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正式稱謂應為“薦福寺佛塔”,位于西安市南門外的薦福寺內(nèi),。屬于保護比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朝古都城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建筑,。小雁塔與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規(guī)模小于大雁塔,故稱小雁塔,。小雁塔的塔形秀麗,,被認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藝術遺產(chǎn)。小雁塔規(guī)模雖不及大雁塔宏大,,但環(huán)境清幽,,風景優(yōu)美,現(xiàn)今小雁塔是西安市著名古跡,,現(xiàn)位于西安博物院內(nèi),。
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龍年間,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筑,,初建時為15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門;塔身從下往上逐層內(nèi)收,,形成秀麗舒暢的外輪廓線;塔的門框用青石砌成,,門楣上用線刻法雕刻出供養(yǎng)天人圖和蔓草花紋的圖案,,雕刻極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 塔的內(nèi)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有木構式的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明清兩代時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現(xiàn)在僅存13層,。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麗美觀,各地的磚石結構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區(qū)的唐、宋時期的密檐塔雖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與小雁塔的繼承關系,。
今天寺內(nèi)還保存有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巨大鐵鐘,,鐘聲宏亮,小雁塔及其古鐘即“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地,。
園內(nèi)環(huán)境:
西安博物院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2007年對外開放。以展示的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
西安博物院以“古都西安”為題,,以西安作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為主線,,以歷代文物的展示為基礎,,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發(fā)展史和都城社會生活狀況。展廳面積約2485㎡,,陳列文物660余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