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北大半年了,,總也對與它齊名并肩的“兄弟”心懷向往,,卻又未及走近??偢杏X,,去清華要有一番準備,究竟準備什么,,也說不清,。今天天好,大家的情緒也都一致對路,,所以,,在早餐之后,結(jié)伴成行,。要走的路程并不遠,,轉(zhuǎn)眼已來到它的西門,高高正正的門是它最先留給我們和世界的印象,,讓人還未走入已感覺嚴謹與敬仰,。
走進清華,就走進了一個廣闊的世界,,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大,,是開闊,連同路邊那條河里未解凍的冰都傳遞著一種厚重,,好象整個也春天不足以使它融化,,它依然要長長地沉默著。除這些之外,,讓我們邊走邊不往感嘆的,,就是連綿的小山丘與成片的小樹林了,,它們在道路兩旁不絕閃現(xiàn),,和將來到的春天一起,帶我們置身于清秀。我們想象著當綠意叢生后,,這里的景致,。所以,一致認為,,要再來才對,。
走了好久,才到達清華園,,分別拍照后,,步入其中。依舊是山和樹,,依舊是清清靜靜的世界,,許是世界大,雖然周末也沒有更多的人(相比而言,,北大校園要熱鬧很多),,不過,來到它的標志物“日冕”面前,,刻于上面的一句話給了我們答案:“行勝于言”,。這刻于1920年的四個字告訴我們清華人一直以來的精神:看似無聲,卻行走在科技文化的最前沿,。校園處處懸著彩色小旗,,上面提醒我們:清華百年校慶年。頓時,,它的滿目清秀間有了歷史的厚重,。
走過大片草地,來到了它的“后花園”,,看到了水,。這里所懷念的是兩個杰出的清華人:聞一多與朱自清。他們的雕像風格不同,,屬于他們的亭子也一個山上一個山下,,但并不影響他們二人在清華心里在我們心里的位置。聞一多的塑像泛著紅色,,高大魁梧,,一如他激情的生命與詩歌,一如他走過的充滿愛的歲月,,是啊,,就象他說過的:“詩人的主要責任是愛,愛他的祖國也愛他的祖國的人民,?!彼澈蟮纳缴?,“聞亭”靜靜佇立,一口鐘時時提醒著走過這里的人,,提醒著我們生命最深重的價值與意義,。
走過聞一多,就看到了“自清亭”,,這本是座古亭,,在朱自清先生百年誕辰時被正式命名為“自清”,刻在石碑上的字并不多,,但字字刻著清華人的驕傲,。我的目光,沒等到別人早已望到了在遠遠的隔著水的地方,,有一個臨水執(zhí)書端坐的白色“身影”,,那一定是朱自清先生了,
他當年就是在這里,,面對著這一片風景,,寫出了《荷塘月色》。盡管此時的池塘還透著未蘇醒的冬意,,可我依然想得到盛夏夜里它的恬靜與曼妙,,它如畫如詩的月色與意境。我們快快走近那端坐的“人”,,側(cè)身于他的近旁,,留下永恒的記憶。從此,,“荷塘月色”不再只是書本里的文字,,不再只是想象中的美景,而成為我們真正走到過的世界,。
當年朱先生走過的“小煤屑路”早已無處可尋,,平鋪的直徑帶我們四處抵達。
翻過山頭,,是另一個鮮活場景,,同學們正在老師的引領下準備著百年校慶的節(jié)目編排。他們的身姿與生機展現(xiàn)著清華學子今天的風華,,與剛剛走過的偉大塑像相比,,不,也許,,根本不必相比,,他們都是清華。都是一樣的生命寫意與激情如歌,。
我們,,終究要靜靜離開,,繞道于它的正門,另一種厚重滲透在它現(xiàn)代化的教學建筑群間,,一幢幢建筑彰顯著清華人精密與博大的胸懷,沒有更多色彩,,卻自有“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樸實情懷;一棵棵參天古木列道兩旁,,如巨手托起蒼天,。我們的回首不僅代表著敬意與留戀,更有再來時相執(zhí)于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