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死后,大漢王朝就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
繼承皇位的是幼小的劉盈,,但真正的大權掌握在他的母親呂后手里。這個早年善良賢惠,,寬厚容忍的呂雉小姐,,已經變成了心狠手辣,權欲熏心的呂太后了,。她一心要除去所有劉姓諸侯和開國將帥,,因為她相信這些人將來都會和惠文帝劉盈奪權。
幸而有個大管家蕭何,,支撐局面,,平衡關系,一方面阻止呂后過分傷害劉氏政權,,一方面疏導功臣對她的不滿,,避免強烈內爭,造成皇朝崩潰,。
但是蕭何積勞成疾,,重病不愈,不就去世了,。
接替相國位置的,,是曹參。劉邦死時有遺詔,,蕭何生前有推薦,,這個位子非他莫屬。
這個曹參,,最早和劉邦,,蕭何一起鬧革命,久戰(zhàn)沙場,,出生入死,,身上有七十多處傷口。他資格比蕭何老,,戰(zhàn)功比蕭何大,,卻位居蕭何之下,所以兩個人的關系有點不對付,,有點小雜音,。
為了劉氏江山不變顏色,,他們拋棄前嫌,完成了歷史性的交接班,。
奇怪的是,,曹參這個猛將上任以后,沒有點起”三把火”,,卻來個”新官上任三壺酒”,,每天日夜飲杯,醉眼惺忪,。上朝不是打盹就是打哈欠,,官員將領們堵他的家門,他是兵來酒擋,,將來也酒擋,,誰來都是一句話:”請進!有酒!”扭住不放,一杯一杯地碰,,一杯一杯地干,。你要開口,他馬上把酒遞過去:”喝!喝!”不容說話,,不喝個爛醉如泥,,不放回去。相國府后院的小花園,,成了官員們飲酒作樂的酒館酒吧,。
積壓的公文堆積如山,他不看一眼,,奏請的急件連篇累牘,,他置之不理。他見人最常說的話就是”喝酒”,。
上行下效,,宮廷內外,一片豪飲之風,。還有人不知好歹,,密報相國府,說下面有人能飲酒誤事云云,,曹參親自下去視察,,到了現(xiàn)場,端起酒杯,,就開始勸酒,。大家喝得七倒八歪,他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能喝五兩喝一斤,,這樣的同志咱放心,。能喝一斤喝五兩,這樣的同志不培養(yǎng),。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同志讓他走,。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同志不能要?!北刂@話是不是從那時傳下來的
最后,,連日夜沉醉在酒里的劉盈也看不過去了。這是哪門子相國?吊兒郎當,,不務正業(yè),,是不是等著讓我炒魷魚了?就把曹參叫來問話。
曹參反問劉盈:”陛下自認為在賢明方面,,與先皇比如何?”
“朕哪敢與先皇相比!”
“那麼陛下認為我與蕭相國,,哪個更賢明?”
“說實在的,你差一大截子,?!?/SPAN>
“陛下講得非常對,我們是不如他們,。既然高皇帝和蕭相國制定了非常完美的法令規(guī)章,,臣的任務就是遞守職位,按既定方針辦,,維持這套制度,,讓它化為習慣啊?!?/SPAN>
好一個”蕭規(guī)曹隨”!劉盈茅塞頓開,。原來曹參是有意降低政府效率,使呂后一黨急于改變行政制度的種種努力被擱置,,被延誤,,從而維持一個安定清靜的政局。高,,實在是高,。
曹參當相國期間,無為而治,,清靜理國,,堅守善法,以靜制動,,使得老百姓得以休息養(yǎng)生,,安居樂業(yè),,在那個表面平和,實則波濤洶涌的年代,,不愧是一個好的掌舵者,。
可惜三年后曹參病逝。是不是死于酒精中毒,,史無記載,。如果是,真應該給他上報一個”因公殉職”,,因為喝酒勸酒實在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不管怎樣,”蕭規(guī)曹隨”,,以酒治國,,以醉治國,留下了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