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何尋根到句容,朱家巷今天怎么樣?
在句容盛傳一首民謠:“句容蠻,,句容蠻,,提到句容就膽寒,小小的神仙張邋遢,,大大的狀元李春芳,,陰間皇帝朱洪武,陽間皇帝張祠山,。”民謠提及的“朱洪武”即為朱元璋,,該市文化部門根據(jù)長期民間和歷史調(diào)查認(rèn)為,朱元璋的祖籍就在句容。為了證實此事,,日前記者來到句容調(diào)查走訪,。
句容有個朱家巷 元、明,、清時,,句容通德鄉(xiāng)朱家巷,是句容市華陽鎮(zhèn)戴家邊村附近的小自然村,,據(jù)說這里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所在地,。 《二十五史》和吳晗的《朱元璋傳》上都認(rèn)為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南京閱江樓關(guān)于明代帝王介紹,,也說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 有歷史記載: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師駐兵太平,,“為念先考君曾世為朱巷人,,家族俱存,平日每有鄉(xiāng)土之念,,即訪求故鄉(xiāng)宗族之所”,,于是調(diào)兵取句容。1356年朱元璋攻克應(yīng)天府(南京),,句容朱家巷父兄昆弟40余人奔至應(yīng)天,,朱元璋才第一次與故鄉(xiāng)朱氏族人敘長幼之禮,行親睦之道,。 1363年,,朱元璋遵從舊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謁先壟,,焚香告祭”,,并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在其自撰的碑文中,,朱元璋稱“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鄉(xiāng),。”根據(jù)碑文記載,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3代,生死都在句容,,他們的墓也都在朱家巷,。 一位多年研究明清歷史的吳姓作家告訴記者,,元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列為淘金戶,,“金非土產(chǎn),市于他方”,,由于賠納不起,,索性丟棄了房屋田產(chǎn),元至元26年(1289年)帶著12歲的大兒子朱五一和8歲的小兒子朱五四(朱元璋的父親),,遷到了泗州盱眙墾荒,,置田置產(chǎn)。
朱元璋句容尋祖墳 因為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曾祖父以上幾代均安葬在句容朱家巷,,所以在他的祖籍地石獅鎮(zhèn)流傳了許多關(guān)于他的傳說。石獅的周賢老人向記者介紹,,朱元璋母親活著的時候,,就常對朱元璋說:“咱們家的祖籍在句容朱家巷。”等他做皇帝后,,就帶著大臣來句容朱家巷尋找祖墳,。他們走到一個山崗上,只見一座墳又高又大,,便行參拜之禮,,隨從當(dāng)即就在山崗上立了座石碑,上刻“皇墓崗”,,時間長了,,人們把這個地方喊白了,就變成了“王墓崗”,。到現(xiàn)在為止,,句容還有王墓崗的地名。 事實上,,明洪武17年(1384年),,朱元璋下令在盱眙楊家墩營建明祖陵,以祭德祖,、懿祖,,而句容碑墓俱停。明洪武初年以前,,句容因是朱元璋祖鄉(xiāng)所在而頗受重視,,但自從明祖陵建成后,句容便開始遭到冷落,。 事隔約150年后,,明嘉靖年間,,句容作為明太祖祖籍一事被再次提起,受到重視,。記者翻閱了清乾隆《句容縣志》,,發(fā)現(xiàn)明嘉靖11年(1532年),時任江西巡撫都御史的句容人王袆上書嘉靖皇帝,,說句容乃皇上祖籍,,其事載于圣祖碑文中,希望能得到加封,。于是嘉靖皇帝便命南京禮部侍郎崔銑,、巡撫都御史夏邦謨、巡按御史劉良卿,、提學(xué)御史馮天御前往句容實地考察,。考察人員到了句容通德鄉(xiāng),,當(dāng)時的朱家巷已是一片遺址,,遍地荊棘,并無石碑,。于是4位官員向嘉靖皇帝匯報了勘察結(jié)果,,嘉靖皇帝說道“既無實跡,且罷”,。 雖然朱家巷從明中期開始就已是一片廢墟,,但句容的文物工作者還是找到了一些遺跡,3月8日,,記者來到句容市博物館,,發(fā)現(xiàn)至今還保存著一塊明代早期的漢白玉石刻,上面雕有兩條龍紋,,用料精美,,刻功細(xì)膩,確系明代皇家所有,。
《嘉瓜贊》引來洋專家 明代弘治《句容縣志》記載,,明洪武5年(1372年)夏,句容張觀兄弟將雙實同蒂的兩個西瓜獻(xiàn)給朱元璋,,禮部尚書陶凱等大臣認(rèn)為句容是朱元璋的祖鄉(xiāng),,出產(chǎn)并蒂之瓜說明朱元璋功德無量,是祥瑞之兆,。朱元璋看了張觀兄弟所獻(xiàn)“嘉瓜”,,聽到大臣的進(jìn)言,卻不以為然,。他說,,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即使是吉祥之物,也是當(dāng)?shù)厝罕姷母7?。他在給予賞賜的同時,,還奉勸張觀兄弟要踏實做人,并親自撰寫《嘉瓜贊》:“同蒂雙產(chǎn),,出自句容,,民心孝順,朕有何能,,拙數(shù)數(shù)句,表民來誠,。”從這件事看,,朱元璋剛當(dāng)上皇帝時,頭腦還是清醒的,。 美國明史專家施珊珊(中文名)博士研究中國明代史,,偶爾看到這段記載,對登基后的朱元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對朱元璋的祖籍句容產(chǎn)生了興趣,,多次通過信函和句容市政府取得了聯(lián)系,并于2004年5月5日飛赴句容,,在句容市博物館翻閱了大量地情資料,,并到實地探訪了朱元璋的祖籍地朱家巷遺址。
朱家巷今天怎么樣 2004年5月6日,,記者一行4人曾陪同美國來的明史專家施珊珊博士來到了朱家巷遺址,,那是一塊地勢較高的土墩,方圓約200米,,有幾棵雜樹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穿過綠油油的油菜地,大家開始尋找明人朱國楨《涌幢小品.(六)朱巷》中記載的龍爪樹和樹下水井,,然而已是物去人非,,但在莊稼地里還是隨處可見磚石瓦礫。記者和在地頭勞作的老農(nóng)攀談起朱家巷遺址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都說那里就是朱元璋的祖墳所在地,,“文化大革命”前枯樹和水井都在。 從朱家巷遺址回來,,記者想了很多,,這是朱元璋的祖籍地,卻給人以滿目荒涼之感,,為什么不將這寶貴的資源好好保護(hù)利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