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照著做,,孩子就優(yōu)秀 目錄 前言——智慧家長六步走 一,、關于“好孩子” 二,、好孩子的內標準 三,、好孩子的外標準 四、孩子要不要打,? 五、平等與尊重原則——根本的原則 六,、你尊重你的孩子嗎? 七,、智慧原則——方法的原則 八、正態(tài)分布原則——進步的原則 九,、少表揚多鼓勵 十、正確的批評 前言——智慧家長六步走 在我從事家庭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問過我同一個問題:“我父母從小到大都不管我,,但我現(xiàn)在很不錯,。我這么努力管我的孩子,,他怎么還這么多問題,怎么這么不聽話,?現(xiàn)在做父母真難啊,!” 遇到這樣的家長,,我一般都會按照圖1給他解釋:“從你的提問中,,可以歸納出三個已知條件:一、你父母不管你,,你很不錯;二,、作為父母的你,每天管孩子,,孩子還總是出問題,;三,、管一定比不管好。通過對三個已知條件的分析,,具備基本邏輯的人都能得出唯一的結論:管的方法是錯的!” 正如盧梭所言:“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時代不同了,,當代中國家長想讓孩子優(yōu)秀的前提是自己應該成為“智慧家長”,,而“智慧家長”的前提是“學習”,。 當我告訴家長需要學習時,,有些家長會說:“我文化水平不高,,能學會嗎?”還有些家長會問:“為什么那么多碩士,、博士都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他們學歷那么高,!” 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很多沒有上過學的老農民培養(yǎng)出了優(yōu)秀的孩子,,不少有知識,、高學歷的城里人卻把孩子管出諸多毛病,,甚至培養(yǎng)出問題孩子,為什么,?老農民沒知識但是有智慧,城里人有知識但沒智慧,。” 智慧的老農民三句話就培養(yǎng)出了好孩子: 第一句話:“孩子,爸媽沒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辦,,把責任還給孩子,,讓孩子擁有了責任心。 第二句話:“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傷害別人的事情,。”講德行,告訴孩子做人的標準,。 第三句話:“孩子,撒開手闖吧,,實在不行,回家來還有口飯吃,。”無私的愛,無盡的愛,! 看看一些城里人怎么把孩子教育出問題的: 第一句話:“寶貝,,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媽媽來辦,!”剝奪了孩子負責任的權利,培養(yǎng)出了沒有責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話:“寶貝,出去不能吃虧,,別人打你一定要還手!”基本的做人準則都沒有教對,,可能培養(yǎng)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話:“我告訴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長大沒飯吃別來找我,!”有條件的愛,,根本不是真愛,。 只要擁有智慧,每一位家長都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而智慧與知識和學歷并不相關! 【只要擁有智慧,每一位家長都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而智慧與知識和學歷并不相關!】 想成為智慧家長,,請學習“智慧家長六步走”:改變觀念,、建立概念、學習原則,、掌握方法、使用工具(行知合一),、養(yǎng)成習慣,。 第一步:想成為智慧家長首先應該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本書最后一個章節(jié)做了簡要總結(更詳細的描述請參閱《為孩子做出1%的改變》),。 第二步:想成為智慧家長應該建立正確的概念:什么是愛,?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好家長,?什么是德行?什么是認真,?…… 這些最基本的概念是家長最應該知道的。很難想象,,連這些問題都不知道,甚至沒有思考過的家長,,如何能教育出優(yōu)秀的孩子,? 第三步:想成為智慧家長應該學習基本的教子原則,這也是本書重點闡述的內容,。只有掌握了教子原則,才會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教子方法,。 第四步:想成為智慧家長,,一定要掌握教子方法,這個方法是“找到方法的方法”,。方法是學不來的,,別人的方法可以借鑒,但只有靠自己不斷實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才是真方法,。 第五步:行知合一,學了就去做,,做了就堅持,才會有效果(詳見本書第九章“行知合一原則”),。 第六步:智慧家長的最終目的是在生活中養(yǎng)成用智慧處理問題的習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并掌握“培養(yǎng)孩子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這一基本道理,。 打開本書,開始智慧家長之旅吧…… 一、關于“好孩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呢?如果家長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標準去教育孩子,造成的結果是教育出的孩子甚至不如沒有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 【一個孩子如果有正確的幸福觀,對內有責任心,,能夠修煉自己的德行,,對外有愛心,能夠展露自己的才華,,想不杰出都難?!?SPAN lang=EN-US> 什么是好孩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本書的題目叫《父母做對了,孩子才優(yōu)秀》,,書名的“優(yōu)秀”就是這里說的“好孩子”。那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我問過大量的家長這一問題,答案基本是:“聽話和學習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每當聽到這樣的答案時,我就特別不能理解,,難道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不是“好孩子”嗎,?學習好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學習不好的孩子就一定不是“好孩子”嗎,? 什么是聽話?一般意義的理解就是順從,,家長,、老師讓干什么就干什么,讓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讓干的事情堅決不干。這種方式下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缺少創(chuàng)造力,,或許將來連自己謀生的能力都沒有,至少自己謀生的能力不強,。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只要把學習搞好,將來能考上名牌大學就算大功告成,。家長這樣片面的想法使孩子受到了片面的教育,,導致孩子在社會上難以立足,。所以說,聽話,、學習好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 如果家長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標準去教育孩子,,造成的結果是教育出的孩子甚至不如沒有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 家長有必要了解好孩子的科學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來科學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由于家長的疏忽導致了孩子教育的缺失,,使孩子得不到幸福,這將成為終生的遺憾,。 好孩子的標準分為“內標準”和“外標準”: 二、好孩子的內標準 好孩子的“內標準”是孩子的內質,,發(fā)自孩子的內心,包括四個方面:有責任心,有愛心,,有德行,有才華,。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有正確的價值觀——追求幸福。 培養(yǎng)孩子的核心是讓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引導孩子正常地生活、幸福地生活,。中國的教育有一個致命的空白環(huán)節(jié)——孩子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價值觀的教育是家長最需要引導孩子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現(xiàn)在一提到價值觀,很多成人就想到“金錢”和“權利”,,那是狹隘的“拜金和官本位的成功觀”,不是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的價值觀應該是讓孩子幸福,因此我把孩子的價值觀命名為“幸福觀”,。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人一定成功。 【培養(yǎng)孩子的價值觀應該是讓孩子幸福,。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人一定成功,。】 在建立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上,,好孩子首先應該有責任心: 一個人最終是要走上社會的,,想在社會上立足,想要獲得幸福和成功,,一定要“負責任”,。什么是責任?其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二,犯了錯敢于承擔,。試想,在我們成人的世界里,,一個人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出了問題還推卸責任的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嗎?能得到幸福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因此好孩子的第一個標準是要負責任,,“有責任心”是做人的根本。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看到了太多沒有責任心的孩子,究其原因,,都是家長造成的。一來家長沒有正確的教子方法,,剝奪了孩子的責任,其中最能剝奪孩子責任心的教育方法是“總要求”,、“總表揚”,、“總批評”、“總講道理”,,還有總是“說話不算數(shù)”,;二來大部分中國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別的都讓爸爸媽媽來干”是很多家長的真實寫照。記住,,即使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如果沒有責任心,,那也將一事無成。 其次,,好孩子應該有愛心。 “愛人者人恒愛之”,,只有愛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地愛孩子的話,孩子就會有愛心,。但是,如果大人“溺愛”,、“寵愛”、“有條件地愛”,、“無原則地愛”,,就會剝奪孩子擁有“愛”的能力,。 我常常和家長調侃“愛心不需要培養(yǎng)”,,為什么,?請家長記住:愛心是責任心的外化,,有責任的人才可能有愛心,。對于父母的愛是“孝心”,孝心就是敢于承擔父母的責任,對朋友的愛就是敢于承擔朋友的責任,,對自己的愛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了問題自己承擔,,從而贏得別人的尊敬和愛戴。家長們,,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責任心就不要奢望他有愛心,就不要奢望等你老了,,他會孝敬你,。 再次,,好孩子對內要修自己的德行。 德行,,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中國人能夠最終獲得幸福和成功的基本條件。在中國,,最終獲得幸福和成功的不是有才華的人,而是有德行的人,。《道德經(jīng)》上講,,中國人有三重境界,,有才華的人被稱為“有為”的人,有德行的人被稱為“無為”的人,,在中國大量“有為”的人幫助少數(shù)“無為”的人,,讓“無為”的人“無不為”,。 《西游記》講的是,一個有德行的和尚在以孫悟空為首的大量有才華的人幫助下,,打敗了很多下三濫的人,,最終西天取經(jīng)成功的故事;《三國演義》講的是,,愛民如子,、有德行的劉皇叔在張飛、關羽,、諸葛亮等大量有才華的英雄幫助下,,最終成為西蜀皇帝的故事;《水滸傳》說的是,,孝義黑三郎宋江非常有德行,,在107個有才華的英雄好漢幫助下,,成功鬧革命的故事。這三部書承載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告訴了我們一個樸實的道理——最終的大成者一定是有德行的人。 你想讓你的孩子成功和幸福,,核心是培養(yǎng)孩子的德行,,社會公德,、集體道德,、個人品德構成了一個人的德行。德者——不傷害,、不妨礙也,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能做到不傷害,、不妨礙社會,、集體、他人和自己的話,,那這個人就是有德行的人,。有才無德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你的孩子有才無德,,簡稱“缺德”,,那他可能就是社會敗類。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有德有才的人吧,,只有這樣的人,,才是最終能成功和幸福的人,。 最后,好孩子對外應該展露自己的才華,。 何為才華,?彈彈琴、跳跳舞和畫畫畫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才華,,只是在才華基礎上展現(xiàn)出來的才藝和才能,。才華由個性特征、知識儲備和智力水平三個方面構成:個性特征指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控力、上進心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高低,;知識儲備是指人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多少,;智力水平是指人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強弱。只有以上品質均衡發(fā)展,,這個人的才華才是真正出類拔萃的,,在此基礎上,學習任何技能都會取得成就,。 一個孩子如果有正確的幸福觀,,對內有責任心,能夠修煉自己的德行,,對外有愛心,,能夠展露自己的才華,將來想不杰出都難,,這就是好孩子的內標準,。你的孩子是“好孩子”嗎?不要倉促下結論,,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在社會化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不斷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品質,只要孩子走上社會以后最終符合上述標準,,那他必定是個幸福和成功的人,。 三、好孩子的外標準 什么是好孩子的“外標準”呢,?外標準就是其他人看到一個孩子,,對其是不是綜合素質高,、全方位發(fā)展的好孩子的評價。我歸納了好孩子的外標準,,為了便于家長記憶,,編了一句順口溜: 銅頭鐵嘴橡皮肚子飛毛腿,凹凸有致身體美,。 第一點是“銅頭”,,好孩子一定要有一顆“銅頭”——要敢闖,不怕困難和艱苦,,更重要的是不怕犯錯誤,。錯誤是寶貝,只要發(fā)現(xiàn)錯誤,,就及時更正,,因為他們知道成功就是來自不斷失敗并不斷戰(zhàn)勝失敗的過程。 第二點是“鐵嘴”,,好孩子一定要有一張“鐵嘴”——要會表達自己,、會溝通。這里的“鐵嘴”并不是要求孩子口才有多么好,,而是指他能和別人很好地交流,、有效地溝通。嘴是人腦子和心靈的揚聲器,,鍛煉口才不能只在嘴上下工夫,,否則那就是“賣嘴的”,會惹得人人討厭,,真正的口才的鍛煉應該在心靈,,在此基礎上掌握溝通的技巧。 第三點是“橡皮肚子”,,好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橡皮肚子”——做人要謙虛,、能包容、有韌性,。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遇到挫折的時候要能屈能伸,碰到別人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能理解和包容,,這是大智慧,。 第四點是“飛毛腿”,好孩子一定要有一雙“飛毛腿”——做人做事要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正所謂“天道酬勤”。 第五點是“凹凸有致”,,好孩子一定要“凹凸有致”,,這是一個關鍵點,,在下文“凹凸原則”章節(jié)中會詳細闡述。 第六點是“身體美”,,好孩子一定要有一副好身體,。這里的美不是指“長相”,是指“身體要棒”,,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練就好身體,這是做事情的基礎,。 第一章 凹凸原則——操作的原則 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和卓越,,要從兩個方面評價:一方面是“做人”怎么樣,一方面是“做事”怎么樣,。家長培養(yǎng)孩子,,最終就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做人好、做事優(yōu)的人,,我把這樣的人稱為“凹凸有致”,。“凹凸有致”就是德才兼?zhèn)洌挠胁粌?yōu)秀之理,? 【凹凸原則:做人要凹,做事要凸】 凹凸有致德才兼?zhèn)?SPAN lang=EN-US> 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和卓越,,要從兩個方面評價:一方面是“做人”怎么樣,,一方面是“做事”怎么樣。一個人如果做人做得好,,大家都希望和他一起共事,,同時做事也做得好,能給大家樹立榜樣,,讓大家佩服,,那這個人一定是個優(yōu)秀的人,只要有機會,,就能獲得成功和幸福,。這就是大家常常說的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家長培養(yǎng)孩子,,最終就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做人好、做事優(yōu)的人,,我把這樣的人稱為“凹凸有致”(見圖1-1),。真正的好孩子,做人也就是德行很“凹”,,謙虛,、包容,、不張揚、與人為善,,處處“不傷害,、不妨礙”他人,做事也就是才華很“凸”,,負責任,、敢擔當、自信上進,,處處都施展才華,、不甘人后。“凹凸有致”就是德才兼?zhèn)?,哪有不?yōu)秀之理,? 凹凸無致令人心痛然而,當今社會,,“凹凸有致”(做人很凹,,做事很凸)的孩子很少,,反而“凹凸無致”(做人很凸,,做事很凹)的孩子很多。“凹凸無致”的孩子表現(xiàn)常常是:做人很“凸”,,總是妨礙和傷害別人,,不包容,、不謙虛、以自我為中心,,處處惹人討厭,;做事很“凹”,總是做不好,,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做,,出了問題不承擔責任,嘴上說得多,,實際行動少,。看到這樣的孩子真的讓人心痛,,他們走上社會如何立足,,如何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自己的幸福呢?請家長們想想,,你的孩子是什么樣子的 “凹凸無致”能怪我們的孩子嗎,?孩子就是孩子,每一個孩子的做人做事是否“有致”,,深受家庭影響,,尤其是父母的影響 很多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甚至很無知地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學習,,其他事情爸爸媽媽來做,。”家長表現(xiàn)得很“凸”,殊不知,,家長做了,,孩子就不做了。時間一長,,孩子養(yǎng)成習慣,,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會做,。等孩子進入社會,,做事很“凹”,一定會被那些做事很“凸”的人管理,,很難成才,。“長大都會好”、“考上大學再說”,,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剝奪了孩子負責任的權利,,孩子很難圓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愿,。 希望孩子做事“凸”出來,,家長一定要學會示弱,把責任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該做的不做,,做事“凹”下去,,孩子就有機會做事,尤其是在生活上,。做家務,、洗衣服、收拾房間……對自己高要求,、對自己負責任,,孩子才華就會“凸”出來,等孩子走上社會后,,就能盡情展露自己的才華,,取得成功。 我常常告誡家長們尤其是媽媽們,,“越累的媽媽越不是好媽媽”,,很多時候做個“懶媽媽”對孩子才是真正的愛,,因為你把責任還給了孩子。 關于孩子做人的培養(yǎng),,請參見圖1-4,,中國非常多的家長“重智輕德”,在做人方面對孩子要求不高,,很多事情也不給孩子做榜樣,。家長做人“凹”下去,使得孩子“凸”了出來,,等孩子走上社會,,因為做人很“凸”,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大家都不喜歡他,,人人都遠離他,不愿意和他為伍,。這樣的孩子如何成才獲得幸福,? 因此,在孩子做人方面,,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德行培養(yǎng)”,,盡量給孩子做榜樣。只有家長在做人方面對孩子的要求“凸”出來,,孩子做人才能“凹”下去,,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理解和幫助,。 家長怎么做,,孩子什么樣!這就是我為什么把凹凸原則稱為好孩子的操作原則,。正如前文提到的,,很多老農民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暮⒆樱簧俪抢锛议L培養(yǎng)出有問題的孩子,。城里的家長很苦惱:“難道我還不如老農民,?”沒錯!老農民深諳凹凸原則,,他們用樸實的話語詮釋了凹凸原則:“爸爸媽媽沒本事,,全靠你自己了”,做事凹到了極致,;“出去別害人,,記住做事先做人,你要在外面害人就不要回家來”,對孩子德行的要求到了極致,。反觀城里很多人,,“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學習就行了”,,“出去別人欺負你,一定不要吃虧,,他打你你就打他”,。這就是“凹凸原則”的真實寫照。 四,、孩子要不要打,? 在家長課堂上,我常常做一個調查,,看看到底多少家長打孩子,,讓我吃驚的是,80%~90%的家長都曾經(jīng)多次打過孩子,。那孩子到底該不該打呢,? 首先,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確規(guī)定,,家長不允許打孩子,。因此,打孩子可不是一件小事,,往大里說可是“違法行為”,,嚴重的應該追究刑事責任。但中國的法律很多時候無法執(zhí)行,,比如打了孩子,,警察要真把父母關起來,誰來管孩子,?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長被警察帶走,孩子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不過家長要明白,,法律規(guī)定不能打孩子,。 其次,,中國家長打孩子,往往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情緒激動不能自持,。家長打孩子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打孩子就是對孩子的虐待,。 第三,家長為什么敢打孩子,?是因為家長知道打孩子沒有后果,,因為孩子不能反抗,家長打孩子其實就是標準的“恃強凌弱”,。你在街頭看到很多人有不良的行為和習慣,,你會上去打他們嗎?也許不是你不想,,是潛意識里不敢,,因為你可能打不過人家! 第四,,中國的家長打孩子,,有可能是“實在拿孩子沒辦法”,只有動手了,。因此大量家長打孩子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 第五,中國家長打了孩子以后,,往往會后悔,。看著被打的孩子淚眼婆娑,、傷痕累累,,哪個做爸爸媽媽的不心疼?,!打完后悔,,轉眼又忘,下一次又是如此,,何苦呢,? 綜上所述,孩子不應該打,。關鍵是要明白,,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根本不需要打孩子,孩子照樣優(yōu)秀,;沒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打了孩子,,孩子還是照舊。 【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根本不需要打孩子,,孩子照樣優(yōu)秀,;沒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打了孩子,孩子還是照舊?!?SPAN lang=EN-US> 很多家長可能會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父母就是把我打好的”,“孩子不打不行”……家長們需要仔細思考,,其實兩種“打”有本質區(qū)別,。我們小時候是有很多父母打孩子,而且把孩子“打優(yōu)秀”了,,但現(xiàn)在有很多父母打孩子,,卻把孩子打成了問題孩子。 20世紀80年代以前,,家長很少因為“才華”打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德行”打孩子。“出去欺負小朋友了”,、“故意砸人玻璃了”,、“扎老師的自行車輪胎了”、“和父母頂嘴了”……這些情況下,,孩子可能會招來家長的“打”,,孩子很少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出錯”,、“分數(shù)考得不好”,、“字寫得不認真”等原因被打。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家長基本上都是因為德行不好、做人不好打孩子的,! 看看現(xiàn)在,,很少有家長因為孩子們自私自利、頂撞家長,、吃飯沒有規(guī)矩,、不負責任等德行問題打孩子,而學習不認真,、成績退步,、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好好完成作業(yè),、不按時彈鋼琴等才華和學習問題,,成為孩子挨打的主要原因! 德行不嚴,,做人“凸”出來,,孩子可能成為“缺德”的孩子;學習努力,,但做事“凹”下去,,孩子可能成為無用的孩子。德行不打不“凹”,,學習越打越“凸”,;做事“打”了反而不會做事,做人不“打”不會做人,。 很多無知的家長,,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呢,?當你掄胳膊扯袖子準備打孩子的時候,,應該先想想:“我是個合格的家長嗎?”其實打孩子,,何時打,,怎么打,打在哪,,是有整套學問的,。沒有掌握的家長,千萬不要打孩子,,否則一次小小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孩子終身的問題,。 五、平等與尊重原則——根本的原則 平等與尊重原則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一個原則,。良好融洽的親子關系建立在家長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平等對待的基礎上,,如果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擺布孩子,,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平等與尊重原則:孩子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他是屬于全社會的,!】 平等與尊重原則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一個原則,如果家長能真正掌握這個原則的話,,我相信家庭中親子關系一定是融洽的,,溝通一定是暢通的,孩子也一定是自信和陽光的,。然而這個原則卻是中國家長最難做到,、違背次數(shù)最多的一個原則,也是孩子出問題甚至成為問題孩子的根本原因之一,。 盡管大部分家長嘴上都會說“我和孩子很平等啊”,,“我真的很尊重孩子啊”,,也有很多家長形式上非常“尊重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很多中國家長根本就沒有尊重過孩子,沒有真正和孩子平等相處過,。更為讓人想不明白的是,,不少家長把坐下來喋喋不休地和孩子講道理當成對孩子的平等與尊重。 口頭上的尊重不是尊重,,形式上的平等不是平等,,講道理更不是尊重和平等,真正的尊重和平等是要“用心”的,,是別人能感受到的,。下面這幾句話請家長多讀幾遍,仔細想想其內涵,,如果家長能真正理解,,不是嘴上說說的話,那一定能成為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的好家長,。然而,很多人想不明白,,因為觀念很難改變,。 創(chuàng)造一個孩子很容易,塑造一個孩子不容易,,孩子因我而來,,不是為我而來,他不是我的私有財產(chǎn),,他有自己的社會使命,,他是屬于全社會的。 父母給了孩子生命,,把孩子帶到世界上,,但這僅僅是血緣關系而已。孩子不是為父母而來,,他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社會使命,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掌握更多的技能,,走上社會以后能肩負起自己的使命,。 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你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做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一樣的躊躇。他失手打破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么悲哀,。他沒有打著他所討厭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著機會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撻,,連在夢里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沒得著優(yōu)+,,仿佛是候選總統(tǒng)落選一樣的失意。他想讓你抱他一會兒,,而您偏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奪去一般的傷心。孩子的感情是絕對不可以輕視的,,傷害到孩子的結果只會使自己的勞動成果付諸東流,。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要傾聽,,而不是苛責與批評,。這也是我做得很欠缺的。 ——陶行知先生 平等和尊重的前提是“相信”與“信任” 平等和尊重的前提是“相信”和“信任”,。家長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解決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家長要信任自己的孩子,,“不論出現(xiàn)任何問題,,我的孩子一定都能完美解決”。 從事家庭教育工作以來,,我每天接待大量認為孩子有問題的家長,,其中女性居多。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嚴父慈母”模式不知從何時起已經(jīng)轉變成“嚴母慈父”模式,,我發(fā)現(xiàn)眾多的家長尤其是母親在遇到孩子的問題時,,有兩個讓人不安的現(xiàn)象: 其一,家長很焦慮,,對自己根本沒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能解決問題,總是焦灼地說“我可怎么辦,?”,,“老師,你幫幫我吧”,,“我實在沒辦法了”…… 其二,,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逐步好起來,,在孩子出問題的第一時間不是想怎么辦,而是不斷給孩子貼標簽,,“我的孩子很笨”,,“我的孩子很不聽話”,“我的孩子怎么說都不會有用的”,,不時和孩子抱怨“我容易嗎,?”,“你就不能長進一點??!”,“我怎么就生了你這樣的東西”…… 我想在此忠告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行,相信孩子一定行,!否則的話,,問題非但解決不了,反而可能越來越嚴重,。 中國有句老話“想什么有什么,,怕什么來什么”,很多人說這是“唯心”的,,是“忽悠”人的,,其實不見得,我認為這句話用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適合,!優(yōu)秀的孩子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有信心,,使得孩子越來越有自信;問題孩子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信心,,使得孩子越來越有問題,。很多孩子出問題或問題升級的原因來源于家長的不自信和不信任,“皮格馬利翁效應”從心理學的角度證明了以上論點,。 【優(yōu)秀孩子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有信心,,使得孩子越來越有自信;問題孩子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沒信心,,使得孩子越來越有問題,。】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善雕刻,。他不喜歡塞浦路斯的凡間女子,決定永不結婚,。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皮格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熱情,、全部的愛戀都賦予了這座雕像,。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愛撫她、裝扮她,,并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并讓他們結為夫妻,。“皮格馬利翁效應”成為一個人只要對藝術對象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便會發(fā)生藝術感應的代名詞,。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他們找到一所學校,,從校方手中拿到全體學生的名單,。在經(jīng)過抽樣后,,他們向學校提供了一些學生的名單,并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有很高的天賦,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他學生高出很多。 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教師(家長)期望的影響:教師(家長)認為這個學生(孩子)是天才,,因而寄予他們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傳達“你很優(yōu)秀”的信息,,學生(孩子)感受到教師(家長)的關注,因而產(chǎn)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加倍努力,,從而取得了好成績。 這種現(xiàn)象說明教師(家長)的期待不同,,對兒童所用的方法不同,,兒童受到的影響也不同。借用希臘神話中出現(xiàn)的主人公的名字,,羅森塔爾把它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亦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待效應,。 教師(家長)對學生(孩子)的期待不同,對他們施加的方法不同,,學生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我還想用我自己的經(jīng)驗來解釋一下“想什么來什么,怕什么有什么”:在遇到同樣的事情時,,人們有三種心態(tài):一種心態(tài)是“沒問題,,一定行”的積極心態(tài),一種心態(tài)是“差不多,,試試吧”的騎墻心態(tài),,還有一種心態(tài)是“不可能,算了吧”的消極心態(tài) 積極心態(tài)的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斷告誡自己“一定行”,。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指引著人們不斷地找原因、想辦法,,不斷向問題成功解決邁進,,人們就更加有信心,心態(tài)和行為相互積極影響,,最終獲得成功,。 消極心態(tài)的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斷告訴自己“不可能”,。這種消極的心態(tài)指引著人們不斷地找借口,、找理由,向放棄方向退守,,不去考慮問題如何解決,,最終消極心態(tài)的人焦慮不安、負向情緒增多,、更加不自信,,使得問題非但沒有處理反而越積越多,從而走向失敗,。 還有一種人是騎墻心態(tài),,每天徘徊在“有可能,試一試”和“不可能,算了吧”這兩種心態(tài)中,,他們努力幾天,,放棄幾天,再努力幾天,,再放棄幾天,,然后得出結論“我們有這個能力,就這樣吧”,,最終可能就放棄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家長也存在這三種心態(tài),,只有積極心態(tài)的家長才能不斷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更優(yōu)秀。因此,,家長的積極心態(tài)是幫助孩子的前提,,沒有這樣的心態(tài),就不要每天光嘴上說著“要幫助孩子”,! 如果你是具有騎墻心態(tài)和消極心態(tài)的家長,,我建議你大聲讀出下面的話: “你都沒有自信解決孩子問題,誰能幫助你解決孩子問題,!” “你沒自信解決孩子問題,,你就不要去解決孩子問題,!” “你都不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會相信自己嗎?” “家長不相信孩子,,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你都不相信孩子,誰會相信你的孩子,!” “消極心態(tài)讓家長走向失敗,,焦慮不安讓家長遠離智慧、徘徊不前,!” 不信任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不信任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平等,因為信任是平等與尊重的前提,。 【不信任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不信任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平等,】 你和孩子平等嗎,? 良好融洽的親子關系建立在家長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平等對待的基礎上,,如果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擺布孩子,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會對孩子的未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這種負面影響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第一,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機會而變得“聽話”,,走上社會一事無成,;第二,孩子會為了擺脫這種不平等而極力反抗,,叛逆家長,,造成親子關系緊張,更有甚者,,有些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為其走上社會埋下隱患。中國大部分家庭的親子關系是“汽車和司機”的關系,,家長是“司機”,,孩子是“汽車”,家長利用自身的權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孩子沒有主動性,,父母驅使著孩子,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讓孩子在家長已經(jīng)定好目的地的道路上被迫前行 第一,司機是人,,汽車是東西,,兩者存在極大的不平等。 第二,,汽車是司機買來的,,是司機的私有財產(chǎn)——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出來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 第三,,汽車是為司機服務的——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沒有達成的人生目標。 第四,,司機制定目的地和行車路線——很多家長要求孩子按照家長制定的目標和路線學習和生活,。 第五,司機想在哪里加油就在哪里加油,,司機想什么時候加油就什么時候加油——很多家長按照自己的意愿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和輔導班,。 第六,汽車壞了,,司機想什么時候修理就什么時候修理,,想在哪里修理就在哪里修理——很多家長不分時間,、地點,隨心所欲地指責,、批評甚至打罵孩子,。 第七,汽車壞了,,很多司機并不怪罪自己的駕駛技術而是罵汽車質量不好——當孩子出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不去想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確,一味地怪罪孩子,。 很多家庭的親子關系就是“汽車和司機”的關系,。家長們試想,如果有人把你當汽車開,,根本不關注你的意愿,,你會怎么樣?我想,,你要么屈從,,要么反抗! 在“汽車和司機”這樣不平等的親子關系下,,一類孩子會因為家長的權力不敢反抗,,最終形成習慣,屈服于家長的“淫威”,,變得順從而“聽話”,,什么事情都不自己考慮,所有的一切都希望家長安排,,更有甚者變?yōu)?SPAN lang=EN-US>“啃老族”,。一個沒有自己獨立思想、沒有人生方向,、不思進取的孩子如何成功,?! 另一類孩子因為不想屈服于家長的權威,,不斷反抗,反抗的結果是遭到家長更大的壓制,,周而復始,,這樣的孩子表現(xiàn)為青春期前小毛病不斷,青春期后大問題出現(xiàn),,叛逆甚至“拋錨”——早戀,、網(wǎng)癮、不再上學! 唯一不同的是,汽車壞了,,司機可以再換一輛,,但孩子“壞了”,,家長也能把孩子“回爐”換個新的嗎,? 真正的親子關系應該是“老司機,、新司機和汽車”的關系,,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和孩子平等 家長應該把自己當做老司機,,把孩子當做新司機,生活才是汽車,。老司機和新司機都是人,,這樣才是平等的關系,老司機只不過暫時比新司機具備更多的開車經(jīng)驗,、能力和技巧而已,,家長只不過比孩子具備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而已。 新司機在老司機的指導和幫助下,,逐步掌握駕車的技術和能力,,家長的任務就是不斷讓孩子掌握駕駛生活這輛汽車的技能。新司機總有一天會獨立駕車出行,,不斷積累駕駛經(jīng)驗,,最終成為老司機;孩子總有一天會走出家門獨立生活,,最終成為老司機,,平穩(wěn)高效地駕駛生活這輛汽車。 【家長是老司機,,孩子是新司機,,生活才是汽車?!?SPAN lang=EN-US> 很多家長都有去駕駛學校學習的經(jīng)歷:在學車的過程中,,始終是新司機駕駛著汽車,老司機在旁邊指導,,老司機并不會包辦代替,,因為新司機自己駕駛才能學到技術、積累經(jīng)驗,。老司機唯一能控制的是腳下同樣有一個“剎車”,,除非在可能“撞人”或“翻車”的情況下,老司機一般不會去“踩”,。 家長們,,把孩子當新司機看吧,放開手,,讓孩子獨立承擔責任,,只有孩子自己的體驗才能積累生活經(jīng)驗,,只有孩子自己來決定行駛路線和目的地才會努力前行。路走錯了,,繞回來,,這是小挫折的教育,車壞了,,我們換一輛,,這是大挫折教育,只有體驗失敗才會成功,,如果新司機總是看著老司機駕車,,那他永遠是新司機,如果新司機在老司機指導下自己不斷試練,,積累經(jīng)驗,,最終很可能比老司機還要棒。 真正的親子關系是“老司機”幫助“新司機”掌握生活技能的過程,,只有這樣才是平等和尊重,。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汽車” 開! 六,、你尊重你的孩子嗎,?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會缺乏自尊、不自信,、沒有上進心……家長,,你尊重你的孩子嗎?中國絕大部分家長都不太尊重孩子,,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 包辦孩子的一切,,剝奪孩子的責任心,還有偷聽電話,、偷看日記,、不給自由等; 2. 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3. 只看缺點,、不看優(yōu)點,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不行”,; 4. 不斷對孩子訴苦,,“我這么累都是為了你!”,,“爸爸媽媽容易嗎,為你犧牲太多了”,,“如果不是你我早就事業(yè)有成了”,; 5. 不斷地挖苦諷刺孩子,,“你怎么這么笨?”,,“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東西”,,“你傻了,怎么不說話了”,; 6.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遷怒于孩子,把孩子當出氣筒,; 7. 當著同學,、老師、朋友的面說孩子的缺點,,揭孩子的短,,讓孩子當眾出丑; 8.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告訴孩子怎么辦,,而是不斷“要求”孩子改錯,,用虛假表揚“忽悠”孩子改錯,以嚴厲批評“恐嚇”孩子改錯,,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引導”孩子改錯,; 9. 不教孩子“怎么做”,卻每天要求孩子“認真做”,; 10. 不給孩子定規(guī)則,,卻隨時隨地批評孩子。 以上10條,,中國大部分家長運用得相當純熟,,而且有不斷總結經(jīng)驗、“日臻完美”的發(fā)展趨,。如果你常常使用其中5條的話,,請你自省:你總是在虐待孩子,。對孩子的不尊重會摧毀孩子的自尊,,讓孩子覺得卑微;會摧毀孩子的自信,,讓孩子遇事退縮,;會摧毀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裹足不前,。如果你熟練掌握8條以上的話,,你的孩子可能會自暴自棄,失去生活的信心,! 本書的核心是教育孩子的正確原則,,所有原則的基礎都是平等和尊重原則,,都在告訴家長怎么對孩子平等和尊重。在此,,我以“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為例,,詳細闡述一下不尊重孩子的惡果,請家長用心體會: 你有沒有拿你的孩子和比他優(yōu)秀的孩子比過呢,?我相信,,你用這樣的方法主觀愿望是通過比較激勵孩子,讓他向其他更優(yōu)秀的孩子學習,,發(fā)奮努力,,更加進步。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呢,?你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方法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力,使孩子積極進取嗎,?沒有,!相反客觀上讓孩子感到痛苦、自卑,、委屈,、窩火,從心底里厭惡,、憎恨家長,!最終摧毀了孩子的自信,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可能破罐子破摔,。“拿孩子和其他優(yōu)秀的孩子比較”是對孩子極大的不尊重! 媽媽們,,我們換位思考,,假如你的丈夫拿你和其他女人比較:“你看看人家×××的妻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你看看人家×××的妻子多么會穿衣打扮,你看看人家×××的妻子多么賢惠,,你就不能向她學習學習嗎,?”聽到這樣的話,你會向人家學習,,努力去做一個更好的妻子嗎,?我相信不會的,相反,妻子聽到這樣的話,,會有以下反應:“有本事你找她去??!”“你看她好就和她過去吧,!”性子烈的女士可能暴跳如雷:“老娘就這樣!愛過不過,!” 爸爸們,,我們換位思考,假如你的妻子拿你和其他男人比較:“你看看人家×××的丈夫,,掙錢那么多,,買那么大的房子,人家現(xiàn)在都是處長了,,看看你,,這么沒出息,你就不能向人家學習學習,?”聽到這樣的話,,你會向人家學習,努力為你的家庭多賺錢嗎,?我相信不會的,,相反,丈夫會從心底里厭煩妻子,,后悔娶一個“這么不理解自己,,這么沒有素質”的媳婦! 家長們,,不要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了,,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孩子往往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如果真要比,請記住“學會三比”: 自己跟自己比 今天跟昨天比 這次跟上次比 不斷指出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這次跟上次比”的進步,哪怕是一丁點兒的進步,,孩子就會積極向上,,充滿自信。如果你堅持做,,你在孩子心目中就會是一個“偉大”,、“善解人意”、“懂得尊重”的好家長,。 孩子們的話: 小倩:我媽總是愛拿我和別人比,,從來都不考慮我的感受,。記得有一次,我們班上有個同學獲得了全國美術比賽一等獎,,我媽媽知道以后和我說:“你不是也學畫畫嗎,,你怎么就得不了獎?”我當時心里就想說:“你也在政府部門工作,,你怎么就沒能當上女市長呢,?!好意思說我,。”我真的很想說出口,,但是沒有說出來,因為我不敢說,。 小文:我媽媽幾乎每天都拿我和她同事的孩子比:“你怎么又沒有自己收拾好書包,,你看看我們辦公室劉阿姨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多勤快,,哪像你,生活都不能自理,。”說實話,,如果媽媽和我好好說,我也想自己做,,但只要我一聽到這樣的話,,就不再想進步了,總在想:“誰讓你生我呢,!” 小剛:我爸爸望子成龍心切,,有事沒事總是說:“你看看×××,考上清華大學了,,你要向他學習?。?SPAN lang=EN-US>”“你看看×××,,每天多么用功,,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你也應該和他一樣,!相信你一定能考上清華北大,。”“老爸每天這么辛苦,不都是為你嗎,?不就是希望你成為人中之龍嗎,?別人每天都在努力學習,你看看你,有點時間就想打電腦,!”其實我最想和我爸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你別操心了,不要望子成龍了,,因為你就沒有龍種,!” 很多孩子和我說:“鄭老師,你能不能讓我爸爸媽媽不要拿別人和我比呢,?你告訴他們我也很努力,,如果他們能每天看到我的努力、我的進步,,不斷地鼓勵我,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 如果您能記住 ——馬迪·金 如果您能記住,,您走一步,我要走三步才能趕上,; 如果您能理解,,我觀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 如果您能在我樂意的時候讓我自己試試,,而不是把我推到前面或擋在后面,; 如果您能滿懷愛心地感受我的人生,不剝奪我自決的需要,; 那么我將長大,,學習和改變。 如果您能記住,,我需要時間獲得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 如果您能理解,我只講述那些相對我的成熟程度來說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時讓我獨自邁出一步,,而不是把我猛推出去或拉回來; 如果您能用您的希望感受我的生活,,不破壞我對現(xiàn)實的感覺,; 那么我將長大,學習和改變,。 如果您能記住,,我像您一樣,失敗后再試需要勇氣,; 如果您能理解,,我必須自己弄清我是誰; 如果您能在我想要時讓我自己尋找自己的路,而不是為我選擇您認為我該走的路,; 如果您能用您的愛感受我的人生,,不剝奪我自由呼吸的空間; 那么我將長大,,學習和改變,。 七、智慧原則——方法的原則 沒有智慧的家長讓孩子離智慧越來越遠,,因為沒有智慧的家長會教育錯了孩子,!擁有智慧的前提是閉上嘴,只有閉上嘴才能動腦子,。動嘴的教育方法是最低級的教育方法,,只有先動腦子再動嘴,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 【智慧原則:智慧=找原因+想辦法】 我?guī)缀踉谖宜械膱蟾鏁?、家長課程還有圖書中,都會講解智慧原則,,無論家長是否聽過或看過,,我都會不厭其煩地重復,因為這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也是家長們最應該卻最沒有掌握的原則,。 智慧的天敵當遇到孩子的問題時,家長總是第一時間使用“要求”,、“表揚”,、“批評”、“講道理”四種方法來解決,,殊不知,,這四種方法是智慧的“天敵”。最可悲的是,,這“四大天敵”是中國家長掌握最熟練,、運用最自如、自認最正確的教育方法,,正是它們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讓孩子離家長越來越遠 這四種方法都是“動嘴”的,動嘴的教育方法是最低級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應該是“動腦子”的,,只有先動腦子再動嘴,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一般是女人“養(yǎng)”孩子,,男人“育”孩子的“嚴父慈母”教育方式,,改革開放以來,逐步演變成女人“養(yǎng)育”孩子的“慈父嚴母”模式,,教育孩子的重擔落在了女人身上,。女人感性,遇事易急,,喜歡在第一時間動嘴,,正是這一現(xiàn)象加劇了孩子問題的出現(xiàn)。 孩子出現(xiàn)問題很正常,,沒有問題的孩子反而是不正常的,。孩子面對這個多姿多彩的社會,努力成為一個“社會人”,,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獲得生存和生活的經(jīng)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成長、成熟,、成才、成功,。 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因為他們是孩子,可能手足無措,,沒有面對并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周圍的成人幫助他們、指導他們走出困境,。然而,,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得到的是“總要求”——“你不應該這么做,,你應該那么做”,,“總表揚”——“如果你能變好就很棒了”,其實是忽悠,,“總批評”——“你怎么總是犯錯,,小心我收拾你”,“講道理”——蹲下來和孩子喋喋不休,。 在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如果家長使用這四種方法其實都是對孩子的傷害和虐待,孩子不需要喋喋不休的教訓,,而需要切實可行的幫助,。不知道中國有多少孩子心中都在吶喊:“我知道錯了,,我真的很想改!我到底應該怎么改???”他們可能個子太小了,聲音太小了,,家長們沒有注意,;他們可能權力太小了,根本不敢喊,,家長們沒有在意,;他們可能大聲喊過,得到的是更加猛烈的傷害,,他們被迫不喊了…… 【孩子出現(xiàn)問題很正常,,沒有問題的孩子反而是不正常的?!?SPAN lang=EN-US> 例如,,當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被老師告訴家長之后: 家長“要求”孩子:“你上課應該認真聽講啊,!”“你上課必須認真聽講,!”這樣做,孩子能夠認真聽講嗎,?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要求孩子不管用,,聽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就開始“表揚”孩子:“如果你能上課就很棒了,!”“上課認真聽講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這種虛假的表揚能夠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嗎? 家長發(fā)現(xiàn)“表揚”竟然沒有用,,就選擇了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批評”:“你怎么上課總是不好好聽講,,小心我收拾你!”“如果你再不好好聽講,,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批評能讓孩子改掉毛病嗎?不能,!批評往往會讓孩子上課更加不認真聽講,。 家長們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會采取最后一招,,和孩子“坐下來講道理”:“寶貝,,你不能不好好聽講啊,你想想,,不認真聽講就學不會知識,,學不會知識考試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不好老師不喜歡你,不喜歡你還會給我告狀,,我一生氣還要打你,,何苦呢?所以你應該認真聽講??!再者說,認真聽講了,,知識學會了,,你的能力強了,將來長大找到好工作,,多多掙錢不就生活好了嗎,?”道理一大堆,而且沒有錯,,但這樣的“道理”能讓孩子改掉不認真聽課的毛病嗎,?不能!而且,,使用這一方法的時候往往孩子開始頂嘴,,開始給你講道理,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講的比自己還頭頭是道,,氣不打一處來,,開始“動手”! 其實,,孩子在出現(xiàn)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毛病時,最希望知道的是:“我為什么就不認真聽講了,?”“我怎么樣才能認真聽講,?”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不認真聽講不對”,都曾經(jīng)非常努力地想改掉不認真聽講的毛病,。孩子需要家長的包容,、耐心和切實可行的指導,然而很少有家長這樣做,,取而代之的是“總要求”,、“總表揚”、“總批評”和“總講道理”,。時間一長,,孩子發(fā)現(xiàn)靠自己不能解決問題,并且“習慣性地得不到幫助”后,,就放棄了改正錯誤:“我就這樣了,!” “我錯了,,但我改不了。”“家長就知道說,,有本事你告訴我怎么做,,你不告訴我,我就不做,!”“我就這樣又怎么著了,!” 智慧的“四大天敵”讓家長和孩子都離智慧越來越遠。 智慧=找原因+想辦法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們首先應該“閉上嘴”,,靜下心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該用什么方法幫助孩子,。例如上課不認真聽講,,原因很多,列舉如下: 1. 孩子很聰明,,聽懂了就不愿意聽了,,這樣的孩子要采取“無疑之處能生疑”的方法解決。 2. 孩子落下課了,,根本就聽不懂,,讓他認真聽可能嗎?這樣的孩子要采用“補知識儲備+暫存問題”的方法解決,。 3. 夫妻關系不好,,孩子在家里情緒很差,上課根本聽不進去,,這樣的孩子要通過“調整父母的關系”才能解決問題,。 4. 孩子不喜歡這個科目的老師也會不認真聽講,這樣的孩子要通過諸如“找老師的優(yōu)點或者求救于老師”的方法解決問題,。 5. 孩子可能是因為“厭學”,,不喜歡學習造成不認真聽講,這時應先不處理聽講問題而是從“厭學”著手,,讓孩子“喜歡學習”才能解決問題,。 6. 孩子不認真聽講可能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孩子要通過“注意力訓練”來解決問題,。 7. 孩子不認真聽講可能是因為不會聽講造成的,,這樣的孩子要家長或者老師告訴他如何聽講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8. 周邊有其他孩子影響孩子上課造成他不認真聽講,這時需要先解決“周圍孩子”的問題,。 9. 孩子不認真聽講可能是因為遇到了其他他解決不了的事情,,一段時間內影響了他的學習情緒,這樣的孩子需要找到問題癥結,,解決了孩子心中的問題,,才能解決認真聽講的問題,。 10. 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和家長消極對抗,故意不認真聽講,,這樣的孩子應該從家長著手,,解決家長的問題,才能解決孩子不認真聽講的問題,。 我在《愛學習 會學習 能學習》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怎么讓孩子認真上課的方法和策略,,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這里我就不詳述了,。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們最應該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發(fā)生的原因,一起探討怎么解決,,除此之外的方法可能都是在“虐待”孩子,。 沒有智慧的家長讓孩子離智慧越來越遠,因為沒有智慧的家長會教育錯了孩子,! 何為智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智慧的解釋是:辨析判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智慧如此簡單:辨析判斷就是“找原因”,,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是“想辦法”。 請家長們記住智慧原則的公式: 智慧=找原因+想辦法 這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本書中的所有原則都是告訴家長“怎么找原因”,、“怎么想辦法”的。 為了便于家長記憶,,我給智慧原則編了一個順口溜:閉上嘴,,動動腦,找原因,,想辦法,,邁開腿,去行動,,關心愛人,幫助孩子,。 擁有智慧的前提是閉上嘴,,只有閉上嘴才能動腦子,尤其對于大多數(shù)女性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佛家講“戒定慧”——錯誤或不對的做法停止為“戒”,然后讓自己心靜下來為“定”,,只有做好這兩點才能生“智慧”,。閉上嘴了就開始動腦,,動腦的目的是找到問題的原因、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找到原因和方法后才能邁開腿去行動,,目的是幫助孩子——給孩子切實可行的幫助,關心愛人——給愛人無微不至的關心,。 請注意,,智慧的前提是“閉上嘴”! 1. 只有閉上嘴,,才可能靜下心來,,更有效地“找原因和想辦法”; 2. 沒有想到方法之前,,只有閉上嘴,,才不至于讓問題加重,使矛盾激化,; 3. 只有閉上嘴,,才可能不在第一時間傷害孩子,便于后續(xù)為孩子提供幫助,; 4. 不知道怎么解決問題時,,只有閉上嘴,永遠都有解決問題的可能,, 5. 更為重要的是,,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要閉上嘴,,很有可能孩子會自己解決問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具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A爸爸,,是西安我們一家培訓學校的負責人,,也是我的學生,與他交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對教育的理解比較深刻,,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但也非常傳統(tǒng)地使用著智慧的“四大天敵”,。 最讓他頭疼的是女兒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磨蹭,,這樣的現(xiàn)象在中國家庭中比比皆是,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代表性問題之一,。我告訴他:“這是小問題,,但是再小的問題都沒有統(tǒng)一的解決方法,因為孩子做事情磨蹭的原因有幾十種,只有弄清楚你的孩子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才能有方法去幫助孩子”,。 從A爸爸的描述中我提煉出來關鍵問題:“做事情很磨蹭,其實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快,,只要有人盯著她就能做得快,。”經(jīng)過確認之后,我知道孩子不是做事慢,,而是不想做快,。我深入詢問,A爸爸確認:“不只是學習上慢,,生活中各種事情都慢,,但只要催促都能快起來。”同時又得知:“家里人都比較慣女兒,,尤其是老人,,女兒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在第一時間滿足。” 我基本上找到了原因,,告訴為此事苦惱和無奈的A爸爸: “你女兒的磨蹭和大多數(shù)孩子磨蹭是不同的,,你女兒的磨蹭我認為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她從小到大需求都能被滿足,,形成了一種‘沒有渴望’,、‘沒有追求’、‘任何事都無所謂結果’的生存狀態(tài),。” 試想,,一個人對自己沒有欲望和要求,就不會給自己壓力做事情,,這就形成做任何事情“為做而做”的狀態(tài),,行為的表現(xiàn)是“磨蹭”,其本質原因是“從小到大家長給予的太多,,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太少,,這是包辦一切的惡果”,其結果是“如果不及時調整,,走上社會后,,孩子有可能會成為啃老一族”。還好,,孩子只有8歲,,一切都來得及。 我最后給A爸爸想辦法,,首先,這個問題解決起來要有耐心,,要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其次,,家長要逐步減少包辦現(xiàn)象,讓孩子慢慢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得到,,讓孩子體會到通過努力完成一件事情,、得到一樣東西的快樂(要注意,不能一下子都不包辦,,孩子會受不了,,要逐步放手,否則會給孩子造成其他傷害),;最后,,幫助孩子尋找到一件她喜歡的事情,讓她真正愛上,,家長在旁邊不斷鼓勵(不是表揚),,讓她能夠通過努力體會到其中的快樂。 輔導A爸爸的過程,,就是“找原因和想辦法”的過程,,也就是使用“智慧原則”的過程。 八,、正態(tài)分布原則——進步的原則 中國的家長,,遇事最喜歡使用“表揚”和“批評”這兩種教育方式,濫用表揚和批評是造成孩子想贏怕輸,、畏難不前,、叛逆對抗,甚者出現(xiàn)嚴重心理問題的根源,。家長應該少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多評價,,孩子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 【正態(tài)分布原則:少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多評價】 大家都知道,,“正態(tài)分布”是統(tǒng)計學中一個常用的概率分布,,正態(tài)分布廣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例如,,評價一份試題出的是否科學嚴謹就可以使用正態(tài)分布原則來評價,,參加考試的所有同學的成績統(tǒng)計出來,如果分布曲線是如圖4-1所示的“鐘形曲線”,10%左右學生成績較差,,10%左右的學生成績優(yōu)異,,剩余40%左右的學生中等偏上,40%左右的學生中等偏下,,說明這份試卷出得好,。 家庭教育中,表揚,、鼓勵,、批評和評價四種教育方法也應該基本符合正態(tài)分布,家長應該少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多評價,,孩子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然而中國的家長,遇事最喜歡使用“表揚”和“批評”這兩種教育方式,,我認為,,濫用表揚和批評是造成孩子想贏怕輸、畏難不前,、縮手縮腳,、頂嘴反抗、叛逆對抗,,甚者出現(xiàn)嚴重心理問題的根源,。 很多家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表揚”,什么是“鼓勵”,,什么是“批評”,,什么是“評價”,更不要說分清楚表揚和鼓勵的區(qū)別,,批評和評價的區(qū)別了,。還有一些無知的家長簡單地把“你真棒”等同于表揚,把指責訓斥等同于批評,。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請背誦下面的口訣,再仔細閱讀后面的內容加深理解,。 平時多鼓勵 事后才表揚 犯錯少批評 評價還責任 無用的表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表揚,濫用或錯誤地“表揚”孩子,。你是否用以下的方式“表揚”過孩子: 1. 無知型“表揚” 當?shù)弥⒆釉鐟僮院赖?SPAN lang=EN-US>“表揚”孩子,,“我兒子14歲就談戀愛了”,;當孩子和人打架時“表揚”孩子,“老子英雄兒好漢,,多有英雄氣概”,;當孩子撒謊時“表揚”孩子,“這么小就這么有謀略,,前程不可限量”;當孩子貪小便宜時“表揚”孩子,,“我兒子不吃虧,,顧家”;當孩子沒有禮貌時“表揚”孩子,,“看我的孩子多cool”,;當孩子3歲親吻更小的女孩時,笑不攏嘴地“表揚”孩子,,“你真給爹長臉”,;當孩子陰沉少語時“表揚”孩子,“看我的孩子多成熟”…… 無知的“表揚”讓孩子以錯為對,,可能建立錯誤的生活和學習觀念,,為未來孩子出問題埋下隱患。這一點尤其要提醒孩子年齡偏小的家長,,因為孩子小,,很多家長把孩子當“玩物”,家長說話隨意,,但家長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建立,。 2. 炫耀型“表揚” 這類家長常常對孩子說,“孩子,,你太聰明了”,,“你真是個天才”,“和×××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家那孩子是個神童”…… 炫耀的“表揚”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起初孩子趾高氣揚,,覺得自己真的不錯,一旦經(jīng)歷真實社會后,,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是那回事”時,,就會氣餒、退縮,、逃避甚至厭世…… 3. 吝嗇型“表揚” 4. 比如,,孩子考了第二名,,家長會說“別驕傲,還有第一名呢”,,想借此刺激孩子更加努力,;孩子剛剛幫助家長做了很多家務,家長卻視而不見…… 這種吝嗇型的“表揚”,,家長本希望能刺激孩子更加進步,,然而孩子在經(jīng)過努力后沒有被認可,久而久之,,容易產(chǎn)生抑郁,,感到自己不被重視,沒有成就感,,慢慢地失去了自信,,不再上進。 5. 忽悠型“表揚” 最具代表的是中國家長耳熟能詳?shù)娜齻€字“你真棒”,,與此類似的還有“你真乖”,、“你真聰明”…… 這根本不是表揚,,如果是事實應該被稱為“贊美”,,如果不是事實應該被稱為“忽悠”,。在“你真棒”環(huán)境下生活,一類孩子認為自己很棒,,因而“不可一世”,,等發(fā)現(xiàn)自己不棒的時候,心理會出現(xiàn)問題,。 還有一類孩子根本不覺得自己棒,,家長還不斷說孩子“棒”!這類孩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會和家長說:“想讓我干什么,?別忽悠我了!”“我哪有那么棒,,有話直說,!”請家長們停止“你真棒”吧,很多孩子因為“你真棒”對表揚產(chǎn)生了依賴,,沒有表揚不去做事,;很多孩子因為“你真棒”對表揚產(chǎn)生了厭惡,專門和家長對抗,。不具體,、不定量的表揚對孩子有害無益! 6. 分級型“表揚” “如果你考試得了100分媽媽就獎勵你,,得了90分以上媽媽就表揚你,,90分以下媽媽就不愛你了,!”這叫“有條件”的愛,給孩子帶來的都是傷害,。 以上是中國家長最常用的“表揚”方式,,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表揚,這些錯誤的“表揚”讓家長和孩子之間離得越來越遠,,家長沒了威信,,孩子出了問題。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表揚呢,? 正確的表揚正確的表揚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家長對孩子表揚時說的話;第二部分,,孩子聽了家長表揚后對自己說的話 請家長記住正確的表揚流程: 表述孩子的行為+說出行為的結果+ 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感謝 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肯定,一定要表達對孩子的感受和感謝,,這個流程的目的是讓孩子對自己“說話”——讓孩子因為父母正確的表揚得出努力被認同,、行為被稱贊的結論,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和肯定,,孩子因此積累進步的勇氣和決心,,增加自信。 比如,,孩子在家里第一次掃地了,,你不能一見面就和孩子說:“你真棒!”孩子可能嚇一跳,!自己對自己說:“我怎么棒了,?哦,可能是我掃地了,。”孩子非常高興,。這樣做的結果是:第一,孩子掃地并不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是他的責任,,這樣的“表揚”會越來越?jīng)]價值,當他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會掃地時,,覺得家長忽悠他,;第二,孩子真的認為自己“很棒”,,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為日后生活埋下隱患;第三,,孩子可能會對“表揚”產(chǎn)生依賴,,如果是這樣,,孩子以后可能為了表揚而努力,不表揚就不努力了,! 看到孩子第一次掃地時,,先描述行為“寶貝掃地了”,再說出這個行為造成的結果“掃得這么干凈”,、“媽媽不用掃了”或者“地板原來很臟的”,,然后表達感受和感謝“媽媽謝謝你”。這樣的話,,孩子知道你為什么表揚他,,感覺被認同,他心里和自己說:“媽媽這么認同我,,我付出是應該的,,下次還要掃地。” 只有真正的表揚才能激勵孩子進步,,不過盡管如此,,表揚也要適度,要少用,。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每天都在學習,表揚多了,,一來孩子可能對表揚產(chǎn)生依賴,,為表揚而做事,本末倒置,,二來,,孩子可能覺得被忽悠,覺得表揚“不值錢”,,對表揚產(chǎn)生了免疫力,。 【想讓孩子進步,除了鼓勵,,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其他方法,。】 九,、少表揚多鼓勵 西方一位哲人曾經(jīng)說過:“想讓孩子進步,,除了鼓勵,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其他方法,。”教育孩子要鼓勵,,那什么是鼓勵呢? 就好比兩軍對戰(zhàn),,勝利以后要“表彰贊揚”——犒賞三軍,,打仗過程中要“敲鼓激勵”——浴血奮戰(zhàn),。表揚關注“結果”,一件事情做完了,,做得很好,,我們應該表揚,孩子的常態(tài)生活是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因此要少用表揚,,多用鼓勵,因為鼓勵關注的是“過程”,。 不論孩子做了好的事情還是不好的事情,,指出孩子做得不錯的地方,再告訴孩子下一步的方向,,這就是鼓勵,。我總結了鼓勵的公式: 家長相信孩子一定行+正確行為描述+以后做事的方法和方向+期望(身體接觸) 例如,孩子考試成績不是很好,,家長首先要在心里告訴自己“我的孩子下次一定會進步”,,只有家長有信心孩子才會有信心;指出孩子平時的正確行為或客觀事實,,“你每天晚上都努力學習到很晚”,或者“這次題比上次難,,你其實進步了”,;再給孩子方法和方向,“你如果考試再細心一點”,、“保持努力”或“加強記憶”,;最后給個期望,“爸爸媽媽相信你下一次一定會進步”,、“沒關系,,下一次再來”,或者抱抱孩子小聲說“努力吧,,有爸爸媽媽在你背后支持呢,!” 以下是一個家長給我的來信節(jié)選: 鄭老師,前些年因為聽很多人講要不斷地豎起大拇指表揚孩子,,我真的這樣做了,,我兒子確實改變了很多,但是卻出現(xiàn)了不能承受一點點挫折的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成為我孩子最大的問題,! 聽了您的課,我知道我錯了,,現(xiàn)在我多用鼓勵的方法,,孩子每天在進步,,各方面都越來越優(yōu)秀,教育孩子真是門學問,,曾經(jīng)的我連表揚和鼓勵都分不清楚,,對自己汗顏。 濫用批評的后果 每個人都會犯錯,,作為家長天天也在犯錯,,但是成人犯錯時,很少招來批評,,成人是最沒有人“管”的一個群體,。 孩子也會犯錯,他們犯錯太正常了,,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時,,往往會“難過、委屈,、痛苦,、不安、自責,、焦慮,,甚至感到恥辱”。這是每一個有自尊的人犯錯后的心態(tài),,每個孩子犯錯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也正是這樣的心態(tài),促使孩子去尋找方法改正錯誤,。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是保護孩子這樣的心態(tài),然而大量的家長沒有這么做,,他們看不得孩子犯錯,,當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給孩子的是批評! 孩子做題錯了,,“怎么搞的,,學習這么不認真”;孩子大聲喧嘩,,“喊什么喊,,這么沒禮貌”;孩子忘帶學習用具,,“看看,,總是丟三落四的”…… 孩子知道“我錯了,你批評我”,所以孩子一般都會接受這樣的批評,。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默默承受,家長看到孩子不說話,,氣不打一處來,,會給孩子更嚴厲的批評,“怎么不說話了,!你聾了,!”;自尊心強或膽小的孩子可能會哭,,“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錯了改了不就完了嗎,?”,;家長批評升級,孩子開始受不了,,可能會辯解,,被家長視為“頂嘴”,“你還敢頂嘴,!翅膀硬了,,小心我怎么收拾你!”……孩子不論如何表現(xiàn),,都可能招致更為嚴厲的批評,! 孩子知道錯了,也想改,,但他們是孩子,沒有那么多生活和學習的經(jīng)驗,,沒有辦法改,,這個時候最需要家長的幫助,可絕大部分家長都不是這么做的,,批評,、批評、再批評,,同一件事不斷批評,,不同的事一樣的批評。久而久之,,孩子們犯錯后“難過,、委屈、痛苦、不安,、自責,、焦慮甚至感到恥辱”的心態(tài)被罵沒了!不斷批評的結果是:當孩子犯錯后,,不再難過,,不再痛苦……孩子失去了自尊,犯錯以后就再也不改了 孩子很無辜,、很可憐,,孩子犯錯后最想得到的是切實可行的幫助,而不是批評,!孩子的錯誤都是在家長不斷的批評中越來越嚴重的,,請家長們深思。 無用的批評 不知道為什么,,批評這種教育方法,,家長是“無師自通”,而且不斷“花樣翻新”,,運用自如,。中國家長批評孩子的方法有四種:第一種,發(fā)泄式批評,;第二種,,翻舊賬式批評;第三種,,嘮叨式批評,;第四種,急躁式批評,。 1.發(fā)泄式“批評” 這種批評根本不是批評,,其實就是發(fā)泄情緒。有些家長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見不得孩子有錯,,孩子犯錯,家長自己先氣得不得了,,就好像一個氣球,,從得知孩子犯錯時“扁扁”的狀態(tài)瞬間變成“鼓鼓”的狀態(tài)。當著孩子的面,,一下子把“氣”都撒在孩子身上,。 如果當時有個攝像機把家長這種“猙獰”的面目拍下來回放給家長時,家長一定不認識自己,!我常常問家長:“你見過你發(fā)火的樣子嗎,?你知道你發(fā)火的猙獰面目嗎?有機會讓人錄下來看看,可能嚇自己一跳,,你的孩子就是在這樣猙獰的面目下生活的,!” 遇到這類家長,孩子怎么辦,?忍著唄,!很多孩子和我說,被批評的時候,,我站著默默地和自己說:“現(xiàn)在罵到一半了,!”“再忍忍,就要結束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非常習慣而且完全掌握了這類家長批評孩子的“生物鐘”,。 你是不是這類家長?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有以下三種對答的,,基本就能確定你是此類家長:第一句:“聽明白沒有,?”孩子立即說“恩,聽明白了”,,其實根本沒在聽,。第二句:“記住了沒有?”“記住了”,,其實根本沒記住,。第三句:“以后還犯不犯?”“不犯了”,,肯定會再犯,。 久而久之,孩子犯錯后愧疚不安和恥辱的心理會消失,。因為孩子習慣了,,知道罵完就結束了,出了錯他根本不想著改,。他一犯錯就回家等著,,等什么呢?他等著“罵”呢,,他知道今天晚上罵完明天就晴天了,。 這種批評多了,,結果就是孩子口服心不服,,你罵你的,我做我的,??偸沁@樣暴風驟雨地發(fā)頓脾氣,時間長了家長就沒威信了。這種情緒化的批評根本不是批評,,是家長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2.翻舊賬式“批評” 這種家長基本上是“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說白了就是“翻舊賬”,。例如,本來是因為丟了鑰匙,,家長批評孩子,,“你怎么又把鑰匙丟了,總是丟三落四的”,,由此開始滔滔不絕,,“作業(yè)做得也不好”,“上課也不認真聽講”,,“媽媽這么辛苦地為了你,,你還這樣”……這種家長的孩子告訴我們:“他愛說什么就說什么吧,也不嫌口渴,。” 你是不是這類家長,?如果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下面這種情景,,基本就能確定你是此類家長,!家長罵著罵著忘詞了,“看看你把我氣糊涂了”,,甚者有些家長罵著罵著在心里和自己說:“我為什么罵孩子,?” 家長當然氣糊涂了,但有用嗎,?換來的是孩子討厭,、憎恨家長。要是你的領導因為一點小事噼里啪啦罵你一個多小時,,還都是跟這事沒有關系的,,你受得了嗎?主要矛盾沒有了,,批評沒有針對性,,總是說、天天罵,,孩子能不煩嗎,? 這哪里是批評,簡直是虐待,。 3.嘮叨式“批評” 這種家長的表現(xiàn)形式是邊批評邊幫孩子做事,。最為普遍的是兩種情況:一種從早上起床到出門,,是家長展示自己嘮叨水平最集中的一段時間;一種從孩子放學到睡覺,,因為寫作業(yè)和看電視問題家長最為嘮叨的一段時間,。家長看看孩子容易嗎?也只有這兩段時間是享受家庭幸福的時間了,,但很多家庭被嘮叨充斥,! 場景一:“怎么還不起床呀,再不起床就要遲到了”,,“你怎么每天都是這樣,,看老師怎么批評你”,“你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要是再慢就要遲到了”,,“看看你,再這樣下去我可不管你了”……家長在這樣嘮叨式的批評過程中準備書包,,幫孩子拿紅領巾,,煎雞蛋,準備早餐……直到孩子出門上學,,嘮叨還不絕于耳,。 場景二:“還不快點寫作業(yè)!”,,“還看電視,,每天就知道看電視”,“你什么時候能讓我省心點,,自己寫作業(yè)呢,?”,“小心哪一天我把電視砸了”,,“寫作業(yè)認真點,!”,“快點快點,,就要到睡覺時間了”,,“你說媽媽爸爸容易嗎?累了一天,,還要伺候你,,你不能心疼心疼我們嗎?”…… 這種批評的特點是,,該批評的時候不批評,,不該批評的時候亂批評。很多孩子跟我們講:“習慣了,,背景噪音嘛,,她不這樣說我都睡不著覺。哪一天她不嘮叨了我反而會覺得不適應,。”“我看電視的時候,,其實早就聽不到他們在嘮叨什么了,習慣了,。” 尤其以起床為例,,像這種批評根本沒用,孩子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起床,。因為他知道即使晚了你也會想辦法不讓他遲到,,比如打車或開車送他,實在不行你還可以給老師打電話幫他請假,。 家長們,,這不是批評是嘮叨!孩子根本不聽,,時間長了家長就沒有威信了,。 4.急躁式“批評” 這種批評最為可怕,其實就是:“孩子還不知道自己錯的時候,,家長就開始批評了,!” 孩子的表現(xiàn)常常是:“我怎么又錯了?”嚇得孩子不知如何是好,。時間一長,,孩子恐懼家長、厭惡家長,,家長如果總是采取這種批評方式的話,,孩子不出大問題就不正常了! 這樣的事情,,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到得太多了,。在街上、在學校里,、在家中,,孩子正玩得高興,家長就把他喊過來,,“你怎么回事,,怎么又……”,孩子該覺得多么可怕,。你想想,,要是你都不知道錯在哪里,老板天天這樣罵你,,你是什么感受,? 你是不是這樣的家長,?如果你具備“眼到,嘴到,,手就到了”這樣的基本功,,就能確定你是這一類的家長。這種家長屢見不鮮,,尤其是孩子學習的時候,。孩子正在寫18+19=27,他還沒發(fā)現(xiàn)這道題錯了,,家長的眼睛就看到了,,隨即嘴就動了,劈頭蓋臉就是一句:“你怎么又錯了,!”忍不住手就開始動了,,一巴掌打在孩子頭上,“你再這樣看我就收拾你,!” 家長總是這樣的話,,最后孩子會怎么樣呢?有兩種表現(xiàn):一種孩子會覺得“我怎么這么笨呀”,,一旦孩子認定自己笨那就很難辦了,,任何事做不好的結論都是“因為我笨,所以這樣”,;還有一種孩子就憋著氣瞪著家長,,家長會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真的很可怕,孩子心里想,,“我就是笨,,怎么著吧?,!” 這樣的家長給孩子的全是恐懼,! 上述四種“批評”就是我們家長常用的錯誤“批評”方式,這哪是批評???!這都是情緒的發(fā)泄,,都是傷害和虐待,。家長朋友們,你常用哪一種呢,?大連交通大學的張教授曾經(jīng)和我說:“鄭老師呀,,你說得太好了,我告訴你,,還有第五種,,我就是第五種,。”我說:“沒有了,我們研究這么長時間,,總結出來的就是這四種啊,。”她說:“你應該寫下來,第五種叫混合式的家長,。我就是第五種,我四種方法輪流用,!”聽后我哈哈大笑,。 你可以想象,在這樣的“批評”下長大的孩子,,能成才嗎,?能優(yōu)秀嗎? 十,、正確的批評 正確的批評和正確的表揚一樣,,大家可以參考表揚的方式: 描述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這樣做的結果+表達家長的感受和痛苦 批評僅此而已,孩子會自己和自己說話的,。例如,,你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打架了,而且“戰(zhàn)勝”了別的孩子,,家長知道后不能有情緒,,有情緒就先不要教育孩子。批評是要客觀和公正的:描述行為“你把×××打了”,,結果“×××受傷了,,一定很疼”,“你傷害了別人這是不對的”,,“媽媽還要請假去看看×××,,影響了工作”,最后表達感受“媽媽很傷心”,,“媽媽覺得自己教育孩子很失敗”,。批評到此為止,孩子會自己和自己說話的:“我怎么讓媽媽傷心了”,,“我打人了,,要是我被打了,會不會也很疼呢,?”,,“為了不讓媽媽傷心,我明天和×××道歉吧”…… 即使學會了正確的批評,,也要少用,,為什么,?很多孩子犯錯的時候,根本沒有惡意或者不知道有嚴重后果,,當他們知道錯的時候,,不用你批評他都會自己注意并希望改正,這就是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家長一定要在“平等和尊重”的原則下,,處理孩子所犯的錯誤,被尊重的孩子絕不會“有錯不改”的,。 因為孩子就是孩子,,當他們犯錯誤時,往往不知道怎么改,,家長在這個時候最應該給他們提供幫助,,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評價”。 【家長一定要在平等和尊重原則下,,處理孩子所犯的錯誤,, 被尊重的孩子絕不會有錯不改?!?SPAN lang=EN-US>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請家長按照以下流程處理: 1. 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要自己有情緒就不可能正確處理孩子的問題,。 2. 觀察孩子的情緒,,只要孩子有情緒就不要處理孩子的問題。 3. 分析孩子做錯事是不是故意的,,孩子犯錯時知不知道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如果是故意的,知道嚴重后果,,就要批評,,但要遵循下一章的“ABC原則”,如果不是故意的就和孩子坐下來一起討論這件事情,。 4. 評價這件事:首先,,告訴孩子,“你錯了,,但你不是故意的,,沒有惡意,爸爸媽媽理解你”,;其次,,告訴孩子,“錯了不怕,誰都會犯錯,,有錯就改才是我們要做的,,爸爸媽媽相信你下次不會這樣做了”;第三,,和孩子一起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問題,讓孩子養(yǎng)成遇到問題先找原因的好習慣,;第四,找到原因,,給孩子建議,,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唯一的建議和意見,應該告訴孩子,,“這件事情處理起來,,爸爸媽媽建議可以用四種方法解決,,你選擇一個吧,?”一定要把責任還給孩子,孩子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觀察孩子處理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重復步驟1~5,直到問題解決,。 為了便于家長記憶,,我把正態(tài)分布原則比喻為“眼球原則”,如圖4-4所示,,眼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瞳孔,,眼白相比瞳孔用處不大,瞳孔代表“鼓勵和評價”,,眼白代表“批評和表揚”,,家長一定要多“鼓勵和評價”孩子,要少“批評和表揚”孩子,。 最后再提醒家長幾點: 1. 表揚批評講結果,,尤其是表揚:當孩子努力做完一件事的時候,正確表揚孩子,,孩子會認為努力被認可,,更加努力。事前“表揚”是“釣魚”和“忽悠”,,不是表揚,,孩子會因為想得到“表揚”而努力,當沒有表揚的時候,孩子會停止努力,!例如孩子通過努力取得了不錯的分數(shù),,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你表揚他,,孩子的努力被承認,,會非常開心;如果“你要取得好成績你就很棒了,,媽媽給你買×××”,,這就是“忽悠”和“釣魚”,后果很嚴重,。 2. 表揚孩子的行為和行為造成的結果,,千萬不要表揚孩子的人品和人格。 3. 在“你真棒”的背后,,絕大部分的家長根本不是這樣認為的,,這叫做虛偽。 4. 孩子做錯了,,首次理解,,再次諒解,三次再批評,。首次后就可以使用ABC原則,,沒有使用ABC原則,就不要批評孩子,。 5. 表揚和批評這兩種方式的使用是有“次數(shù)限制”的,,家長一定要慎用,很多家長在幼兒園就早早用完了,,孩子具備了“抗藥性”,,以后就一點用都沒有了。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和評價,,而不是表揚和批評,。 6. 一個人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通過自身的努力獨立完成了一件事情,孩子也一樣,。表揚不能讓孩子感到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來源于孩子自己的實踐。 7. 鼓勵和評價就是平等和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