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除去紅紅火火的過年新聞,一條“漢代玉凳”在百度貼吧,、新浪微博等網(wǎng)民聚集地引發(fā)熱議—— 2011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最貴玉器是“漢代青黃玉龍鳳紋化妝臺(含坐凳)”,,成交價2.2億元。但很多網(wǎng)民指出,,漢代古人是席地而坐,,凳子還沒發(fā)明呢! 專家也表示,,從“漢代坐凳”的圖片上看,,它屬于“高坐器具”,不符合漢代的禮制和貴族文化特點,,也不符合當時的服飾要求,,而拍品可能是仿清代的家具。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明顯作假的拍品仍拍出天價,,買家“人傻錢多”的可能性不大,而有通過自買自賣“洗錢”及準備騙貸之嫌,。 網(wǎng)民熱議 “漢凳”拍出天價 被嘲“作假不專業(yè)” 在百度貼吧和新浪微博,網(wǎng)民都在熱議“漢代的凳子”,。 記者調查得知,,關于這把“漢代凳子”,多家媒體曾正兒八經(jīng)地報道過:在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舉辦的“2011年古代玉器專場拍賣會”上,,“漢代青黃玉龍鳳紋化妝臺(含坐凳)”以1.8億元起拍,,最終以2.2億元成交。 據(jù)悉,,它創(chuàng)下新的玉器拍賣紀錄,,同時它也是2011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最貴玉器。 記者隨后登錄中嘉拍賣公司網(wǎng)站查詢,,很快找到了關于這套拍品的記錄,,與上述情況完全相符。 這套玉器,被拍賣公司說成是一套“讓今人看后嘆為觀止,,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歷史價值”的文物珍品,。但它被很多網(wǎng)民嘲笑為“作假不專業(yè)”:大家紛紛指出,按照一般的歷史常識,,漢代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當時還沒發(fā)明凳子! 隨后,,記者查詢了大量資料,。按照通說,凳子的最初形態(tài)為西域的“胡床”,,而后演變?yōu)榈首?,隋唐時期逐漸盛行。 漢代古人皆習慣席地而坐,。漢代時確有“胡床”傳入中原,,但樣式與被拍賣的“天價玉凳”大相徑庭。 |
|
來自: 南煙舍 > 《有點亂的網(wǎng)文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