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玉
【原文】 子貢問于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歟,?」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而長,其終則詘然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FONT>
——《孔子家語·問玉第三十六》
【白話易解】 子貢有一次向孔夫子請教,問:「夫子,,很冒昧地向您請教一個問題:為什么君子以玉為貴而以美石為輕呢,?難道是因為玉少而美石多的緣故嗎?」孔子回答道:「并不是因為玉少才以它為貴,,美石多就輕賤它,。往昔的時候,君子將自己的德行與美玉的性質相比,,玉石溫和,、潤澤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它紋理細密而又堅實,,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細膩、縝密,,處事周全,;當玉石摔碎后,雖然也有棱角,,卻不尖銳,,不會傷人,如同君子之義,,正直剛毅,,卻以仁愛存心,念及一切,;垂掛著的時候,,好像要跌落下來的樣子,象征著君子的謙下恭謹,,有禮有度,;敲擊它的時候,會發(fā)出清澈激昂的聲音,,最后則嘎然而止,,與音樂的性德相似;雖然有斑點,,但不會因此而遮掩它的優(yōu)點,,縱然它很美,斑點也如此顯而易見,,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飾,;另外,,玉的色彩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里如一,,縱在暗室,也誠信不欺,;它晶瑩透亮猶如白虹,,與天的白氣相似,這是與天相配,,與天道相應,;而玉的精神可見于山川之中,,如『玉在淵則川媚,玉在山而草澤』,,所在之處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風,,涵容萬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時,,手執(zhí)玉石所制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禮,如君子之德,,無須假借外物顯示,,自然德風暢然。天下無不以美玉為貴,,這是道的顯現(xiàn),。如《詩·秦風·小戎》中提到的『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我想念著他啊,,他的君子作風,就如同溫潤的美玉一樣,。所以君子以玉為貴,,它所顯出的『仁、智,、義,、禮、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風啊,!」
《問玉》讀后感
一玉與君子
自古以來,,都有「君子佩玉」的說法。從來不知道玉有這么多美德,,最初讀《問玉》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深深地為之震撼、感動,?!赣瘛顾粫哉Z,沒有炫耀,,從不浮夸,,只有靜靜的,、安然的面對自己,面對同伴,,面對贊嘆,、毀謗,以及周圍所有善的,、惡的人事環(huán)境……它不爭不怒,,不自暴不自棄,安守自己的節(jié)操,,的確如仁人君子,。 其實,從小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名字里都有「玉」,有的是直接用了「玉」,,如「黛玉」,、「寶玉」等等;有的名字里會有一個字的偏旁部首有「王」字,,后來才知道這些字都是各種各樣的美玉的代稱,。 雖然我們不太明白「玉」的來歷,也不知道「玉」為何那么名貴,,但有一點我們可以體會得到,,那就是父母、長輩們起帶「玉」字的名字時,,一定含有對孩子一生的祝福,,把對孩子的祝福寄托到「玉」字上,那么這個「玉」字到底是什么來歷呢,?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里如是解:玉,,本義作石之美者,即色光潤,,聲舒揚,,質瑩潔之美石名之曰玉。帝王之王,,一貫三為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法天地也,。珠玉之玉,三畫正均,,像連貫形,,近俗不知中上(三橫筆劃均衡的為玉,,中橫靠上的即王)之義,「玉」字加點于旁,,以別之,。故珠玉之「玉」,本作「王」,,俗作「玉」,。 看了這段描述,原來古時候的「玉」與「王」有相同意義之處,,就明白「王」字做偏旁的那些字,,為什么是各種各樣的玉的代稱了,。 讀了這篇《問玉》才知道,,玉的可貴,不是因為數(shù)量少,,而是因為君子之德與美玉之質相應,,與君子的仁、智,、義,、禮、忠,、信等德行相應,,并與天地之道相應;尤其文中對于玉的精神的見解可謂獨到:「玉在淵則川媚,,玉在山而草澤」,,如同君子之德風,涵容萬物,,利益一方,,不假借他物自然合乎禮。如君子之德,,無須假借外物顯示,,自然德風暢然。這就讓我們想到,,一個人的教育,,一個家庭的幸福、單位的發(fā)展,,甚至國家,、社會的繁榮安定,也是要由仁德的教育感化才能夠達成,。 所以說,,天下無不以美玉為貴,,原來是道的顯現(xiàn)??桌戏蜃右谩对姟で仫L·小戎》里「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句話,佐證上古君子以玉為貴,,突出「仁,、智、義,、禮,、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風?。?/FONT> 《五經(jīng)通義·禮》里說「玉有五德:溫潤而澤,,有似于智,;銳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撓,,有似于義;有瑕于內(nèi),,必見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墜,,有似于禮,。」看來古人對于君子之德與玉質是早在孔夫子之前就有論述了,。 《說文解字》中這樣描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說文解字》里的幾點論述再次表明,,玉之品質就是君子之德,。 后來的孟老夫子說人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顾裕邮紫仁且粋€人,,然后再進一步提升道德學問,,成為君子。 正如《禮記·學記》里所說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玉石不經(jīng)雕琢不會成為人們有用的或者喜愛的器具,,一個人也是只有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仁人君子,,所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二君子之德
玉的品質即君子之德,,也就是人內(nèi)在本善的外現(xiàn),。 那么什么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君子呢?君子的德行到底有多少呢,?我們還是來看看古圣先賢給我們的教誨吧,。
仁
《論語·季氏》中提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顾^「顏色和潤曰溫」《詩經(jīng)·國風·秦風·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箿赜钟小负蜌狻怪x。 「仁」,,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代表的是兩個人,,有自己,,還有他人,于是就構成了一個社會,。君子所到之處能潤澤,、教化一方,「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是君子的可貴之處,他不會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他不要求別人,只是嚴格要求自己,。君子可以親近,,可以學習,可以感召有同樣德行的同伴,,甚至影響,、感化德行不好的人,,所謂「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君子「和而不流」,,謙謙君子溫文爾雅,,會顧全大局,但并不隨波逐流,,更不會同流合污,,因為君子「窮不改節(jié)」,,君子會遵循天地賦予他的美德而行事,秉承圣賢的教誨踏踏實實做人,,一絲不茍,。 《論語·衛(wèi)靈公》中還這樣描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也就是說君子雖然內(nèi)心里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
智
「縝密」,,是說玉的紋理細致周密,,就如同有智慧的君子,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智」的本意當「知」講,,無所不知的意思,。達事理曰智,判可否曰智,,具識見曰智,君子的智在于他考慮周全,,觸類旁通?!吨芤住は缔o傳》里有「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縝密而不出也」。 夫子說過,,「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放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都能夠勝任,,并不拘泥一個固定的環(huán)境模式。例如真正的君子,,首先是位孝子,,他不但能夠體察父母對物質生活的需求程度,不同于一般人的,他還知道要孝養(yǎng)父母的「心」,、「志」,、「智」,幫助父母提升道德學問,,提高人生的境界,,圓滿父母的智慧,,從而達到「大孝不匱」,然后達到「忠臣出于孝子之門」的境地,,最后「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忠孝兩全,。 作為領導,,能夠照顧到每一位下屬,讓員工都能夠各盡其用,,各司其職,;做老師的,對學生能夠因材施教,,長善救失,。 在一個集體當中,,我們不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夠處處為整個團體著想,,為團體中的每一位同仁著想,甚至能夠觀照到團隊的合作伙伴,、團隊所服務的對象的需要。我們生活中常常說:「這個人很有智慧」,,多是因為他能夠活學活用,。
義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中,「羊」為善祥之意,,也就是說,,善良祥瑞為「義」,其本意做「己之威儀」解,。許慎先生在《說文解字》也有講到,一己所顯現(xiàn)之外之氣度,、容止等,合稱為義。另有「天理正路曰義」?!墩撜Z·里仁》中「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怪祆浞蜃邮沁@樣為其做注的,,「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FONT> 德行高潔稱之為廉,。直,,即方正曰廉,。廉還指棱,四方木,,有一個詞語叫「廉隅」本指器物邊之直、角之方,后借以喻方直之人品?!竸ァ估麄玻噶粍ァ?,也就是說堅硬而不傷人。這句描述形象地展示了玉的高潔品性:「撓而不折,,銳廉而不忮」,,為了堅定的信念,,寧可折斷也不屈不撓,就連斷開的同時,,也不忘恪守自己的本性——「外圓內(nèi)方」,,方的有道理,,方的有章法,但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則而傷到他人。這是玉的可貴,,也是君子美德的昭示,,那一瞬間,,沒有言語,,卻令人久久銘記在心,,無法泯滅。就像夫子的學生子路,,他被殺害離開人世的一刻,,也要正冠緊衣,,永遠不忘夫子給予的教誨,始終如一……
禮
禮是人類的行為規(guī)范,,「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jié)文」,,禮不是創(chuàng)造,,而是人類與生俱來應當遵循的自然法則,。墜,,有落下的意思。垂之如墜,,非常生動地繪出了「禮」的形象,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自性的流露,。《說文解字》中是這樣闡釋「禮」的:禮,,履也,。就是說禮是用來做的,有躬身踐行的意思,。古語云:謙恭有禮,。正如君子,自卑尊人,,卑是謙卑,,不是卑賤,是放低自己,尊重別人,又非常自重自愛,。夫子說過: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墩撜Z·顏淵》篇也記載了孔子向顏淵講「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的話,?!甘У蓝蟮拢У露笕?,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所以如想恢復「道,、德」,,首先就要依循禮來行事。 《禮記·樂記》中有記載:「樂者,,天地之和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FONT> 音樂可以緩解壓力,和諧感情,,使人際關系融洽,,使人在行為上向善。甚至對于人感情中的哀,、悲之情,,也可以通過音樂得以渲泄,使不良情緒趨于平和,,不會使人心惑智亂,,做出有違禮義的事來?!笜芬舱?,和之不可變老也?!埂笜氛?,審一以定和也」、「樂者敦和」,,這些都是說「樂」的基本特征是「和」,。音樂上的「和」逐漸與「禮」相配合,起輔助作用的,,用以和諧各種禮義關系,。 「叩之其聲清越而長」,不禁使人想到《禮記·學記》中「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的「善待問者」,,君子不正是這樣嗎,?清越的聲音沒有雜質,,令人賞心,而它的聲音又嘎然而止,,正如君子的進退有節(jié),,張弛有度。樂帶給人的是心與心的交流,,能夠移風易俗,,起著教化民心的作用。就像君子能夠團結照顧到很多人,,他以道義為準則與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像空氣里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感到很舒適,。
忠
「盡心竭力謂之忠」,,古以不懈于心為敬;必盡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為之忠,。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為正直之德,不偏不倚,。 我們試想,,未經(jīng)雕琢的玉石,還是璞玉的時候,,還跟其貌不揚的普通石頭混在一起的,,但它并不因此而自餒或是瞧不起身旁的石頭,因為玉的光芒是凜于內(nèi)而非形于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達瀟灑的風度,,不露鋒芒,,不事張揚,無大悲大喜,,無偏執(zhí)激狂,,生命的狀態(tài)在這里呈現(xiàn)出一種成熟的圓潤。所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君子守之中道而已,。
信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中這樣解釋「信」:從人言,言為心聲,,凡人說話要落實才能夠見得人,,故其本義作「誠」解。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里說:「篤實不自欺,,亦不欺人之意,。」所以「誠」曰「信」,,我們現(xiàn)代人,,常常把兩個字連在一起說「誠信」。 古人贊揚有品德,、守信用,、言行一致人會用「一諾千金」這個詞,這個詞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非常講信用,。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留下了「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美談,??梢姡湃藢τ谡\信的看法,,就是說到做到,。 「朋友有信」是五倫之一,「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傳統(tǒng)八德,。「信」,,歷來是傳統(tǒng)文化的五倫八德之一,,因為「信」是古圣先賢,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凝練的一種德行,一種做人之本,、為政之則和成業(yè)之道,。 綜上所述,玉所具有的這些品質,,都是古代仁人君子之德,。
三君子與小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君子常常與小人相對而言,,什么人能稱得上君子,? 這里附上幾則有關君子與小人的文字。 《論語·里仁》里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義」就是「宜」,,也就是說,,君子走的始終是一條適宜的正路。而小人則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驅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梗ā墩撜Z·里仁》) 就是說,,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道德學問的提升,,小人則惦記的是自己的個人空間,。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guī)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則滿腦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是因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過這種勾結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黨營私」,,正是這個意思。而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梗ā墩撜Z·子路》) 說,同「悅」,,高興,。一個君子你很容易與他相處,但是你又難以取悅他,。假如你想以不正當?shù)氖侄稳偹?,他反而會不高興。決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后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jù)你的才干,,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shù)模策€是會很高興,。但這樣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取得了他一時的歡心,他以后就會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很可能最后也達不到愿望,他還會對你求全責備,。所以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有關君子與小人的言語還有很多,這里只摘錄《論語》中的幾句,,并做了一些粗淺的解釋,。 從《問玉》以及本文查閱的資料,我們想到:有了美玉的品質,,有了君子之德,,何愁家業(yè)不興、事業(yè)不旺,?國家又如何會不繁榮,、社會又如何會不安定? 《大學》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本立而道生」。 因為家庭,、單位,、國家、社會都是由單個的社會人構成的,,君子之德是修正個人品格的標準,,如果人人達標,必是家和人樂,,各得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