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時位于縣城南面而名南山。山上有一座公園,,原名“南山公園”,,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公園歷經宋元明數(shù)代營建,,特別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風期間,,全面整建,亭,、臺,、樓、閣,、塔,、寺等建筑眾多,成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198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開航580周年,,政府撥款在“天妃宮”和“三峰塔寺”舊址上興建鄭和史跡陳列館。南山公園亦改為“鄭和公園”,。
門口寫兩點半開門,,我們去的時候到時間了,卻大門緊閉,,敲門,,一會管理員才開,登記后免費入內,。整個館就一個大院,。
這個碑卻是鎮(zhèn)觀之寶。
館藏珍貴文物《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長樂候風時親自撰文鐫立的石碑。碑文楷書計1177字,,詳載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間,,鄭和前六次下西洋經過與第七次下西洋任務,是研究我國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珍貴實物史料,。
園內的三峰塔為中國名塔之一,。塔身八角七層,仿樓閣建筑,,石構,,高27.4米,塔壁刻有取材于佛教故事的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和石雕藝術的珍貴實物,。三峰塔原名“圣壽寶塔”,始建于宋紹圣三年(1096年),,政和丁酉年(1117年)落成,。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鄭和登塔察看港口時知該塔為宋徽宗祝壽而建,,頗為不悅,,說趙佶乃昏君,被金人所俘喪身北國,,遂題改塔名至今,。
寶塔細部
塔前的石盆,不知道其用途
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