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4月,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文率領的三艘戰(zhàn)艦,,在東南太平洋的狂風巨浪中顛簸漂流,,企圖發(fā)現新的陸地。暮色中,,他突然發(fā)現前方出現一個小島,。天哪,這座小島怎么會……,?原來這個小島的四周竟然站立著黑壓壓,、一排排石頭刻的參天巨人。 從這一天起,,這座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孤島就給人以神神秘秘的印象,。說起這座小島,那舉世無雙的石雕還真是很迷人的,。它們雕刻得十分生動,,形態(tài)不下幾十種。有的莊嚴肅穆,,有的怒目而視,,仰望著無盡的天宇;有的似乎是在沉思默想,,仿佛是在回憶那一幕幕的往事,;也有的滿臉橫肉,殺氣騰騰,,使人看了不寒而栗,。這些造型奇特的石頭巨人,,都有著一對大耳朵。耳朵又長又薄,,一直垂到腮幫子上,。每個雕像都有一個鼻子,最大的長 4米,,怪模怪樣的,,石像的身上,還刻著飛鳥鳴禽的花紋,,頗似人體上的紋身,。他們的眼睛,是刻工們用鑿成橢圓形的內凹來代表的,。石人都沒有腿,,雙手都生硬地垂在兩邊,緊貼著肚子,。其中,,站立在復活節(jié)島東南海岸和北海岸的雕像,頭上還戴著圓柱形的紅帽子——“普卡奧”,,這種帽子是由整塊石頭雕成的,。最大的帽子有2.5米,光它的頭部就有11米高,,鼻子長4米,。 其實,這些雕像長在別的地方都不會像長在復活節(jié)島這么招人生疑,。因為復活節(jié)島面積較小,,貧瘠而干旱,島的中部是風沙橫行的沙漠,,糧食根本無法生長,。島上也絕少樹木,只有雜草,。沒有供水,,沒有河流,島民只能靠挖池塘蓄存雨水度日,。除了老鼠,,島上再沒有其他野生動物。居民只能用簡陋的木制工具打洞栽種甘薯和甘蔗,,艱難度日,。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干旱、荒涼,只有少數土著居住的孤島上,,卻遍布著1000多尊巨大無比的巨人石像,。這些巨人石像最重的達90噸,高9.8米,,就連最普通的也有二三十噸重,。 有人作過精確的計算后指出,這些工作量至少需要5000個身強力壯的勞動力才能完成,。其中,雕刻一件中等大小的石人像,,就需要十幾個工人干上一年,,這還不包括完工后的運輸;320個勞動力產生的拉力,,可以拉動一尊8噸重的石像,。那么那些10噸、20噸,、80噸重的石像,,是怎么拉動的?這些石像又是怎么豎起來,,怎么戴上20噸重的紅帽子的呢,?要知道這個貧瘠的小島居民們最多能勉強維持2000人的基本生存需求,靠什么來養(yǎng)活5000名強勞力,?他們吃什么,?而人們發(fā)現這個島時,島上僅僅生活著幾百名尚未開化的土著人,。他們怎么能夠提供找5000名勞力的各種需求,,如木材、繩索,、食物等呢,? 難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