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鋼盔的戰(zhàn)時故事時間:2012-07-14 00:11來源:《國破山河在——從日本史料揭秘 作者:薩蘇
飯冢的“外景地”雖然適合拍攝,卻在中國陣地對面,那里正好有160師的一個哨所,。視線內(nèi)的目標(biāo)太多,中國哨兵未必都能注意到,。日本記者為了突出效果,給飯??凵狭艘豁斾摽?。當(dāng)時,日軍鋼盔的涂漆工藝不過關(guān),,又正值炎熱季節(jié),,長期暴曬,偶爾又是一場大雨,,時間一久,,鋼盔的綠漆剝落,露出鋼底,,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遠(yuǎn)遠(yuǎn)地,中國哨兵發(fā)現(xiàn)有一個燈泡似的東西,,定睛細(xì)看——哦,,是個鬼子啊,!雖然看見了,,中國哨兵也沒辦法,距離太遠(yuǎn),,“漢陽造”夠不著,。 看著飯冢表演,幾個中國哨兵越看越煩,。突然,,眼前一亮,幾個中國老兵沿著戰(zhàn)壕走了過來,,他們背的不是“漢陽造”,,而是三八大蓋。 三八大蓋,,即日本造三八式步槍,,因為槍機(jī)上有一個拱形防塵罩而得名,其射程遠(yuǎn),,射擊精度高,。
飯冢所在的那個高地,“漢陽造”打不著,,三八大蓋的射程可是正好,。看到三八大蓋,,哨兵趕緊把幾個老兵攔下,,讓他們看看對面飯冢的表演。 飯冢扣著一個鋼盔,,赤膊,,幾個中國老兵分辨不出他的身份,但看他耀武揚威的樣子,,一致覺得這赤膊鬼子太猖狂了,。
老兵槍法好,把槍一端就瞄上了,。那邊采訪已經(jīng)到了尾聲,,飯冢一轉(zhuǎn)身,正好把面門亮了出來,。這時候,,中國老兵也瞄好了,一扣扳機(jī),,“砰”,,飯冢應(yīng)聲倒地。
附近的日本兵趕來救護(hù),,發(fā)現(xiàn)這一槍正從飯冢的心窩穿過……飯冢在101師團(tuán)被稱為“勇將”,,他的死亡,對前線日軍的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中國軍隊對此事的記錄,,來自于獨9旅官兵的回憶,并不是日本方面的材料,。遺憾的是,,雖然有此段記載,卻沒有擊斃飯冢的中國老兵的名字,。
言歸正傳,,鋼盔反光暴露了飯冢,算是鐵帽給日軍帶來的又一個悲劇,。不過,,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直到太平洋戰(zhàn)爭開始逐島爭奪,,日軍在鋼盔上涂抹煤焦油,,才多少降低了其反光度。
并非無用
1945年的一天,,一支日本軍隊出炮樓掃蕩,,晚上找了個山村宿營。 日軍做夢也沒想到,,這個村子表面很平靜,,實際上卻是八路軍的一個重要據(jù)點。
八路軍悄無聲息地溜到打谷場,埋伏下來,。
吃完晚飯,,日軍小隊長吹哨,召集部下晚點名,,地點就是打谷場——村里唯一平坦的地方,。
這時,一個日本新兵手忙腳亂,,鬧出了笑話。日軍條令規(guī)定,,晚上點名,,穿軍便服即可,而這個新兵沒有記住,,居然戴了沉甸甸的鋼盔前來點名,,引起眾人哄笑。
笑聲未絕,,忽然,,雷聲炸響,電光四射——八路軍戰(zhàn)士扔出了手榴彈,。 研究專家青木認(rèn)為,,有理由判定,這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其理由有二:第一,,八路軍戰(zhàn)士的投彈動作準(zhǔn)確,肯定都是把手榴彈拉火后等上兩秒鐘再扔的,。結(jié)果,,手榴彈凌空開花,打谷場上的日本兵連殺傷死角都找不到,;第二,,這支八路軍用的手榴彈,不是那種內(nèi)置黑火藥,、一炸兩片的邊區(qū)造手榴彈,,而是繳獲自日軍的破片卵形彈,雖然這種彈的投擲距離不如國軍的德式手榴彈,,可是破片多,,散布廣,對露天的日軍殺傷力極大,。
這個小隊的日軍沒有死的只有一個,,就是那個犯迷糊、戴著鋼盔前來點名的新兵。鋼盔擋住了大多數(shù)彈片,,他只是肩部負(fù)了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