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謊言 大雪 不久前在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中看到一個小案子,耐人尋味,。 事情本來很平常: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女生叫明子——節(jié)目主持人特別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十分溫順乖巧的孩子”——在去年中秋節(jié)那天,被班主任拉住紅領巾猛拽了幾下(因為她父親在當天早上到學校投訴班主任亂收費),,造成頸椎脫位,,住院治療十多天后痊愈。 家長告到學校,,學校敷衍推委,;告到區(qū)教育局,倒是受到了重視,,局方派出了調查組,,周密調查后得出結論:沒有發(fā)現老師行兇的證據。家長悲憤之下,求助于媒體,,引起了幾家新聞單位的關注,,調查的調查,曝光的曝光,。 形成輿論壓力后,,班主任以攻為守,以侵害名譽權將學生家長告上法庭,。明子家長覺得簡直豈有此理,!提出反訴,要求班主任賠禮道歉并賠償醫(yī)藥費及精神損失,。法院審理時采納了媒體記者調查學生取得的證據,,判決班主任侵害事實成立,賠償明子醫(yī)藥費1800元,,精神損失費4000元,。 一直敘述到這里,應當說還是乏善可陳,。震撼效應產生在水落石出,、眼看要風平浪靜之時。明子傷愈返校后,,被全體同學所孤立,。更有甚者,班上同學還自發(fā)地組織了一個“跟蹤團”來監(jiān)視她的行動,。這個“跟蹤團”有組織,,有分工,情報直接送給班主任,。一個小男生還用刀當面威脅恐嚇明子,,收到滿意的效果后,旋即給班主任寫了一份“喜報”,。這對小明子的打擊,,遠遠大于先前所受的暴力侵害。 電視里這個女孩垂淚說:我再也不想上學了,。 在節(jié)目中,,我們看到與明子同班的二十幾個孩子面對鏡頭,記者問他們,,有沒有看到老師拽明子的紅領巾,?這些孩子像統(tǒng)一訓練過一樣,齊聲高喊: “沒——有——,!” 由于我已經知道真相,,看著那些天真無邪的小臉,,心里難以抑制地涌出厭惡和悲哀。 這些孩子其實明知自己是在撒謊,。他們不但撒謊,,還懂得以積極的迫害行動取得老師的歡心,。這只是一群不到10歲的孩子?。∷麄円呀浂昧死﹃P系,,已經明白得罪同學與得罪老師,,哪樣對自己最有害。他們甚至非常成熟地知道把握這個來之不 這些孩子,,10年以后要進入大學,,20年后會成為官員、學者,、律師,、法官,他們將掌握整個社會的命運,,他們將不斷面對舍己為人還是損人利己的選擇,,而童年的烙印,會在其中發(fā)揮多大的影響,? 但責任在孩子嗎,?不!有沒有一位家長,,在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后,,會對孩子說:“你一定要說出真相,不要怕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家長自己成為此事的當事人,,他會挺身而出,為明子作證嗎,?假如我是其中一個家長,,我會教自己的孩子為明子作證,從而得罪學校,、老師和整個班集體嗎,?反思自己一生,,多少次面對邪惡和謊言,難道沒有做出過屈辱的選擇,? 所以,,我們既不要責備那些孩子,也不要批評那些家長,,因為,,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縮影。在這個事件中出場的人物不過是一面鏡子,,它照出的,,是我們共同的丑惡靈魂。 這也不能怨我們,。如果我們真的像嬰兒一樣純潔,,天使一樣坦誠,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還能否生存,?無數失敗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聰明起來,。我們再也不信奉正義,、良知,“良心多少錢一斤”遂成為這個時代的道德宣言,。我們認定自己的利益只能一點一滴去從別人手里爭奪,,那么,怎么能教孩子從小誠實守信,?大多數家長,,恐怕巴不得孩子10歲以前就掌握三十六計,18歲以前就精通“哈佛學不到”的學問,。 林語堂先生在65年前寫的《中國人》中指出,,“在中國,如果一個人有公共精神,,他就會有危險,。”因此,,“我們敬佩他們,,熱愛他們,但我們不希望家里有這樣的人,。當我們看到一個男孩有太多的公共精神,,以至使自己陷人窘境時,我們會大膽地預見這個男孩將是他父母的災星,。如果我們能盡早地阻止他,,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如果林先生再生,,來為我們做一個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劣根性的演講,,《中國人》中的文字,不需要做任何修改,。65年過去了,,我們的生產力從馬車進步到航天器,我們的生活方式從煤油燈發(fā)展到多媒體家庭影院,,而我們關于社會,、公平、正義的觀念,,并沒有隨之一起進步。從華老栓手上的人血饅頭到明子的同學獻給老師的“喜報”,,其實質并無不同,。 偉大的孟子曾發(fā)出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呼吁,,那是何等的境界?。〉珟浊陙?,中國人一直不幸掙扎在求生存,、求溫飽的邊緣地帶,殘酷的現實使他們認準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吃飽了才是硬道理,、富起來才是硬道理。禮義廉恥等等軟道理只能漂洋過海,,應了孔子的一句氣話:我這一套如果行不通,,就他娘的出國。 現在,,西方人民不但普遍做到了“幼人之幼,,老人之老”,甚至推廣到以人道對待動物,,別說這樣拽孩子的脖子,,就是拽小狗的脖子,也會有人打抱不平,。每當看到類似的西方社會新聞,,我們那些有識之士就一撇嘴:“真是吃飽了撐的!” 是啊,,洋鬼子哪里有我們聰明,。我們會把自己家里裝潢得像賓館,,而把賓館糟踏得像豬圈;我們知道進家換鞋,,而誓死不去掃樓道,;我們知道痰盂放在家里不衛(wèi)生,而創(chuàng)造出開窗吐痰法,;我們從不擔心丟棄的廢電池會污染土壤水源,,因為我們早就懂得了喝純凈水;我們知道在公司的班車上要搶先給上司讓座,,而在公共汽車上就完全不要理會任何人,。這里包藏的精妙的關系和復雜的計算,豈是洋鬼子們可以理解的,? (《讀者文摘》2001年第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