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背景簡介 林逋(967~1028),,錢塘人。北宋詩人,。他種梅養(yǎng)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正是他對梅花有著異乎尋常的感情,,才能寫出這首流傳久遠的詠梅絕調來。 此詩之妙在于脫略花之形跡,,著意寫意傳神,,因而用側面烘托的筆法,從各個角度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這種神韻其實就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此詩一出,,后人奉為詠梅的絕唱,。
●北京大學中文系程郁綴教授點評 【主持人】林逋在中國詩歌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人,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程郁綴】《山園小梅》這首詩它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一首名詩,。林逋是北宋初期的一個詩人,他的字叫做“和靖”,,人們稱他林和靖,。他隱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沒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歡梅花,,以梅為妻,,加之他非常喜歡白鶴,他養(yǎng)了很多白鶴,,以鶴為子,,所以有“梅妻鶴子”之稱。他寫了很多歌頌梅花的詩歌,,其中《山園小梅》是非常突出的一首,。 【主持人】請您給我們評析一下這首詩吧! 【程郁綴】“眾芳搖落獨暄妍”,,梅花它是開在冬天和春天相臨的時候?!氨姺紦u落”梅花暄妍,,“暄妍”就是風景非常美好?!罢急M風情向小園”,,把整個小園里的風情都占有了,一開始就把梅花寫得很不一般,。下面說“疏影橫斜水清淺”是寫這個梅枝稀稀疏疏的,,在這個清清的水倒映之下映入清清的水上?!鞍迪愀釉曼S昏”這是寫的梅香,,在這個朦朧的月色之下陣陣的梅香飄浮過來。所以他一句寫梅的姿態(tài),,一句寫梅的幽香,,這兩句是非常有名的句子。后來南宋詞人姜白石,,他就以“疏影”和“暗香”作為詞牌的名稱寫了兩首歌頌梅花的詞,。那么下面他接著寫的“霜禽欲下先偷眼”,這個“霜禽”有兩種說法:一個就是它是冬春時候霜有冷的意思,,一種說霜是白的意思,。“霜禽”有人聯(lián)系到林和靖他特別喜歡白鶴,,所以可能是指的白鶴,,這樣理解也是可以的?!八萦孪韧笛邸薄跋韧笛邸睂懙梅浅P蜗?,特別是這個“偷眼”偷偷地窺看一下。說這個“粉蝶如知合斷魂”,蝴蝶如果知道如此美好的梅花的話,,它一定快活地要暈了,。“斷魂”就是銷魂,,銷魂就是一個人的感情極端的快樂,,或者極端的悲傷,這里是指極端的快樂,。因為春天的蝴蝶它是不能看到初春時候的梅花的,,如果粉蝶看到如此好的梅花的話,可能是要快活極了,、高興極了,。最后詩人說“幸有微吟可相狎”,有這種在這個梅花前面,,在淡淡的月色下面,,詩人非常高興地吟詩?!安恍杼窗骞步痖住?,不需檀板啊金樽啊那些華麗的高貴的東西,在這種非常美好的梅花和非常幽香的梅香下面詩人自我沉醉,、自我欣賞,、自我吟詩,這是最佳的境界,。所以在詠梅的詩歌當中,,這首詩是非常突出的一首詩歌。特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句,,歐陽修是特別推崇,認為這句詩歌在詠梅詩中是最杰出的,。所以林和靖的這首《山園小梅》,,在我們整個中國的詠梅詩歌當中也是一枝獨秀的。 【主持人】林逋其人,、其詩對我們今天的意義何在,? 【程郁綴】這個林和靖的一生是非常特殊的,他一生隱居在西湖孤山,,20多年都沒有到杭州城市里去窺一窺,,這也是他非常難得的。他這首詩歌體現(xiàn)了他追求高潔,、一塵不染的這樣一種情懷,。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潔冰清,。當然他這個完全的離開社會,、離開人世隱居到孤山這一點我想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沒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種高潔的情懷,,追求那種在梅花的描寫當中所寄托的那種人生的追求,這一點我們還是可以學習的,。
賞析文章: 首聯(lián)作者就直接抒發(fā)對梅花的贊賞:“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百花凋謝后只有梅花明媚鮮艷,,在小園中占盡風情韻致,。一個“獨"字展現(xiàn)出梅的不同凡響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韻。 頷聯(lián)對梅花作具體描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lián)更是曲盡其妙,,為歷代傳誦名句。即疏長的枝條橫斜在淺淺的,、清澈見底的水面上,,幽幽的香氣飄散在朦朧的月色里。作者從視覺角度寫梅,、影,、月、水,,又從嗅覺角度寫梅香,,二者結合如此巧妙,繪出了一幅絕妙的溪邊月下梅花圖,。 頸聯(lián)則是著意作環(huán)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倍斓镍B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跋韧笛邸比謱懙脗魃?,極寫冬鳥愛梅之甚。再寫粉蝶,,它們如知梅的風姿一定會喜歡得要命,,乃至失魂落魄,,把粉蝶對梅的喜愛夸張到了極點。這一聯(lián)進一步烘托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及幽居之樂,。 尾聯(lián)作者被梅陶醉,,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比缭谫p梅時低聲吟誦,那么,,在恬靜的山村里盡可自得其樂,,那種敲動檀板,啟動歌喉,,并用金樽對飲助興的熱鬧場面又有何用呢,?這就把詩人的情操趣味和盤托出,使詠物與抒懷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