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筆論》(對譯)
原文: 書者,,散也。 欲書先散懷抱,, 任情恣性,, 然后書之。若迫于事,,
譯文:作書,,是閑散的事。要作書先散心,,放縱情性,,然后作書如果迫于事務,
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 夫書, 先默坐靜思,, 隨意所適,,
雖有中山兔毫這樣的好筆,,也是寫不好的。大凡作書,,首先要默坐靜靜地思考,,任情適意,
言不出口,, 氣不盈息,, 沉密神彩,如對至尊,, 則無不善矣
不要與人交談,,心氣平和,神情專注,,如同面對皇上,這樣就沒有寫不好的了,。
為書之體, 須入其形,。 若坐若行,, 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
作書的準則,必須心里有書的形象,。像坐像行,,像飛像動,像往像來,,像臥像起,,
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
像愁像喜,,像蟲吃樹葉,,像利劍長戈,像強弓硬矢,,像水火,,像云霧,像日月,。
縱橫有可象者,, 方得謂之書矣,。
縱橫都有物可象征的,才得稱之為書法,。
作者介紹 :
蔡邕:(公元132一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后人也稱他“蔡中郎”,。
蔡邑除通經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干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漢靈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經本六經文字,。蔡邕認為這些經籍中,,由于俗儒芽鑿附會,文字誤謬甚多,,為了不貽誤后學,,而奏請正定這些經文。詔允后,,邕親自書丹于碑,,命工鐫刻,立于太學門外,,碑凡46塊,,這些碑稱《鴻都石經》,亦稱《熹平石經》,。
據(jù)說石經立后,每天觀看及摹寫人坐的車,,有100O多輛,。
靈帝命工修理鴻部門(東漢時稱皇家藏書之所為鴻都),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墻上寫字,,蔡邕從中受到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唐張懷瓘《書斷》評論蔡邕飛白書時說“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蔡邕因負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論著附合成蔡邕名義的偽作也不少。據(jù)說其真跡在唐時已經罕見,。
蔡邕《九勢》(對譯)
夫書肇于自然,, 自然既立,陰陽生矣,, 陰陽既生,, 形勢出矣
這文字產生于自然 自然既然在文字中確立,陰陽也隨著產生了,(而陰陽產生后,,)文字的態(tài)勢出現(xiàn)了,, 藏頭 護尾, (書寫時)起筆要藏鋒,,收筆要回鋒,, 國在其中, 下筆用力,,肌膚之麗,。 故曰: 勢來不可止, 勢去不可遏
筆鋒要落在(筆畫)之中,,書寫有力,,字才會有如人的肌膚一樣美麗.所以說:勢來不可阻止,勢去不可遏
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制,,只有筆毫柔軟才會產生這樣奇異的現(xiàn)象來啊 凡落筆結字, 上皆覆下,, 下以承上,, 使其形勢遞相映帶, 無使勢背,?! ?BR> 凡下筆結構字體,都要使上部覆蓋下部,,下部承接上部,,使字體形遞相照應關聯(lián),不要使形勢相背離,。 轉筆,,宜左右回顧, 無使節(jié)目孤露。 轉筆,,應使筆毫左右圓轉間斷又注意相連續(xù),,不要使間斷處孤立地顯露出來。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 欲左先右, 至回左亦爾,。 藏鋒,,表現(xiàn)在筆畫的起筆和收筆的筆跡是,筆畫欲左行先要右,,到筆畫運至左盡頭亦向右回筆,。
藏頭,圓筆屬紙,, 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藏頭,筆毫逆落藏鋒后順勢按捺下去,,平鋪紙上,,令筆心常在點畫中運行。 護尾,,畫點勢盡,, 力收之?! ?BR> 護尾,,畫點筆勢盡時,用力回收筆鋒,。 疾勢,,出于啄磔之中, 又在豎筆緊趯之內,。 疾勢,,出于短撇和波畫之中,又在那豎畫的緊趯之內,。 掠筆,,在于趲鋒峻趯用之。 掠筆,,在長撇的趲鋒和峻趯中用它,。 澀勢,在于緊駃戰(zhàn)行之法,。 澀勢,,在于緊張快速戰(zhàn)斗向前推進的辦法之中。 橫鱗,,豎勒之規(guī),。 橫畫,,如現(xiàn)魚鱗平而實不平,,豎畫如勒馬韁放松中又時時緊勒,這就是橫畫,、豎畫的規(guī)則,。 此名九勢,, 得之雖無師授,, 亦能妙合古人。 須翰墨功多,, 即造妙境耳,。 這些名叫九勢,得到它雖無尊師傳授,,也能與古人相妙合,。必須筆墨功夫深厚,就可進入妙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