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油桃無公害栽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生產(chǎn)的指標,、土把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和采收等,。 本標準適用于邳州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相類似地區(qū)的油桃生產(chǎn),其它地區(qū)油桃生產(chǎn)可參照使用,。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飲食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時,,能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時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B32/T343.1-1999無公害農產(chǎn)品(食品)產(chǎn)地環(huán)境要求 DB32/T343.2-1999無公害農產(chǎn)品(食品)生產(chǎn)技術規(guī)范 DB32/T343.3-1999無公害農產(chǎn)品(食品)產(chǎn)品安全標準 3,、 土壤氣候 3.1土壤條件 地勢平坦,,土質沙質壤土,有機質含量0.8-1.2%,,PH值7-8 3.2氣候條件 年平均氣溫:13.8℃(最高18℃,,最低10℃)。 1月平均氣溫:-1.2℃,,7月份平均氣溫27.1℃,。 相對濕度:74%。 平均年降雨量:933.6MM,。 年日照時數(shù):2380小時,。 無霜期:211天。 積溫:5139.3℃,。 4,、 生態(tài)環(huán)境標準及監(jiān)測,,治理辦法 4.1灌溉水指標: 氯化物≤250mg/l 氰化物≤0.5mg/l 氟化物≤3.0mg/l 總銅≤1.0mg/l 總鋅≤2.0mg/l 總汞≤0.001mg/l 總鉛≤0.1mg/l 總隔≤0.005mg/l 鉻(六價)≤0.1mg/l 生化需氧量≤150mg/l 化學需氧量≤300mg/l 凱氏氮≤30mg/l 總磷≤0.1mg/l ph值5.5-8.5 4.2土壤環(huán)境質量指標 汞≤1.0 mg/kg 砷≤25 mg/kg 鉛≤350 mg/kg 鎘≤0.6 mg/kg 鉻≤250 mg/kg 銅≤200 mg/kg 甲拌磷、六六六,、DDT及殺蟲脒等禁止使用的農藥殘留不應檢測出,。 4.3大氣環(huán)境質量指標 總懸浮顆粒物≤0.3(日平均濃度) 二氧化硫≤0.15(日平均濃度) 氫氧化物≤0.1(日平均濃度) 氟化物≤5.0(日平均濃度) 鉛≤1.5(季平均濃度) 4.4檢測辦法 按DB32/T343.1-1999“農田灌溉水質量檢測,土壤環(huán)境質量檢測,,大氣環(huán)境質量檢測”辦法執(zhí)行,。 4.5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 4.5.1根據(jù)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情況,針對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4.5.2使用深水井,,從污染源泉著手解決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4.5.3擇地建園,,避開不符合無公害生產(chǎ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4.5.4從農藝措施著手,避免再次污染,。 4.5.5采用適宜的防護林樹種,,治理大氣污染。 4.5.6公路及交通要道兩側,,每側要栽植2-4行行道樹,,以防止汽車尾氣和塵土污染。 4.5.7采用物理,、化學方法和農藝措施治理水土污染,。 5、 定義 下列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5.1果實生育期 從盛花初期到果實成熟期的天數(shù),。 5.2極早熟品種 果實生育期70天以內的品種。 5.3早熟品種 果實生育期在70-89天以內的品種,。 5.4中熟品種 果實生育期在90-119天之間的品種,。 6、 指標 6.1.1 3年生樹畝產(chǎn)量300kg-500kg,。 6.1.2 4年生樹畝產(chǎn)量500 kg-800 kg,。 6.1.3 5-6年生樹畝產(chǎn)量750 kg-1000 kg。 61.4 7年以上樹畝產(chǎn)量800 kg-1200 kg,。 6.2質量指標 6.2.1果實大小分級標準見表1,。 表1果實大小分級標準
6.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極早熟品種7%以上,早熟品種7%-9%,,中熟品種8-10%,。 6.2.3特級、一級、二級總和不小于80%,。 6.3樹相指標 6.3.1果枝留量4年生樹5000枝/畝,;5年生樹6000-8000枝/畝;6的生樹8000-12000枝/畝,,7年生以上樹13000-18000枝/畝,。沒有花粉的品種果枝留量適當增加10%-20%。 6.3.2枝類比長果枝20%-25%,,中果枝25%-30%,,短果枝15%-20%,營養(yǎng)枝5%-6%,。 7,、 土肥水管理 7.1土 7.1.1土質 油桃在丘陵、崗地和平原均可種植,。最適宜地下水質較低,,灌良好,土質深厚,,土壤肥活的沙壤土,,PH7-8。 7.1.2土壤管理 7.1.2.1深翻熟化 a) 時間:結合施基肥進行,。 b) 深度:30cm-50cm,。 c) 方法:從定值穴向外,逐年擴大深翻范圍,。 7.1.2.2間作: a) 條件:幼齡桃園,。 b) 方式:行間間作。間作物與桃樹主干保持1cm間距,。 c) 種類:大豆,、花生、瓜菜等矮桿作物或白三葉,、紫花苜蓿等綠肥,。 7.1.2.3覆草 a) 時間:7月上旬干旱來臨之前。 b) 方式:幼樹覆蓋樹盤,,成齡樹覆蓋行內。 c) 方法:疏松覆蓋區(qū)表土,,施速效氮肥并及時澆水,,均勻鋪上10cm左右厚的秸桿、青草等,,然后蓋上薄土,。 7.1.2.4中耕除草 全年進行3-4次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減少雜草對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的競爭,。 7.2肥 7.2.1葉分析 豐產(chǎn)園葉片營養(yǎng)元素含量標準見表2 7.2.2主要缺素癥 a) 缺氮 葉片黃綠色,,褪以最初從老的成葉開始,后轉到幼葉,,最后變?yōu)樽霞t色或紅色,,葉梢變硬而細,葉片變小,。 b) 缺磷 幼圳及附近未成熟葉呈暗綠色,,成熟葉呈青銅色或暗紅色,老葉的葉脈間出現(xiàn)淡綠色的斑紋,,莖及葉柄帶紫色,,新梢變細,葉片呈舌狀,,果實畸形,。 c) 缺鉀 葉片變小卷曲、黃化,,有斑點,,葉組織枯死狀態(tài),花莖分化差,,莖變細,,果實變小,著色不好,,采前落果,。 d) 缺鈣 葉片呈枯死狀,特別是先端的嫩葉,、葉尖,、葉緣或主脈,其次是新梢先端的葉和莖,,根的先端也是枯死現(xiàn)象,。 e) 缺鎂 基部葉片出現(xiàn)黃褐色的斑點,被害葉逐漸至新梢引起落葉,,最后在新梢先端殘留密集而薄的暗綠色葉片,,果實變小。 f) 缺硼 初期葉脈黃化,,葉內仍為綠色,,進而葉肉黃化,葉片早期脫落,,葉脈彎曲,、爆裂,,葉呈畸珙,葉柄,、葉脈易折斷,。 g) 缺鋅 桃枝頂呈叢生小葉,葉脈內先呈現(xiàn)黃綠或黃色,,有的可出現(xiàn)紫紅色紅斑,,后期葉尖出現(xiàn)枯腐斑時老葉脫落。 表2 豐產(chǎn)園葉片營養(yǎng)元素含量標準
7.2.3施肥 7.2.3.1施肥指標 a) 三要素吸收比例氮:磷:鉀=10:5:15 b) 每生產(chǎn)100kg油桃,,施0.48kg氮0.2kg磷0.76kg鉀,。 7.2.3.2三要素施用原則 a) 有機無機結合施用,允許限量使用的化學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等。 b) 有機氮:無機氮〉1:1 c) 嚴禁使用未經(jīng)國家或省級農業(yè)部門登記的化肥或生物肥料,。 d) 按照平衡施肥技術,,以配方施肥為主。 7.2.3.3施肥種類及處理 有機肥:堆肥,,廄肥,,漚肥,餅肥等,。 有機肥在施用前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常用辦法有: ① 嚴格把關,不用有污染的有機物質漚制有機肥,。 ② 高溫堆肥,,消滅有機肥中的部分有害病蟲卵:常用方法有: a) 貯存法:將人糞尿貯于糞池中加蓋密封,使其進行嫌氣發(fā)酵,,達到消毒目的,。 b) 高溫堆積法:將1-2種有機物按比例混合堆積,利用腐熟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殺死病菌蟲卵,。 ③ 充分腐熟或采取其他方法進行消毒處理,。 無機肥:礦物氮肥、礦物鉀肥,、礦物磷肥等,,或按平衡施肥技術方案配制的氮肥磷肥鉀肥以及其他符合要求的無機復合(混)肥。 有機無機復合肥:主要以氮,、磷,、鉀中兩種以上的肥料科學配制的有機和無機復混(合)肥料。 葉面肥料: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殖酸,、精致有機肥中一種為主配制成的葉面噴施的肥料,。 A) 微量元素肥料:鐵、錳,、硼,、鋅、銅,、鉬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為主的肥料,。 B) 植物生產(chǎn)鋪助肥料:用天然有機提取液或接種有益菌類的發(fā)酵液,添加一些氨基酸,、維生素,、糧等配制的肥料。 7.2.3.4施肥技術 a) 基肥 施肥時期:9至10月份為宜,,不遲于11月底,。 施肥種類:以有機肥為主,混加過磷酸鈣及速效氮素化肥,。 施肥量:盛果期樹畝施腐熟雞糞或土雜肥3000kg-4000kg,,尿素10kg,過磷酸鈣30kg,,硫酸鉀20kg(或草木灰80kg-100kg),。 施肥方法:環(huán)狀、條狀,、放射狀溝施及撒施結合,。 B)追肥 追肥時期及施肥量:萌芽肥,萌芽前兩周左右追施,,每畝施多元素果樹復合肥50kg,。 花后肥,花后一周每畝施尿素8-16kg,,此次施肥可掛果量多少而定,,如掛果量少可不追。 硬核肥,,在核硬化始期施入,,畝施硫酸鉀20kg,復合肥40-50kg,。 采后肥,,果實采后即施,畝施尿素10-15kg,。 追肥方法:溝施,、穴施或雨天撒施,。 C)根外施追 根外追肥的作用:根外追肥可作為根系吸收的補充,同時可以克服土施肥料時易被土壤固定和流失的缺點,,在5-8月間需養(yǎng)分量大時,,及時補充。 噴施濃度:生長前期噴0.3%-0.5%尿素和0.12%-0.4%磷酸二氫鉀,,果實膨大期噴0.2%-0.4%磷酸二氫鉀,。 肥液用量:以肥液布滿整個葉片后剛滴水為宜。 7.3水 7.3.1灌溉 7.3.1.1灌溉指標 適宜的含水量:當土壤持水量在20-40%時,,能正常生長發(fā)育,,當降到10-15%,葉片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但不同的土質要求不一樣,,保持灌溉指標,避免長期干旱或澇漬,,影響樹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7.3.1.2灌溉關鍵時期 萌芽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采果后、休眠期,。 7.3.1.3灌溉量 應根據(jù)灌溉時期的樹體需水特點,,結合土壤質地確定灌溉量,理想灌溉量80-90T/畝,。 7.3.1.4灌溉方法 a) 滴灌或噴灌:采用滴灌或噴灌進行灌溉,,首先應灌足水,接近田間持水量,;旱季每周灌1-3次,,每次5-10小時。 b) 樹盤澆水:無節(jié)水灌溉設施的果園,,可采用塑料管給水系統(tǒng),,直接灌溉樹盤。 c) 溝灌:無節(jié)水灌溉設施的果園,,可采用挖溝澆灌滲透,。 7.3.2排水 7.3.2.1排水指標 當土壤持水量高于20-40%時,應及時排水,。 7.3.2.2排水方法 實行明溝排水,,小區(qū)內行間設“集水溝”,小區(qū)間設“支溝”,,園塊間設“干溝”,,形成排水系統(tǒng)進行排水,,如:平地桃園宜采用深溝高畦,山地桃園宜采用縱橫排水系統(tǒng),。 8,、 花果管理及要求 8.1花時管理目標 花果充足,合理負載,;促進果實內外在品質形成。 8.2花果管理辦法: 8.2.1提高座果率 8.2.1.1人工授粉 a) 采集花藥:在主栽品種開花前,,從適宜的授粉品種樹上采集含苞待放的花朵,,剝取花藥,放在干凈光滑面的白紙上,。 b) 制粉:采集的花藥進行干燥,、加溫處理,使這些花藥都能很快地出粉,。常用的有自然干燥法,,烘箱或烘室干燥法和石灰干燥法。自然干燥法,,即將花藥均勻地鋪地墊有白紙的竹籮容器中,,上面蓋以白紙,在無風的陽光下晾曬,。如無條件或遇陰雨降溫,、大風等情況,可將花藥放入干燥箱,、烘箱或烘室中干燥,,溫度必須保持在20℃-25℃之間。約一天后收集散落花粉于潔凈容器中,,貯于黑暗,、冷涼、干燥的條件的備用,。如無上述條件,,也可將花藥放在底部裝有生石灰的缸中,密閉缸口,,經(jīng)2-3天也可散出花粉,。 8.2.1.2授粉時間 在主栽品種盛花初期,以開花當天或次日早上9時后進行,。氣溫高的天氣宜在上午8-10時和下午3-5時進行,,開一批授一批,共2-3次,。 8.2.1.3授粉方法 a) 人工點授 將蘸有花粉的毛筆或橡皮等授粉器在柱頭上輕輕點一下,,使花粉粘在柱頭上即可,。 b) 液體授粉法 花粉液配方:水5kg加砂糖250g,加尿素15g,,加硼酸5g,,加干花粉10g-12.5g,花粉液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用手持噴霧器噴花,,1小時內噴完。 8.2.1.4蜜蜂授粉 于盛花期放蜂傳粉,,2-3畝放蜂一箱,,放蜂期切忌噴藥。 暴 a) 無花粉品種栽植時按3-4:1配置授粉品種,,授粉品種要求與主栽品種花期一致或相近,,花粉量多,品質優(yōu)良,。 b) 高接授粉枝,,高枝同期開花,成熟期相近的授粉品種,。 8.2.2?;ū9?BR>8.2.2.1主要是防御災害性天氣,災害性天氣主要有:大風,、雨霧,、晚霜凍和沙塵暴等。 晚霜凍害防御辦法:薰煙防霜凍,??捎棉r作物秸桿、雜草,、落葉,、去年栗棚殼等,在凌晨2時左右氣溫降到1℃時開始薰煙,。 沙塵暴防御辦法 a) 營建防風林,。 b) 沙塵暴后及時噴水除塵。 c) 重復授粉,。 8.2.2.2噴生長調節(jié)劑,,花期噴硼0.2%,2.4-D,、萘乙酸,、赤霉素等可提高座果。 8.2.3疏花疏果 8.2.3.1疏花:花后剪除細弱結果枝,過密枝,,花量大的枝可適當疏除,,調整花量。 8.2.3.2疏果 a) 疏果時期 5月上旬和中旬進行,。 b) 留果標準 葉果比20-30:1 長果枝3個,,中果枝葉2個,短果枝1個,。 C) 疏果方法 按留果標準首先疏除蔫黃果,、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并生果,其次疏除朝天果,、無葉果,最終參照留果標準疏除多余果實,。 8.2.4套袋 5月中旬對果實生育期90以上的中,、晚熟品種用桃專用袋進行套袋。 9,、 整形修剪 9.1油桃樹的樹形 9.1.1三主枝自然開心形 9.1.2兩主枝自然開心形(丫形) 9.2三主枝自然開心形 9.2.1樹體結構 主干30-50cm,,主干上三主枝保持120°按45°左右向外延伸,每個主枝兩側配置2-3個側枝,,間距60cm,,側枝開張角度為60°-80°。 9.2.2幼樹整形 9.2.2.1定干 一年生成苗定植后,,在主干上留50-70cm定干,。 9.2.2.2主枝培養(yǎng) 定干后,20cm-25cm整形帶內的萌芽,,留強去弱,,當主干上的新梢長20cm時,選留4-6個壯枝,,其余疏除,,新梢長到30cm時,選好三大主枝,,主枝長勢要相仿,,分布均勻一致,整形帶以下的萌芽在早春萌芽后,,一次性摘除,,冬季剪去主枝延長枝的1/3-1/2。 9.2.2.3側枝配備 定植后第二、三年,,在主枝上隔60cm配備側枝,,全樹共配備6-9個側枝。重剪主枝,,輕剪側枝,,確保側枝的開張用度和長勢。 9.2.3盛果期樹修剪 9.2.3.1結果枝組的培養(yǎng)更新 對主枝,、側枝上著生的發(fā)育枝,、徒長枝、徒長性結果枝,,采用多次短截和摘心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一般背性、直立的宜少,,側生,、水平的宜大,上部宜小,,下部宜大,。結果枝組出現(xiàn)衰老時,應及時回縮更新,。 9.2.3.2主側枝從屬分明 調節(jié)主枝側枝生長勢,,保持主側枝主次從屬關系??刂茦涔谏喜亢屯鈬?,改善通風透光,防止內膛空虛,。 9.2.3.3注意復壯 樹冠下部和內膛枝組放縮結合,,去弱留強,適當短截,,更新復壯,。 9.2.4衰老樹修剪 8.2.4.1回縮骨干枝 在骨干枝3-6年生部位回縮修剪?;乜s時,,宜留較強的枝條或枝組作剪口枝,也可留骨干枝背上的徒長枝,。 9.2.4.2利用徒長枝 對樹冠外圍著生的徒長枝,,逐步培養(yǎng)成骨干枝;樹冠內膛發(fā)生的徒長枝,,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給填空補缺,,更新樹冠。 9.3兩主枝自然開心形(Y形) 9.3.1樹體結構 主干高度40cm-50cm,兩主枝基本對生,,主枝開張角度45°左右,,主枝上配置2-3個側枝,側枝間距40cm-60cm,,開張角度60-75°,。 9.3.2幼樹整形 9.3.2.1定干 一年生幼苗定植后,在主干上60cm-70cm,。 9.3.2.2主枝培養(yǎng) 定干后,,在整形帶內選兩個方向相反,長勢相當?shù)闹ε囵B(yǎng)成主枝,,其余枝芽全部抹除,。為開張主枝角度(45°),可采用拉枝等措施,,冬季主枝剪留60-70cm,。 9.3.2.3側枝配備 定植后第二、三年,,在主枝上配置2-3個側枝,,側枝間距40-60cm,開張角度60-75°,。 9.3.3盛果期樹修剪 9.3.3.1結果枝組的培養(yǎng)更新 對主枝,、側枝上著生的發(fā)育枝,、徒長枝,、徒長性結果枝,采用多次短截和摘心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一般背生,、直立的宜少,側生,、水平的宜大,,上部宜小,下部宜大,。結果枝組出現(xiàn)衰老時,,應及時回縮更新。 9.3.3.2主側枝從屬分明 調節(jié)主枝,、側枝生長勢,,保持主側枝主次從屬關系??刂茦涔谏喜亢屯鈬?,改善通風透光,防止內膛空虛。 9.3.3.3注意復壯 樹冠下部和內膛枝組放縮結合,,去弱留強,,適當短截,更新復壯,。 9.3.4衰老樹修剪 9.3.4.1回縮骨干枝 在骨干枝3-6年生部位回縮修剪,。回縮時,,宜留較強的枝條或枝組作剪口枝,,也可留骨干枝背上的徒長枝。 9.3.4.2利用徒長枝 對樹冠外圍著生的徒長枝,,逐步培養(yǎng)骨干枝,;樹冠內膛發(fā)生的徒長枝,培養(yǎng)成結果枝組填空補缺,,更新樹冠,。 9.4桃樹修剪的方法 抹芽、摘心,、除萌,、疏剪、縮剪,、長留等,。 10、 病蟲害綜合防治 10.1病蟲害綜合防治方針 油桃園中的病蟲害相對較多,,發(fā)生時則盡可能采用農業(yè)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相互配合,綜合應用,,以減少化學防治的病蟲害防治中的份額,。采用化學防治,必須堅持病蟲害預測預報,,掌握關鍵,,適時用藥,盡量減少打藥,,同時嚴格掌握不使用違禁藥品,,多使用生物制劑。 10.1.1健壯樹體,,增強桃樹抗病能力,。 10.1.1.1加強土肥水管理,。 10.1.1.2合理修剪。 10.1.1.3適當負載,。 10.2油桃園主要病蟲害種類,。 10.2.1主要病害 縮葉病、褐腐現(xiàn),、瘡痂病,、細菌性穿孔病、流膠病,。 10.2.2主要蟲害 蚜蟲,、潛葉蛾、紅蜘蛛,、桃蛀螟,、利小食心蟲、桑白介殼蟲,、刺蛾,、紅頸天牛。 10.3防治方法 10.3.1清園 冬季將落葉,、病枝,、翹皮等集中燒毀或沉埋,減少越冬基數(shù),。 10.3.2噴藥防治 10.3.2.1芽萌動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主要防治褐腐病、縮葉病,、介殼蟲,、紅蜘蛛等。 10.3.2.2開花前噴3000倍吡蟲啉,,主要防治蚜蟲,。 10.3.2.3謝花后一周左右噴2.5%敵殺死,,主要防治潛葉蛾,、蚜蟲等。 10.3.2.4 4月下旬噴3000倍阿維蟲清,,主要防治桑白蚧,、潛葉蛾、梨小食心蟲,。 10.3.2.5 5月下旬噴2000倍25%滅幼脲加1000倍70%代森錳鋅,,防治桃蛀螟、潛葉蛾,、瘡痂病,、刺蛾等,。 10.3.2.6 6月中旬噴3000倍30%蛾螨靈防治潛葉蛾、紅蜘蛛,,中熟品種加1000倍70%代森錳鋅防治褐腐病,、瘡痂病。 10.4農藥使用準則 10.4.1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10.4.2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農藥防治。 10.4.3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10.4.4使用的農藥應“三證”(農藥登記證,、農藥生產(chǎn)批準證,、執(zhí)行標準號)齊全; 10.4.5果實采收前15天內不許使用農藥,。 11,、 采收 根據(jù)品種特性、貯運條件,、消費習慣分批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