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主義的人會躺在溫暖的棉被里,,剛吃完一頓牛排大餐后打了個嗝,臉色麻木眼神無力的說:“這些只是你的錯覺而已,。什么改變,,什么控制,這些都是你的自以為是,?!钡牵贻p的人們需要這種錯覺,。是的,,他們需要。
早上,姐姐狂給我打電話,,問我想要什么禮物,。好多年來我也每天都問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每次從心里反饋回來一個虛弱的答案:“我沒有想要的東西,。”我羨慕那些想要愛情想要婚姻想要房子想要汽車想要不停往上爬的人,,至少他們每天起床都有這樣一個想法:“我要,!”這讓他們看起來生機勃勃活力十足。然而“我沒什么想要”,,我沒有在第二天起床的理由,。就像一個什么都擁有過的老人一樣,等待著黎明的到來,,同時也等待著黑暗的籠罩,。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英國17歲少年亂買彩票誤中200萬英鎊大獎,買房買車旅游買豪宅,。統(tǒng)統(tǒng)玩過之后,,搬家遠走避居人世患上了抑郁癥。他說:“每個人以不同方式面對死亡,,所有人終有一天會離開,?!?9歲那年,他死于豪宅之中,。新聞的評語是:“給你足夠的錢,,卻不給你人生目標,再沒有比這更殘酷的事情了,?!?/p>
確實有人生目標的年輕人們看起來真的容光煥發(fā),。年末忙著招應屆畢業(yè)生做儲備干部,,和我一起做招聘的同事跟我說:“那些不知道自己目標的人都不要?!庇谑且粋€又一個眼神堅定不斷堅稱自己三五年后就是要走銷售或培訓路線的年輕人們都得到了工作,。
但我不覺得這是一個關于目標的命題,這是一個關于控制的問題,。中獎的幾率不受控制,,當人們遇到無法控制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步伐錯亂,,使得局面更加無法控制,。 人們快樂與否都取決于是否能夠控制自己的生活。當然你可以說大部分人通過設定目標來控制自己人生的節(jié)奏,。但是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整出一個目標,,按部就班的做就能夠控制的。比如《盜夢空間》的富家子羅伯特——一個龐大的家族企業(yè)的繼承人,,最不缺錢的人總該是快樂的吧,。但他每天都在跟自己進行對抗與爭斗,他最糾結的也就是他最想要的東西顯示在他夢境最深處——一只童年的風箏,,那象征著他與他父親之間的聯(lián)結,。這不是一件他努力就可以控制的事情,他甚至連“爸爸,,我想要你肯定我,,認可我”這樣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如此一來更可以說明一點,。通過數(shù)據(jù)顯示,,大多數(shù)平凡的人們一旦中獎發(fā)財,不出幾年都會宣布破產(chǎn),,甚至連自己中獎之前的財產(chǎn)都敗光了,。因為遇到不在自己控制范圍內(nèi)的事情,人們就會做傻事——他們揮霍,,他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往往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的人都依賴于運氣,,而非能力——然而運氣總會有窮盡的一天。
思及此,,我要你們回想一下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你苦背英語詞匯三個月終于考過雅思的那天?是你每天不斷早起跑步終于成功減到理想體重的那天,?是你費盡心思終于贏得心上人的青睞的那天,?……這些經(jīng)由你掌握而后能夠控制得住結果的事情帶給你最大程度的滿足感——你覺得自己真的控制著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控制——這才是你想要的,。
很多人不快樂在于無法控制——無法改變自己不如人意的現(xiàn)狀,。“改變,,從這里開始”,,這一句話完全是通用于全人類,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說我完全滿意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我不需要任何的改變,。甚至電影里總是不斷的上演公主愛上窮小子然后一起亡命天涯或者皇帝總說如果我生在平凡百姓家該有多好的這種狗血劇情,無論你在別人眼里過得有多么的光鮮亮麗,,你總還是有抱怨的空間,。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著勵志氣息活躍因子的人們,他們的共同特征是:他們(自認為)正在控制或者改變自己的生活,。
悲觀主義的人會躺在溫暖的棉被里,,剛吃完一頓牛排大餐后打了個嗝,臉色麻木眼神無力的說:“這些只是你的錯覺而已,。什么改變,,什么控制,這些都是你的自以為是,?!?
但是,年輕的人們需要這種錯覺,。是的,,他們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