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9年3月19日,,陸秀夫背著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趙昺,,以及趙宋皇族八百余人在廣東崖門跳海殉國,南宋徹底滅亡,,統(tǒng)治中國319年的趙宋王朝失去政權,,無法光復。繁榮燦爛的中華文明被野蠻暴力的游牧民族取代,,華夏大地第一次被外族全面統(tǒng)治,自認為秉承中華文明的日本人也發(fā)出了“崖山之后,,再無中國”的感慨,。
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杰等人帶著兩個南宋小皇帝逃出臨安后,,從福州到雷州,,再到崖山,在福建,、廣東等地輾轉三年多,,在蒙古人的一路追擊下,數(shù)次建立政權,,有數(shù)次被逼逃亡,,也給所經(jīng)過地方留下了諸多趙宋遺跡,特別是崖門海戰(zhàn)之后,,一些茍活的趙宋皇族隱姓埋名,,流落在鄉(xiāng)間,所以在福建和廣東都有那么幾個趙宋皇族村,。福建漳浦縣畬鄉(xiāng)湖西碩高山下有個趙家堡,,我曾專門探訪,古色古香,,“皇”味悠然,,近期得知珠海斗門居然也有一個宋皇遺族的趙家莊,不由得也蠢蠢欲動,,2012年最后一日,,雖然天寒地凍,但依然阻止不了我騎游的熱情,,一個人騎上小白就出發(fā),。
原本只想去傳說中的趙家莊,沒想到路遇廣東古村落之排山村,,順便騎游一番,,在排山村問路時又得知另一古村落網(wǎng)山村也不遠,,后亦騎游,就這樣一口氣把珠海斗門區(qū)的三個“廣東省古村落”一網(wǎng)打盡了
從中山神灣進入珠海斗門,,這一段路我已數(shù)次騎游,,站在井岸大橋之上,看西江寬闊,,碧空萬里,,遠處黃楊山脈起伏,近處高樓林立,,景色不錯
長長的黃楊大道對駕駛員來說是踩住油門不放松的爽快,,對騎行者來說,則是看不到頭的煎熬,,猶記得第一次騎行黃楊大道是在烈日之下,,很是奔潰,而這次是冬日的暖陽,,倒也愜意
過了永不收取門票的金臺寺不遠,,路遇“歷史文化名村排山村”的路牌,不由得想進去瞧瞧這座我之前完全不知的歷史文化名村有何歷史
排山村牌坊就在365省道旁,,珠三角的大部分村落都有個牌坊,,讓人一目了然是什么地方
一入牌坊,首先可見到村頭一汪月牙形的池水,,有那么點歷史文化的味道了,,去過廣東一些古村落,很多村前都有月牙形池塘
回來上網(wǎng)得知,,斗門排山村是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也是廣東省文聯(lián)和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評定出來的117個古村落之一
除了上圖的幾座祠堂外,排山村并沒有太多古跡,,倒是從高到低的一排排黃泥村屋看起來很有些歷史滄桑感
原來排山村清乾隆年間立村,,民居一排排井然有序,既傾斜又成排,,故命名為斜排村,,民國初年改為排山村
從低到高的一排排黃泥和青磚古建筑就是這個村的最大特色,這些房子應該大多建于清朝或民國年間,,在排山村中亂轉時,,偶遇一青年手持氣槍在古老的木棉樹下打鳥,遂問路,,得知另一處廣東省古村落網(wǎng)山村也不太遠,,臨時決定去完趙家莊后,再去網(wǎng)山村
先去傳說中的趙宋皇族村趙家莊,趙家莊位于珠海市斗門區(qū)南門鄉(xiāng),,是第一批廣東省古村落,,村中的趙姓人家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胞弟魏王趙匡美的后裔
趙家莊其實有三個名字,分別是新圍,、趙家莊和接霞莊,,新圍是地圖上可以查到的名字,趙家莊得名于村中全是趙姓,,接霞莊的名字來源于地處霞山北麓,,常有霞霧環(huán)繞于村中樹林上空
趙家莊屬于南門鄉(xiāng),標志性建筑就是趙氏宗祠,,為了借力趙宋皇脈發(fā)展旅游,,據(jù)說珠海市打算投資六百萬元將趙家莊古建筑群進行整體包裝,如今趙氏宗祠已經(jīng)被修飾一新,,但大門緊閉,,我圍著轉了一圈也找不到可以進去的地方
事實上我騎車轉了一圈后,也沒發(fā)現(xiàn)趙家莊或者南門村有多少古建筑,,可能由于我之前去過福建趙家堡,對那里的印象比較深刻,,想象中趙家莊也應該這樣古色古香,,誰知地處經(jīng)濟發(fā)達的珠三角,趙家莊已經(jīng)和周邊的村莊沒太大區(qū)別,,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段歷史,,很容易忽略而過
姓趙的村莊不少,但趙家莊趙姓是趙宋皇族,,據(jù)說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胞弟魏王趙匡美的后裔
幾間祠堂很有嶺南味道,,在建筑風格上應該找不到中原趙氏皇族的絲毫聯(lián)系
三座祠堂緊鄰又隔開,交界處雕梁畫棟,,集嶺南的磚雕,、灰雕、石雕,、木雕,、彩繪、石灣陶瓷等藝術于一體,,最典型的莫過于廣州的陳家祠
我騎游去過不少嶺南鄉(xiāng)村,,幾乎所有村莊里,保存得最好的建筑都是宗祠,,這就是傳統(tǒng)的力量
趙氏祖祠的一面?zhèn)葔κ窍枤?,這在以前,是珠三角常見的建筑形式,如今只能在少數(shù)祠堂和極少數(shù)老屋舊墻上找到,,這些堅固的蠔殼,,已經(jīng)為宗祠遮風擋雨少則近百年,多則六,、七百年
趙氏祖祠的后墻居然也全部是蠔殼,,這樣除了正面,三面墻有兩面都是蠔殼墻,,這也是我這些年來見過蠔殼墻最多,、面積最大的建筑
村中祠堂、老樹,、舊屋很多,,我以為這里就是趙家莊,問一老者,,原來趙家莊還在一兩公里之外,,老者很熱情的帶我到路口,我繼續(xù)尋訪趙宋皇族村落趙家莊
終于找到了傳說中的趙家莊,,很小的村莊,,隱藏在樹林之中,要不是一路問人很難找到,,村口居然還有一牌坊,,我走進一看,居然是泡沫牌坊,,原來這里已經(jīng)拍過港片《再見艷陽天》等好幾部電視劇電影了
這地方叫新圍,,是因為趙氏子孫從商發(fā)家后,從遷居至此,,在80多畝新墾圍基上建了三間夯土房,,因此叫“新圍”,新圍離南宋滅亡之地崖門不過隔了條崖門水道,,直線距離也就十來公里
村里的主干道是五條麻石鋪就的石板路,,據(jù)村中的老人講已有幾百年歷史了,而路燈和石板旁邊的青磚路,,都是新建的
相對我的小白,,這輛自行車估計是老太爺級別了
趙家莊最大的特色就是這條寬闊的人工護莊河, 據(jù)說這是一條在200多年前中國華南地區(qū)最大的私家庭院護莊河,,寬度38米,,長度350米,深度2.5米,,按當時的生產(chǎn)力,,絕對是一項巨大工程
我想尋找一些皇族的印跡,,可是找來找去只找到些破舊荒廢的房屋,這個小小的村莊居住的人并不多了,,很多晚清老屋已經(jīng)破敗,,看來傳說中珠海政府打造趙家莊的六百萬資金還沒有到位,或者只是記者道聽途說
村中老樹很多,,百年以上的荔枝龍眼樹等比比皆是,,整座村莊從遠處看去基本看不到,完全是一片綠色的樹林
貌似除了有些皇家氣派的護莊河和幾里地之外的趙氏宗祠外,,還找不到明確的皇家印跡,,臨走時在村尾的大榕樹旁的破棚子里發(fā)現(xiàn)一座墓碑
墓碑上都刻有顯眼的“宋魏王”三字,宋魏王趙匡美是河北涿州人,,宋太祖趙匡胤的二弟,,趙匡胤家五兄弟,老大和小弟早亡,,趙匡胤是老二,、趙光義是老三、趙匡美是老四,,趙宋皇族村看來確實也是經(jīng)過歷史考證的,,不是說都姓趙就能和皇帝搭上邊的
離開趙宋皇族的趙家莊,我前往斗門區(qū)的第三座廣東省古村落——乾務鎮(zhèn)的網(wǎng)山村,,網(wǎng)山村離趙家莊大概8,、9公里地,地處偏僻
村口是迎陽門和一小段古城墻,,還有古老的木棉樹,網(wǎng)山村的外圍布滿了現(xiàn)代小洋樓,,但老村還是比較完整的保留在中間位置
相對同樣是廣東省古村落的排山村和趙家莊,,網(wǎng)山村的旅游設施齊全的多,不僅村口有宣傳圖片,,村內還有路牌,,相關建筑上還有介紹,而這些前兩個村莊是什么都沒有的
看得出來,,網(wǎng)山村也是在近兩年有過修繕的,,村口的武帝殿色彩十分鮮艷
武帝當然是關公了,關平和周倉分立兩側,,關公恐怕是中國大地上香火吃得最多的先人,,孔老夫子都比不上他
古村中必有古樹,網(wǎng)山村有35棵百年以上古樹,,這數(shù)棵古樹中有榕樹,、皂角樹和木棉樹,濃蔭蔽日,棵棵都有兩百年左右的歷史了
網(wǎng)山村的糯米黃糖泥墻巷道,,村中有110座完好如初的古民居,,這些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的古建筑整齊劃一,錯落有致,,猶如一座座時光堡壘,無聲地記錄著歷史的滄桑演變
網(wǎng)山村古民居的原材料主要是黃泥,、粘土,、糯米和黃糖,幾種材料混合夯筑成厚實的墻體,,屋頂用綠瓦覆蓋,,很多房屋仍有人居住,是生活著的古跡
網(wǎng)山村原有三座碉樓,,不過貌似現(xiàn)在只剩下這一座了
網(wǎng)山還有中共革命遺跡,,網(wǎng)山地下黨支部曾建在這個小院落里
游覽網(wǎng)山村可沿著迎陽門—廣場及武帝廟—百年古樹群—地下黨支部遺址—古碉樓—地下聯(lián)絡部—古民居群落—黃氏宗祠的路線,我基本就是按照這條線路游覽的,,上圖就是黃氏宗祠前面的廣場
土地神位上擺著哪吒,,貌似不太多見,中國是多神教國家,,像我經(jīng)常在珠三角騎車,,如果算算在大廟小廟見過的各路神仙,估計已經(jīng)不下百位了
讓速度慢下來,,游玩會更有質量,,騎游的樂趣也許就在此,不在乎去到多么有名的景點,,不在乎看到多么美麗的風景,,也不在乎吃到什么山珍海味,一切就這么隨意,,騎著車在村中亂轉,,拿著部相機這里拍拍那里拍拍,和村頭大樹下閑坐的老頭老太聊上幾句,。有個大致的騎行計劃,,但隨時都會改變,也許因為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就多停留一會,,也許因為心情突然改變就略過某個行程,。騎行就像我的生活態(tài)度,有時咬牙也會堅持到底,,有時偷懶帶著單車坐汽車,。騎游也是我的生活樂趣,,一幢老建筑會讓我欣喜,一段林蔭道會讓我陶醉,,一餐可口美食會讓我沉醉,,平淡中有樂趣,簡單中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