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牌串飾 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 通長97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26出土于墓主人胸前,。本串飾由大小玉珠55顆,玉圓,、方管47件,,梯形玉牌1件、玉龜88件,、料珠95顆,,料管15顆,瑪瑙珠管244顆等構(gòu)成,,編排有序,,當為玉組配中之重器。整個串飾以梯形玉牌為中心,,其上九條串飾呈封閉狀,,佩戴于頸部;其下十一條串飾呈放射狀,。從玉器組件看,,來自不同的時代,其中梯形玉牌屬于典型的春秋早期的作品,,做工亦相當細致,,由數(shù)十條龍紋構(gòu)成獸面,設(shè)計巧妙,,生動傳神,。
玉腕飾 西周至春秋早期 周長18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19出土由1件玉鳥,、4件玉貝以及瑪瑙珠120顆組成,5件玉器均為青黃玉,,一件相類似的玉飾出土于墓主人左手腕,。
玉腕飾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周長20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26出土該腕飾由1件弧形方玉牌,,1件玉獸面、4件玉蠶,、4件玉貝,、4件玉龜、4顆玉珠以及60顆瑪瑙珠相間串聯(lián)而成,,所有玉器均為青黃玉,,其中弧形方牌因受沁而呈黃褐色,玉器體量小而制作精美,,反映墓主生前身份之高貴,。
玉立人 高5.6厘米 寬3.5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26出土
花蕾形玉飾 西周至春秋早期 高5厘米 寬4.1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26出土出土于墓主胸腹部,,青黃玉,質(zhì)地細膩,,因受沁而有少許棕褐色斑,。形體做花朵狀,雙面工,,兩側(cè)各伸出一鳥獸,,兩首相背,共用一身,。鳥身下雕一環(huán)形鈕,,以便系佩。
玉牛
神人鳳紋玉柄形器 西周中期 長17.8厘米 寬3.8厘米 厚0.6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27出土該柄形器青白玉制成,因受沁有少許綹裂處成棕紅色,,局部白化嚴重,。其上部紋飾為長尾鳳鳥,下部紋飾為神人,。
細部
神人龍鳳紋玉柄形器 西周中期 長18厘米 寬2.5厘米 厚0.7厘米 2005年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M27出土該器受沁嚴重,,玉質(zhì)難辨,。主題為屈身蹲踞的神人,神人的身軀藏伏神龍,,其上部為左望的鳳鳥,,紋飾構(gòu)圖巧妙精準。其中神人圓目,,眼線清晰,,發(fā)細如絲,,下肢蹲立,足如鳥爪,。
七璜聯(lián)珠玉組佩 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總長105厘米韓城市梁帶村M26出土由7件玉璜,、1件圓形牌和728顆瑪瑙珠分三排串聯(lián)而成,,下葬時佩戴于墓主胸前。自上而下,,第二與第三件,、第四與第五件為對剖而成。第六與第七件玉璜制作最為精美,,成型對開,。該組佩為西周時期陜西地區(qū)出土的最高等級組佩。
細部
“陳請士”玉印、水晶印 西漢 水晶印通高1.5厘米,、邊長2.1厘米玉印通高1.3厘米,、邊長2.1厘米 1992年陜西省西安市北郊西北醫(yī)療設(shè)備廠漢墓出土兩印同出于一座漢墓,形制,、大小相近,。方印,鈕呈覆斗形,,有穿,,印面篆刻“陳請士”三字,文字布局略有不同,。這兩枚漢印材質(zhì)精美,,印文布局嚴整,,工藝精湛,。尤其是水晶印晶瑩剔透,,是難得的西漢水晶印珍品。
貼金玉佩 唐 高4.5厘米 寬5.3厘米 厚0.4厘米 1976年西安市未央?yún)^(qū)孫家灣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玉佩呈三角形,,頂尖,底邊平,,兩腰為三連弧形,,單面雕琢。正面飾鑲金變形雙鳳蟠螭紋,,紋飾以金箔貼在陰刻線條的槽底,,在晶瑩潤白的玉件上飾以貼金紋飾,顯得格外華貴富麗,。
瑪瑙杯 唐 高7.5厘米口徑13.5厘米 厚0.7厘米 1968年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韓森寨出土。以深褐色夾如乳白紋理的瑪瑙雕琢而成,。杯體呈長橢圓形,,腹部微鼓,近底處內(nèi)收,。杯內(nèi)底光滑,,外底附一矮圈足。通體雖無雕琢紋樣,,但選用的瑪瑙紋理,,自然天成,頗具裝飾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