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宣布將從伊拉克部分撤軍。但是,,作為王室第三號繼承人的哈里王子,,卻決定開赴伊拉克??植乐髁x主義者們欣喜若狂,把他鎖定為頭號打擊目標,,宣稱一定要讓他有去無還,。毫無疑問,哈里王子在伊拉克將面臨著極度的生命危險,。
然而,,也正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盎格魯撒克遜這么一個人數(shù)很少的民族為什么能夠征服世界,。我過去曾說過,,現(xiàn)代世界中大國的崛起,主要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崛起,。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是個標志,。如今的美國,其實也是其中的一個支系,。雖然美國種族混雜,,但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制度和文化精神,依然是美國立國的核心,。 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崛起有各種時代的機緣乃至其政治經濟制度的優(yōu)越,。但是,這一民族的精英教子有方,,不至于象中國那樣“富不過三代”,,是其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的原因。自中世紀以來,,從王室到貴族,,從軍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責任,,一種榮耀,,甚至一種特權。要培養(yǎng)尊貴的種子,,很難跳過這一關,。比如出身貴族的丘吉爾,年輕時哪里打仗就往哪里跑,。他在戰(zhàn)場上的勇敢,,讓其他官兵看得目瞪口呆,。英國王室把孩子送到軍隊也早就是個傳統(tǒng)。甚至有人說,,當年打贏滑鐵盧戰(zhàn)役的,,就是伊頓公學操場上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訓練的孩子。而這個伊頓公學,,也正是培養(yǎng)王族和貴族的基地,。當朝的伊利莎白女王半個多世紀以前聽到自己要即位的消息時,其夫君(也就是現(xiàn)在的菲利普親王)正作為海軍軍官在海外服役,。 再看看中國的歷史,,歷朝歷代,除了第一個開國皇帝外,,皇帝們基本上是在深宮中長大,,不僅沒有行武的經驗,對一般社會也缺乏體會,。他們大多數(shù)既不知兵,,也無治理國家的能力。與此相對,,周邊游牧民族的領袖,,必須身經百戰(zhàn),在馬上證明了自己的領袖能力后,,才能由部族大會選出,。這也怪不得,人口是漢族百分之一二的游牧民族,,征服起中國每每勢如破竹,。可憐的中國人也只有對人家俯首稱臣,。 中國有句俗話:“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這說明我們的整個社會都鄙棄軍事文化,。而西方自中世紀以來,,貴族的首要使命就是打仗。在日本,,也是武士才有特權打仗,。后來西方傳教士來到東方,立即看出中日的不同,,說日本人性情膘悍,,是天生的戰(zhàn)士;而中國人習于安樂,,很容易被征服,。更有學者指出,,完全擺脫了軍事文化的農耕社會,天生就是要受人統(tǒng)治的,。中國社會鄙視軍事文化,,把保護自己的責任全部交給了國家,必然造成了極權政治,。但坐在這個極權政治頂峰的皇帝,,對武力一無所知,怎能堪當此任,?更糟糕的是,,自己的虛弱所帶來的心理不安,使他對武人格外害怕,,對保衛(wèi)國家的人嚴加防范。結果,,有勇武之氣的,,手腳也都被捆綁起來。一個放棄了個人武力自衛(wèi)的民族,,實際上就是個向權力投降的民族,,無論對內對外,都無尊嚴可言,。難怪魯迅說中國的歷史只有兩個時代:“想做奴隸而做不得的時代,,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哈里王子的出征,,給中國人好好上了一課:這才是一個優(yōu)秀民族的文化精神,!與此同時,也映襯出當今世界帝國美國的衰相,。在肯尼迪,,老布什那一代,美國仍然秉承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國家有難,,富家子弟們慷慨從戎,,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再看看現(xiàn)在的伊拉克,,布什,,切尼等等的孩子們在哪里?在2000年和2004年的大選中,,曾經出生入死的老兵麥凱恩和克里兩度被布什暗算,。選總統(tǒng)如同開一場高中舞會,誰能辦酷誰贏,。沒打過仗的總比打過仗的人更酷,。結果,,把國家推向一場災難性戰(zhàn)爭的領袖,當年自己都是千方百計躲開兵役的,,在人格和智力上都不堪其任的人,。當今的美國,已經多少有些羅馬帝國晚期的景觀,。美國人如果不能擺脫這種驕奢淫逸的文化,,美國的精英如果不能學習哈里王子的社會責任,這個帝國也早晚要衰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