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有良方
子宮脫垂(脫出),中醫(yī)謂之陰挺,。要把脫出之子宮或陰道縮回去,,在西醫(yī)要用手術(shù),在中醫(yī)則用內(nèi)服藥和熏洗藥?,F(xiàn)列出民間一些治子宮脫垂的良方,,供大家參考。
巴戟天60g(重癥者120g),,熬成濃湯,,將其燉豬腸頭(靠近肛門的一段,長約20cm)食用,,一般服食數(shù)次可愈,。
西洋參6g,黃芪30g,,升麻6g,,五倍子4.5g,小茴香2~3g,,烏梅4枚,,水煎分2次服。
白蓖麻根(入泥部分)20g,,與黨參20g,,黃芪20g,白術(shù)13g,,茯苓10g,,炙甘草5g同米酒共煎,空腹服。愈后用香蕉花蕊(即嫩蕉)蒸熟,,曬干燉酒食,,可防止再患。
炙黃芪25g,,炙黨參18g,,白術(shù)12g,酒洗川芎9g,,炙甘草6g,,酒炒寸冬9g,酒炒杜仲12g,,升麻9g,,酒洗當(dāng)歸9g。同煎服,。如加高麗參9g更好,。
黑芝麻60g,升麻30g,,豬大腸1具,,3味共煮食之。
黨參120g,,北芪120g,,升麻5g。上藥用酒燉嫩母雞食,。
蛇床子0.5kg,,炒熱,用布包好,,熨腹部,。
茶子(又名茶麩)90~100g,米醋250g,。先煮醋沸騰,,后下茶子末,,出味時,,盛盆中用以熏陰部,每日3次,,并服補中益氣湯,。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作者:梁慶森
百會穴貼敷治子宮下垂
五倍子5克,蓖麻5粒,,升麻3克,。共研為泥,貼敷于百會穴,膠布固定,,每日早,、中、晚3次,,每次貼10分鐘,,10天為一療程,療效不明顯可續(xù)用一療程,。筆者臨床用此法治療子宮下垂,,常可取得滿意療效,。
中醫(yī)認為,,子宮下垂多屬中氣下陷,清陽不升所致,,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腑,六腑清陽之氣皆聚于此,。故取督脈之巔頂百會穴貼敷,,使陽氣上升,濁氣下降,,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傅青主女科·正產(chǎn)腸下穴》云:“用蓖麻仁49粒,,搗涂頂心以提之,,腸升即刻洗去,時長則恐吐血,,此也升腸之一法也,。”筆者加收斂升提之五倍子,、升麻化裁用藥,,收效滿意。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作者:□ 王金亮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
治子宮脫垂驗方
子宮脫垂屬中醫(yī)“陰挺”范疇,,多因氣虛,、腎虛所致。治宜補氣,、升陽,、益腎、固脫?,F(xiàn)薦一中藥驗方如下:
生龍骨,、生牡蠣各15克,升麻8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服用。并配合用烏梅20克,,水煎熏洗患處,,每日2次。一般連用10天左右可愈,。
注意服藥治療期間,,忌食生冷,避免重體力勞動,。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作者:□ 郭旭光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針罐藥綜合治療子宮脫垂效果好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日前,專家提醒人們,,老年婦女子宮脫垂是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的疾病之一,,應(yīng)給予關(guān)注。
據(jù)統(tǒng)計,,在子宮脫垂病人中,,絕經(jīng)后期者占61.3%;在60歲以上的婦女中,,約1/4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但其中10%卻無自覺癥狀。
中醫(yī)專家認為,,以針灸和拔罐并用治療子宮脫垂有較好療效,。
治療方法:取氣海、關(guān)元,、中極,、歸來為主穴,百會為配穴,。在主穴上,,采用單純拔罐法,或針刺后拔罐法,、閃罐法,,留罐20分鐘或閃罐15~20次;在配穴上,,艾灸3~5壯(不拔罐),。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5次為1療程,。
在治療期間,病人應(yīng)避免過勞、防風(fēng)寒,、忌食辛辣燥烈之物,、注意小腹保暖等,有利于鞏固療效,;若能配用補中益氣湯加枳殼,,水煎內(nèi)服,效果更佳,。 (壹 名)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