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二戰(zhàn)老兵羅斯·塞爾扣克·泰勒年輕時的照片 英國二戰(zhàn)老兵羅斯·塞爾扣克·泰勒年輕時雖然從沒想過21世紀初會出現微博這種事物,,但是他在被德國納粹俘虜關進戰(zhàn)俘營前后寫的一年日記,篇篇不超過140字,,是標準的微博體。 泰勒去世后,,他的外孫,、作家克里斯·艾爾斯從今年元旦起每天微博一篇泰勒日記,再現戰(zhàn)爭歲月,。 秘密盒子 泰勒生前不愛講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經歷,,有人問他,他也只是含糊其辭地回答,。 他把那段經歷封存在一個盒子里,,包括一本棕色真皮封面帶黃銅扣環(huán)的日記本,、獎章、軍用駕照,、納粹德國鈔票,、印著戰(zhàn)俘營名稱的圣誕賀卡、營中難友們1944年新年前夕文藝表演的海報以及他遭監(jiān)禁期間由紅十字會觀察員給他拍的照片,,照片上的他骨瘦如柴,。 盒子一直藏在臥室衣柜頂層,踩著梯子才能夠到,。除里面的日記本曾被老伴弗洛倫絲偷偷拿給艾爾斯看,,其他物品直到泰勒去世艾爾斯才見到。 一天,,弗洛倫絲悄悄把艾爾斯叫到一旁,,把那本日記塞到他手里,耳語道:“你外公不讓我給你看這個,,不過你一定要看,,他整天守著它?!?/p> 打開日記本,,首頁印著一行字“汽車駕駛員日記1940”,下面印著英國汽車聯合會標識,,背后一頁寫著日記來歷:“送給羅斯,,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愛,弗洛麗(弗洛倫絲的愛稱),,1939年圣誕”,。用藍色墨水寫的這行祝詞歷經歲月已經發(fā)黑。 1939年12月1日,,二戰(zhàn)爆發(fā)3個月后,,當時21歲在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做水管學徒工的泰勒應征入伍,在皇家陸軍運輸和補給部隊當司機,,給在法國作戰(zhàn)的英國軍人運送彈藥和毛毯等生活用品,。 比泰勒小1歲的弗洛倫絲把這個日記本作為圣誕禮物送給泰勒,因為她覺得本子前幾頁上印的交通圖表和交通規(guī)則對當汽車兵的泰勒有用,。 流露脆弱 艾爾斯當時沒敢細看日記內容,,因為外公正在隔壁房間煮茶。不過大致翻了一下,,他就發(fā)現當年那個年輕的士兵“泰勒”與后來的外公“泰勒”有著很多不同,。 當年的“泰勒”像很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樣害怕打仗,想法天真,,思念遠方的親人,,戀愛得神魂顛倒,。日記寫下泰勒脆弱的一面,而艾爾斯眼中的外公形象一直是和善而不失高大威嚴,、老成練達,。 泰勒去世后,艾爾斯終于可以仔細閱讀日記內容,。攤開日記本,,左頁用來記周日至周三日記,右頁記周四至周六日記,,右頁最下一格用來寫備忘,。每篇日記的寫作空間只有一個約6.5平方厘米的小長方形那么大。 “他以如此簡短的文字敘事,,在今天可算是一個很好的微博寫手,,”艾爾斯邊看日記邊想?!巴夤珶o意中微博‘直播’了整整一年戰(zhàn)爭,,反映出他這個不為人知的21歲小兵眼中的戰(zhàn)爭?!?/p> 艾爾斯注冊了一個名叫“司機羅斯,,陸軍編號121357”的微博賬戶,從今年元旦開始每天發(fā)一篇外公的戰(zhàn)爭日記,。 “日記始于1940年1月1日,,止于1941年1月1日,何不開設一個微博賬戶在72年后重現外公當年的經歷呢,?”艾爾斯這樣解釋開微博的目的,。
生活點滴 滴水成冰的天氣以及即將走上戰(zhàn)場、生死未卜的前景都不是最影響泰勒在1940年元旦這一天心情的事,,最讓他不快的是與相戀兩年的女友弗洛倫絲分別,。 第一篇日記寫道:“元旦,芙洛(弗洛倫絲的另一種愛稱)不在身邊,,這是怎樣一種開始新年的方式啊,。” 接下來幾個月,,他像記流水賬一樣記下入伍初期的生活點滴,,包括想家、與牧師玩紙牌,、因感冒臥床休息、住宿和伙食等,?!皬N師做什么都一個味兒,,就會燉?!彼谝黄沼浿羞@樣抱怨,。 1940年3月2日,他隨部隊在滂沱大雨中從南安普敦出發(fā),,跨過英吉利海峽抵達法國布洛涅,。他寫道:“這會兒對法國還沒什么印象,雖然可能感覺會好起來,,不知道我們要去哪兒,。” 從日記中看出,,泰勒最初在法國過得還不錯,。他住在帶壁爐的飯店房間里,和法國軍人踢足球,,獲勝后生平頭一次喝香檳酒,。 不久,壞消息傳來,,泰勒的母親瑪格麗特患腎衰竭病危,,泰勒請假回家探望母親,到家時母親已昏迷,,幾天后過世,。 失去母親的泰勒不忍離開父親,卻不得不歸隊,。他在日記中寫道,。“不想把爸爸扔下,,讓他孤單,。” 意外逃脫 回到布洛涅,,戰(zhàn)事吃緊,,每晚都有空襲。泰勒被派到勒芒,,送第七皇家西肯特團的士兵上前線,,快到亞眠時遭遇德軍。 1940年5月19日破曉時分,,泰勒和戰(zhàn)友開進小城艾伯特,,在城中廣場歇息時,埋伏在周圍建筑物里的德軍突然開火,。 當時泰勒躲在駕駛室里抽煙,,雖然規(guī)定不應該這樣做,,但是他經常不理會這個規(guī)定。聽到槍聲大作,,他立即貓腰,,踩下油門。他不知道該往哪兒開,,暈頭轉向地往左轉,,剛好轉到架在街道中間的一挺機關槍對面。他跳下車,,用墻做掩護,,逃出城,與另外3名逃出來的英國士兵一起加入法國難民的行列,。 難民們怕受連累,,不愿意和英國士兵走在一起,于是幾名英國人爬到山坡上一座農場,,發(fā)現農場已關門,,只好繼續(xù)趕路,直到遭遇一名騎摩托車的德國通信員,。 泰勒和同伴逃出城時沒來得及拿武器,,在德國通信員的槍口下束手就擒。這名通信員講一口流利英語,,把英國士兵押送到一處臨時戰(zhàn)俘營,,然后給他們各分配一匹沒有馬鞍和韁繩的馬,讓他們騎著隨德國軍人去一個村莊,。 泰勒在日記中只是簡短記下被俘過程,,例如“打得稀里嘩啦”,“下午被俘,。騎馬去村莊”等,,具體情況都是艾爾斯聽外公講才知道。自從“偷看”日記,,艾爾斯對泰勒的戰(zhàn)爭經歷愈發(fā)好奇,,經常拐彎抹角地哄外公講當時的情況。 泰勒騎馬行進途中,,一陣槍聲傳來,,馬受到驚嚇,載著泰勒狂奔而去,,撞到鐵絲網才停下,,把泰勒重重摔在地上。泰勒就這樣意外逃脫,但全身都掛了彩,,褲子破成條,,日記本倒是完好無損,。 再度被俘 他漫無目的地走了一會兒,,又落入德軍手中。這次可沒那么幸運,。他與其他英國戰(zhàn)俘被押解著用兩周時間從亞眠走到350多公里以外的特里爾,,一路忍受德軍士兵的嘲笑。他們晚上席地而臥,,早晨醒來衣服被露水打濕,。德軍不給他們吃喝,只有沿路好心村民施舍一些食物,。他們一度42小時沒吃任何東西,,幾名戰(zhàn)俘癱倒在路邊,不知道后來是否重新跟上隊伍,。 在特里爾,,戰(zhàn)俘們被關進運送牲畜、沒有衛(wèi)生設施的火車車皮,。3天后,,他們到達位于波蘭舒賓的XXI-B戰(zhàn)俘營,隨后被押往波茲南附近的XXI-D戰(zhàn)俘營,。 在那里,,泰勒每天要走1個小時去做苦力,例如把波茲南動物園改建為機場等,,做完苦力還要忍受饑餓折磨,。 一次,泰勒饑腸轆轆,,又染上痢疾,,體重減到38公斤,奄奄一息,。他寫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糟,,沒人幫忙都動彈不得”,“太可怕了”,。他后來靠“吃碎棒骨里的骨髓”才恢復了體力,。
戀人來信 1940年日記快寫完時,泰勒的處境開始好轉,。他收到第一批由紅十字會轉交的信件,,其中5封來自他的戀人弗洛倫絲。這讓他欣喜若狂。 他還收到一個食品包裹,,里面是豬肉,、豆子、固體馬麥醬,、罐裝腌熏鯡魚,、咖喱羊肉等各種久違的美味。 泰勒請紅十字會轉交給弗洛倫絲的回信:“這里有一個小伙子收到女朋友的信,,說她另有所愛,,可憐的家伙精神恍惚,如果換作是我也會這樣,。所以,,親愛的,求你了,,不要停止愛我,。” 弗洛倫絲一直等著泰勒回家,。她曾經有幾個星期因得不到任何泰勒的消息而備受煎熬,,后來得知他在戰(zhàn)斗中失蹤,生死不明,,又等了6個月才從紅十字會那里知道泰勒被俘,。 泰勒的戰(zhàn)俘生活最后階段在捷克耶塞尼克度過,在蘇聯軍隊進入捷克后,,他逃離戰(zhàn)俘營,,偷了一輛輪胎沒了氣的卡車,開到布拉格,,在那里見到美國軍人,,乘坐他們的飛機踏上回家的路。 1945年5月17日,,泰勒回到闊別5年多的家鄉(xiāng)南安普敦,,兩星期后在紐卡斯爾迎娶弗洛倫絲。 2009年,,與泰勒攜手走過64年歲月后,,弗洛倫絲在特威德河畔貝里克一家養(yǎng)老院走到人生盡頭。在她彌留時刻,,丈夫守在她身邊,,握著她的手,仿佛回到最初相戀之時,。 泰勒1940年5月20日落入敵手時,,他在日記本中記下,,如果今后重獲自由,找到戰(zhàn)友,,每年這個日子都要與戰(zhàn)友團聚,。這個愿望最終沒能實現,因為戰(zhàn)爭奪去了大部分戰(zhàn)友的生命,。 這個日子去年有了新的意義,。艾爾斯的女兒在這一天出生。艾爾斯取泰勒姓名中間一節(jié)“塞爾扣克”給女兒命名,。幾個月后,,泰勒因肺部感染過世,享年92歲,。 銀幕上的戰(zhàn)俘營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都出現過戰(zhàn)俘營。德軍在每個戰(zhàn)俘營下按照戰(zhàn)俘工作地點,,如工廠,、煤礦、采石場,、農場,、鐵道設立幾個分營。一些分營關押1000多人,。 位于德國莫斯堡的VII—A戰(zhàn)俘營是二戰(zhàn)期間最大的戰(zhàn)俘營,,曾經關押超過13萬名盟軍士兵。 戰(zhàn)俘營生活是不少戲劇和電影題材,。電影《大逃亡》(Great Escape)取材于發(fā)生在原德國西里西亞薩甘(今波蘭扎甘)附近的大型戰(zhàn)俘營中的逃亡事件,。1944年3月24日,76名盟軍戰(zhàn)俘通過一條110米長地道逃出Luft III戰(zhàn)俘營,,但是73人不到兩星期就被抓回,,其中50人遭處死。 1953年的影片《戰(zhàn)地軍魂》(Stalag 17)的故事背景地是位于奧地利克雷姆斯附近的XVII—B戰(zhàn)俘營,。電影《哈特的戰(zhàn)爭》(Hart′s War)講述發(fā)生在VI—A戰(zhàn)俘營中的生活,。 英國二戰(zhàn)英雄5年13次越獄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英國空軍少校伯特倫·詹姆斯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戰(zhàn)爭英雄。他遭德國納粹俘虜后,,被關押在條件惡劣的戰(zhàn)俘營,。然而,艱苦環(huán)境磨滅不掉詹姆斯渴望自由的斗志,,他在被俘5年間嘗試13次越獄,。 詹姆斯1940年在執(zhí)行任務時不幸被納粹德軍俘虜,后被押送到位于德國巴爾特的第一戰(zhàn)俘營,。 詹姆斯和其他不甘被俘的同伴開始挖掘隧道,,計劃越獄,。在最后行動中,詹姆斯的一名伙伴成功逃脫,,而他再次被俘,,后被轉移到專門關押空軍俘虜的第三戰(zhàn)俘營。 詹姆斯1943年到達第三戰(zhàn)俘營后,,發(fā)現獄友們已開始挖掘多條隧道,,組織了周密的逃亡計劃。他們用床板木條挖掘隧道,,把挖出的泥土藏在衣服里,,趁散步之機傾倒于室外。據估計,,詹姆斯和獄友總共挖土約130噸,,通過散步2.5萬趟轉移泥土。 詹姆斯和獄友1944年完成越獄準備工作,,按計劃在3月的一個深夜逃離戰(zhàn)俘營,,但這次越獄行動再次失敗。詹姆斯被送往臭名昭著的德國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詹姆斯被送抵薩克森豪森集中營時,,一名納粹軍官對他說:“這是一個好地方,就算你插翅也難飛,?!钡材匪箾]有放棄斗爭,他與獄友合作,,在納粹看守眼皮底下步步為營地挖掘隧道,。1944年秋,他和其他4名伙伴一起越獄,,計劃搭乘一艘開往瑞典的船只,。他們逃離集中營數百公里后,不幸再次落入納粹魔爪,。 這次越獄事件讓納粹黨衛(wèi)軍頭子海因里?!はD啡R顏面盡失。他下令處決詹姆斯等逃犯,、集中營負責安全的官員,、值班警衛(wèi)和集中營的設計師。所幸這項命令未獲執(zhí)行,,詹姆斯再次幸免于難,。 1945年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詹姆斯終于重獲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