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讀《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除了驚贊于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便是對一只家豬的野豬生涯倍感新奇,。想來,這是那個時候自己尚處于蒙昧之中,,雖然對自由也有所期望,,但畢竟還不能理解自由對于一個人的真正意義。
多年以后,,買了王小波的全集,,還是情不自禁的翻到了《一只特立獨行的豬》那一頁,重新回味了一遍“豬兄”的事跡,。全集放著,,并沒有閱讀很多,因為有更重要的作品等待閱讀,,但即便如此,,卻忍不住也反復流連于一只特立獨行的豬。身處于一個悲慘的世界,,見多了希奇古怪的人和事,,讀多了涂脂抹粉的雜聞故史,便越發(fā)忍不住更要感慨王小波的正確:“對生活做種種設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設置動物,也設置自己,?!?/font>
王小波的豬時常令我情不自禁的憶起另一場對自由的回歸;那就是杰克·倫敦在《野性的呼喚》中描述的那條名叫“巴克”的狗,,“巴克”懷疑自己狗的身份,,于是它毅然出走,最終回歸自然,回歸屬于它的自由,。但與“巴克”相比,,豬兄的自由之路更加驚心動魄;因為豬兄本不屬于自然,,而是屬于人類為之營造的豬圈,。從一個豬圈到一個自由世界的向往,以及為這種向往而作出的決心和努力,,有多少屬于豬的壯烈,,便有多少屬于人的悲哀。
一個沒有自由的專制社會往往意味著這樣一個現(xiàn)實:這個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豬圈,,骯臟,、凌亂和悲慘。正如王小波所描述的:“每一頭牛和每一口豬的生活都有了主題,。就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而言,,這種生活主題是很悲慘的:前者的主題是干活,后者的主題是長肉,?!薄澳肛i的任務是生崽兒,但有些母豬卻要把豬崽兒吃掉,??偟膩碚f,人的安排使豬痛苦不堪,。但它們還是接受了:豬總是豬啊,。”
對于圈籠中的生活缺乏體會的人,,沒有鄙視另外一些豬的權(quán)利,,更沒有羨慕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的資格。人是這樣的一種生物:他可以接受任何不能接受的,,但同時也可以接受任何可以接受的,。這是人的喜劇,也是人悲劇,。王小波說:“我已經(jīng)四十歲了,,除了這只豬,還沒見過誰敢于如此無視對生活的設置,。相反,,我倒見過很多想要設置別人生活的人,還有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為這個原故,,我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在這個悲慘的世界里,,我也快到四十歲了,。多年的所見所聞所思,常常令我深感于麻木中的快樂是那樣的蒼白和無力,;人生的悲劇不在于喜劇太少,,而在于喜劇太多。因為這個原故,,我也一直懷念這只特立獨行的豬,。
20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