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1│9│8│7│6│5│4│3│2│1│ │植║ ║ │0│ │ │ │ │ │ │ │ │ │ │物║ ║ │ │長│青│青│長│虎│油│巖│油│帚│ │名║ ║ │虎│枝│紫│椒│果│斑│柑│生│松│馬│ │稱║ ║ │葛│竹│木│ │桑│秋│ │秋│ │蘭│ │目║ ║ │ │ │ │ │ │海│ │海│ │ │ │錄║ ║ │ │ │ │ │ │棠│ │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植物資料美圖
1.帚馬蘭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帚馬蘭 更多帚馬蘭 |
英文名稱: |
Annual Saltmarsh Aster |
學 名: |
Aster subulatus Michaux Aster subulatus Michaux var. subulatus |
科 名: |
菊科(Asteraceae)紫菀屬(Aster) |
別 名: |
掃帚菊,、箒馬蘭,、突錐紫菀、鑽形紫菀,、箒菊 |
原產(chǎn)地: |
北美,,日據(jù)時代的時候引進,已經(jīng)歸化成臺灣各地常見的野草,。 |
分 佈: |
臺灣各地,,自北部繁延至中南部,成為普遍的雜草,。喜歡生長在水溼地,、河岸、廢田,,在沿海鹽溼地常常會有掃帚菊的群落,,他的莖乾燥之後可以拿來製造成掃帚,別名叫做帚馬蘭,。 |
用 途: |
1.莖乾燥之後可以拿來製造成掃帚,,所以別名叫做帚馬蘭。2.藥用:性味:全草:苦,、酸,、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治濕疹,,腫毒。 |
莖: |
草本,,莖直立,,高達 1 公尺以上,全株光滑無毛,,中部以上多分枝,,纖細而有稜。 |
葉: |
單葉,,互生,;葉片長 6~15 公分,寬 1~2 公分,,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葉尖鈍,葉基楔形,,無柄,,略呈抱莖狀;葉緣疏具不明顯之鋸齒或全緣,,灰綠色,。 |
花: |
頭狀花序徑 0.2~0.3 公分,,紫白色,呈圓錐狀排列,;總苞長 0.7~0.8 公分,,鐘形或半圓形,總苞片 2~3 輪,,線狀披針形,,外層苞片較短;舌狀花雌性,,多數(shù),花冠長 0.4~0.5 公分,,紫色,;筒狀花少數(shù)。 |
果 實: |
果實為瘦果,,被淡紅色冠毛,。 |
特 性: |
一年生草本,整株很光滑沒有毛,。莖是直立的,,高達一公尺以上,纖細,,有稜,。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楔基,,互生,,無柄,略抱莖,;葉灰綠色,,葉緣之鋸齒很不明顯或者全緣。頭狀花生長在各個分枝的頂端,,形成掃把形狀的圓錐花序,;頭狀花小型,由微小淡紫白色舌形狀的花和短小的黃色管狀花所組成的,;小苞片 2 到 3 列,,直立,不反捲,,線狀披針形,;花冠常常會被蓋在冠毛的下面。瘦果很扁,,被淡紅色冠毛,。 |
植物圖片 ※※※※※※※※※※※※※※※
2.油松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油松 更多油松 |
英文名稱: |
Chinese Pine |
學 名: |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
科 名: |
松科(Pinaceae)松屬(Pinus) |
別 名: |
短葉松,、短葉馬尾松、紅皮松,、東北黑松 |
原產(chǎn)地: |
原產(chǎn)於中國北部,,從遼寧西部到內(nèi)蒙古和甘肅, 南到山東,,河南和山西,,以及朝鮮半島北部。 |
分 佈: |
中國遼寧,、北京市,、陜西、甘肅,、河北,、山東、四川,、青海等地,。 |
用 途: |
1.園藝觀賞用:常綠不凋,公園常種植作為觀賞用,,是極佳的觀賞植物,。2. 木材可供建築、枕木,、造船,、家俱等用材。3. 藥用:松節(jié),、松針,、松油入藥,有袪濕,、散寒的作用,;花粉有止血燥濕的功能。更多 |
莖: |
株高 20~30 公尺。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灰黃色,無毛,。冬芽紅褐色,有樹脂,。 |
葉: |
葉 2 針一束,粗硬,,長 10~17 公分,。樹脂道 5~8 或更多,邊生,多在背面,,有時在角部有 1~2 個中生,。葉鞘初為淡褐色,後變?yōu)楹诤稚?,宿存?/font> |
花: |
雌雄同株異花,,雄毬花橙黃色,頂生,,簇生於花枝下半部,,每個毬花有鱗片狀苞被,長約 0.6 公分,;雌毬花紫紅色,,1~3 個不等,徑約 0.8 公分,。 |
果 實: |
球果卵球形,,長 4~9 公分,熟後開裂,,可在樹上宿存數(shù)年不落,。種鱗的鱗盾肥厚,,呈扁菱形或菱狀多角形,,橫脊明顯,鱗臍凸起,,有短尖頭,。種子褐色,卵圓形,,長 0.6~0.8 公分,,徑 0.4~0.6 公分,連翅長 1.5~1.8 公分,?;ㄆ?4~5 月,毬果次年 9~10 月成熟,。 |
特 性: |
油松是中型常綠喬木,,20~30 公尺高,幼樹樹冠呈圓錐形,,成年樹樹冠呈平頂,。油松的幼樹生長速度很快,當樹齡增高後成長速度變緩,。樹皮灰褐色,,開裂成鱗片。寬闊的樹冠很顯著,部分是由於長水平分枝習性,。 油松的松針呈有光澤的灰綠色,,長 10~17 公分,寬 0.1~0.15 公分,,葉鞘宿存,,通常是一束兩針,但在年輕的樹的強壯枝條的頂端偶爾會出現(xiàn)一束三針,。雄球花橙黃色,,雌球花紫紅色。油松的毬果為綠色,,授粉約二十個月後成熟變?yōu)楹稚?,寬卵圓形,長 4~6 公分,,有顯著種鱗,,鱗盾帶小刺。油松的種子長 0.6~0.7 公分,,有 1.5~2 公分的翅,,借助風力散播。 |
植物圖片 ※※※※※※※※※※※※※※※
3.巖生秋海棠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巖生秋海棠 更多巖生秋海棠 |
英文名稱: |
Chinese Begonia |
學 名: |
Begonia ravenii Peng & Chen Begonia sinensis auct. non Dc. Begonia sinensis DC. |
科 名: |
海棠科( Begoniaceae )秋海棠屬( Begonia ) |
別 稱: |
中華秋海棠,、珠芽秋海棠,、球根秋海棠 |
原產(chǎn)地: |
臺灣 |
分 布: |
苗栗以南至高雄的海拔 90 至 1,500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惟均屬零星分布,,族群數(shù)量稀少,,且其生長地點多為陡峭之巖壁上較潮濕或蔽蔭處 。 |
用 途: |
觀賞 |
莖: |
具匍匐莖之草本植物,,其塊莖近球形直徑約 2公分,;莖肉質(zhì)多汁,常帶紅色,,可至 50 公分高,, 0.7 公分寬,光滑,,匍匐莖約 0.4 公分寬,, 3.5 公分長,光滑,。 |
葉: |
葉互生,,綠色,紙質(zhì)至近肉質(zhì),,歪卵形,,可至 27 公分長,,18 公分寬,葉面有細微散生的絨毛,,葉背光滑,,頂端近尖形至銳尖形,邊緣不規(guī)則鋸齒,,基部不等心形,,成熟葉常淺裂,葉脈掌狀,, 6-9脈,,葉柄綠色或有時帶紅色,可至 16 公分長,,5.5 公分寬,;有成對之苞片,淡綠色,,薄紙質(zhì),,狹卵形或橢圓形,0.85~1.2 公分長,, 0.5~0.7 公分寬,,頂端銳形,邊緣鋸齒,,光滑,,早落。 |
花: |
花序腋生,,雌雄同株,,二歧聚繖花序,,雄蕊先熟,,花軸可至 17 公分長,直立至懸垂,;雄花具花被片 2,,粉紅色,心形,, 1.2~2.2 公分長,,1.4~2.0 公分寬,開展,,邊緣常輕微反曲,,雄蕊 20~37,黃色,,高爾夫球狀,, 0.37~0.4 公分長,花藥倒卵圓形;雌花花被片 2(稀為3),,粉紅至淡紫色,,正扁圓形,1.2~1.5 公分寬,,基部稍心形,,花柱 3,黃色,,子房 3室,,3 翅,中軸胎座 ,。 |
果: |
果序可至 27 公分長,,果柄 3.8~9 公分長,蒴果三角形具翅(翼),,三翼近於等寬,;種子多數(shù)細微,狹卵形,,珠孔端具明顯之隘縮,;染色體數(shù)為 n=18。 |
特 徵: |
為多年生具匍匐莖之草本植物,,其塊莖近球形直徑約 2 公分,;莖肉質(zhì)多汁,常帶紅色,,可至 50 公分高,, 0.7 公分寬,光滑,,匍匐莖約 0.4 公分寬,, 3.5 公分長,光滑,。葉互生,,綠色,紙 質(zhì)至近肉質(zhì),,歪卵形,。本種最主要的特徵在於直立之植株基部具有球莖,並由此產(chǎn)生數(shù)走莖,,走莖末端復生成新植株,;莖葉於秋冬結(jié)果實後凋落,春季復生,。本種植物據(jù)目前採集紀錄所知,,從苗栗以南至高雄的海拔 90 至 1,500 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惟均屬零星分布,族群數(shù)量稀少,,且其生長地點多為陡峭之巖壁上較潮濕或蔽蔭處,,生育環(huán)境條件不佳,並有一部分之生育地接近人為開墾地,,稍不留意,,恐導致消失,為免將來有所遺憾,,實宜進行族群調(diào)查,,確知其分布概況與生長情形,如有必要,,則應儘早制訂措施,,保護其物種不致滅絕。 |
其 他: |
巖生秋海棠,,是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博士彭鏡毅和學生陳永寬在1998年發(fā)表的新品種,,是草本植物,具走莖,,長柄單葉,,花粉紅色、雌雄同株,、有翅果,。其中走莖、兩枚苞片等特性,,與其他原生種秋海棠不同,。 |
植物圖片 ※※※※※※※※※※※※※※※
4.油柑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油柑 更多油柑 |
英文名稱: |
Indian Gooseberry |
學 名: |
Phyllanthus emblica L. |
科 名: |
大戟科(Euphorbiaceae)葉下珠屬(Phyllanthus) |
別 名: |
菴摩勒、餘柑子,、餘柑,、摩勒落迦果、 |
原產(chǎn)地: |
中國大陸南部,、斯里蘭卡,、印度,、馬來半島及群島,,臺灣於 1,800 年自大陸引進種植。 |
分 佈: |
各地零星栽培作水果蜜餞或作觀賞樹栽培,。 |
用 途: |
1.食用:果可供生食,,亦可供做蜜餞的原料果實除鮮食外,還可製作果汁,、果醬,、果脯,、鹽漬餘甘、糖漬餘甘和糖水罐頭等多種風味各異的食品,。2.木材用途:木材赤紅色,,材質(zhì)緻密堅重耐腐蝕有彈性,可作家具,。3.提煉烤膠:樹皮,、嫩葉和幼果,含單甯高達22%-48% ,,可浸染魚網(wǎng),、船帆和提煉烤膠。4.葉曬乾作枕芯,,通透涼爽,,有保健作用。5.綠化水土保持樹種:樹形優(yōu)美,,樹姿百態(tài),,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和觀賞樹。根系發(fā)達,,枝繁葉茂,,防風固土力強,所以又是保持水土,、綠化荒山和保護生態(tài)的好樹種,。6.藥用:根有清熱,解毒之效,。治腹瀉,,高血壓,梅毒,,下疳,,蜈蚣咬傷。樹皮有殺菌去撫之效,。治口瘡,,疔瘡,痔瘡,,陰囊濕疹,,繡球風,疳,,疔,,痔漏,外傷出血,。葉治疳疔毒,,疔瘡,,痔漏,皮膚濕疹,。果實有補氣,,化痰,生津,,止咳,,解毒。治風虛熱氣,,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白喉,,塗脫髮。油柑蟲節(jié)治心痛,,胃痛,,疝氣,遺精,,小兒疳積,,酒積,通身骨痛,,走注風,,牙痛。 |
莖: |
落葉喬木,,大多高在 10 公尺左右,,但有時最高可達 20 公尺,具有多數(shù)樹枝,,枝條伸長,,光滑無毛茸。 |
葉: |
葉互生,,多呈二列狀排列,,外觀多似羽狀複葉,長橢圓狀線形或狹線形,,長 0.5~2 公分,,寬 0.2~0.55 公分先端鈍而有尖突,基部圓或鈍,,紙質(zhì),,全緣,中肋於表面略凹下,,側(cè)脈不顯著,,表面呈綠色,背面帶白粉狀,;葉柄長 0.08~0.1 公分,,光滑無毛。 |
花: |
花小,,多數(shù),,綠色或黃綠色,開放時徑 0.1~0.2 公分,,雌雄同株,,叢生於小枝條上,雄花多數(shù),,有細長的花柄,,雌花少數(shù),殆無花柄,;花萼裂片 5~6 枚,,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0.15~0.25 公分,,先端鈍,;雄花的雄蕊 3 枚,雄蕊柱短,,花盤不明顯,;雌花:子房球形,光滑無毛,,花盤先端分裂為狹小的裂片,;花柱短合生,先端二裂,,裂片反捲彎曲,。花期 4~5 月,。 |
果 實: |
核果球形,,長 1~2 公分,寬 2~2.5 公分,,有 6 條縱溝紋,,初為黃綠色,熟時則帶紅色色澤,,具有酸味,,有收斂性,三室,,有種子 6 枚,。果期 11~1 月,。 |
特 性: |
落葉喬木,初生時嫩枝葉被毛,。葉互生,,具短柄,密生排列於小枝呈 2 縱列,,類似羽狀複葉,,基部具刺 1 枚,托葉線狀披針形,,葉片線狀矩圓形,,長 2~2.5 公分,寬 0.5~0.6 公分,,先端漸尖,,葉面濃綠色,背面淡綠色,?;▍采缎≈θ~腋,單性同株,,雄花多數(shù),,具細長之花梗,花淡黃色,;雌花短?;驇谉o梗,雌雄花瓣均 6 枚,;花葯 3~5 枚,,長橢圓形;子房上味,,3 室,。果實肉質(zhì),球形,,徑 1.5~2.5 公分,,稍呈 6 稜狀,初為黃色,,熟時呈赤紅色,,內(nèi)含種子 6 粒?;ㄆ?4~5 月,。果期 11~1 月。 |
植物圖片 ※※※※※※※※※※※※※※※
5.虎斑秋海棠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虎斑秋海棠(Begoniaboweri'Tiger’),
|
英文名稱: |
|
學 名: |
拉丁科名Begoniaceae【拉丁種名】Begonia boweri cv. “Tiger” |
科 名: |
系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是眉毛秋海棠(又稱婕毛秋海棠、婕爾秋海棠)的園藝品種,,為根莖類秋海棠,。
|
別 稱: |
細蜘蛛秋海棠,、紅蜘蛛秋海棠 |
原 產(chǎn) 地: |
原產(chǎn)墨西哥,。 |
分 布: |
|
用 途: |
本種是優(yōu)良的觀葉植物,宜用小盆栽種,,點綴窗臺,、幾案、書桌等處,。 |
莖: |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細小,具粗壯肥大的肉質(zhì)根狀莖,,根狀莖匍匐生長,,有極短的節(jié),葉和花均從根狀莖上長出,,在靠近土面處長成一蔟,。 |
葉: |
其葉片卵圓形,具長柄,,葉柄綠色,,有紅褐色斑點,葉長約4 厘米,,葉面暗紅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綠色斑塊,葉緣具白毛,。 |
花: |
花粉白色,,不甚顯著。其葉片斑斕,,株形緊湊,,是優(yōu)良的觀葉植物,宜用小盆栽種,,點綴窗臺,、幾案、書桌等處,。 |
果 實: |
|
特 性: |
|
生長習性 |
斑秋海棠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不耐寒,忌高溫干燥和烈日暴曬,。生長適溫15℃至25℃,,在此條件下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不要等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澆水,,否則對植株有致命的影響,,但盆土也不能長期積水,,以免根部腐爛。平時給予較高的空氣濕度,,可經(jīng)常向植株及周圍地面噴水,,以免因空氣干燥使葉片變的小而厚,嚴重時邊緣干枯,,幼葉不能展開,,直到植株枯死,。但夏季的高溫,、悶熱潮濕也會引起植株腐爛,因此夏季宜放在通風涼爽處養(yǎng)護,,并注意防止雨淋和烈日暴曬,。冬季放在室內(nèi)光線明亮處,減少澆水,,10℃以上可安全越冬,。生長期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觀葉植物專用肥,施肥時注意肥水不要濺到葉面上,,以免形成斑痕,,影響觀賞。每年春季換盆一次,,盆土要求含腐殖豐富,,疏松肥沃,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腐葉土或草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巖,、蛭石,并摻入少量腐熟的雞糞,、牛糞作基肥,。換盆時去掉舊土和腐爛的根,,用新土重新栽種,并在盆底墊上一層瓦片或細碎的卵石,,以利排水,。 |
|
|
植物圖片 ※※※※※※※※※※※※※※※
6.長果桑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長果桑 長果桑-葉 |
英文名稱: |
Himalayan Mulberry,Long Mulberry |
學 名: |
Morus macroura |
科 名: |
???Moraceae)桑屬(Morus) |
別 稱: |
紫金蜜桑,、奶桑、光葉桑 |
原 產(chǎn) 地: |
喜馬拉雅山海拔 1000~1300 公尺之河谷或熱帶雨林,。 |
分 布: |
臺灣全島低中海拔向陽之地,。 |
用 途: |
1.食用:果實甜度高,可當鮮果生食用,,亦可製果汁蜜餞等食品,,也能當純粹清涼飲料,。2. 養(yǎng)蠶用:桑葉可養(yǎng)蠶,。3.園景樹用:可作綠籬、庭園美化,、盆栽,;單植、行植或列植均可,。4. 造紙原料及繩索:取樹皮內(nèi)皮纖維部份,,可作造紙纖維和編製繩索的材料。5.藥用:枝葉煎服可以解熱,、消炎,、水腫、吐血骨折,、毒蛇咬傷等,。性味:葉、根或皮:辛,、甘,、寒。效用:葉:清熱解毒,。治感冒咳嗽,;根或根皮:瀉肺火,利尿,。治肺熱咳嗽,,水腫。 |
莖: |
落葉中喬木,,株高 6~12 公尺,,樹皮厚,,灰褐色,有淺縱裂紋,,皮孔密佈,;冬芽紅褐色,卵形,芽鱗覆瓦狀排列,被柔毛,。 |
葉: |
葉互生,,寬卵狀圓形至卵形,先端漸尖至尾尖,,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鋸齒細密,紙質(zhì),,兩面無毛,幼時脈上疏生柔毛,;葉柄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早落,。 |
花: |
雌雄同株或異株,,葇荑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雄花序下垂,,長 4~8 公分,花綠白色,,花被片 4 枚,,卵形,密被微柔毛,,花絲在開花時伸出花被片外,,花藥球形,黃色,;雌花序狹圓柱形,,下垂,長 6~12 公分,,花綠白色,,花被片 4 枚,倒卵形,,外面和邊緣被毛,,兩側(cè)緊抱子房,子房無花柱,,柱頭 2 裂,,裡面有乳頭狀突起,。花期四至五月,。 |
果 實: |
聚合果狹圓柱形,,長 7~15 公分,直徑 0.5~0.9 公分,,成熟時紅色或紫黑色,,果肉糖度可達 22 度,較一般桑椹甜,,可鮮食,。果期五至六月。 |
特 性: |
落葉中喬木,,株高 6~12 公尺,,樹皮厚,灰褐色,,有淺縱裂紋,,皮孔密佈;冬芽紅褐色,,卵形,,芽鱗覆瓦狀排列,被柔毛,。葉互生,寬卵狀圓形至卵形,,先端漸尖至尾尖,,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鋸齒細密,,紙質(zhì),,兩面無毛,幼時脈上疏生柔毛,;葉柄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早落,。雌雄同株或異株,,葇荑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雄花序下垂,,長 4~8 公分,花綠白色,,花被片 4 枚,,卵形,,密被微柔毛,花絲在開花時伸出花被片外,,花藥球形,,黃色;雌花序狹圓柱形,,下垂,,長 6~12 公分,花綠白色,,花被片 4 枚,,倒卵形,外面和邊緣被毛,,兩側(cè)緊抱子房,,子房無花柱,柱頭 2 裂,,裡面有乳頭狀突起,。聚合果狹圓柱形,長 7~15 公分,,直徑 0.5~0.9 公分,,成熟時紅色或紫黑色,果肉糖度可達 22 度,,較一般桑椹甜,,可鮮食?;ㄆ谒闹廖逶?,果期五至六月。 |
植物圖片 ※※※※※※※※※※※※※※※
7.青椒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燈籠椒 更多 |
英文名稱: |
Sweet Pepper,,Thick Redpepper,,Sweet Pepper,Hot Pepper,,Bell Peper |
學 名: |
Capsicum annum L. var. grossum Seudt Capsicum annum var. grossum Capsicum frutescens |
科 名: |
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Capsicum) |
別 稱: |
青椒,、甜椒、番椒,、大同仔,、大筒仔、大海椒,、皇帝椒,、甘椒、生番椒,、紅甜椒,、紅椒,、菜椒、柿子椒 |
原 產(chǎn) 地: |
南美洲的秘魯和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帶 |
分 布: |
各地均有栽培 |
用 途: |
1.食用:可生或熟食,,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2.藥用:性味:果實:性溫、味甘,。效用:果實:溫中健脾,、散寒除濕、開胃消食,。治腸胃脹氣,、寒滯濕痺、胃寒胃痛,。 |
莖: |
灌木狀草本,,株高 50~120 公分,莖幹粗壯,,分枝強,,冠幅可達 1.45 公尺。 |
葉: |
單葉,,互生,,葉長 5~15 公分,寬 3~8 公分,,葉膜質(zhì)或肉紙質(zhì),,葉緣無缺刻,葉面平滑具光澤,,卵形,、橢圓形、長形或狹小形,;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cè)脈 5~7 對,,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葉柄細長,,長約 2~6 公分,,近葉基處有薄翼。 |
花: |
完全花,,花單生於葉腋或枝腋,;花梗下垂;花萼杯狀,,5~7 淺裂,;花冠輻狀,,花瓣 5~7 片,基部合生,,白色或綠白色,,有的有紫花瓣,徑約 1.5 公分,,5~7 深裂,,裂片卵狀橢圓形;雄蕊 5 枚,,花藥淺紫色,,縱裂;雌蕊 1 枚,,子房上位,,2 室,隔膜常不到頂,,胚珠多數(shù),。 |
果 實: |
果為漿果,俯垂,,果形依品種而異,,有紡錘形、圓錐形,、方形,、羊角、櫻桃等形狀,,頂端圓或截形,,基部常稍凹入;果實大小縱徑 3~30 公分,,橫徑 2~15 公分,,果肉厚度 0.1~0.8 公分,2~4 心室,,未成熟果果皮為淡黃色,、綠色或暗綠色,成熟果果皮為紅色,、黃色或紫色,,最都轉(zhuǎn)成紅色;種子近圓形,,扁平,,徑約 0.3公分。 |
特 性: |
燈籠椒為一年生茄科植物,株高 50~120 公分,,莖幹粗壯,,分枝強,冠幅可達 1.45 公尺,。單葉,,互生,葉緣無缺刻,,葉面平滑具光澤,,卵形、橢圓形,、長形或狹小形,,葉柄細長。葉長 3~15 公分,。完全花,,每葉腋處著生一朵花於葉腋,白色或綠白色,,有的有紫花瓣,,花瓣 6 片,基部合生,,雄蕊 6 枚,,花藥淺紫色,縱裂,。漿果,,果形依品種而異,有紡錘形,、圓錐形,、方形、羊角,、櫻桃等形狀,;果實大小縱徑 3~30 公分,橫徑 2~15 公分,,果肉厚度 0.1~0.8 公分,,二至四心室,未成熟果果皮為淡黃色,、綠色或暗綠色,成熟果果皮為紅色,、黃色或紫色,,最都轉(zhuǎn)成紅色。種子近圓形,扁平,,約米粒大(0.3公分),。 |
植物圖片 ※※※※※※※※※※※※※※※
8.青紫木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青紫木 |
英文名稱: |
Croton Bicolor |
學 名: |
Excoecaria cochichinensis Lour. Excoecaria bicolor Hassk var. purpurascens Pax et Hoffm
|
科 名: |
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屬(Excoecaria) |
別 名: |
紅桂花、紅背桂,、紅背桂花 |
原產(chǎn)地: |
越南 |
分 佈: |
臺灣引進普遍栽植為園藝綠美化植栽,。 |
用 途: |
1. 園藝綠美化植栽:葉色殊美,性耐陰,,適合盆栽或庭植美化,。2.藥用:性味:全株:辛、微苦,、溫,,有小毒。效用:全株:通經(jīng)活絡,,止痛,。治麻疹,痄腮,,乳蛾,,辛腎絞痛,腰肌勞損,。 |
莖: |
常綠小灌木,,株高可達 2 公尺,樹皮光滑,、灰白色,。 |
葉: |
葉對生,紙質(zhì),,長橢圓,,先端長漸尖,4~8 公分,,寬 1~2.5 公分,,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或鮮紅色,,邊緣具疏細鋸齒,。 |
花: |
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或頂生總狀花序,,雄花序長 1~2 公分,,雌花序由 3~5朵花組成,子房球形,,花柱 3,,花細小如桂花。春季開花。 |
果 實: |
果實為蒴果,, 3 裂,,徑長約 1 公分,先端劫形,。 |
特 性: |
常綠小灌木,,株高可達 2 公尺,樹皮光滑,、灰白色,。葉對生,紙質(zhì),,長橢圓,,先端長漸尖,4~8 公分,,寬 1~2.5 公分,,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或鮮紅色,,邊緣具疏細鋸齒,。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或頂生總狀花序,,雄花序長 1~2 公分,雌花序由 3~5朵花組成,,子房球形,,花柱 3,花細小如桂花,。蒴果 3 裂,。 |
植物圖片 ※※※※※※※※※※※※※※※
9.長枝竹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長枝竹(B.dolichoclada Hayata) |
英文名稱: |
|
學 名: |
種拉丁名:Bambusa dolichoclada Hayata |
科 名: |
|
別 稱: |
桶仔竹 |
原 產(chǎn) 地: |
產(chǎn)福建、臺灣,。常生于海拔300米以下的林邊或村落附近,。模式標本采自臺灣。 |
分 布: |
福建,、臺灣之丘陵山地或溪河沿岸,。江西、浙江南部有栽培,。 |
用 途: |
竹竿主要供于建筑和制造家具之用,;劈篾用以編制農(nóng)用竹器,如竹簍,、米篩,、糞箕,、斗笠以及捕魚籠等。 |
莖: |
竿高10-15米,,直徑4.5—8厘米,尾梢略彎,,下部近挺直,;節(jié)間長30-45厘米,幼時厚被白蠟粉,,無毛,,竿壁稍厚;節(jié)處不隆起,,竿下部數(shù)節(jié)于籜環(huán)之上方環(huán)生一圈灰白色絹毛,;分枝性習低,常自竿基部第一節(jié)開始,,以3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較粗長?;X鞘早落,,革質(zhì),背面薄被白蠟粉,,并沿頂端及兩側(cè)的上半部密生棕色短硬毛,,先端稍向外側(cè)的一邊傾斜而呈稍不對稱的寬拱形,或有時近于斜截形,,內(nèi)側(cè)的邊緣上部則被短纖毛,;籜耳稍皺縮,其末端近鈍圓,,邊緣及內(nèi)面均被密生的波曲狀縫毛,,兩耳顯著不相等,大耳卵狀長圓形或狹卵形,,橫長2-2.5厘米,,高0.8—1厘米,小耳卵形或橢圓形,,其大小約為大耳的1/3,;籜舌高3—4毫米,邊緣微齒裂,,并被長達5毫米的流蘇狀毛,;籜片直立,易脫落,,呈不對稱的卵狀三角形,,背面疏生暗棕色小刺毛,,腹面在脈間密生淡棕色小刺毛,先端漸尖具硬尖頭,,基部略作圓形,,收窄后即與兩側(cè)籜耳相連,此相連部分為3—5毫米,,籜片基部寬度約為籜鞘先端寬的2/3,,僅在邊緣下部被纖毛。葉鞘縱肋明顯,,被粗硬毛,,背部具脊;葉耳小,,斜卵形,,邊緣具長達8毫米的縫毛;葉舌近截形,,極低矮,,背面被微糙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0-26厘米,,寬1—2.3厘米,上表面無毛而顯光澤,,刀,;表面被短柔毛,先端漸尖具粗糙鉆狀尖頭,,基部近鈍圓或楔形,;假小穗以3—9枚簇生于花枝各節(jié);小穗線形,,長3—4厘米,,寬6—8毫米,含小花4-12 朵,,基部托以數(shù)片具芽苞片,;穎2片,卵形或?qū)捖研危?長2—4.5毫米,,具14脈,,先端 急尖;外稃卵形,,長約9毫米,,具18—20脈,脈間還有小橫脈,,先端急尖,;內(nèi)稃長約8.5毫米,,具2脊,脊上密生短纖毛,;花藥黃色,,長4.5毫米,頂端微凹缺,;子房倒卵形,,長 2毫米,頂部疏生短硬毛,,花柱極短,柱頭3,,羽毛狀,。 |
葉: |
|
花: |
|
果 實: |
|
特 性: |
|
|
|
|
|
植物圖片 ※※※※※※※※※※※※※※※
10.虎葛
※※※※※※※※※※※※※※※
資料簡介
※※※※※※※※※※※※※※※
中文名稱: |
虎葛 |
英文名稱: |
Japanese Tree Bine |
學 名: |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Columella japonica Merr. Vitis japonica Thunb. |
科 名: |
葡萄科 ( Vitaceae )虎葛屬(Cayratia) |
別 稱: |
烏蘝梅,、烏蘝苺,、烏歛梅、五爪龍,、五爪藤,、五葉苺、赤葛,、Barro'kk(排灣) |
原產(chǎn)地: |
中國南部,、韓國、日本,、琉球,、菲律賓、太平洋諸島,、澳洲 |
分 布: |
遍生臺灣平地及低海拔的山野,,最高可分布至 800 公尺處。 |
用 途: |
1.食用:虎葛的嫩芽可以食用,,有一股特殊的辛辣味,。可以先用鹽水浸泡,,除去辛辣味後再炒食,,就是滋味美妙的野菜。2.綠化植物用:生性強健,,可作蔓籬,、陰棚或綠化用。沿海低地堤岸(尤其礫石質(zhì)地區(qū))之先驅(qū)適生植物,??蓱脼榫G化植物,。3.藥用:性味:全草或根:苦、酸,、寒,。效用:莖: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活血化瘀,。治咽喉腫痛,目翳,,咯血,,尿血,痢疾,,風濕,,黃疸,癰腫,。外用毒蛇咬傷,。 |
莖: |
藤本,莖伸長,,長 3~10 公尺,,莖基木質(zhì)化,幼嫩時常帶紫褐色被有稀疏短毛,,卷鬚二分叉,,與葉對生。 |
葉: |
托葉三角形,,膜質(zhì),,邊緣有毛緣,葉為掌狀複葉,,具小葉 5 枚,,呈鳥爪狀排列;頂生小葉長 4~7 公分,,寬 2~4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膜質(zhì)或薄紙質(zhì),,葉緣有細鋸齒;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除中肋有柔毛外,其他部分則光滑無毛,;側(cè)生小葉與頂生小葉同形,,但較?。恍∪~柄長 0.4~0.8 公分,;葉柄長 4~7 公分,,有皺紋,光滑無毛,。 |
花: |
花小形,,較多,淡黃色或白色,,開放時徑 0.2~0.4 公分,,腋生呈聚繖花序排列,開花時呈整樹開花的狀態(tài),;花序長 4~8 公分,,具分岐 2~3 條,光滑無毛或稍有毛茸,;花柄長 2~5 公分,細長,;花萼小,,先端有裂片 4 枚,但不明顯,;花瓣 4 枚,,三角狀卵形,長 0.25~0.35 公分,,外面具粒狀突起,;雄蕊 4 枚,與花瓣對生,;花盤淡黃或淡紅色,。花期 4~8 月。 |
果 實: |
果實為漿果,,圓球形,,徑 0.4~0.6 公分,內(nèi)有三角形的種子 3~4 顆,。 |
特 徵: |
虎葛是多年生半木質(zhì)的藤本植物,。莖基木質(zhì)化,幼嫩時常帶紫褐色,,卷鬚二分叉,,與葉對生。葉片光滑,,五出掌狀複葉,,由 5 片小葉構(gòu)成,;托葉三角形;聚繖花序成繖房狀或繖形,,長約 6~10 公分,,花萼不明顯,花瓣卵形,,雄蕊4枚,,花柱短小。果實圓球形,,內(nèi)有三角形的種子 3~4 顆,。 |
植物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