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合肥(廬州)歷代方志輯目

 永生道人 2012-06-02

合肥(廬州)歷代方志輯目

 

 

    合肥自秦設郡縣以來,,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其間,,合肥曾被稱為廬江郡,、南豫州、合州,、廬州,、廬州路、廬州府以及逡遒縣,、成德縣,、慎縣等等。千百年來,,合肥的地方志書編纂一直連綿不斷,,經(jīng)久不衰。同樣也經(jīng)歷了漢唐年代以地記,、圖經(jīng)為主的萌芽時期,,宋元兩代的成型時期,明清兩代的成熟時期,,以至民國年間的變革期,,建國后新修地方志的編纂更進入了一個興盛時期,。但是由于年代久遠,中經(jīng)歷代兵燹水火,、蟲蠹朽蝕,、天災人禍,能夠存世并流傳至今的地方志書百不存一,,即使能從有關歷代典籍中考輯出書目的志書,,也是少之又少。將這些流傳至今或已佚的歷代方志輯佚編目,,對于我們了解合肥的悠久歷史,,研究本地方志編篡發(fā)展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漢至唐代萌芽時期的合肥地方志

 

《廬江記》  (東漢)佚名纂,已佚,。引見清王謨《漢唐地理書抄》輯本,、宋《太平御覽》卷一百六十九(廬州引《廬江記》一條:《廬江記》曰:“人物語音,風土明茂,,皆勝淮左諸郡”),。漢廬江郡治舒,隋廬江郡治合肥,,唐,、宋、元,、明,、清的廬州或廬江郡、廬州路,、廬州府,,均治合肥。作者,、內容不可考,。

《廬江七賢記》二卷  (東漢)佚名纂,已佚,。引見《漢唐地理書抄》輯本,、《隋書·經(jīng)籍志》二、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上,、新《唐書·藝文志》二,、宋《太平御覽經(jīng)史圖書綱目》、王應麟《玉海》十五,、[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略下》等,。此書在隋唐以前影響較大,可以說是中國地方志起源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唐魏征等人在《隋書經(jīng)籍志〈史類小序〉》稱:“后漢光武,,始詔南陽,撰作《風俗》,,故沛,、三輔,有耆舊節(jié)士之序,,魯,、廬江有明德先賢之贊??畷?,由是而作?!破浔驹?,蓋亦史官之末事也”。據(jù)清代學者姚振宗《隋書經(jīng)籍志考證》:“七賢”當是“先賢”之誤,,原名應為先賢傳,,后散失,取見存者,,輯為《廬江七賢傳》,。

《(廬州)古圖經(jīng)》   作者失考,,已佚,。引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五、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五,。引:合肥縣“金牛山”一條,。約為隋唐時作。

《(廬州)舊經(jīng)》 作者失考,,已佚,。引見《輿地紀勝》卷四十五、今人張國淦《蒲圻張氏大典輯本》,。引:廬州,,景物下:“七曲水”一條。約為隋唐時作,。 

《合肥圖志》    (隋唐)佚名纂,,已佚。引見《輿地紀勝》卷四十五。引:廬州景物上“新城”一條,。約為隋唐時代所作,,作者、內容不可考,。

《淝上英雄小錄》二卷  (五代吳)信都鎬撰,,已佚。引見《宋史·藝文志》三,。五代吳國時所作,。《宋史·藝文志》將其歸入霸史類,,與《越絕書》,、《華陽國志》、《吳越春秋》,、《蜀檮杌》這些后世公認的地方志書同列,,似應類于方志。作者,、內容均不可考,。

 [嘉佑]《廬州圖經(jīng)》 (宋)劉攽纂,已佚,。引見《輿地紀勝》卷四十五,。引廬州,風俗形勝“古巢湖水”,、景物上“桐鄉(xiāng)”,、人物“包拯”、景物下“七門廟”等條,。劉攽,,字黃文,一字貢父,,世稱公非先生,,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于兄劉敞同登北宋慶歷進士,,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后來出知曹州,,有政績,。元祐時召拜中書舍人至卒。攽邃于史學,,為當時著名史學家,,曾參與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專職漢史。據(jù)胡三省《新注資治通鑒序》稱:“漢則劉攽,,三國迄于南北朝則劉恕,,唐則范祖禹?!敝饔小稏|漢刊誤》,、《彭城集》、《文選類林》,、《中山詩話》,、《公非先生集》等。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任廬州府推官,。

 

二,、宋、元兩代基本成型的合肥地方志

 

《廬州舊志》     (宋)樓悌纂,,已佚,。引見《大明一統(tǒng)志》卷十四、《輿地紀勝》卷四十五,、《天順廬州府志·朱鏞序》,、《萬歷廬州府志·修志姓氏》、《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樓梯,,東陽人(今浙江東陽市),宋代合肥縣學教諭,。這是合肥第一部以“志”為名的地方志書,。

《廬州志》十卷     (宋)練文纂,已佚,。引見《宋史·藝文志》三,,具體內容、纂修時間均不可考,。

《濡須志》十冊     (宋)佚名纂,,已佚,。引見《文淵閣書目》十九,、蒲圻張國淦《大典輯本》。濡須水自巢湖出,,即今裕溪河,。濡須,自古為重鎮(zhèn),,鎮(zhèn)因以水為名,。書成于宋寶佑五年(1257)以后。因志中內容記有廬江縣、無為縣,、梁縣,、巢縣等事,皆當時廬州屬縣,,故非僅志巢縣,,而應為合肥郡志?!队罉反蟮洹范嗾饕?,張國淦《蒲圻張氏大典輯本》從中輯有佚文十六條:白湖、雜陂名,、古梅,、石洞門、濟平倉,、鱘魚觜,、賜酒、慈幼局,、義舂局,、夕、寶晉齋,、豐裕倉,、平糴倉、大軍倉,、軍倉,、利民局。

《合淝志》十卷     (宋)王知新纂,,已佚,。引見《宋史·藝文志》三。

[淳熙]《合肥志》四卷     (南宋)鄭興裔修,,唐锜纂,,已佚。引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八,、《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三十二,、《輿地紀勝》十九、四十五,、五十七等卷,。引:風俗形勝“水石幽奇”、詩“平生聞說宣城郡”,、廬州縣沿革“舒城縣”,、古跡“周瑜廟”,、郴州官吏“阮閱”、廣州官吏下“馬亮”,、南平軍官吏本朝“茹孝標”,,共七條,。書成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鄭興裔,字光錫,,河南開封人,,宋靖康元年生,,慶元五年卒,。宋徽宗后外家三世孫,恩授成忠郎,,歷官江東路矜轄,、均州防御使、保靖軍節(jié)度使,、先后知揚州(廣陵),、廬州二州,皆有政績,,卒謚忠肅,,著有《鄭忠肅奏議遺稿》、修《合肥志》四卷,、《廣陵志》十二卷,。唐锜為縣主簿,此志已佚,,僅存鄭序一篇,,保存在《鄭忠肅奏議遺稿》下,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全文收入。序中稱合肥地處“龍眠蟠其前,,紫荊跨其北,,腹巢湖而控渦穎,枕潛皖而膺濡須,,固淮右襟喉,,江北唇齒也?!毙蛑羞€提出:一方郡守應當對“郡之中所為山川之廣袤,,守得而考之;戶口之登耗,,守得而詢之,;田疇之蕪治,,守得而省之,;財賦之贏縮,,守得而核之;吏治之臧否,,守得而察之,;風氣之貞淫,守得而辨之”,,因此“誌載缺如,,奚以昭傳信表示來茲乎?!奔冉沂玖俗胄薹街镜闹匾饬x,,也大體反映了方志的基本內容。此志約與著名的羅愿《新安志》同時產(chǎn)生,,也應是方志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嘉定]《合肥志》十卷      (南宋)李大東、劉澹然纂修,,已佚,。引見《輿地紀勝》四十五(稱為《合肥新志》)、《文淵閣書目》十九,、《大典輯本》,、《宋史·藝文志》三。此志修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李大東時為廬州守將,,劉澹然,寧宗時(1195-1208年間)任廬州府學教授,。

[元]《廬州志》       (元)佚名纂,,已佚。引見《大明一統(tǒng)志》卷四十,、《輿地紀勝》卷四十五,。引:廬州府,風俗“稍事詩書”一條,。元代合肥志書全佚,,此為唯一一部今尚存目的元代方志。

 

三,、明清兩代逐漸成熟的合肥地方志

 

[景泰]《廬州府志》   (明)佚名纂,,已佚。引見《天順廬州府志·朱鏞序》,、《[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舊志序錄》,。作者佚名,成書于明景泰年間(1450-1456),,久佚,。明時廬州府,,或稱廬陽,領無為,、六安二州及合肥,、舒城、廬江,、巢縣,、英山、霍山六縣,。

[天順]《廬州府志》   (明)朱鏞修,,已佚。引見《萬歷廬州府志》,、《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舊志序錄》,、《稀見地方志提要》。修于明天順年間(1457-1464),,此志較簡略,。萬歷三年《廬州府志》亦云:“廬之郡志,可考者天順間郡守朱鏞創(chuàng)修,,正德間徐鈺重修,。”

《廬陽文獻志》    (明)孫荊纂,,已佚,。引見《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舊志序錄》、《嘉慶合肥縣志·卷十五·藝文志》,。孫荊,,字子楚,合肥人,,好著述,。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孫鎮(zhèn)(字希武),,洪武中諸生,,卒業(yè)太學,除戶部度支主事,、衛(wèi)輝太守,。靖難之役拒燕兵,永樂后,,被戍山海關,,《嘉慶合肥縣志》有傳。此志當作于明代中期,,為廬州文獻專志,,內容,、體例失考。

[正德]《廬州府志》(一作《廬陽志》)三十卷六冊     (明)徐玨修,,潘鏜纂,?!睹魇贰に囄闹尽?、《萬卷堂書目》、《千頃堂書目》,、《傳世樓書目》,、《國史經(jīng)籍志·卷三·史類》、《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舊志序錄》,、《稀見地方志提要》均著錄,。正德七年(1512)修?;蜃鳌稄]陽志》,,題名不同而已(《[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略下》收入,稱《廬陽志》三十卷,,□□修,,潘鑑纂,當誤),。書中潘鏜序:“廬陽嘗有志,,成于仁和朱公鏞,議者病其簡略,,弘治間西充馬公金極力完之,,垂成而公有參藩之擢,事遂不果,。正德辛未,,徐公以名御史牧我邦,……又明年,,乃延校官于鳳宣詔,、太學生鮑捷元卿、鄉(xiāng)進士高誨廷弼,、庠生袁廉希周輩,,裒輯搜較略已成帙?!毙焘?,字用礪,興國州人,,進士,,以御史升知廬州,,歷官太仆卿。潘鏜,,字宗節(jié),,本郡六安州人。弘治九年進士,,授滿城知縣,,以清廉著稱。因忤劉瑾罷歸,。后起復,,官至廣東按察司僉事,著有《團山集》,。時六安未單獨修志,,內容并入《廬陽志》中。今有明正德七年刻本傳世,,已殘缺,,藏臺灣(存卷十七-二十一)。

《廬陽客記》一卷     (明)楊循吉纂,?!睹魇贰に囄闹尽贰ⅰ豆饩w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舊志序錄》等著錄,。正德元年(1506),,吳縣人(今江蘇蘇州)楊循吉應廬州知府馬金(字汝礪)之約來合肥,準備纂修《廬州府志》,,后因意見不合等種種原因而未成,。楊循吉,字君謙,,一作君卿,,號雁村居士。成化二年(1484)進士,,授禮部主事,。為明代學者,平生著述頗豐,,猶多史志著作:《吳中往哲記》一卷,、[嘉靖]《吳邑志》十六卷、《章丘縣志》四卷,、《長洲縣志》十卷(已佚),、《遼小史》一卷、《金小史》八卷、《蘇州府纂修識略》五卷等,,還有《松籌堂集》十二卷,、《南峰樂府》一卷及《東窗末藝》、《攢眉集》,、《奚囊手鏡》,、《松籌堂集》等十余種。楊在合肥住了一段時間,,“越次年”,,據(jù)見聞撰成此書。雖名為“記”,,但其體例實是一部志書,?!翱驼?,自謂也”,“暇日因載之筆札,,名曰《廬陽客記》,。”其內容分為:郡邑,、形勝,、城、山,、水,、水利、物產(chǎn)及雜考等共十一目,,地域以當時廬州府為范圍,。書中記載了不少有關當時合肥地區(qū)的地理資料,如山川形勢,、物產(chǎn)資源,、城市建置及水利工程等。如記有“淝水源李陵山”,,“金斗河源雞鳴山”等,,對于今天研究當?shù)氐乃底冞w很有參考價值?!拔锂a(chǎn)”中記載明代時期大別山區(qū)“自六安以西皆深山大林,,或窮日行無人跡。至于英霍山益深,,材木之多,,不可勝計。山人不能斧以畀估客,至作筏數(shù)歲,,不一遇澗溢,,則不得下?!庇秩缬涊d“廬江作礬,,三下釜而后良”,對于研究礦產(chǎn)資源及提煉技術也有用處,。再如它記載廬州“山澤皆種花,,農余輒謀卒歲。俗不工織,,召僑工為之,,所至然也。三冬饉戶亦足御寒,,婦紡而已,。惟天旱花儉,則不免購諸市城,,然后衣江南之縷”,,反映了當時合肥地區(qū)棉花種植、棉布紡織及外購棉花等情況,,是研究明代中葉合肥地區(qū)農村經(jīng)濟的可貴資料,。當時學者即稱此書“敘述典雅,討論亦精”,,“為提郡志之要,,其識洵可以著書”。清代《四庫全書》收入此書,,稱其:“簡潔古峭,,頗有結構,蓋借此以馳騁其筆力”,??赡苡捎谑撬阶緯Y料難免不全,,人物等內容記載較少,,但仍不失為一部很有史料價值的明代地方志書。今有明楊可刻本存世,,藏北京圖書館,;另有1996年齊魯書社出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7冊)影印本。

[萬歷]《廬州府志》十四卷    (明)吳道明修,,杜璁纂,。隆慶六年始修,,萬歷三年(1575)纂成??な貐堑烂?,字行甫,號豫齋,,元城縣(今河北大名)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曾任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此志石星序曰:“吳君守廬陽期年,,又期年而志成?!薄捌鋾w例,,分圖、考,、表,、志、傳五綱,,為目二十有三”,,“夫志也,,圖郡邑,,考沿革,表疆域,、分野,,表封統(tǒng),表官師,,表人物,,志地理、建置,、食貨,、祀典、事紀,,傳名宦,、鄉(xiāng)賢、武勛,、貞烈,、僑寓、方外,、雜志,、山川。凡四閱月,三易稿,,匯萃成編”,。今有萬歷三年刻本,藏臺灣,、上海市圖書館(存卷八-九,、十三);北京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又復制有縮微膠卷。

[萬歷]《合肥縣志》二卷   (明)胡時化修,,魏豫之纂,。胡時化,原名權,,字龍匯,,浙江余姚人,隆慶五年進士并來知合肥,。魏豫之,,廣西臨桂人,舉人,。合肥舊無存志,,僅附見于郡志。適會郡守張大忠欲更新郡志,,檄州縣呈送志乘,,故于隆慶五年冬開局,次年春成書,,至萬歷元年(1573)方刊行,。此志首邑紀,次四表(星野,、疆域,、秩官、人物),,八志(山川,、風俗、創(chuàng)設,、食貨,、學校、祀典,、祥異,、藝文),,十二傳(名宦、卓行,、宦達,、名勛、貞烈,、儒林,、文苑、隱逸,、僑寓,、釋道、方伎,、外傳),,最后雜考列之卷末?!笆蔷幏至心款?,頗異他書”,“或則條分縷析,,了然在目,,或則年經(jīng)事緯,秩序井然,。又如他志之紀山川,,類多以名類相從,零星散見,,是編則以四境為綱,,以詳其脈絡。凡此之類,,皆較他志為有體”。但亦有不足之處:以沿革而標“邑紀”,,徒務新奇,,有乖志體;“創(chuàng)設”而侈言古跡,,與體例不符,。今有萬歷元年刻本,藏于臺灣,、上海圖書館,;安徽圖書館復制有縮微膠卷。

[崇禎]《廬州府志》   (明)嚴而珪修,,康三捷等纂,,已佚,。引見《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卷九十一·藝文略·下·舊志序錄》。明崇禎五年(1632)修,。嚴而珪,,浙江臨安人,進士,,崇禎四年知廬州府,。曾倡修巢湖姥山塔,未成而去任,。

 [康熙]《廬州府志》十卷     (清)胡獻珍修,,朱弦纂??滴跏辏?673)修,。有龔鼎孳序,曰:“太守胡獻珍開局修志,,十閱月而稿成,,三千里走函索序?!饼彏楹戏嗜?,時任戶部尚書,兼主全國修志,。知府胡獻珍,,奉天(今遼寧沈陽)人,貢生,,由運同升知廬州,。朱弦,合肥人,,清康熙歲貢生,,曾任廬州府學政。據(jù)《[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略(下)》按曰:“康熙癸丑郡守胡公修志稿成未刻,,僅見此序于康熙丙子(三十五年,,1696)重修志中?!贝酥緸榍宕鷱]州的首部方志,,稿成而未刻,僅存康熙十三年抄本,,且已殘,,存北京圖書館(存卷一);上海圖書館,、安徽圖書館有縮微膠卷,。

[康熙]《續(xù)修廬州府志》四十七卷十二冊   (清)張純修修,,顧梁汾等纂??滴跞迥辏?696)修成此志,,“首春開局,入秋竣事”,,次年刻印,。“為部二十有八,,為卷四十有七”,。張純修,其先為河北豐潤人,,后入奉天正白旗籍,,號敬齋,嘗自署“古燕人”,??滴跞暌該P州府同知升知廬州。顧梁汾,,字貞觀,,無錫人??滴跷迥昱e人,,曾任國史院典籍。此志類目完備,,分屬合理,,內容較前志充實。但不足在于析置過碎,,缺少總綱,,部分內容較單薄。誠如《[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凡例》所說:“惟采訪太略,,如晷度,、疆里、恤政,、食貨、兵事,、人物,、列女、金石皆有未備”,。今南京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安徽圖書館藏有康熙三十五年刻本。

[康熙]《合肥縣志》十三卷     (清)胡獻珍修,,朱弦等纂,。康熙十八年(1679)修成,。北京圖書館藏有康熙十八年修抄本,;安徽圖書館復制有縮微膠卷。

[康熙]《續(xù)修合肥縣志》二十卷     (清)賈暉修,,王方岐纂,。康熙三十六年(1679)修成,。天津圖書館藏有康熙三十六年刻本,;安徽圖書館有1981年傳抄本。

《廬州衛(wèi)志》六卷首一卷     (清)尹煥纂,。衛(wèi)為明清時期所設軍事組織,,明初設立。洪武十三年(1380),,改合肥衛(wèi)為廬州衛(wèi),,衛(wèi)署與合肥縣署同城。尹煥,,直隸靈壽(今河北靈壽縣)人,,武舉,乾隆六年(1741)任廬州守備兼六安漕務記錄,。深感“郡縣皆有志”,,“而衛(wèi)獨無之”,且郡縣志所載之事,,多所不詳,,遂于乾隆十一年春(1746)始,歷時一年零兩個月,,修成此志,。為本省唯一的地方軍事專志,其內容專在屯田,、漕運方面,,是一部較為珍貴的專業(yè)志。卷首圣諭等,、卷一圖考,、官署、封典,,卷二職官,、選舉,,卷三屯田,卷四錢糧款項,、運糧事宜,、屯糧船只、運白,、軍犯,,卷五人物、列女,,卷六藝文,、補載。此志資料豐富,,行文簡賅,,結構較緊湊。如“租課”篇,,本著“屯政清,,則漕政肅”的精神,將眾多資料匯集成書,,井井有條,,詳而不亂,“了如指掌”,。同時還把生產(chǎn)組織與軍事組織融為一體,貫穿此篇始終,,這就使得“租課”有別于郡縣志的“賦稅志”,。因其身兼漕務之職,志中對漕運錢糧,、船只等記載較詳,,具有較高史料價值。書中能“不虛美,,不隱惡”,,記有屯丁逃亡情況,反映了封建社會剝削壓迫的殘酷性,。因此,,此志不失為一部佳志。此志版本有乾隆十二年刻本,,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圖書館有藏;中科院復制有縮微膠卷,;安徽圖書館藏有1981年傳抄本,;臺灣成文出版社于1985年以臺灣藏原刻本影印出版。

[雍正]《合肥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五冊    (清)趙良墅修,,田實發(fā)纂。此志修于雍正八年(1730),。趙良墅,考城人,,歲貢生,,雍正七年由舒城縣調任合肥知縣。田實發(fā),,字玉禾,合肥人,。雍正已酉,、庚戍聯(lián)捷進士,時年已六旬,,任徐州府學教授,。北京圖書館、日本內閣文庫藏有雍正八年刻本,;安徽圖書館復制有縮微膠卷,。

[嘉慶]《廬州府志》五十四卷圖一卷     (清)張祥云修,孫星衍纂,。嘉慶七年(1802),,知府張祥云有感于“廬郡志類多殘缺,,蓋未修志已一百有六年”,,適內廷續(xù)修會典,遂設局修志,,“維時陽湖職觀察星衍及元和蔣孝廉棠,、全椒王明經(jīng)祖詒,皆好古博雅,,因以延請到局纂輯”,,“書既成,復就正于桐城姚姬傳(鼐)先生”以及合肥知縣左輔等人審閱。張祥云,,字鞠圖,,福建晉江人,進士,,嘉慶四年任廬州知府,。孫星衍,字伯淵,,又字淵如,,號季述,江蘇陽湖人,,曾任山東督糧道,。初以文學著稱,后專力經(jīng)史,、文字,、音韻、訓詁,,旁及諸子百家,,所學甚廣,為當時著名考據(jù)大家,。曾隨名宦阮元入陜,,修有《三水縣志》、《禮泉縣志》,,與洪亮吉共纂《澄城縣志》,。與戴震、章學誠,、錢大昕,、洪亮吉、李兆洛等齊名,,為清代著名方志理論和編纂大家之一,。孫星衍嘉慶四年丁憂歸,應阮元聘,,主持詁經(jīng)精舍,。八年來皖,主持纂修此志,。此志參照萬歷吳志,、崇禎嚴志和康熙張志制定體例,大體皆沿襲前志,。但前志沿革分建置沿革,、星野,、疆域、風俗(土產(chǎn))四志,,此志單立一志,;前志人物分人物、孝義,、列女,、隱逸、僑寓,、方伎、仙釋等,,亦合為一志,;前志藝文僅為一志,此志則析為雜文,、文籍兩志,;前志祥異附屬星野,此志則改列大事記,。較前志而言,,全志體例完備合理,內容豐富翔實,,考證認真精當,,達到廬州舊志較高水平。也存在“固征考據(jù)繁多,,惟書非一手所成,,例未合一”等不足。今有嘉慶八年刻本,,藏北京圖書館(不全),、中科院、故宮,、中央民族學院,、天津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安徽圖書館、安徽檔案館,、安徽博物館,;199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卷)以嘉靖本影印出版。

[嘉慶]《合肥縣志》三十六卷十二冊     (清)左輔纂修,。嘉慶四年,,左輔補合肥,。七年(1802)修《合肥縣志》,由五十多人用一年半時間完成,,九年刻印,。左輔,字仲甫,,江蘇陽湖人,,乾隆五十八年進士,曾任安徽南陵,、霍邱知縣,。此志能深入調查,不泥古,,不輕信,,廣征博集,詳細考證,,因此能超越前人,,為此前《合肥縣志》中內容最豐富,體例最完備,,結論最準確的一部志書,。全志篇目為:卷一圖說;卷二沿革志(大事記附),;卷三疆域志,;卷四山水志(水利、圩樾附),;卷五營建志,;卷六、七田賦志(倉儲,、郵傳附),;卷八風土志;卷九,、十學校志(學田,、書院、社學附),;卷十一兵防志,;卷十二祠祀志;卷十三祥異志,;卷十四古跡志(墳墓,、坊表、寺觀附),;卷十五藝文志,;卷十六職官表,;卷十七、十八選舉表(應例附),;卷十九世襲表(封典,、恤蔭附);卷二十名宦傳,;卷二十一-二十四人物傳,,方伎傳,耆壽傳,;卷二十五-二十九列女傳,;卷三十流寓傳,方外傳,;卷三十一-三十五集文,;卷三十六志余。民國九年(1920),,“為謀重修縣志”,邑人李國松(字健父,,或作健甫)將其集虛草堂所藏《嘉慶合肥縣志》一部,,“慨然假我(王揖唐),復從他處覓得殘本,,斟補闕漏,,影印數(shù)百部”。王揖唐后為投降日本的大漢奸,,今傳是樓是其藏書樓號,。原刻本為嘉慶九年刻本,中科院,、臺北故宮等有藏,;民國九年合肥王氏(揖唐)今傳是樓據(jù)集虛草堂藏本印行影印本,安徽檔案館,、安徽圖書館,、安徽博物館、安徽大學等多家有藏,;1961年合肥古舊書店石印本出版,;1986年臺灣成文出版社據(jù)臺北故宮藏本影印出版(有缺損);199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卷)又據(jù)今傳是樓本影印出版,。2006年12月合肥市地方志辦公室組織點校注釋,,由黃山書社出版。

[同治]《合肥縣續(xù)志》    (清)施照修,,已佚,。引見《光緒安徽通志》卷三百三十九《藝文志·史部·地理類》,。同治間,安徽因欲修省志,,敕各府州縣上報方志以備采擇,,各地紛紛趕修志書。由于時當平定太平天國,、捻軍的戰(zhàn)亂之后,,無力刻板印行,故多以抄本或稿本上報了事,。由此同治志多佚失,,且較簡略。

 [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四十八冊    (清)黃云修,,林之望,、汪宗沂、李經(jīng)世等纂,。黃云,,字冰臣,清泉(今湖南衡陽)人,,監(jiān)生出身,,光緒四年來知廬州。汪宗沂,,字仲伊,,安徽歙縣人。進士,,官至山西知縣,。光緒九年(1883)開局修志,次年成稿,,十一年刻印,。此志以前兩張志為底本,增以嘉慶八年至光緒十一年間80余年事跡,,并依據(jù)附屬各州縣呈送采訪冊聯(lián)綴而成,,整體較為粗糙。汪宗沂對初稿進行了修改,,擬定序例,,并撰四字韻言小序。后來,,李經(jīng)世又進一步刪定,,將皇言紀列為卷首,增補卷末補遺一卷,,還在各門類中添加一些新的材料,。此志修于鎮(zhèn)壓太平軍,、捻軍之后的所謂“同光中興”時期,以廬州人為主的淮軍聲名赫赫,,志書中大量吹捧淮軍“赫赫戰(zhàn)功”,,同時更多記述死于抵抗起義軍的“忠烈”人物。僅“烈女”,、“完節(jié)”,、“忠義”等表、傳竟多達三十八卷之多,,實在過濫,。其他內容多抄自嘉慶府志,無多少創(chuàng)新,,實屬平庸之作,。此志反映清代晚期太平軍、捻軍在安徽活動情況,,以及淮軍戰(zhàn)事部分內容最為突出,,從卷九十六至一百,以五卷篇幅記載《淮軍戰(zhàn)事篇》(包括《平寇紀略上,、下》,、《平捻紀略上、下》,、《援臺紀略》),以及《兵事志》中部分內容,,是研究我國近代史難得的珍貴史料,。此志有光緒十一年刻本,藏北京圖書館,、中科院,、故宮、民族文化宮,、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天津圖書館,、甘肅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南京地理所,、安徽圖書館,、安徽檔案館、安徽博物館,、安慶圖書館,、蕪湖圖書館,、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廬江檔案局等單位,;199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卷)以原刻本影印出版。

[光緒]《合肥縣志》不分卷八冊     (清)佚名纂,。年代,、作者未署。記事至光緒二年(1875),。北京圖書館有光緒間抄本,;安徽圖書館復制縮微膠卷;上海圖書館另有抄本(部分卷四冊),,抄本中“選舉志”至同治九年,。又當時合肥知縣譚廷獻,、縣學教諭孫傳銘等參與纂修府志,,并為之征集資料,可能同時纂輯為縣志,,待考,。

《郡事拾遺》    (清)吳元慶撰,已佚,。引見《[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藝文志·下·舊志序錄》,。

《廬州府志剩》不分卷一冊     (清)王尚辰纂,。修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王尚辰,,字北垣,號謙齋,,合肥人,咸豐初貢生,,光緒間官翰林院典簿,,曾參輯《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因此,此書可能是王將纂志之余材料輯成,。僅有光緒二十一年修,,抄本存世,藏上海師范學院(今華東師范大學),。

《廬陽名勝便覽》六卷一冊     (清)吳步林纂,。年代不詳。引見新編《肥西縣志》附錄《合肥地方志史話》,。有清刊本存世,,安徽圖書館有收藏。

《廬陽名勝輯要》    (清)李恩綬纂,,已佚,。李恩綬,字亞白,,一字丹叔,,號江上逸史,江蘇丹徒人,。于光緒十年(1884)前后受聘來皖,,在肥西紫蓬山周老圩任塾師??途雍戏适荒曛?,直至光緒二十五年南歸。在肥期間,,他遍游當?shù)厣剿?,先后修成《廬陽名勝輯要》、《紫蓬山志》,、《巢湖志》,、《(合肥)香花墩志》以及《采石志》等數(shù)種山水小志,為晚清合肥等地保留了一方文獻,。還著有詩集《冬心草堂詩選》。

《大潛山志》     已佚,,年代,、作者不詳,引見《紫蓬山志·釋虛腹序》(李恩綬編纂《紫蓬山志》):“今幸編就,,博采旁征,,體例亦合,較近賢之《缽山志》及《大潛山志》有過之無不及也,?!?nbsp; 

《紫蓬山志》不分卷一冊    (清)李恩綬纂,僧三惺增補。此志約修于光緒二十年(1894),。至民國時,,又由紫蓬山西廬寺主持僧三惺增補,于1931年募資鉛印,。全書不分卷一冊,,篇目有:圖、序,、凡例,、建置、山水,、殿宇,、古跡、人物,、緇流,、物產(chǎn)、藝文,、楹聯(lián)等,。書中對紫蓬山周圍名勝、物產(chǎn),、人物記載甚詳,。尤其記載宋抗金將領葛升及太平天國將領袁宏謨事跡,頗有史料價值,。為李恩綬幾種山水志之一,。安徽圖書館、安徽博物館,、安慶圖書館,、合肥市圖書館等藏有1931年鉛印本;2001年肥西縣紫蓬山管委會印行由天馬書社出版的排印本,。

[光緒]《(合肥)香花墩志》不分卷一冊      (清)李恩綬纂,。成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香花墩,,位于合肥包河,,傳為宋代名臣包拯青年時的讀書處,上建有包公祠,,為合肥歷史名勝,。此志收有《宋史·包公本傳》及包氏后人的傳略,歷代歌頌包公的詩文,、碑記等,。今僅有光緒二十九年稿本,藏于北京圖書館。

 

四,、民國時期變革中的合肥地方志

 

[民國]《香花墩志》二卷     (民國)孫仲修,、陶述彭纂修。民國五年(1916)成書,。孫仲修,,字序學;陶述彭,,字希靖,。全志內容分為:香花墩考、書院,、祠祀,、建置附、金石,、本傳,、軼事、遺墨,、奏議序附,、文、詩錄,、匾額,、楹聯(lián)、墓記附,、節(jié)婦臺考附,、跋。此志內容與李恩綬《香花墩志》略同,,可能是在李志基礎上整理的,,但志中未語及李志片語,不知何因,。有民國五年鉛印本,,藏安徽圖書館、合肥市圖書館,;2006年4月,,凌波、沈懷玉用合肥市圖書館所藏民國鉛印本點校,,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宣紙影印并采用套紅標點,,線裝本一冊一函,,共印1000部。

[民國]《合肥風土志》    (民國)李絜非撰。載于安徽省圖書館館刊《學風》雜志第五卷第七期(民國二十四年間出版),,安徽圖書館,、安徽檔案館有藏。李絜非,,安徽人,,“幼就學滁陽”,“弱冠負笈東大,,從胡小石先生受中國文學史課”,,亦曾在合肥、廬江縣府任職過一段時間,。民國三十年代為浙江大學歷史教授,,建國后,1964年曾擔任浙江省第三屆政協(xié)委員,、文史委員會主任,。為近代歷史學家,著有《中國史學通論》,、《臺灣》,、《臺灣革命史》、《浙史紀要》等,。民國二十二年(1933)起,,李絜非應安徽部分縣地方政府之請,利用各地提供的政務資料,,撰成合肥,、懷寧、含山,、宣城,、廬江、蕪湖,、滁縣,、青陽、鳳陽及婺源等縣風土志,。每篇二,、三萬字左右。李絜非認為“惟過去觀念與今日迥異:偏重史實,,注重文獻,。今則關于一縣的風土志,應用科學的原理,,解釋其間人地的關系,,以為此間興廢的借鑒”,,“作風土志的人,尤應因勢利導,,于國人愛鄉(xiāng)之情,,以擴充而為愛國之情?!睂τ诘胤街局鞅旧?,應“積縣志而后成省志,積省志而后成國志”,,并吁請安徽“各縣有志之士,,發(fā)揚鄉(xiāng)國之光,續(xù)為完成,,俾盡全力”,。《合肥風土志》全篇分為四章:一,、合肥之歷史沿革,;二、合肥之地理人文,,下列十五小目:位置,、山脈、水系,、地勢與水利,、氣候與雨量、區(qū)劃,、人口,、職業(yè)、出產(chǎn),、賦稅,、交通、教育,、人文,、風俗、勝地,。三,、合肥之縣城與市鎮(zhèn);四,、合肥之展望,。其體例結合舊志,更能注重新興科學思想,,較為新穎,。志中較詳細地記載了民國時期合肥基本情況,,如詳細列表記載民國時期賦稅負擔情況、糧食產(chǎn)量及貿易情況,、交通建設情況等,具有一定史料價值,。另外,,在志的最后專列一章,提出對合肥今后發(fā)展展望:除教育,、道路與衛(wèi)生之改進外,,特別提出“土布制造與販賣之改進”一條。指出:土布織造為“為肥人之主要副業(yè)”但多“各自經(jīng)營”,,“資本既少,,出產(chǎn)種類不一,而販賣一項,,更無所謂合作等事”,,“當此外布傾銷,國民愛用洋貨之際,,農村匪亂,,莫能安全之秋,其為破壞零落,,實為必有之現(xiàn)象”,,因此“望經(jīng)營工商業(yè)者,投資于此方面,,為健全之組織,,作大規(guī)模之舉辦,合作販銷,,計及較遠之處”,,并提倡服著土布之風尚,“藉以維護國脈也,?!边@種寫法為舊志所無,實有助于存史資政,。

《合肥今古》四卷圖一卷     (民國)劉述達撰,,存佚待考民國三十五年(1946),合肥人,、《教弩周刊》編輯劉述達編,。內容有:疆域沿革、農田水利,、風土教育,、戰(zhàn)爭災異,、祀典古跡、官職選舉,、名宦人物,、文集、雜記等十二類,,歷時半年告成,。雖非志名,實為志體,。1947年5月上海國光印刷局出版(精,、平裝兩種)。

 

五,、建國后新編合肥地方志

 

《合肥市志》三十四卷(全四冊)     合肥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沈光化執(zhí)行總編,袁發(fā)群總纂,,黃正武,、俞頂賢副總纂。1999年10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志“設總述,、大事記、各類專志,、人物志,、附錄5個部分。采取平列設志的體式,,分卷,、章、節(jié),、目4級,,部分內容分設子目”,全書共四冊,,正文包括第一冊:總述,、大事記、卷一地理,、卷二人口,、卷三城市建設、卷四工業(yè),、卷五交通,、卷六郵政、卷七電信,;第二冊:卷八農業(yè),、卷九水利,、卷十商貿、卷十一物資,、卷十二綜合經(jīng)濟管理,、卷十三財政、卷十四稅務,、卷十五金融,;第三冊:卷十六黨派、卷十七社團,、卷十八人大、卷十九政府,、卷二十政協(xié),、卷二十一人事、勞動,、卷二十二公安,、卷二十三司法、卷二十四民政,、卷二十五軍事,;第四冊:卷二十六教育、卷二十七科技,、卷二十八文化,、卷二十九新聞、卷三十衛(wèi)生,、卷三十一體育,、卷三十二風俗、卷三十三方言,、卷三十四人物,、卷末附錄文獻輯存、詩文輯錄,;最后“后記”簡述本志編纂經(jīng)過,。該書“上限從事物發(fā)端記起,下限至原則斷至1985年,?!比竟?530頁,約550萬字,。此志記述新中國以來合肥市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較為詳細,,內容客觀實際,可為合肥地情的百科全書,。但亦存在篇幅過大,、不便閱讀,、人物資料挖掘不夠等缺點。

《肥東縣志》二十四篇(一冊)      肥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李道龍主編,,陸業(yè)璜、葛英林副主編,,編輯姜功漢,、張誠等6人,攝影孫新,、宣金國,、賀克政,扉頁題字鄭伊農,。1990年6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志723頁,約80萬字,。該書采用章節(jié)體,,正文有:概述,大事記,,第一篇地理,,第二篇人口,第三篇農業(yè),,第四篇水利,,第五篇工業(yè),第六篇交通,、郵電,,第七篇城鄉(xiāng)建設,第八篇建筑業(yè),,第九篇財政,、金融,第十篇商業(yè),,第十一篇工商管理,,第十二篇黨派、群團,,第十三篇政權,、政協(xié),第十四篇民政,、人事,,第十五篇司法,第十六篇軍事,第十七篇教育,,第十八篇科技,,第十九篇文化,第二十篇文物,、勝跡,,第二十一篇醫(yī)藥衛(wèi)生,第二十二篇體育,,第二十三篇社會,,第二十四篇人物,共106節(jié),。該書記述了肥東的歷史和現(xiàn)狀,。重點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建設發(fā)展,,使該縣成為一個工業(yè)比較發(fā)達,、商業(yè)繁榮、交通四通八達,、文化教育、科技衛(wèi)生全面發(fā)展的新型城鄉(xiāng),。該志能堅持實事求是,,得失并著,善惡同書,。一方面記述了各級領導帶領全縣人民發(fā)展生產(chǎn),,戰(zhàn)勝自然災害等卓越成就,另一方面也直書了某些領導因犯“左”傾錯誤而給全縣帶來的災害,。該書上限起于1949年建縣之時,,下限止于1985年。該書后附編纂始末,,介紹本志成書經(jīng)過,。

《肥西縣志》三十五章(一冊)      肥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馬騏主編,,黃勝田,、汪自恒副主編,編輯馬騏,,張開玉等12人,,特約撰稿凌德祥,攝影馬騏,、張開玉,、周必行。封面題字吳孟復。1994年11月黃山書社出版,。全志802頁,,約120萬字。該志獲安徽省級志書一等獎,。該書采用章節(jié)體.正文有:概述,,第一章建置,第二章自然地理,,第三章人口,,第四章農業(yè),第五章林業(yè),,第六章水利,,第七章畜牧水產(chǎn),第八章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第九章工業(yè),,第十章電業(yè),第十一章交通,,第十二章郵電,,第十三章城鄉(xiāng)建設.第十四章商業(yè),第十五章糧油,,第十六章財稅,,第十七章金融,第十八章綜合經(jīng)濟,,第十九章黨派,、群團,第二十章政權,、政協(xié),,第二十一章軍事,第二十二章司法,,第二十三章公安,,第二十四章民政.第二十五章勞動、人事,,第二十六章文化,,第二十七章文物、名勝,,第二十八章教育,,第二十九章衛(wèi)生醫(yī)藥,第三十章體育.第三十一章科技,,第三十二章宗教,,第三十三章風俗,,第三十四章方言,第三十五章人物,,共218節(jié),。該書斷限至1985年,部分重要內容適當后延,。全志記載了肥西縣幾百年來的巨大變化和各方面人物對其歷史發(fā)展的作用,,系統(tǒng)地展示了肥西縣情。新中國成立后,,肥西人民努力奮斗,,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充分體現(xiàn)了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作用,。特別是濃墨重彩地記述了1978年以來,,肥西人民改革開放,實事求是,,工農業(yè),、水利、交通運輸?shù)软検聵I(yè)基礎條件不斷改善,,城鄉(xiāng)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同時也客觀地記述了在前進道路上所經(jīng)歷的曲折和失誤,,突出了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志中有關淮軍人物傳記較有價值。該書是肥西第一部縣志,,書后附有大事記(1839—1993年),附錄和修志始末,,對該志內容做了重要增補,,對修志始末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和說明。

《長豐縣志》二十三卷(一冊)      長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王士泉主編,,編輯王士泉、尹廣治,、王邦之,、俞沛澤,聘請編輯李恒昆,、凌德祥,,攝影梁云、陶際平,、李廣松,,題字陶天月。1991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志808頁,,約80萬字,。該志獲國家級志書三等獎,安徽省級志書三等獎,。該書采用卷章節(jié)體,,正文有:概述,大事記,,卷一地理,,卷二人口,卷三農業(yè),,卷四林牧副漁,,卷五水利,卷六工業(yè),,卷七交通郵電,,卷八城鄉(xiāng)建設,卷九商業(yè),,卷十糧油,,卷十一工商管理,卷十二財稅,、金融,,卷十三黨政、群團,,卷十四司法,,卷十五民政,卷十六勞動,、人事,,卷十七軍事,卷十八教育,、科技,,卷十九文化,卷二十衛(wèi)生,、體育,,卷二十一社會,卷二十二方言,,卷二十三人物,,共75章,267節(jié),。該書記載了長豐縣從1965年至1985年20年間經(jīng)濟,、社會,、政治、軍事,、文化等發(fā)展變化的情況,。特別是1978年后推行農業(yè)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以來,該縣社會,、經(jīng)濟得到全面發(fā)展,,農民的溫飽得到解決,社會事業(yè)得到進步的情況,。同時,,該志也直書了目前存在的技術人才缺乏,工業(yè)基礎薄弱,,經(jīng)濟效益較差等制約長豐經(jīng)濟發(fā)展的問題,。該書卷末為附錄:第一部分文獻輯存,第二部分縣志編纂始末,,第三部分志存,,對1986-1990年長豐縣經(jīng)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狀況及發(fā)生的大事進行了補充,。

《合肥郊區(qū)志》      合肥市郊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該志獲安徽省級志書二等獎,。

《中國共產(chǎn)黨合肥市委志》     中共合肥市委辦公廳編,,肖健主編,儲祥林,、劉明正副主編,。1995年6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志205頁,,約25字,。

《合肥市政協(xié)志(1949-1987)》    合肥市政協(xié)編,王椿堂主筆,,1992年內部出版,,約8萬字,。

《中國民主建國會合肥市地方組織志》(1952.11-2002.11)    中國民主建國會合肥市地方組織志編委會編,,歐陽發(fā)主編,2002年10月內部出版,,約46萬字,。

《合肥市人事局志》    合肥市人事局志編纂小組編,開先有主編,。1990年2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約12萬字,。

《合肥檢察志》     合肥市人民檢察院編,謝定才主編,,1993年2月內部出版,,約20萬字。

《合肥公安志》    合肥市公安局史志辦公室編,,沈友信主編,,1990年10月內部出版,約25萬字,。另有《合肥公安志(交通篇)》,,1985年12月單獨印行。

《合肥交通志》     合肥市交通志編委會編,,高坤堂主編,,1992年12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約60字,。

《合肥稅務志》     合肥市稅務局編,,金美甲主編,1991年1月黃山書社出版,,約17萬字,。

《合肥市水利志》    合肥市水利局編,郭青山主編,,1999年4月黃山書社出版,,約35萬字。

《董鋪水庫志》    安徽省水利志編纂委員會編,,王斌主編,,1996年黃山書社出版,約11萬字,。

《合肥工業(yè)五十年》    合肥工業(yè)五十年編委會編,,吳世宏主編,1999年12月黃山書社出版,,約81萬字,。

《合肥石油志》     合肥石油站編,1991年1月黃山書社出版,。

《合肥供電志》     合肥市供電局編,,李能余主編。1989年5月內部出版,,約11.68萬字,。此志獲安徽省級志書三等獎。

《合肥供電工人運動史》     合肥市供電局編,,李能余主編,。1996年12月黃山書社出版,,約18萬字。此書獲安徽省級志書二等獎,。

《合肥金融志》     中國人民銀行合肥分行編,,范俊、高國友主編,。1996年12月內部鉛印,,約41萬字。

《合肥房地產(chǎn)志》     合肥市房地產(chǎn)管理局編,,榮芳主編,,繆蔭生主筆。1996年12月內部出版,,約12萬字,。

《合肥文化志》(資料匯編)     合肥市文化局史志辦公室編,李廣泰等主筆,,內部印數(shù)出版,。約20萬字。內容包括《廬劇團志》,、《曲藝團志》等十四部文化部門志稿,。

《合肥圖書館志》    合肥市文化局史志辦公室、市圖書館編,,王鋤非纂,,附有《合肥市圖書館組織史》(朱金壽纂)、《合肥市圖書館學會志》(王鋤非,、龔曉宏,、陳麗纂)。

《合肥體育志》    合肥市體育運動委員會編,,戴純正主編,,1997年9月黃山書社出版,約33.9萬字,。

《合肥市衛(wèi)生志》    合肥市衛(wèi)生志編纂委員會編,,倪則農主編。2001年黃山書社出版,,約110萬字,。

《合肥市電影志》(試寫稿)    合肥市文化局文化志編纂委員會主編,合肥市電影放映公司電影志編寫組編輯,,丁善斌編寫,,1987年10月內部印刷,。

《合鋼志》    合肥鋼鐵公司志編纂辦公室編,,葉紹武主筆,,縱精笑、馬傳榮副主編,。1988年5月內部出版,,約70萬字。

《合肥鋁廠志》(1958-1986)     合肥鋁廠編,,王永綏主編,。1987年10月內部鉛印,約20萬字,。

《合肥二輕工業(yè)志》     合肥市二輕工業(yè)局編,,周澤恩主編。1991年9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約28萬字,。

《美菱志》    美菱志編纂委員會編,郭明靜主編,,1997年8月黃山書社出版,,約54萬字。

《安徽針織廠志》(1954-1985)    安徽針織廠志編委會編,,童榮富,、錢江等執(zhí)筆,1986年7月內部印刷出版,。

《合肥建筑材料一廠志》     合肥建筑材料一廠志編委會編,,何大胤、賀加全主編,,2003年9月內部出版,,約20萬字。

《合肥水泥廠志》    合肥水泥廠志辦公室編,,費維富,、余善堯、吳克容執(zhí)筆,,1986年3月內部印刷,,為資料稿本,約15萬字,。

《廬陽民俗風情》      合肥市地方志辦公室沈光化編著,,1997年10月黃山書社出版,約17萬字,。

《合肥概覽》     合肥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袁法群主編,顧健恒,、俞頂賢副主編,。1987年6月內部出版,,全書約80萬字。

《合肥風采》     合肥市地方志辦公室黃華華主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約23萬字。

《肥西縣水利志》      肥西縣水利局編,,高韻柏主編,,周克來副主編。1993年11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約23萬字,。

《古鎮(zhèn)三河》      肥西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責任編輯:馬騏,、陳錫銀,。1985年5月內部出版,全書約15萬字,,收文42篇,。

《肥西五十年》     肥西縣黨史研究室、地方志辦公室,、縣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合編,,馬騏主編,黃勝田,、李德貴,、束桂英副主編,1999年12月內部出版,,約26.5萬字,。

《長豐縣工商行政管理志》      長豐縣工商行政管理志編纂委員會編,楊家茂,、陶慶發(fā)主編,,王元俊副主編。1994年12月黃山書社出版,,約15萬字,。

《長豐古今》     長豐縣地方志辦公室編,王士泉,、俞沛澤責任編輯,。1985年8月內部印刷。

《長豐概覽》     長豐縣地方志辦公室編,,1987年2月內部印刷,。

《(長豐)抗洪錄》     長豐縣地方志辦公室編,1992年7月內部印刷。

 

    資料來源:http://hfpjs.i.sohu.com/blog/view/139272550.htm

 

    附錄:

    《廬陽客記》:一部失落已久的廬州志書

    在眾多傳世的合肥地區(qū)—古稱廬州—歷代地方志中,,有一部久已失落的私家撰述:《廬陽客記》,。此書出自明代中葉正德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年,,比多家著錄現(xiàn)存最早的萬歷《廬州府志》、萬歷《合肥縣志》等都要早數(shù)十年,,是現(xiàn)存年代最為久遠的廬州志書,。其內容充實,體例基本完善,,但如朱士嘉主編的《中國地方志綜錄》,、歐陽發(fā)等編的《安徽省地方志綜合目錄》等重要方志目錄著作均未收錄。即使有個別方志史學論著,、文章提及該書,,也記為已佚,未予深究,。筆者在探究安徽方志史時,,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中發(fā)現(xiàn)此書。介紹,、了解這部未見著錄的廬州方志,,對于研究明朝中期合肥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狀況,,地方風土,、人情,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廬陽客記》作者楊循吉(1456-1548),,字君謙,一作君卿,,號南峰,、雁村居士,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學者,。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多病,,好讀書。弘治初,,奏乞改教不許,,遂請致仕歸,年才三十一。性狷隘,,好持人短長,。作詩“直吐胸懷,實敘景象”,?!睹魇贰酚袀鳌F缴鲱H豐,,猶多史志著作:《吳邑志》,、《吳中往哲記》、《長洲縣志》及《南峰樂府》,、《東窗末藝》,、《松籌堂集》等十余種。晚年至八十九歲猶能著撰,,未幾卒,。

    正德元年(1506),楊循吉應時任廬州知府的同年,、蜀西充人馬金(汝礪)之邀來到合肥,,準備纂修《廬州府志》。后因意見不合等種種原因而未能修成而歸,。循吉由此在合肥住了一段時間,,兩年后,他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和見聞撰成了這部《廬陽客記》,。后其從子楊可為之付梓成書,。

    由于合肥當時稱廬州,所以楊循吉以“廬陽”來代稱廬州,。從書名上看,,雖名為“記”,看起來好像是本筆記,、游記之類,,但事實上其體例卻是一部地方志書。它的內容分有郡邑,、形勝,、城、山,、水,、水利、物產(chǎn)及雜考等共十一目,,地域以當時廬州府為范圍(約相當于今天的合肥及周邊地區(qū)),。由于作者親自來到合肥,,而且還生活了一段時間,對合肥地方上的情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這部書記載的內容大體上還是真實,、可靠,具有較高史料價值的,。

   《廬陽客記》中記載了不少有關當時合肥地區(qū)的地理資料,,如山川形勢、物產(chǎn)資源,、城市建置及水利工程等,。在“山水”中記有“淝水源李陵山”,“金斗河源雞鳴山”等,,對于我們今天研究本地水系變遷有一定參考價值,?!拔锂a(chǎn)”中記載明代時期大別山區(qū)“自六安以西皆深山大林,,或窮日行無人跡。至于英,、霍山益深,,材木之多,不可勝計,。山人不能斧以畀估客,,至作筏數(shù)歲不一遇”。又如記載“廬江作礬,,三下釜而后良”,,對于研究礦產(chǎn)資源及提煉技術也有用處。再如它記載當?shù)亍吧綕山苑N花,,農余輒謀卒歲,。俗不工織,召僑工為之,,所至然也,。三冬墐戶亦足御寒,婦紡而已,。惟天旱花儉,,則不免購諸市城,然后衣江南之縷”,。反映了當時合肥地區(qū)棉花種植,、棉布紡織及外購棉花等情況,是研究明代中葉合肥地區(qū)農村經(jīng)濟的可貴資料,。當時學者即稱此書“敘述典雅,,討論亦精”,,“為提郡志之要,其識洵可以著書”[①],。清代《四庫全書》稱其:“簡潔古峭,,頗有結構,蓋借此以馳騁其筆力”[②],??赡苡捎谑撬阶緯Y料難免不全,,人物等內容記載較少,,但仍不失為一部很有史料價值的明代地方志書。

    此書有明楊可刻本,,收入清四庫全書存目從書,,現(xiàn)藏北京圖書館。    

 



[①] ,、蕭穆《跋廬陽客記》,,載《敬齋類稿》卷六。引見譚其驤主編:《清人文集·地理類匯編》第三冊第101頁,。

[②] ,、紀昀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資料來源:http://hfpjs.i.sohu.com/blog/view/139017807.htm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