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之前,,一位費城朋友通過伊妹兒給我出了一道智力題:在美國二百多年的歷史上,,哪一件圣物被視為美國的象征與精神?我苦思半晌,,并無頭緒,,突然腦筋一個急轉(zhuǎn)彎:人說古老的費城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搖籃”,那件圣物,,一定在費城吧,。
我的猜想果真沒錯,。抵達(dá)古城正是驕陽似火的季節(jié)。整潔的獨立廣場上,,曲曲彎彎的排隊長龍從頭至尾足足有幾百人,。所有的人頂著烈日耐心等待,為的是能瞻仰與美國獨立息息相關(guān)的一口大鐘——自由鐘,。
一塵不染,、閃爍著金屬光澤的自由鐘,被安放在廣場玻璃房的不銹鋼圓柱架上,。從物理學(xué)角度審視這口鐘,,那是一口再普通不過的金屬鐘,約1米高,,鐘口周長3.7米,,重有943公斤,由多種金屬混合鑄成,。若與歐美眾多著名大教堂的大鐘相比,,這貌不驚人的自由鐘只能屈居下風(fēng)。
可自由鐘之所以被稱為“美國瑰寶”,,當(dāng)然自有大氣超群之處,。它的得名,正是因其厚實沉重,、金黃呈黑的鐘面上,,鐫刻著一段《圣經(jīng)》名言:“在遍地給一切居民均宣告自由?!?
自由鐘的歷史不長,,只有二百五十多年。此鐘從普通的議會鐘,,升華為“國之重器”,,歷經(jīng)了蹉跎歲月的種種滄桑。1751年賓夕法尼亞州州議會從英國訂購金屬鐘,,只是為敲鐘召集議員開會所用,。可要命的是,,即使是“日不落帝國”,,當(dāng)年鑄制的工藝水平實在不敢恭維,。第二年大鐘運抵費城,,一試敲就破裂了。議院大鐘破裂那還得了,,只得找了兩個當(dāng)?shù)厍山持匦妈T造,。雖形似完好,,卻仍有暗痕。1835年慶祝美國首任總統(tǒng)華盛頓生日,,僅輕輕一敲,,裂痕又現(xiàn)。十年后再次為華盛頓慶生敲鐘,,裂痕突變?yōu)楝F(xiàn)今的鋸齒縫,,再也無法修復(fù)。
駐足觀賞自由鐘時,,一位大胡子的美國人手?jǐn)y相機,,微笑著走到我的面前,請我代勞按一下快門,,特意要以裂縫為醒目的背景,。大胡子是文物學(xué)家,他的侃侃而談實屬“另類”:“我特喜歡這條與眾不同的裂縫,。有了裂縫,,不可能再去敲鐘,珍貴的文物從此處于靜態(tài),,才更有利于保存啊,。在我看來,粗裂縫還有兩大功能,,它既是自由鐘的特殊標(biāo)志,,又具有警示作用:自由歷經(jīng)磨難,來之極為不易,?!?
嘿,你看這“胡子哥”說話多有哲理,!
玻璃大廳的珍貴圖片,、影視以及所有的原物,揭示了“圣物”的神圣歷程:它曾為《獨立宣言》而鳴響,;又為合眾國憲法誕生而歡唱,;還曾為華盛頓的逝世而悲鳴。美國獨立后,,它的作用越發(fā)彰顯——身為“國寶”,,全國巡展,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爭睹為快,;二戰(zhàn)期間,電臺廣為播送它的聲音,,成為粉碎萬惡法西斯的精神號召,;在黑人民權(quán)運動領(lǐng)袖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激昂演講中,,氣勢磅礴、反復(fù)高喊的是讓自由鐘鐘聲響起,;而每年的美國獨立日,,全美大小教堂鐘聲齊鳴,引領(lǐng)“敲響”的就是這口自由鐘……
如今,,自由鐘早已成為費城的圖騰,,更是美國精神的象征。
兩百多年來,,它的涵義不斷被豐富提升,,已成為美國弘揚愛國主義的最好歷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