24)感光度時,“曝光指數(shù)”成為40(GN=28×1.4),;改用(IS0400/27)感光度時,,“曝光指數(shù)”成為56(GN=28×1.4×1.4);改用(ISO 50/18)感光度時,,“曝光指數(shù)”成為20(GN=28/1.4),。也就是說,,當(dāng)閃光燈“曝光指數(shù)”太小時,可以改用“提高感光度”來解決,。一般機“身內(nèi)置閃光燈”雖然屬于全自動型閃光燈,,使用非常方便,但由于閃光燈龜源來自相機供應(yīng),,所以GN值設(shè)計并不會太高,,大約在12(ISO 100/21)左右。當(dāng)光圈為F4時,,有效閃光燈的距離只有3米,,大型的場合通常不太夠用。如果將感光度提高3級,,曝光指數(shù)變成34(ISO 800/30)(CN=12×1.4×1.4×1.4),,當(dāng)光圈同樣為F4時,有效閃光燈的距離變成8.5米,。已經(jīng)不輸一顆“外接專用閃光燈”的亮度,,功能上只差高速同步快門限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