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楊酒煎劑治療帶狀皰疹
相魯閩 王玲
筆者以民間草藥小飛楊酒煎劑內(nèi)外合治帶狀皰疹,療效頗佳,。其法為:取新鮮小飛楊全草 120g,,加水煎煮15min后,加入低度白酒50ml,,再煎3min后取出溫服,,每日1次。
另取新鮮小飛揚全草150g,,加食醋少許,,搗爛絞汁涂敷患處?;颊呓?jīng)用上法一般治療3-8天可愈,。
帶狀皰疹為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屬中醫(yī)“火帶瘡”范疇,。本病多發(fā)于春,、秋季,全身多部位均可出現(xiàn)皮損,,系由心肝二經(jīng)風火,,或脾肺二經(jīng)濕熱所致。筆者以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飛揚辛平無毒,、且能清熱利濕,、活血止血、收斂止癢之作用,,內(nèi)外合治,,取得了良效。
按:小飛揚草
中文名稱: 小飛揚草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inn.的干燥全草,。
出處: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第二冊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inn.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千根草為一年生匍匐矮小草本,含白色乳汁,全株被疏柔毛,;莖多分枝,,長可達 15厘米,紅色,。單葉對生,,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4~8毫米,,鈍頭,基部歪斜,,全緣或具細齒,,兩面被疏柔毛或無毛;托葉膜質(zhì),,披針形,,長1~1.5毫米。夏季開花,,杯狀花序單生或排成聚傘花序狀,,腋生,花序梗極短,;總苞陀螺狀,,長約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頂5裂,;腺體4,漏斗狀,,具花瓣狀附屬物,;無花被;子房3室,,蒴果有3棱,,長約1.5毫米,被短柔毛,;種子具縱溝紋4~6條,。
生于田間、村旁和路旁等處,。分布我國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qū)。廣布于北半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采收加工 夏,、秋間采收。拔取全株、抖凈泥沙,。曬干,。
藥材性狀 本品常纏繞成團塊狀。莖纖細,,直徑0.1厘米左右,、多分枝,長10~15厘米,,灰綠色至灰褐色,。葉細小,對生,,常皺縮,,展平為橢圓形至長圓形,長0.4~0.8厘米,,基部偏斜,,邊緣有微細鋸齒,常近于無柄,。葉腋間常有花或果,。氣微辛,味淡,。以莖幼嫩,、葉多、灰綠色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微酸,、澀,涼,。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用于濕熱,,痢疾,,濕疹,皮膚瘙癢,,腸炎,,痔瘡出血。常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功用: 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用于濕熱,痢疾,濕疹,,皮膚瘙癢,,腸炎,痔瘡出血,。常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性味: 微酸,、澀,涼
【別名】細葉飛揚草,、小乳汁草,、蒼蠅翅
【來源】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 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全草,曬干備用,。
【源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長達15厘米,折斷有白色乳汁,。莖纖細,,匍匐,多分枝,,通常紅色,,稍被毛。單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卵圓形至矩圓形。夏日開淡紫色花,。蒴果卵狀三角形,,有短柔毛。
【性味歸經(jīng)】微酸,、澀,,微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收斂止癢,。細菌性痢疾,腸炎腹瀉,,痔瘡出血,;外用治濕疹,,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煎水熏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