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文科綜合試卷質量分析 北戴河教研服務中心 胡萬桃 2010年河北省中考綜合文科試卷命題嚴格依據初中思想品德,、歷史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和《考試說明》的要求,命題遵循學科特點和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 “穩(wěn)中有變,,變中求進”的原則,突出試題與社會,、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尤其是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時代感強,,凸顯生活意義,。考試形式仍然采取“雙開”,,時間為120分鐘,。試卷結構分Ⅰ卷(選擇題)和Ⅱ卷(非選擇題),滿分120分,,思想品德45分,,歷史45分,綜合30分,。試題緊扣熱點,,科學性強,創(chuàng)新力度大,,區(qū)分度好,充分體現了中考考試的選拔性功能,導向作用明顯,。 思想品德部分 一,、試題的突出特點 1.取消純時事內容的考查,變?yōu)橐詴r政熱點為背景與教材知識考查相結合,。試題選取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華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哥本哈根的召開為背景材料,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取得成就的策略方法;當今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及《哥本哈根協議》的達成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所起的大國作用,,這也是今年試卷中的最大變化,。 2.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全面考查。前十個客觀選擇題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知識,四部分有機融合地呈現,,體現了對考生思想品德素質考查的完整性,。主觀試題的28題觀察漫畫關于隱私權的考查和34題的史政結合關于民主政治內容的考查等都能反映這一特點。 3.熱點問題生活化,,凸顯方法和能力的考查,。如30題,以家庭購置冰箱,、空調等家庭生活用具為背景材料,,考查了學生關于低碳生活的常識和能力,以增強學生關心身邊生活,、關注國家發(fā)展的意識,。 4.難易度整體有所下降,但試題靈活多變,。如:前四個客觀題就杜絕了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只要關注時政熱點就能與教材結合尋找到答案??墒?9題感悟公平這一題的第一問中“依據材料分別談談對公平的理解”這一設問指向不明確,,學生可能感覺無從下手。34題第三問材料三反映了那種監(jiān)督的重要性,,雖然教材沒有明確監(jiān)督的種類,,只要學生認真審題就可得出結論,故整張試卷中的幾個設問體現出了試題的區(qū)分度,。 5.注重對學生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考查,。試題以全新的形式出現,熱點突出,、時代感強,,角度新穎,貼近生活,。如材料選擇題重點考查了60年華誕,、氣候變化,、校園安全、酒駕,、錢學森,、雙百人物、民族團結,、上海世博,,要求學生對材料能進行正確理解,從材料入手得出答案,,28題涉及的隱私權的考查,、29題的感悟公平、30題感受低碳,,34題民主政治的考查,。 二.學生答題隨機抽樣調查(90份)匯總情況:
三、試題分析 Ⅱ卷部分:非選擇題,。 簡答題要求學生將學過的內容按問題的要求重新整合,,注重問題涉及到所學內容的各種聯系,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觀點進行獨立思考,,試題以文字,、漫畫和圖表的形式出現;分析說明題考查了社會的熱點即新修改的選舉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材料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求考生閱讀理解材料,,對材料進行鑒別,、分析,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對設問進行理解和回答,。探究與實踐題以家庭購置冰箱、空調等家庭生活用具為背景材料,,考查了學生關于低碳生活的常識和能力,,以增強學生關心身邊生活、關注國家發(fā)展的意識和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1.學生表現的優(yōu)點和不足 優(yōu)點:大部分學生書寫規(guī)范,,字跡工整;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好,;思路清晰,,條理明確;多數學生能認真審題,,回答問題符合題意要求,。 不足:部分學生不能用政治術語回答問題;學生存在語言表達邏輯性不強,,缺乏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有的同學在不理解題意或設問的情況下盲目回答,,失分嚴重,;一些學生不能對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個別學生有答不完題的現象,,出現關鍵的錯別字丟失分數,。 2.失分原因分析和典型列舉 1.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不能結合背景材料回答問題,組織語言缺乏條理性,,分析綜合能力不強,,另外答題時要點不全面。例如:28題(2)如何使這些個人信息得到更好的保護,?學生不能從個人,、社會、國家,、法律等多個角度回答,,多數只答出個人角度。29題(1)針對上述每個材料,,分別談談你對公平的具體理解,。大部分學生沒有按要求分別結合材一、材二,、材三具體談公平的理解,,而是籠統(tǒng)的表述,條例不清,,表述不明,。(3)問材料舉措是針對我國的怎樣國情提出的?舉措對改變現狀有什么積極影響,?回答脫離背景資料,,不會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30題(3)問:由以上信息及對問題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發(fā)展低碳經濟的啟示,?設問要求回答如何發(fā)展低碳經濟,大部分學生答成了發(fā)展低碳經濟的意義故造成失分,。另外,,部分學生不會用政治術語來回答問題。 2.部分學生不能嚴格審題,,抓不住設問的關鍵詞語出現答非所問,。如28題類似漫畫中的個人信息還有那些,?部分學生還重復漫畫信息舉例,造成不必要的失分,。30題(1)根據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認為小亮家應購買哪款冰箱?請你用兩個具體實例對小亮家其它生活用具的購置提出建議,。設問“哪款冰箱”,,不少學生回答哪款空調,明顯是答非所問,?!皩ζ渌钣镁叩馁徶谩睉话▓D表中列舉的用具,可是部分學生依然列舉重復內容,,丟分比較嚴重,。 政史綜合部分 該題重點考查學生的思維、表達,、分析與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答題時要結合政史兩科相關知識,觀點要明確,,論據要充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展示自己的新認識,、新觀點和新收獲,。 1.學生表現的優(yōu)點和不足 優(yōu)點:大部分學生對材料理解正確;圍繞設問進行回答,;有創(chuàng)新能力,。 不足:少部分學生審題不清,造成答題的片面性,。 2.失分原因分析和典型列舉 如:第34題(2)材料二表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民主權利有哪些?部分學生用詞不準,,把人民代表大會制答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造成丟分,。(3)材料三反映了那種監(jiān)督的重要性?有的學生不理解背景材料盲目抄答案,,答題不準確,,失分現象明顯。 歷史部分 一,、試題的基本特征 1.從考查的知識內容看,,嚴格依據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知識點及能力層次要求進行命題,立足課本,,突出考查學科的基礎知識,,尤其是學科的重點主干知識,。 2.試題注重時政熱點問題,體現了時代性,。聯系社會時事,,社會熱點,融時代信息于試題中,,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密切關注社會發(fā)展,,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國際大事。 3.試題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形象直觀,信息量大,。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抽樣調查的基本情況(90份)
2,、學生答題分析及典型舉例 卷Ⅱ歷史部分的31題,、32題、33題,、34題的第一問,,考點涉及到抗日戰(zhàn)爭、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等史實,。既注重考查學生閱讀分析運用史料以及讀題、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學生知識的整合,運用課本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成效方面:大多數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識和借助課本知識進行解題并按質按量完成考試任務。從試題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學生在歷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比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當大提高,。 (二)不足之處: 考試所反映出來的不足之處,,大部分屬于較普遍存在的問題。 1.審題不認真,。對題目的限定詞或關鍵詞沒有認真審讀,沒有注意分析,,導致失分,。如:31題第(2)問“這一戰(zhàn)爭有何重大國際意義?”一部分學生答題時沒有注意“國際”二字,,只答出國內意義,,導致失分。33題第(1)問“1910年的上海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哪些現象有助于陸士諤的幻想,?”學生失分主要是沒有把上海放在“1910年”特定的時間里圍繞近代的社會生活變遷進行分析總結,。 2.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史實記憶不清,。如:32題第(3)問“用中外史實證明列寧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拓者?!币徊糠謱W生把屬于斯大林的成就用于論述列寧的貢獻,。 3.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包括識記能力,、材料的閱讀,、分析及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分析和比較能力,。特別是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歷史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34題的第(1)問,,“17至19世紀,推動英法美等國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確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相當一部分學生把題意理解為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的相同點,。 建議要求 一、對教師的建議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寓生活于課堂,,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知識,,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2.重視基礎知識,構建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目前,,政治學科盡管版本多樣,教材編排也較雜,但是,,基礎性知識還在,,教師要引導學生裝形成知識網絡。 3.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尤其是在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例如平時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網上搜索或看報紙獲是某方面的新聞,,利用課前幾分鐘作新聞短評,。在復習階段以通過圍繞社會熱點,選擇合適的切入點,,設置相關專題,在整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要注重各種學習方法的傳授,。 (1) 解題思路的引導。教師平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各類題型解題思路的點撥,,不能抄完答案了事,也沒有必要搞題海戰(zhàn)術,。如對“感動中國人物—某某為什么能感動我們,?”這一類題的解題思路都是回答他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和精神是什么;又如“建議類”題型,,其解題思路是針對某種情況提出解決的措施,,要注意建議的針對性,可行性特點,。 (2)審題方法的引導,。教會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學會找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包括關鍵詞,、關鍵句,在此基礎上,,提煉觀點,,做出正確解答。 (3)答題方法的引導。在各種教學情境中,,對學生討論,、回答問題中出現的不正確使用政治術語,回答問題口語化的現象,,教師應該及時指出其錯誤并有意識地加以正確引導,。另外,有些問題學生作答時應多層次理解,,教師在教學中應適當補充資料,,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知識面,。 2.對學生的建議:切記過好教材關,,注重對教材基礎知識的復習,要活學活用,,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在答題時,要認真,,仔細的讀題,,并且要抓住重點,準確運用所學知識,,注重對自身綜合分析,,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關注社會生活和國家大事,將其與思想品德,、歷史學科進行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對畢業(yè)班復習建議:吃透課標和中考說明(把握好方向) 立足課本不猜題押寶(掌握好知識點)觸類旁通由課內到課外(學會轉化遷移)培優(yōu)補差研究學情(根本出發(fā)點)
2010.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