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晴熱帖》(局部)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書法家,。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其父李善,,為《文選》(梁蕭統(tǒng)編選)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為左拾遺,,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薄?/font>
李白之狂,,獨步古今,,令后人追慕不已。年少輕狂的李白,,剛出道,,名氣尚微,去拜訪名震當(dāng)世的李邕,。李邕也是狂傲出了名的,,對李白卻不以為然,李白頗為忿悶,,賦詩(《上李邕》)一首留給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diào),見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br> 李白雖心有忿悶,對李邕也是很為敬重的,,在后來的詩中多次提到李邕,,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寫道:“君不見李北海(即李邕),英風(fēng)豪氣今何在,?”
李白寫這首詩時,,李邕已經(jīng)被奸相李林甫誣告陷害,被昏君唐玄宗派人杖死,。李白自己也被這對狼狽為奸的昏君奸相逐出長安,,治國安民的抱負已被腐敗荒淫所擊碎,可以說對李邕是惺惺相惜了,。
“英風(fēng)豪氣今安在,?”這一問,,問得好,問出一個千古難題:人間正道何其難,?
縱觀李邕(675-747)這一世,,雖宦海沉浮,卻傲岸不鞠的,,一直保持一種光明磊落,、嫉惡如仇的英雄氣概。他彈張昌宗之黨,,諍諫中宗之失,,斥鄭普思之邪,劾武三思之罪,,駁韋巨源之謚,,辯姚崇之冤,在武后,、中宗,、玄宗面前都敢于犯顏直諫,義正詞嚴(yán),,使當(dāng)時“奸佞切齒,,諸儒側(cè)目”,不為俗眾所容,。
木秀于林則風(fēng)摧之,。李邕錚錚傲骨,得罪了許多人,,他時在朝庭為官,,時又被貶地方為官,在地方為官的時間長達三十四年,。其中有一次是被貶到海南來,。
《舊唐書》卷一九0中《文苑中·李邕傳》載:李邕,“唐隆元年,,玄宗清內(nèi)難,,召拜左臺殿侍御史。改戶部員外郎,,又貶崖州舍城丞,。開元三年,擢為戶部郎中,?!鄙岢强h位于今海口(原瓊山)境內(nèi),。據(jù)海南師范學(xué)院副教授李勃考證,,李邕被貶為崖州舍城丞當(dāng)在711-713年間,。
李邕被貶海南,對海南的文化教育有何影響呢,?目前我還沒有找到相關(guān)的記載,。我只是想,一顆燦爛的文化巨星,,流落到海南,,多少會撞出一點火花吧。
李邕以詩文,、書法冠于當(dāng)世,,尤其以書法成就最大。
在中國書法發(fā)展史上,,唐代是晉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時在真、行,、草,、篆、隸各體書中都出現(xiàn)了影響深遠的書家,。初唐時書法尚處于漸變中,,至盛、中唐之際,,單是從草書領(lǐng)域中出現(xiàn)了新風(fēng),,隨后真、行諸體亦別開生面,。盛唐時期的書法風(fēng)格,,由初唐方整勁健趨向雄渾肥厚。真,、草更徹底擺脫了王家書派的束縛,,形成自己的新風(fēng)格,出現(xiàn)了顏真卿,、柳公權(quán)和張旭、懷素等大家,,別在楷書和狂草方面開創(chuàng)了新的境界,;篆隸二體又重新出現(xiàn)書壇,篆書以李陽冰聲名最大,,隸書則有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史惟則四家,;行書則以李邕為其冠冕,。 李邕的字從“二王”入手,,能入乎內(nèi)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說:“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于體格?!薄缎蜁V》說:“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尢著。
初學(xué)右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fù)擺脫舊習(xí),筆力一新,?!蔽簳x以來,碑銘刻石,,都用正書撰寫,,入唐以后,李邕改變用行書,,名重一時,。后人也多采用行書寫碑。李邕書法的個性特點比較明顯,,字體左高右低,,筆力遒勁舒展,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他反對機械地摹仿,,提倡創(chuàng)新,曾說:“似我者俗,,學(xué)我者死,。”《葉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將軍碑》為其代表作。蘇東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點,,元代的趙孟頫也極力追求他的筆意,從中學(xué)到了“風(fēng)度閑雅”的書法境界,。李邕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舊唐書》卷一九○中《文苑中·李邕傳》載,“邕早擅才名,,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數(shù)百首。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時議以為自古鬻文獲財,未有如邕者,?!焙脗€李邕,光靠幫別人寫碑文,,就成為大富翁,,難怪他如此特立獨行、“恃才傲物”了,。
在李邕存世不多的碑刻中,,最令世人推崇的是《岳麓寺碑》,此碑現(xiàn)存今長沙岳麓山公園內(nèi),。該碑筆力凝重雄健,,氣勢縱橫,如五岳之不可撼,。運筆博采魏晉及北朝諸家之長,,結(jié)體縱橫相宜,筆法剛?cè)岵⑹?,章法參差錯落,,化柔為剛,如行云流水,。北宋黃庭堅評其:“字勢豪逸,,真復(fù)奇崛,所恨功夫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復(fù)生,不過如此,?!鼻鍖O承澤說:“《岳麓寺碑》雖已殘剝,然其鋒穎尚凌厲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書爾爾,。昔俞仲蔚謂此碑勝《云麾》,,必有所見也,。北海書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蘇,、米而稍襲其法,;又至趙文敏,每作大書,,看意以擬之矣,。”后起書法大師,,如蘇軾,、米芾、趙孟頫等都沿襲其法,?!堵瓷剿卤份W傳“黃仙鶴刻”,黃仙鶴即李邕刻,,黃仙鶴為李邕的化名,。由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書寫、并鐫刻,,且此碑的文采,、書法、刻工都精湛獨到,,世稱“三絕碑”,。
我曾經(jīng)匆匆游覽過岳麓山,卻無緣見到此碑,,想來真是憾事,。想起多年前寫的一首新絕句《憶游岳麓山》:“書香卷著英魂彌漫,楓火燒滿山,。愛晚亭中訪杜牧,,誰敢論獨楚有才?!?br> 岳麓山有愛晚亭,,源于杜牧詩:“獨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為京兆(現(xiàn)陜西省西安市)人,,非楚人,。在岳麓書院有對聯(lián),“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我是不服氣,故賦有此詩,。而在楚地留下“三絕碑”的李邕,,也不是楚人,而是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這使我想起了清朝時的海南人張岳崧考中探花,,嘉慶皇帝為海南能出探花而發(fā)出“何地?zé)o才”的感慨。
“何地?zé)o才,!”說得真絕,。
我曾經(jīng)出差上海,在坐出租車時,,司機問知我們來自海南,,說:“我看你們不像海南人。沒有看見你們長尾巴啊,?!币苍S他是開開玩笑,但我聽來,,頗為感慨,。世人眼中的海南人,居然還要有尾巴,!連海南人自己也常常說,,海南向為蠻荒之地。真是這樣嗎,?
今天的海南,,落后于國內(nèi)一些地方,是事實,,但海南自古以來,,一直有著燦爛的文化,這一點,,了解的人又有多少,?海南從漢朝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一直受到中原先進文化的影響,,并且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到了明朝,,更是涌現(xiàn)了以邱浚、海瑞,、鐘芳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的杰出人才,,民國時期也出現(xiàn)了以陳序經(jīng)、顏任光,、范會國等為代表的許多影響中國的人物。一個蠻荒之地,,能夠這樣嗎,?
海南受中原先進文化的影響,其中重要的是一大批的貶官帶來的,。這些貶官,,我們最熟知的就是“五公”加上蘇東坡。其實,,李德裕來海南的第二年就去世了,,而不為世人所知的李邕,在海南住的時間,,比李德裕還要長,。他作為一個文化人,對海南的文化,,相信一定會帶來一些影響的,。只是因為年代久遠,我們不得而知罷了,。
要知道,,一顆流星劃過天空,也會照亮天空,,何況是巨星呢,。
延伸閱讀
李邕書法集評——
唐·竇蒙:時議云:“論詩則曰王維、崔顥,;論筆則王縉,、李邕;祖詠,、張說不得預(yù)焉,。”(《述書賦注》)
宋·歐陽修:余始得李邕書,,不甚好之,。然疑邕以書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為他書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篤,。譬猶結(jié)交,,其始也難,則其合也必久,。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為字絕不相類,豈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見邕書,,追求鍾、王以來字法,,皆可以通,,然邕書未必獨然。凡學(xué)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從邕書而得之耳。(《試筆》)
宋·米芾:李邕脫子敬體,,乏纖濃,。(《海岳名言》)
元·劉有定:初行草之書,自魏晉以來,,惟用簡札,,至銘刻必正書之。故鍾繇正書謂之銘石,,虞,、褚諸公,守而勿失,。至邕始變右軍行法,,勁拙起伏,自矜其能,,銘石悉以行狎書之,,而后世多效尤矣。(《衍極注》)
明·項穆:李邕初師逸少,,擺脫舊習(xí),,筆力更新,下手挺聳,,終失窘迫,,律以大成,殊越彀率,,此行真之初變也,。(《書法雅言》)
明·項穆:逸少一出,,會通古今。李邕得其豪挺之氣,,而失之竦窘,。(《書法雅言》)
清·馮班:董宗伯云王右軍如龍,李北海如象,;不如云王右軍如鳳,,李北海如俊鷹。(《鈍吟書要》)
清·吳德旋:學(xué)趙松雪不得真跡,,斷無從下手,。即有真跡臨摹,亦先植根柢,。昔之學(xué)趙者無過祝希哲、文徵仲,,希哲根柢在河南,、北海二家,徵仲根柢在歐陽渤海,。(《初月樓論書隨筆》)
清·朱履貞:李北海正書筆畫遒麗,,字形多寬闊不平;其行書橫畫不平,,斯蓋英邁超妙,,不拘形體耳。(《書學(xué)捷要》)
清·錢泳:古來書碑者,,在漢,、魏必以隸書,在晉,、宋,、六朝必以真書,以行書而書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晉祠銘》,,李北海繼之。(《書學(xué)》)
清·阮元:李邕等亦皆北派,,故與魏,、劉諸碑相似也。(《南北書派論》)
清·包世臣:降及唐賢,,自知才力不及古人,,故行書碑版皆有橫格就中。九宮之學(xué),,徐會稽,、李北海,、張郎中三家為尤密,傳書俱在,,潛精按驗,,信其不謬也。(《藝舟雙楫》)
清·包世臣:北海如熊肥而更捷,。(《藝舟雙楫》
清·劉熙載:李北海書氣體高異,,所難尤在一點一畫皆如拋磚落地,使人不敢以虛憍之意擬之,。李北海書以拗峭勝,,而落落不涉作為。昧其解者,,有意低昂,,走入佻巧一路,此北海所謂“似我者俗,,學(xué)我者死”也,。李北海、徐季海書多得異勢,,然所恃全在筆力,。東坡論書謂“守駿莫如跛”,余亦謂用跛莫如駿焉,。(《藝概》)
延伸閱讀
《法華寺碑》
《法華寺碑》又名《秦望山法華寺碑》,,是碑久佚,為李邕于唐開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歲時所書,,石舊在浙江山陰秦望山,,今佚。世傳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貞得之于吳門韓履卿家,,每頁四行,每行六字,,計二十三開,,東海伏靈芝刻石,今刊影出版,,為廣大書法愛好者研究或?qū)W習(xí)李北海書法提供一件新的資料,。
傳世僅何子貞藏宋拓孤本,以刀法驗之,,實是宋人刻本,,非唐刻,且似木刻,。何氏嘗雙鉤重刻一石,,其宋拓本今在上海博物館,,以前有正書局有影印本。此碑在明代就有翻刻,,作開元十一年,,或十三年者,皆是明人妄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