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搗蒼耳根葉,,和小兒尿絞取汁,冷撮一升,,日三度,,(《食療本草》)③治中風,頭痛,,濕痹,,四肢拘攣痛:蒼耳嫩苗葉一斤,酥一兩,。先煮蒼耳三,、五沸,漉出,,用豉一合,,水二大盞半,煎豉取汁一盞半,,入蒼耳及五味,,調(diào)和作羹,入酥食之,。(《圣惠方》蒼耳葉羹 別名 蒼耳膏 處方 蒼耳草,。功能主治 癘風。用法用量 蒼耳膏(《衛(wèi)生鴻寶》卷三),。注意 忌鹽百日,。摘錄 《瘍科選粹》卷六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1 二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三六:蒼耳膏 別名 蒼耳散處方 蒼耳根莖葉不拘多少,。制法 上藥燒灰,研細,,以醋泔淀調(diào)如糊,。功能主治 一切疔腫。用法用量 蒼耳散(《三因》卷十五),。摘錄 處方 蒼耳草(去根)不拘多少,。制法 水洗凈,少干,,不犯鐵器,,截斷,搗,,取自然汁,,去荄滓,,夏布漉過,桑柴慢火熬成膏,,膏將成如稠粥時,,約膏1斤,入蜂蜜4兩,,木瓜末2兩,,和勻,又入自然姜汁2兩同和,,取起,,以新瓷罐 處方 鮮蒼耳草5斤。制法 將蒼耳草去根須切斷,,約二寸長,,曬干后,放大鍋內(nèi),,水15斤,,由早晨七時,熬至午后,,將汁濾凈,,再將外熬至晚七時,成為膏后,,不加糖質(zhì),。功能主治 殺蟲祛風。主麻風及一切風濕之病,。 蒼耳丸 處方 蒼耳草子,、根、莖皆可用,。制法 上銼,,焙干,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功能主治 久瘧不愈。用法用量 不拘時候服,。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二 《圣惠》卷六十九 別名 蒼耳 十二:蒼耳散 處方 蒼耳,、威靈、羌,、獨,、通、當歸、白芷,、半,、防風、苡仁,、梔子,、蒼、苓,、澤,。功能主治 手足麻痹,臂痛不舉,。摘錄 《證治寶鑒》卷十二《圣濟總錄》卷三十三:蒼耳散 處方 蒼耳(重午 《經(jīng)驗良方》)⑤治丹毒流火:鮮蒼耳草根與葉,,煎湯,熏洗紅腫處,。(《貴陽市秘方驗方》)⑥治高血壓:蒼耳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陜西中草藥》)⑦治痢疾:蒼耳根一兩,。煨紅糖水服,。(《貴州草藥》)⑧治腎炎水腫:蒼耳根一兩。水煎服或配伍應用,。(《 別名 蒼耳散,、蒼耳湯處方 蒼耳3兩。制法 上為末,。功能主治 風寒濕痹,,四肢拘攣。用法用量 蒼耳散(《得效》卷三),、蒼耳湯(《赤水玄珠》卷十二),。摘錄 方出《證類本草》卷 1朵,無花冠,;瘦果倒卵形,,無冠毛。本屬植物常以總苞上的刺附著人畜的身上藉以遠播,。屬下物種 蒼耳,、蒼耳(原變種)、刺蒼耳,、近無刺蒼耳、蒙古蒼耳,、偏基蒼耳最后修訂于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13:46:58 (GMT+08:00) 處方 蒼耳苗葉1斤(絞取汁),,白術(shù)5合。功能主治 五痔下血。用法用量 先用清豉汁2升煎令沸,,次下米,、蒼耳汁、蔥,、椒,、鹽等,煮熟作羮,,空心食之,。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九○ 最后修訂于 2 處方 蒼耳蟲、麻油制法 立秋后采集蒼耳蟲(在蒼耳草梗中形狀如小蠶的白色小蟲),,浸入麻油中備用,。功能主治 據(jù)報道,用本方治療癤腫,、疔瘡等,,一般用藥2次即見效。用法用量 先用生理鹽水,,或濃茶 ,。為末,蜜調(diào)涂之,。(《圣濟總錄》)㈡蒼耳草梗中蟲一條,,白梅肉三、四分,。同搗如泥,,貼之。(《保壽堂經(jīng)驗方》)㈢蒼耳節(jié)內(nèi)蟲四十九條,,捶碎,,入人言少許,捶成塊,,刺瘡令破,,敷之,少頃以手撮出根,。(《綱目》)㈣蒼耳蟲(不拘量),,冰片、雄黃各少許(研末 《*辭典》:蒼耳花 出處 《綱目》拼音名 Cānɡ ěr Huā 來源 為菊科植物蒼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 ①《綱目》:"主白癩頑癢,。"②《南寧市藥物志》:&q 處方 蒼耳子2升(熟杵,為末),。功能主治 老人風冷痹,,筋脈緩急,。用法用量 常服極治風熱,明目,。摘錄 《養(yǎng)老奉親》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1:29:57 (GMT+08 《普濟方》卷六十六引《肘后方》:蒼耳湯 處方 蒼耳子1合(根亦佳),。功能主治 牙齒疼。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2盞,,煎余沸,入鹽少許,,去滓,,熱漱冷吐。摘錄 《普濟方》卷六十 紫白癜風,。用法用量 口服,。摘錄 《慎齋遺書》卷七《外臺》卷三十一引《崔氏方》:蒼耳酒 處方 蒼耳(和莖葉花實取銼1石,八月收),,牛膝根1升,,松葉2斗,商陸根2升(白色者),,鼠粘根1斗,。功能主治 別名 蒼耳粥處方 蒼耳子半分,粳米半兩,。功能主治 目暗耳鳴,。老人痔常下血,身體壯熱,,不多食者,。用法用量 蒼耳粥(《養(yǎng)老奉親》)。摘錄 《圣惠》卷九十七最后修訂于 2009年1 八四引《食醫(yī)心鑒》《養(yǎng)老奉親》:蒼耳葉羮 別名 蒼耳羮處方 蒼耳葉5兩(切好嫩者),,豉心2合(別煎),。功能主治 老人中風,四肢不仁,,筋骨頑強,。用法用量 蒼耳羮(《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七)。摘錄 處方 蒼耳子莖葉250-500g,。功能主治 癬,、疥。用法用量 水煎洗,。摘錄 《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1:30:02 (GMT+08:00)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方名消癰蒼耳湯 組成 蒼耳子2錢,,甘草5分,杏仁1錢,,薄荷1錢,,瓜蔞1錢,。主治腸癰。小腹作痛,,惡寒,肚皮緊急,,一腳不能舉步,。用法用量水酒各1鐘,煎服,。其滓包敷臍上,,2服見效。加減 處方 蒼耳子(炒黃,,研細末)60g,,豬脂120g。功能主治 臁瘡,。用法用量 配成軟膏,,外用。摘錄 《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1:30:01 (GMT 蒼耳子 拼音名 Cang’erzi 英文名 FRUCTUS XANTHII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蒼耳Xa 處方 北芪15克,,白術(shù)15克,,防風15克,蒼耳子15克,,辛荑花15克,,白芷15克,杭菊15克,,木通15克,,五味子15克,桑螵蛸15克,。功能主治 益氣斂肺,,辛散風寒,消腫止痛,,通利濕邪,。主脾肺腎虛。用法用量 處方 藁本1錢5分,,蒼耳子2錢,,白蒺藜3錢,秦艽1錢5分,,川芎1錢,,蟬蛻1錢,羌活1錢5分,,防風1錢5分,,石菖蒲1錢,,香白芷1錢。功能主治 宣竅清濕,。主濕淫上蒸,,首如裹,頭重,,耳目如蒙,。摘錄 《鎬京 處方 蒼耳子5升(搗碎),羊桃根3升(銼),,蒴藋5升(銼),,赤小豆2升,鹽1斤,。制法 上為末,。功能主治 腲退風,皮膚虛滿,,四肢緩弱,。用法用量 以水1碩,煮取7斗,,去滓,,漬所患處。注意 處方 蒼耳子適量,。功能主治 據(jù)報道,,用本方治療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即過敏性鼻炎),多數(shù)患者癥狀消失或改善或發(fā)作減少,。用法用量 焙成深棕色后研粉,,每次服3~5克,每日3次,,連服2周,。或?qū)⒎勰┡c蜂蜜混合制成 《中醫(yī)外科學講義》方名藥制蒼耳子蟲 組成 蒼耳子蟲,。功效提疔拔膿,。主治一切疔瘡。用法用量用蒼耳子蟲1條,,放在膏藥或藥膏上貼患處,。制備方法先將蒼耳子蟲浸在生油中,須浸沒,,約7天取蟲出,,再加入蓖 《便覽》卷四處方 蒼耳根莖苗子(燒灰,為末),。功能主治諸瘡,。用法用量醋泔靛水和泥涂上,。數(shù)次效。 最后修訂于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9:58:54 (GMT+08:00) 處方 白芷6克,,薄荷6克,,辛荑花10克,蒼耳子10克,,黃芩10克,,菊花10克,連翹10克,。功能主治 芳香清竅,祛風散寒,。主肺經(jīng)熱盛,。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摘錄 《醫(yī)方集解》 不用;再入何首烏藤葉至蒼耳草等五味,,武火熬至草枯去滓,;俟油冷,再入連翹至防風等十味,,浸一夜,,熬至黑枯,濾油去滓,;加木鱉油,、鉛丹,慢入慢攪,,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膏不粘指為度;再加入丁香油,,麝香,,蘇合油攪勻,退火氣,,攤成膏,。功能主治 《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四方名黑云膏 組成 蒼耳草(連莖葉子俱用,燒灰),。主治魚臍疔,,春季患者。用法用量用厚皮紙攤貼瘡上,,其根自出,。制備方法用臘月豬肝研爛成膏,。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11日 別名 洞天膏、洞天嫩膏 處方 壯年頭發(fā)1斤,,活牛蒡1斤,,甘菊1斤,蒼耳根葉1斤,,金銀藤1斤,,馬鞭草1斤,仙人對坐草鮮草1斤,,白芷半斤,,甘草半斤,五靈脂半斤,,當歸半斤,。制法 先用壯年頭發(fā)1斤,菜油3斤,, 南星1兩,,草烏3錢,川烏5錢,,雄黃3錢,,大黃1兩,鹽霜白梅1兩,,蒼耳根1兩,,白及5錢,防風5錢,,白蘞5錢,。制法 上為細末。先用蒼耳根,、鹽梅搗爛,,和余藥調(diào)成膏;如干,,入醋調(diào)得所,。功能主治 諸瘡,惡毒瘡,,紅腫突起,。 處方 虎枚草 稀薟草 蒼耳草 防風 升麻 荊芥 金銀花 紫蘇 鶴虱草 功能主治 治麻瘋手指攣曲。用法用量 煎汁洗浴,。摘錄 《解圍元藪》卷四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23 《解圍元藪》卷四 組成椿樹枝,、槐樹枝、桃樹枝、柳樹枝,、干茄柯,、桑樹枝、楮樹枝,、天麻,、蒼耳草、金銀藤,、辣蓼,。主治久年風癘。用法用量酒煎服,。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19:42:58 (GMT 《墨寶齋集驗方》卷上方名滋陰百補固精治病膏 組成香油1斤4兩,,蒼耳草1兩,谷精草5錢,,天門冬1兩,,麥門冬1兩,蛇床子1兩,,遠志(去心)1兩,菟絲子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牛膝(去蘆)1兩,,肉豆蔻1兩,,虎骨1兩,續(xù)斷 處方 鳳仙花(連根花葉,,曬干)4兩,,蒼耳草(用嫩頭)4兩,血余3兩,,鹿角屑(生刮)2兩,,絡石2兩,虎骨2兩,,百部2兩,,茜草2兩,翦草2兩,,人指甲5錢,,穿山甲1兩,羌活1兩,,龍骨1兩,,麻黃1兩,蘄艾1兩,威靈仙1兩,。 光緒醫(yī)方選議》方名清熱活血化毒膏 組成乳香5分,,蒼耳子5分,甘草5分,,冰片少許,。功效清熱和血,祛風化濕,,解毒,。主治皮膚瘡瘍。用法用量加入黃連膏2錢,,共搗爛合膏,。外敷。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 處方 紫背浮萍 蒼術(shù) 蒼耳草各60克 苦參120克 黃芩 僵蠶各30克 鉤藤45克 稀薟草60克(酒蒸)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酒糊為丸,。功能主治 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治頑癬,。用法用量 每服6 處方 蒼耳子、防風,、荊芥,、馬鞭子草、紫蘇,、苦參,、金銀花、白芷,、遍地香,、澤蘭。功能主治 麻風,,手足及遍身有腫塊成瘡,,或冷麻者。用法用量 將各藥燒湯洗滌,,如爛者,,日洗1-2次。摘錄 《解圍元藪 《醫(yī)統(tǒng)》卷五十五方名澡洗湯 組成干荷葉3兩,,藁本3兩,,甘松3兩,白芷3兩,,威靈仙3兩,,蒼耳草3兩,忍冬藤3兩,煨鹽3兩,。主治一切風疾瘙癢,。用法用量煎水1桶,去滓,,浴數(shù)次,。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 杏仁3斤,鮮青蒿5斤,,鮮蒼耳草5斤,,鮮辣蓼5斤。2)北京處方:白面100斤,,杏仁4斤,,赤小豆4斤,蓼子4個(把)(包括青蒿,、蒼耳草,、辣蓼)、麻葉4斤,。炮制 1)先將赤小豆煮爛,,杏仁碾成泥狀,鮮青蒿,、鮮蒼耳草,、鮮辣蓼切成碎末,再與面 處方 辛夷,、羌活,、獨活,、升麻,、防風、麻黃,、葛根,、炙草、木通,、蒼耳子,、荊芥、細辛,、川芎,。功能主治 外感風寒,鼻不聞香臭,,涕出不通,。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 《證治寶鑒》卷十 《青囊秘傳》 組成芙蓉梗1斤,,地丁草1斤,花粉1斤,,蒼耳草12兩,,陳皮8兩。主治一切癰疽潰后,,毒將盡,,腫未全消。用法用量敷之,。制備方法上炒,,為細末。最后修訂于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1:1 《簡明醫(yī)彀》卷八方名英蒼散 組成蒲公英(田畔開黃花如菊),、蒼耳草,。主治手指結(jié)毒及天蛇頭。用法用量酒服,。更以米醋濃煎,,浸之效?;蚱压⑼疸y花藤煎,,酒服。制備方法上為末,。最后修訂于 2009年 方名苦參膏 組成新鮮苦參10斤(銼片),。主治大麻風,隱疹,,攣瘓,。用法用量每用1匙,以白湯或酒化下,。制備方法老酒1壇浸之,,春5、夏3,、秋7,、冬9日,取出,,曬干為末,,加紫浮萍5兩,用蒼耳草自然汁10碗煎 處方 紫花地丁1斤,,劉寄奴(去泥根)1斤,,野麻根1斤,,蒼耳草(連根葉子)1斤,豨簽草1斤,,山甲1具(或凈甲1斤),,蛤蚆皮100張(或干蟾100只更妙)。制法 真麻油12斤,,內(nèi)將4斤先煎穿山甲枯焦,,余藥入8斤 至失明。各家論述是方荊芥,、防,、羌、芷,、芎,、蔓、蒼,、柴以分各經(jīng)之風熱,,而蔓、荊,、蒼耳上達巔頂以止頭旋,,荊芥、白芷散行兩頰以清風腫核,,歸,、芍、冬,、草以清熱養(yǎng)血,,菊、連明目祛障,,附,、陳利膈順氣兼散肝郁,耆,、防則引諸藥通行十二經(jīng)以疏風而固 用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乘熱服,,讓汗發(fā)出;另以藥渣敷患處,。又方: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把,共搗爛,,加入酒一碗,,絞取汁?。蝗砸运幵蠡继?。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蒼耳葉,秋日采野菊花,,共研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天泡濕瘡。用野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