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墨中飛將軍1天前 | 閱讀原文
陳淳:墨中飛將軍
節(jié)選自《讀者欣賞》2010年第11期《大師巨匠》欄目 墨中飛將軍——如此形容陳淳的筆墨,真是恰到好處,,就像是古人形容少年王羲之的老師衛(wèi)夫人的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形容黃庭堅的書法為長槍大戟,,米芾乃獅子搏象,王蒙筆力能扛鼎一樣,。 陳淳(1483~1544),,字道復(fù),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墨花冊之十 28×37.9cm 紙本墨筆 1544年 上海博物館藏 陳淳的祖父陳璚,,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家中收藏頗豐,,與當(dāng)時蘇州名士,、大書畫家沈周交往密切;陳淳的父親陳鑰,,一生未曾致仕,,精研陰陽方術(shù),與沈周弟子,、大書畫家文徵明私交甚好,。陳淳師從文徵明學(xué)習(xí)詩文、書法,、繪畫,,兩人年齡相差10多歲,雖為師生,,但意氣相投,,實為亦師亦友。文徵明曾對陳淳說:“吾道復(fù)舉業(yè)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标惔?FONT size=+0>33歲時父親病故,哀傷之情使他性情大變,,一意崇尚玄虛,,厭棄塵俗,每日伏案讀書,,焚香玩古,,與高人雅士飲酒賦詩。后上北京,,入國子監(jiān)修業(yè),。4年后放棄了留任秘閣的機會,歸鄉(xiāng)隱居,。這一時期,,他與文徵明在人生觀和藝術(shù)觀上都發(fā)生了分歧,自此無事不入城,,過起了“扁舟泊野,,信宿而返”的日子。直至陳淳病逝,和文徵明再無片紙之交,。 “吳門畫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為吳郡人,故名,。沈周主要繼承元代文人畫衣缽,,以簡練渾厚、蒼勁雄健的粗筆畫見長,;文徵明從學(xué)沈周,,并吸取元代畫家趙孟頫、王蒙畫法,,以縝密工致、清秀古雅的細筆畫著稱,。他們兩人發(fā)展了元代文人畫傳統(tǒng),,注重筆墨表現(xiàn),強調(diào)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靜平和的格調(diào),奠定了“吳門畫派”的基礎(chǔ),。 墨花冊之二 28×37.9cm 紙本墨筆 1544年 上海博物館藏 陳淳雖曾師承文徵明,,但對沈周的小寫意花卉亦是心慕手追。在他晚年的畫作中,,沈周的成分更多一些—沈周的水墨寫生至陳淳的水墨寫意,,是一個飛躍—像是撐竿跳高,陳淳一桿畫筆,,筆墨縱橫馳騁,,疏爽淋漓。 陳淳的山水畫多學(xué)宋代的米友仁,,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創(chuàng)有“米家山水”,,和其父米芾被世稱“大米小米”的米友仁,,表達了畫家墨妙天下的靈動與氣韻。而陳淳在米家的“墨戲云山”中,,又添加了明代的云朵和山巒,。 明代書畫家王谷祥跋《陳白陽仿米云山》:“陳白陽作畫,天趣多而境界少,?;蚬律绞K?,或遠岫疏林,或云容雨態(tài),。點染標(biāo)志,,脫去塵俗,而自出畦徑,,盡得意忘象者也,。” 竹石菊花圖 116×46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忽然想起魏晉人阮籍“嗜酒能嘯,,善彈琴,。當(dāng)其得意,忽忘形骸”,。陳淳才不過“忘象”,,人家阮籍“忘形骸”,連自己的身體都不要了—阮籍是從云朵后面走過來的,,陳淳是想走到云朵后面去,。畫史上有一稱謂:“青藤白陽”,說的是徐渭,、陳淳,。徐渭,號青藤,;陳淳,,號白陽。將二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花鳥水墨大寫意,,兩位不曾照面的畫家,,共同敞開了明清花鳥水墨大寫意之窗。徐渭較陳淳用筆更為肆意狂放,,風(fēng)格奇峭,,墨法變化多端,濃淡有致,,自成一家,。當(dāng)然,這與其懷才不遇的坎坷經(jīng)歷大有關(guān)聯(lián),。 “青藤白陽”—按照時間前后應(yīng)該是“白陽青藤”,。“白陽”也好,,“青藤”也罷—一筆過去,,池塘水便溢了,荷花便殘了,青蛙的叫聲更遠了…… 陳淳還和文徵明,、祝允明,、王寵并稱“吳中四大書家”。陳淳擅長草書,,其寫意畫融入了書法的筆意,,使他的畫充滿了書法的線條美。 陳淳屬意“率意縱筆”的書風(fēng),,偏于表現(xiàn)文人的散逸情趣,,崇尚寫有草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的唐代李懷琳、寫有被稱為天下第五行書《韭花帖》的五代楊凝式以及被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謂“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的米芾,。而明代書畫家莫是龍則高度評價陳淳:“筆氣縱橫,天真爛漫,,如駿馬下坡,,翔鸞舞空,較之米氏,,不知誰為先后矣,。”莫是龍的評論斜逸橫出,,仿佛是用子時的一顆星辰形容丑時的一顆星辰。當(dāng)然,,如果時間顛倒一下,,就是用丑時的一顆星辰形容子時的一顆星辰了。 《花卉圖》中葉是新長葉,,花是剛開花,,如果這時有誰走過,我真希望最好是一對新人,,或者,,起碼也是懷揣孩子穿著新衣服那樣的心情走過。讓我祝福,,誰走過,,花一樣的美好就在前面等著誰。 花卉 118×62cm 絹本設(shè)色 上海博物館藏 |
|
來自: 良辰美景奈何天 > 《藝術(shù)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