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小儒家 2011-11-28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
《一》
,。
    蒲 華先生(1830~1911)原名成,字作英,,初字竹英,號胥山野史,、種竹道人,浙江省嘉興人,,寓居上海,。工書畫,,尤擅草書,偶作山水,、花卉,。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習靜愛山居
蒲 華
1906 紙本 水墨 141×45cm
朵云軒藏
    蒲 華一生貧困潦倒,,以鬻畫自給,人呼“蒲邋遢”,。蒲華的水墨山水,瀟湘煙雨,,得之自然,。這幅《習靜愛山居》取遠山近坡,有奇崛之氣,。遠處山體以墨點苔,,用墨滋潤,,浩浩莽莽,。近處雜樹巨石,幾間茅舍隱于叢樹之中,屋中有人讀書,。畫中用濕筆直掃,,水墨淋漓,,筆力雄健。蒲華的繪畫藝術(shù)上承“青藤白陽”,,自辟蹊徑,沖破了晚清畫壇摹古保守的藩籬,,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繪畫語言,對后世山水畫發(fā)展有直接的推動作用,。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吳慶云先生(?~1 916)字石仙,,后以字行,號潑墨道人,,江蘇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其山水畫氣勢雄厚,,丘壑幽奇,初不為人重,。后赴日本歸,,參用西畫,乃長煙雨法。墨暈淋漓,,煙云生動,,峰巒林壑,,陰陽向背處,,皆能渲染入微。又擅米芾,、高克恭兩家墨戲,在民初有很大影響,。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旭日東升
吳慶云
1914 紙本 設(shè)色 148.5cm×80.5cm
中央美術(shù)學院藏
    《旭日東升》是近代以來常見的題材,它所折射的是一種憂患意識和一種家國情懷,,把這個題材和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整合起來,,吳石仙應(yīng)該是比較早的一位實驗者,。兩山之間的水波明顯引入了西畫的明暗畫法,,這種立體感在此之前是很少見的。
(藝術(shù)點評:吳雪杉) 
.
姜 筠先生(1847~1919)字穎生,,別號大雄山民,,安徽懷寧人。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官禮部主事,。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深山白云圖
姜 筠
1913 紙本 設(shè)色 尺寸不詳
故宮博物院藏
    姜 筠工書畫,書法學蘇軾,,山水宗王石谷,,蒼潤古秀,,工寫兼至,,別有韻味。《深山白云圖》畫大山、坡岸、房屋,、漁舟,,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山中白云飄浮,,更襯托了遠山的深遠,,山上密密雜樹寓意著新的生命處在潛伏的醞釀期,。姜筠作畫以古法入,,在借鑒古人筆意上又力圖擺脫古人,,從而尋找自己的繪畫道路。圖中的山石樹木借鑒古法,,重視造化,,而點綴其中的房屋,、漁舟、云氣正是表現(xiàn)了人的偉大和大自然的永恒,。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陸 恢先生(1851~1920)字廉夫,,號狷庵,江蘇蘇州人,。擅花鳥,、山水、人物畫,。曾與金心蘭等人結(jié)畫社,。尤能鑒別書畫。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松風蕭寺
陸 恢
1906 紙本 設(shè)色 174×94cm
朵云軒藏
    陸 恢的山水蒼秀雋雅,,為婁東嫡傳。他的畫學王原祁層層皴擦,用筆有力,,在繁密中力顯空闊,。《松風蕭寺》以寺廟為中心結(jié)構(gòu)畫面,。寺廟藏于大片松林之中,,松樹遒勁有力,風骨傲然,,深深扎根于巖石山縫之中,;寺廟高墻大院,井然有序,,表明在大山之中仍有佛家禪聲,。全圖遠虛近實,沙汀坡渚,,長長的湖岸更說明了山川的雄偉,。萬物的靜謐,悠揚的寺廟鐘聲,,小屋中的人家把一切統(tǒng)一在精心構(gòu)思的圖畫之中,,喚起人們追求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林 紓先生(1852~1924)初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福建閩侯(今福州)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官教諭。清末民初文學家,,以譯西方小說和反對白話文著名于時。后肆力于畫,,擅山水,,師石谷而以己意出之,花鳥得陳文臺之傳,。著作有《春覺齋論畫》,、《畏廬文集》、《詩集》及《小說筆記》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北 斗 洞
林 紓
1922 紙本 設(shè)色 92×48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林 紓山水靈秀略似文徵明,濃厚處近戴熙,。林紓作畫時對材料把握十分獨特,,他根據(jù)自己對“墨分五色”的理解,把不同深淺的墨汁分盛五碗,作畫時分蘸使用,,用墨盡量干凈,。畫風總體工細嚴整,多用渴筆以提醒精神,?!侗倍范础樊嬀扪挛7逯乱簧衩囟纯撸闹苌絼菪劬?,洞口翠竹亭亭直立,,近處大塊巖石更使洞口顯得狹小,使人遐思洞中的秘密,。全圖布局相對集中,,以洞口為中心向四周發(fā)散,似有危巖欲下封堵洞口之態(tài),。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黃山壽先生(1855~1919)原名曜,字旭初,,別字旭道人,,晚號旭遲老人,又號麗生,,江蘇武進人,。官直隸同知。幼年生活貧困,,一生志力于書畫,。書法學唐、北魏及清鄭燮,、惲壽平等,,得其神韻;國畫創(chuàng)作則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能,。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匡廬讀書圖
黃山壽
1918 紙本 設(shè)色 146cm×80cm
私人藏
    黃山壽山水多青綠,頗見功力,。青綠山水一派的精髓,,他能化為己用,表明他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chǔ)上的開拓和變革,。他畫山筆力方硬,,但不刻薄,在直接勾勒的山骨和皴擦的山體之間達到完美的結(jié)合?!犊飶]讀書圖》畫近處岸邊,,茅屋中有人在讀書吟詩,屋外有兩人在散步緩行,,后有童子相隨,,前面兩人一副仙風道骨的身影與山中云霧繚繞的境界化為一體。遠山山頂聳立叢叢松林,,山中潺潺流水把靜的山變成動的山,,從而同云霧、行人打破了山中的寧靜,。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吳觀岱先生(1862~1929)初名宗泰,,字念康,號潔翁,,別號有小梅花庵主,、魚陸散人、溪山畫隱,、觚飲道人等,,江蘇無錫人。工書善畫,,山水人物兼妙,,尤擅畫梅。為“江南四吳”之一,。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松壑鳴泉圖
吳觀岱
1910 紙本 設(shè)色 156cm×99cm
無錫博物館藏
    吳觀岱習畫辛苦,白天當學徒,,夜晚臨畫,,常常半夜才能入眠,學徒津貼幾乎都成了他的繪畫材料費,。吳觀岱作畫十分認真,,他作畫往往要靜思多時才落筆,由于思考精慎,,用筆功力扎實,所以畫的質(zhì)量很高,,墨色不滯礙,,似有信手拈來的天真之趣。他畫松也很特別,,松樹干細長,,為顯樹干的蒼老,擦上幾筆深墨,枝干相交,,直彎互襯,,高低相錯而無死板之感。一股清泉從山上直瀉而下,,撞擊著山石,,發(fā)出嘩嘩的聲音,與廣闊的江水化成一體,。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齊白石先生(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清,后取名齊璜,,字瀕生,,號白石,別號借山吟館主者,、白石山翁,、寄萍老人等。湖南省湘潭縣杏子塢星斗塘人,。少年時學做雕花木工,,27歲拜胡沁園、陳少蕃為師,,學詩書畫,。37歲拜王鬮運為師。1917年遷居到北京,,曾任國立北平藝術(shù)??茖W校教授。1949年被聘為中央美術(shù)學院名譽教授,。1953年當選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同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1955年獲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shù)科學院通訊院士銜,,1956年獲“國際和平獎金”,,1963年經(jīng)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  水
齊白石
紙本 設(shè)色 138cm×34cm
私人藏
,。
    齊白石《山水》與眾不同,蕩漾的江水占據(jù)了畫面的大部分,,岸邊樹,、屋壓得很低,使觀者更覺江水的浩瀚無邊,,再加上長長的行書題跋,,不僅增加了這幅作品的文人氣息,,而且在構(gòu)圖上憑添了奇特的效果。讀詩看畫,,可以深層次地了解畫家借畫所傳達的對人生的認識,,進一步欣賞齊白石繪畫藝術(shù)所特有的魅力。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羅浮覓句圖
齊白石
紙本 設(shè)色 137cm×47.5cm
私人藏
    齊白石的《羅浮覓句圖》是畫家在風寒冬深之夜難以入眠的有感之作,。想起自己在羅浮山時所見的千株梅花對自己開放,,心情起伏難平。畫面在章法上仍是遠山,、近岸,,但用筆已不同于古人,一大片梅林中,,幾間房屋錯落有致,,一雅士攜小童在林中散步,面對如繁星閃閃的萬千朵梅花,,正在醞釀詩句,。齊白石畫山水構(gòu)思奇巧,只幾筆便把所要表達的事物形神兼?zhèn)涞爻尸F(xiàn)于畫面上,,形成個人獨有的風格,。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古樹歸鴉
齊白石
紙本 設(shè)色 70cm×34cm
中央術(shù)學院藏
    本圖為畫家60歲以前的作品,取仰視的角度描繪烏鴉歸巢的情景,,畫面構(gòu)圖簡潔而富有詩意,。作品底部以簡筆畫出小橋欄桿,房屋僅畫出屋頂,,給人以天高無盡之感,。占據(jù)畫面半幅的樹枝與山巒則以淡墨出之,其間以重墨點出疏密有序的烏鴉,。作品用筆簡練,,墨色講究,筆墨干濕濃淡的變化強化了晚噪的鴉群和幽靜的山村之間動與靜的對比,,表現(xiàn)出秋冬山野清曠悠遠的景色,。作品畫風受徐渭、朱耷的影響,,但已有自身獨到的特點,。
(藝術(shù)點評:曹慶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風  柳
齊白石
紙本 設(shè)色 148.5cm×59.5cm
北京畫院藏
    狂風吹刮著柳枝滿天飛舞,柔軟的柳枝經(jīng)不起大風的猛吹正向著東邊擺動,,造成一種動勢,,一種平常隨處可見的景象?!讹L柳》把日??梢姷闹l擺動搬上畫面,運用彎曲的線條表示柳枝隨風飄動,,中間雜以飛白筆意,,形成靈動的氣勢。后面的高山也用線條皴出,,順勢彎轉(zhuǎn)表示山的起伏,,饅頭型的山體在散亂中歸于整一,與彎轉(zhuǎn)的線條趨同,。山的動勢,,柳枝的動勢更是同中有異,使整個畫面風光無限,,具有濃厚的裝飾意趣,。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蛙聲十里出山泉
齊白石
1951 紙本 設(shè)色 129cm×34cm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藏
    老舍給齊白石擬了一句詩“蛙聲十里出山泉”,要求在畫面上表達出聲音,,這在一般情況下是很難表現(xiàn)的,。齊白石經(jīng)過仔細琢磨,借用青蛙初生時的蝌蚪形態(tài)來表達詩中的意境,,使詩意達到完美的傳達,。遠處黑色的巖縫中汩汩流著泉水,幾只小蝌蚪順勢而下,,穿過石隙,,沒有蛙聲勝過蛙聲,把一句詩用繪畫語言進行了形象的詮釋,。巖石故意用厚實的濃墨,,而水使用細柔的線條,并用濃墨點綴蝌蚪游弋其間,。黑白相對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對比方式,,齊白石在此處用得恰到好處。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顧麟士先生(1885-1930)名鶴逸,,號西津漁父.元和(今江蘇蘇州)人,。清末著名書畫收藏家顧文杉之孫,家有“過云樓”,,收藏之富.甲于天下,。工山水,宗王石谷,、王鑒,,晚歲上溯宋元,涵漕功深,,故筆多逸氣,,尤長鑒古,,有云林清逸遺風,是民初宗古的健將,。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張琴和古松
顧麟士
1924 紙本 設(shè)色 105×56cm
朵云軒藏
    此圖一派神仙氣象.山中云霧繚繞,,古松道曲.別有一番韻致。畫中一人正在臨流彈琴,,后立一童子握杖,。主人的繾綣無聊.侍者的平淡呆滯,描繪得自然生動,。人是靜的,,泉是動的。古松高大,,人物矮小,,形成對比。幾枝古松伸出枝丫形成前景,、中景,、后景,相互環(huán)繞,,松枝密密匝匝,,張琴四周大片的空地使畫面疏密有致,開闔自合天機,,隱者的心情同觀者的心態(tài)自然達成一種默契,。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黃賓虹先生(1865~1955)名質(zhì),字樸存,,亦作樸丞,,別署予向、虹廬,,中年更號賓虹,,以號行,室名賓虹草堂,。祖籍安徽省歙縣,,生于浙江省金華。早年支持康,、梁維新,,擁護辛亥革命,學習古代文化,,兼習繪畫,、金石。1907年始居上海,。曾與宣古愚合辦宙合社,,又創(chuàng)辦藝觀學會,,參加海上題襟館、爛漫社,、中國畫會,、百川畫會等藝術(shù)團體,主持神州國光社,、商務(wù)印書館美術(shù)部,事編審和文物考證鑒定工作和美術(shù)史研究,。曾兼任上海美術(shù)??茖W校、上海文藝學院,、暨南大學藝術(shù)系,、上海新華藝術(shù)專科學校教授,。1937年應(yīng)邀赴北平審定故宮書畫,,并任教于國立北平藝術(shù)專科學校,。1948年出任杭州藝術(shù)??茖W校教授。1949年任中央美術(shù)學院華東分院教授,,1953年任中央美術(shù)學院民族美術(shù)研究所所長,。曾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設(shè)色山水
黃賓虹
1953 紙本 設(shè)色 95×43cm
黃賓虹紀念館藏
    黃賓虹主張“求脫”不宜過早,,他藝術(shù)的真正成熟期是在80歲左右,。此幅《設(shè)色山水》是黃賓虹89歲時所作,圖中熟練的運用“五筆七墨法”,,同時注重畫面的虛實處理,。因為他認為,陰陽虛實相濟是山川的奧秘所在,。只有經(jīng)過藝術(shù)的幻化,,由漸變到突變,反復(fù)蛻化,,才能真正掌握藝術(shù)真諦,。畫家移動云壑,搬遷山林,,經(jīng)過認真的藝術(shù)剪裁具有“不齊之美”,。遠景茫茫秀潤,虛無縹緲,,中景雜樹坡石郁郁蒼蒼,,近景漁舟茅舍隱沒于斑斑駁駁的草叢幽林之中,,岸邊有漁人垂釣,水中有漁舟蕩漾,,使這幅畫的意境同西方印象派繪畫作品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設(shè)色山水
黃賓虹
50年代 紙本 設(shè)色 172×121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此幅《設(shè)色山水》,主峰突出,,小峰簇擁,,畫得嚴實堅厚,給人以厚實蒼茫之感,。山石樹木運筆飛動,,全以筆勝,也以墨勝,,密不透風,,疏可走馬,骨法用筆中透出生動的氣韻來,。流泉溪澗,,留有委婉曲折的空白,其勢婉轉(zhuǎn)流動,,顯得滌蕩空靈,。畫幅滿紙云煙,但不促迫,,并沒有滯塞之感,,計白當黑得到了生動的體現(xiàn)。由于層層錯落,,并無上重下輕之弊,。構(gòu)圖平中出奇,實處見虛,,足見黃賓虹冥心玄化之匠心,。風貌獨特、筆墨俱佳的《設(shè)色山水》是他的畫論主張在紙上“用兵”的有力例證,,也體現(xiàn)了他渾厚華滋的風格及意境郁勃澹宕的特點,。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水墨山水
黃賓虹
1954 紙本 水墨 88×36cm
黃賓虹紀念館藏
    此圖是黃賓虹91歲時所作,筆墨更為爐火純青,,出神入化,。左側(cè)高峰危巖,峭壁直立,,中間一棵古松直插霄漢,,樹后一處院落背靠青山,正中屋內(nèi)一道人盤膝而坐,身旁桌上有丹鼎之爐列置,,柴門院墻正對崎嶇山路,,這是一處道家仙人修身養(yǎng)性的理想之地。這幅畫純用水墨,,以淡墨,、濃墨、宿墨,,層層堆積,,顯得郁郁蒼蒼。粗看若亂石堆砌,,細察則明暗塊面分明,,組織有序,堅硬的巖石也產(chǎn)生了輕快感,,似不經(jīng)意,卻見匠心,。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仿范寬筆意
黃賓虹
紙本 設(shè)色 174×94cm
黃賓虹紀念館藏
    黃賓虹以自然為師,,將宋、元畫家的創(chuàng)造精神,,融入胸襟,,取精用宏,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搜妙創(chuàng)真,達到了神化的境界,。他曾有詩道:“愛好溪山為寫真,,潑將水墨見精神?!贝朔斗路秾捁P意》近景為一湖中坡渚,,上有古樹兩株,坡岸蔥蔥籠籠,,左側(cè)一葉孤舟向前駛?cè)?;對面又一番景致,山石屋字,,明窗凈幾,,雜樹茂密,古樹參天,,巨石嶙峋,。整個畫面明暗對比強烈,近景實、暗,,遠景虛,、亮,畫面拉長到幽遠遼闊的天際,,這是此畫不同凡響之處,。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仙霞嶺上
黃賓虹
1955 紙本 設(shè)色 68.4×40cm
私人藏
    黃賓虹對于山川有著深刻的理解,他運用自己手中的筆創(chuàng)造了一個滿紙氤氳,,春光和煦,,而韻味無窮的世界。他畫湖邊雜樹,、樓屋蹬道,,詩意盎然。畫中樹木,、樓宇,、高山、坡岸均以或干或濕的中鋒之筆勾出輪廓,,再用各不相同的墨點皴擦,。墨點、色點,,錯錯雜雜,,斑斑駁駁,涉筆老辣,,自然玄妙,。由于點法有致,表現(xiàn)力非常強烈,,豐富而不雷同,。黃賓虹衰年變法,功夫在墨法上,,他繪畫獨有的風格也表現(xiàn)在墨法上,,對墨法的靈活掌握使他創(chuàng)作出了這幅看似大幅, 實是小品的《仙霞嶺上》,。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設(shè)色山水
黃賓虹
50年代 紙本 設(shè)色 50.5×30.5cm
私人藏
    黃賓虹是一位早學晚熟的大家,。他畫的山水,具有黑,、密,、厚、重的特點,。生平九上黃山,,五上九華,,四上岱岳,先后游歷大江南北之名山大川,,寫生畫稿,,盈箱滿篋。他的山水畫表現(xiàn)了“真性情”,,筆法簡練,,蒼率深曠,煙云出沒,,變化無窮,。圖中羊腸小道通向綠瓦紅墻的廟宇,表現(xiàn)了深山遠處有佛家,。此圖妙用永法,,每于“骨疏神密”處鋪水,“不豐不瘦”處漬水,,刻畫了畫家心目中理想的山水境界,,體現(xiàn)了畫家所追求的“氣韻生動,是從骨法用筆中取得”,,“中國畫藝術(shù)之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筆墨”的精神,。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設(shè)色山水
黃賓虹
50年代 紙本 設(shè)色 32.7×22cm
私人藏
    此圖滿紙氤氳,,水墨淋漓,,布局安排實中有虛,,令觀者暢神達意,活潑的情趣油然而生,。山巒疊嶂,,墨色在濃黑中襯以清淡,把這種復(fù)雜的山光水色勾畫和烘染出來,,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有著無窮的審美趣味。畫家把墨彩美和章法美靈活結(jié)合,,造就了一個樹木,、舟楫、廟宇,、房屋統(tǒng)統(tǒng)淹沒于山川的蒼郁雅淡的境界,。在這幅寫生小品里,畫家以水墨為主,,點彩為輔,,運用墨色的變化,求濃以淡,黑里透白,,實中寓虛,,干濕交錯,墨彩交融,,豐腴滋潤,,使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生氣盎然的山間意境。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蕭俊賢先生(1865~1949)字厔泉,,號鐵夫,、天和逸人,齋名凈念樓,,湖南衡陽人,。早年師從蒼巖法師和沈翰,遍學清初四王,,后轉(zhuǎn)習石谿,、石濤、半千并上溯宋元,。多畫淺絳,,喜渴筆,蒼茫渾厚而又別具一種淡秀的風韻,。1907年棄官出任南京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中國畫教習,,成為最早在學校教授中國畫的藝術(shù)家。民國初年居京,,曾任北京藝專教授,、教務(wù)長,中國畫學研究會評議等,。30年代初遷滬,。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擬黃一峰溪居圖
蕭俊賢
1944 紙本 設(shè)色 107×33.4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此圖山巒如怒,樹木如吟,,無斧鑿雕琢之處,。湖水彎曲,樹法豐富,,各種點法運用淋漓盡致,,山坡、水閣,、扁舟各具其態(tài),。層層山巒秀態(tài)可掬,樹木茂密,,參差紛披,,栩栩欲動,,頗富生趣。通幅筆法為小披麻皴,,干濕互用,,實中有虛,滋潤有味,,氣韻沉著生動,,樸實靈秀之感躍于紙上。幾小塊空白湖面隔開重巒復(fù)嶂,,提醒畫面精神,,使畫面沒有迫塞沉悶之感。這是畫家從大自然汲取藝術(shù)營養(yǎng),,同時靈活善變,,用豐富的筆墨技法所描繪的佳作。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溪山過雨
蕭俊賢
1919 紙本 水墨 132×65cm
揚州博物館藏
    《溪山過雨》表現(xiàn)雨后的山川景致,,雖渲染不多卻有筆有墨,,給人以蒼郁滴翠、靈秀空靈之感,。圖中重巒疊嶂,,林木蓊郁,樹法多樣,,各種點法交施互用,,以營造雨后山青水秀的意境。樹木,、山川,、溪流被濛濛雨霧籠罩著,使人心歡悅,,山如笑,,樹如舞,,是一幅清新靈秀的優(yōu)美畫面,。畫家既師古人,亦師造化,,生平遍覽名山大川,,盤桓于大江南北,因而胸襟豁達,,探勝擷景,,搜盡奇峰,心慕手追,,使山水畫達到真情外溢,,如臨其境,,雄奇秀偉,別有一番風姿,。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王 震先生(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浙江省吳興人,,生于上海,。早年學習任伯年畫法,中年后拜吳昌碩為師,,曾參與發(fā)起豫園書畫善會,。好佛,曾任中國佛教會會長,。晚年曾為全國藝術(shù)家協(xié)會理事,。著作有《白龍山人詩稿》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南山松壽
王 震
1935 紙本 設(shè)色 133×67cm
朵云軒藏
    王 震是海派代表性畫家,,早年從師任伯年學習畫法,,又與吳昌碩過往甚密,切磋畫藝,,其作兼有兩家之長,,筆墨縱橫,墨色淋漓,,意趣盎然,,風貌獨具,為時人所推重,?!赌仙剿蓧邸啡∽浴皦郾饶仙讲焕纤伞敝娋洌貌輹P法為之,,刷刷點點,,情意倍生。終南山山勢巍峨,,白云飄飄,,在不老松掩映下的山路盡頭,有一寺廟的長老正在開門迎客,,山路旁泉水湍流,,真是一處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畫面以意筆勾勒為主,,略加皴擦,筆墨簡練,,色墨交融無斧斫之痕,,可以明顯地看到畫家在文學,、書法、繪畫上的綜合素養(yǎng)的豐富與高深,。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李瑞清先生(1867~1927)宇仲麟,,號梅癡、梅癡,、清道人,,齋名玉梅花庵、黃龍硯齋,,江西臨川人,。他能書善畫,曾為張大千之師,。行草得黃庭堅神髓,,楷書出自晉唐;繪畫長于山水,、花卉,、佛像,以書法筆墨為之,,古拙超逸,。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仿大滌子山水
李瑞清
紙本 設(shè)色 134×32.5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李瑞清首先是教育家,然后才是畫家,,現(xiàn)代美術(shù)界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曾受教于他,。《仿大滌子山水》遠景高峰巨壁,,中間大片空白,,以喻蒼茫幽遠。近處巨巖歧噌,,左下角幾枝枯樹干風骨遒勁,,旁邊幾棵蔥郁的樹木高低有致。樹石叢中露出的房屋一角表示有人在此居住,,屋后幾竿青竹掩映側(cè)出,,不僅加強了畫面的層次感,也增加了畫面的筆法變化,。細長型的條幅構(gòu)圖更增強了畫面峭壁之高聳,,樹干之修長,,使畫面憑添了不少情趣,。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趙云壑先生(1874~1955)一名起,宇子云,,江蘇省蘇州人,。吳昌碩入室弟子,。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仿黃山樵筆意
趙云壑
1940 紙本 設(shè)色 110×54cm
朵云軒藏
    吳昌碩曾評價趙云壑之畫:“信筆疾書,如素師作草,,如公孫大娘舞劍器,,一本性情,不加修飾,?!贝朔剿砻娼璺峦趺晒P意,其實自寫胸臆,。畫家以寫意的筆調(diào),,自然灑脫,渾厚華滋,,使畫面表現(xiàn)出蒼渾拙樸,、雅逸超凡的意境。近石遠山,、樹木房舍皆以濃重的筆墨勾描,、皴擦、點染,,筆意連貫,,墨色交融,極盡靜幽和穆之趣,。人們仿佛想到應(yīng)在屋中小憩片刻,,同兩位談話者切磋一番,然后再去屋外草地散步,,登上山間小道直赴山巔,,欣賞大自然無窮美妙的景色。(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姚 華先生(1876~1930)字重光,,號茫父,,貴州省貴陽人。久居北京蓮花寺,,別署蓮花龕主,。著作有《弗堂類稿》。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杖藜扶我過橋東
姚 華
1923 紙本 設(shè)色 81×51cm
朵云軒藏
    這幅畫畫面廣闊,,房屋眾多,,像一處世外桃源深藏在群山環(huán)抱的山谷之中。四周山巒起伏,,一個挨著一個,;山頂有亭,山外有樓,,遠方的寶塔使人想越山而過尋訪新的勝境,。山谷內(nèi)房屋鱗次櫛比,,可以想見其中有不少人居住。地上草木茂盛,,一叢叢,,一簇簇,各爭高低,,中間水塘上輕泛小舟,,多么祥和寧靜的田園風光。近處一老人扶杖過橋面,,對理想的人間勝境感慨萬千,。他駐步在橋上,流連忘返細細品味著這迷人的風光,。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陳師曾先生(1876~1923)名衡恪,,字師曾,號朽道人,,江西省修水人,。早年拜吳昌碩學藝,曾留學日本,,畢業(yè)于日本高等師范學校,。歸國后從事美術(shù)教育。他能詩文,、擅書法及篆刻,,在繪畫理論上有重要貢獻。著作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及《染蒼室印存》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邊一樓
陳師曾
1923 紙本 設(shè)色 118.6×39cm
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藏
    陳師曾山水,不喜模仿,,以游歷四方,,親眼所見之奇山好水畫之,一丘一壑力避平庸,,用筆天真有趣,。此幅作品暢筆揮灑,巧中含拙,,獨辟蹊徑,。山體飛白輕掃,生機盡顯,,叢林之中簡筆畫出小樓,,點中畫題,樓在山邊,人在樓中,,天地含于胸中,。近處坡岸沙汀層次錯落,,高木枯干深扎于土坡之中,。全圖以山邊一樓為中心,背景山體用枯筆于皴,,小樓四周樹木以濕筆點染,,兩相比較,更顯空曠群山之中一樓的奇妙,、寧靜,,把觀者引入畫家精心構(gòu)思的畫幅之中,。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泉聲咽危石
陳師曾
1920 紙本 設(shè)色 135×65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陳師曾的山水畫構(gòu)思奇巧,善于運用精妙的話題來揭示畫意。此圖把山泉在流淌過程中受山石阻擋用“咽”字來形容,,恰當?shù)赜卯嬵}傳達了畫中未盡之意。詩畫各有其長,,有的很容易入畫,,有的極難表現(xiàn)。而陳師曾借鑒古人,,糅合了石濤的渾厚和沈周的爽健,,用畫意來表達詩情,把窄細山泉陡然匯入深泉的勝境進行了視覺上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嘩啦啦的泉水流向觀者面前的小潭,,激烈地撞碰著旁邊的石塊,山谷深處的泉水愈來愈大,,撞擊聲也越來越響,,危石似乎要阻擋泉水流過,而泉水亦見縫就流,,要爭個高低,,潭中永面也因而晃蕩。這種獨樹一幟的畫法使靜止的畫面產(chǎn)生動的感覺,,使人心有共鳴,,別有一番意境。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陳半丁先生(1876一1970)名年,,宇靜山,、靜廬,號竹環(huán)居士,,浙江省紹興人,。曾任國立北平藝專教授、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第二屆理事,。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  水
陳半丁
1945 紙本 設(shè)色 111×50cm
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藏
    山水畫講究“臥以游之”,,是以欣賞山水畫的藝術(shù)美代替欣賞真山真水的自然美。沒有真情實感,,光憑技巧是畫不出好畫的,,這就對繪畫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陳半丁的《山水》描繪隱居于山中的人家,,主客對談,,其樂融融。四周各種樹木郁郁蒼蒼,,柴門小扉把院落同背景巨峰隔開,,近景巖石上綴滿青苔,小草茸茸,。中景院落重點刻畫,,描繪細致,與遠處崇山高崖形成對比,,更襯托山中生活的靜謐安詳,。人們生活其間自然可陶冶性情,真是“玉堂臥對郭熙畫,,發(fā)興已在青林間”,。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江上泛舟
陳半丁
30年代 紙本 設(shè)色 71×31.5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陳半丁是一位畫路極廣的畫家,對傳統(tǒng)技法的融會貫通,,使他可以運用各種筆法,、墨法來創(chuàng)造畫面。此畫以點法為主,,濕點,、干點、濃點,、淡點交相使用,,看似草草而為,實是精心所致,,似不經(jīng)意卻山巒微妙,,沙洲隱約,小舟蕩漾,。右下角采用了三角形構(gòu)圖,,豐富的筆法使樹干、草亭,、巖石各顯其態(tài),,妙趣橫生,。此畫上部有畫家創(chuàng)作過程的自述,以行草書洋洋灑灑一氣呵成,,與畫面形成一個整體,,書畫相應(yīng),疏密對比,,更增添了此畫的豐富內(nèi)涵,。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汪 琨先生(1877~1946)字仲山,江西婺源人,。所畫山水宗法王翠,,兼工花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四季山水長卷之一·春
汪  琨
1934 紙本 設(shè)色 22.5×518cm
故宮博物院藏
    此長卷長達5米余,,橫掃數(shù)百里,把大自然四季的煙云晦明,、各種變化盡收畫中,,向觀者展示了一個遼闊無垠的世界?!洞骸访枥L春季萬物萌生,,大自然經(jīng)過風寒料峭的冬季之后恢復(fù)生機。圖以高山峻嶺為主體,,近處雜樹叢生,,一片寧靜沉默之中孕育著新的生命,潛在的力量將會使大地披上綠裝,。重巒疊嶂,,土坡危石,處處都有一絲綠意,,柴籬小扉緊閉的人家會再次開門迎客,,我們會再次聽到主人的輕聲吟唱。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四季山水長卷之一·冬
汪  琨
1934 紙本 設(shè)色 22.5×518cm
故宮博物院藏
    冬季萬物俱籟,,一切都處在休整恢復(fù)階段,。《冬》中遠山白茫茫,,天空灰蒼蒼,,近景平遠,緩坡,,水面遼闊,,枝條扭曲的樹木孤零零的立于坡上,湖面上幾只漁船靜靜地停在港灣,,沒有帆影,,沒有漁歌,,廣袤的原野靜悄悄的。畫家把冬季的特征運用繪畫語言呈現(xiàn)給觀者,,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天空、湖水顏色要比山巒,、平原略微深些,,形成對比,突出寒意,;枯枝,、桅桿把大自然畫面更深一步的升華,使藝術(shù)語匯更凝煉,、精純,,達到畫家所要表達的意境。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吳 徵先生(1878~1949)字待秋,,號春暉外史,,一號鷺鷥?yōu)橙耍憬〕绲氯?。官京兆知事,。工山水、花卉,,間寫仙佛,,為滬上“江南四吳”和江南“三吳一馮”之一。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樹色山光
吳 徵
1930 紙本 設(shè)色 104×52cm
朵云軒藏
    吳 徵山水初傳家法,,后專攻四王,,尤其是王原祁婁東一派,更為畫家所偏愛,?!稑渖焦狻樊嫷氖墙蠈嵕埃霉P凝重,,功力深厚,。畫家筆下的遠山茂林,林中小屋,,溝壑木橋,,松林庭院,多得天趣,。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使人觀后神情爽朗,由此草木茂盛的姿態(tài),,空氣的溫潤,,陽光的朦朧,,小屋的靜謐安然,均通過畫家神來之筆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金 城先生(1878~1926)原名紹城,,字鞏北、一字拱北,,號北樓,,又號藕湖,浙江省吳興人,。曾留學英國鏗司大學學習法律,。1910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中國畫學研究會。著作有《藕廬詩草》,、《北樓論畫》,。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  水
金 城
1919 紙本 設(shè)色 175×47cm
朵云軒藏
    金 城摹古功力深厚,對傳統(tǒng)曾下過很大功夫,,幾能亂真,??途颖本r,,創(chuàng)立湖社畫會,聚徒講授,,從學甚眾,,皆以湖字為號。他善畫山水,,取法宋元,,筆墨謹嚴,以工帶寫,,秀麗可觀,。《山水》是典型的北派山水構(gòu)圖,,大山巨崖,,落筆雄健,墨色濃郁,,所畫山石方圓相兼,,使整個畫面深厚峻拔。點綴其間的房舍,,以及其中人物直逼宋人畫法,。各種樹木、巖石盡量取其真,,但表其意,,謳歌了祖國壯偉的山河,。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雪景山水
金 城
1926 紙本 設(shè)色 161×56cm
朵云軒藏
    《雪景山水》是一幅描繪北方壯美雪山的杰作。畫面上群峰積雪,,崔嵬之山高曠雄厚,,山下有古木、密林,、河流,、石橋,把高山雪嶺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畫面下方是一騎驢老者,,手持馬鞭,正緩步過橋,。他抬頭仰望,,在欣賞著美麗的雪景,似乎忘卻了自己身處何方,,即使寒冷的冬天,,嘩嘩的流水也不能把他的心收回。大自然造物神奇幻化,,面對巨崖,,人顯得多么渺小,所有一切盡顯金城筆端,。聳立雄峻的山崖,,澗中飛泉,直落千仞,,襯托出大自然的雄偉氣象,。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湯 滌先生(1878~1948)字定之,自號雙于道人,,又號太平湖客,,江蘇省常州人。旅居北平,,晚定居上海,。工書善畫,善寫山水,、仕女,,尤善畫松、竹,、梅,。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  水
湯 滌
1923 紙本 設(shè)色 101×32cm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美術(shù)研究所藏
    湯 滌山水宗明李流芳,清新自然,,氣韻幽雅,,為海派代表性畫家,。此圖描繪近坡雜樹,芳草萋萋,,如鏡清溪,,撞石激流,遠山林麓,,如卷云飄浮,,跌宕起落,含蓄穩(wěn)重,,富有韻味,。畫家采用“高遠法”構(gòu)圖,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獨有的審美情趣,,給人一種幽深變幻,,氣度深沉,雅致深遂之感,。筆墨多采用披麻皴,,并以厚重的筆墨提醒畫面。全畫墨色酣暢,,率意自然,,在恣肆中又有方圓,與淡雅的賦色渾為一體,,境界迷濛空闊,,風格沉雄郁茂,別具特色,。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何香凝先生(1878~1972),女,,號雙清樓主,,廣東省南海人。1908年入東京本鄉(xiāng)女子美術(shù)學校,。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華僑事務(wù)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第二屆主席。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  水
何香凝
1927 紙本 設(shè)色 30×40cm
天津楊柳青畫社藏
    何香凝早年留學日本,,早期作品有濃厚的日本畫風格,。擅作花鳥,偶作山水,,筆致圓渾細膩,,色彩古艷雅逸,,意態(tài)生動?!渡剿繁憩F(xiàn)的是深山農(nóng)戶人家的田園風光,。遠山幾重,運筆草草,,遠處幡桿,、屋頂隱約可見,近處小橋流水人家,,宛若一幅世俗風情畫,。在這淡然的畫面背后,隱藏著畫家心理的不平,。通過作畫年代和題詩可推知,,這幅畫是畫家個人心情的宣泄,也吐露出畫家心中理想的生活家園,。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高劍父先生(1879~1951)早年名麟,,后改名(上“山”下“侖”),字爵廷,,以號行,,廣東番禺人。早年師事居廉,,1906年游學日本,,1908年回國后主持廣東同盟會,并在廣州起義中任聯(lián)軍總司令,。辛亥革命后長期從事美術(shù)教育工作,,創(chuàng)辦了春睡畫院、南中美術(shù)院,。曾任廣東省立工業(yè)學校,、廣州市立藝專、南中美術(shù)院校長,,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藝術(shù)系教授,廣東美術(shù)會會長,。1949年移居澳門,。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東戰(zhàn)場的烈焰
高劍父
40年代 紙本 設(shè)色 166×92cm
廣州藝術(shù)博物館藏
    高劍父在中國畫傳統(tǒng)技法基礎(chǔ)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畫法,,著重寫生,,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具有南方特色,開創(chuàng)了嶺南畫派,?!稏|戰(zhàn)場的烈焰》是畫家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作品。畫家以西洋繪畫中的光影處理和素描關(guān)系,,融進中國的墨筆來表現(xiàn)祖國河山被日本帝國主義轟炸后的情景,,滿目瘡痍,一片廢墟,。是畫家的親眼所見,,也是畫家的寫生之作,畫家是以無比悲憤的心情來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的,,以喚起民眾的覺醒和抗爭精神,。正如右下角印章所刻:“亂畫哀亂世也?!泵黠@地表現(xiàn)出畫家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思想,。
(藝術(shù)點評:江 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  水
高劍父
1922 紙本 設(shè)色 135×46.5cm
故宮博物院藏
    高劍父是一位有見識的藝術(shù)家。他對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文化和審美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他著重研究了源自中國宋元繪畫傳統(tǒng),,又融入西方技法的日本畫家竹內(nèi)棲鳳和橋本關(guān)雪等人的京都畫派的藝術(shù)經(jīng)驗,從而反映到自己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渡剿房坍嬃饲锛旧匠峭獾木吧粭l溪流自城外緩緩流過,,兩旁樹茂葉旺,,但樹梢枝條已有枯意;一行飛鳥自空中掠過,,萬樹叢中的城樓僅露一角,,云霧蔽月,表明了圖中是郊外月夜景色,。此圖墨色滋潤,,水暈?zāi)茫n茫蕭索,,天色樹影渾融一體,于無形中見真意,,水墨寫意的精髓,,雄放的筆意自然躍于紙上。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黎葛民先生(1882~1978)原名黎慶瀛,,字葛民,,筆名逸齋、乙翁,,廣東省順德縣人,。1919年畢業(yè)于日本東京川端繪畫??茖W校。1920年在廣州與陳樹人,、何香凝等組織“清游會”,。曾任中南美術(shù)學院、廣州市立藝術(shù)??茖W校及華南人民文藝學院教授,。50年代入南方大學學習,后被聘為廣州文史研究館館員,,兼任廣州美術(shù)學院教授,。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廣東省分會理事、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其繪畫以山水,、花鳥為主。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山雨欲來
黎葛民
紙本 設(shè)色 122×66cm
廣州美術(shù)館藏
    黎葛民山水畫不同一般,,善用山水來反映大自然瞬間的變化無窮,,通過繪畫來記錄大自然激烈的山濤洶涌, 陰晴晦明,,從而給觀者再現(xiàn)壯美的河山景色,。此圖表現(xiàn)山雨欲來前狂風乍起,樹枝搖曳,,天地為之晃動的動人心魄的自然景觀,。圖中水流湍急,波濤狂起,,噴花擊石,,兩側(cè)壁斜石橫,各在一隅,,崖上松挺樹茂,,各展其姿,中間大片濃霧,,忽忽飄來,,遠處山巒隱約縹緲,如睹異境,,給人一種大風狂起,,電閃雷鳴, 洪水滔滔的真情實感,。此圖石分四面,,用斧劈法表現(xiàn)陰陽向背,以淺絳、石綠罩以山色,,立體感頓增,,直逼觀者眼前。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馮超然先生(1882~1954)名迥,,字超然,,以字行,號滌舸,,別署嵩山居士,,晚號慎得,江蘇常州人,。早年精仕女,,晚年專攻山水,工行草篆隸,,偶刻印,。著作有《馮超然臨嚴香府山水冊》、《馮滌舸畫集》,。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夏山飛瀑
馮超然
1939 紙本 設(shè)色 156×40cm
朵云軒藏
    馮超然的山水畫,,情致溫婉,出自“四王”,、文徵明,,上溯董源、巨然,,可謂有源有序,,自出機杼?!断纳斤w瀑》描繪夏日山中景色,,頗有南派董巨遺規(guī)、風范,。畫中山峰峭立,,深谷盤繞,蒼松綠樹,,郁郁蔥蔥,,瀑布飛湍,垂落千尺,,闊水曲岸,,蒼茫浩蕩,院落草舍,,掩映多姿,使人自得其樂,給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生機,。畫家重點表現(xiàn)此圖“幽”,、“深”之意,通過盤回蜿蜒的谷壑,,層層布勢,,表現(xiàn)了夏日山居寧靜宜人,清爽愜意,,從而使自己置身山林世界,,尋找和享受自然界的無窮樂趣。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松陰讀易
馮超然
1936 紙本 設(shè)色 136×38cm
朵云軒藏
    馮超然善山水,,筆墨醇雅,,山水、花木骨力,、神韻兼具,。早年以唐寅、仇英為法,,晚年專畫山水,,饒有文徵明秀逸之氣?!端申幾x易》描繪一老者讀書倦時微閉雙目,,小童正在為他捶背的情景,他正享受著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老人表情生動,,全身衣紋用行云流水描,盤坐于樹根之上,,小童衣衫略深,,表情虔誠,表明主仆兩人的關(guān)系融洽,。旁邊一棵千年古松,,遮天避日,樹干蒼老,,樹枝虬曲,、勁挺,有嶄絕崢嶸之勢,,松針密密匝匝與遠處高崖流水拉開空間,,形成一塊空地,在準確表現(xiàn)自然形貌的基礎(chǔ)上,,以突出人物為主是這幅畫成功之處,。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蕭謙中先生(1883~1944)名(上“孫”下“心”),,號龍樵,安徽懷寧人,。早年隨同鄉(xiāng)姜筠,、陳昔凡學畫,宗法清暉與廉州,,因姜筠待其苛,,去而游四川、東北,,得自然造化之助,。中年回到北京,改學石濤,、梅清,、龔賢、王蒙等,,一變而為氣韻雄厚,,用筆蒼勁,漸成一家,,晚年喜作青綠,。曾任北京藝專教授、中國畫學研究會評議等,。與蕭俊賢并稱“二蕭”,,在北方卓有影響。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入云深處
蕭謙中
1943 紙本 設(shè)色 133×67cm
天津楊柳青畫社藏
    中國畫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自古有許多尋仙訪道的題材,,如《桃源問津圖》。此圖借畫達意,,是畫家想象中的情節(jié)性山水畫,。構(gòu)圖層層疊疊,景寬境大,,用筆多樣,,色彩雅麗。丘壑,、山峰,、樹叢、雜草,、房屋交次錯開,,盡現(xiàn)“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房屋沿坡而建,,緩緩而上,,掩映在叢林之中,,一切景致圍繞著中心兩位登山尋仙之人。山腰云霧迷漫,,忽隱忽現(xiàn),,山勢復(fù)雜,樹木多樣,,把山林中的屋舍遮擋得或露一邊,或露一頂,。在技法上也很豐富,,各種樹法、石法,、皴擦互用,,姿態(tài)備生。這是一幅有情景的山水畫,,可講出許多動人的故事,。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蜀道難行圖
蕭謙中
1934 紙本 設(shè)色 179×68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李 白“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詩句形象地概括了入蜀道路的艱難,。畫中山峰聳立,,直插云漢,重巒疊嶂,,境界闊大,,萬重山外還是萬重山,簡直沒有盡頭,。山間云霧晦明,,皆宜遠觀,幽情遠思,,如睹異境,,令人惆悵不已。山頂古松亭立,,不畏寒風,。近處策杖老者正在尋覓道路,更增添蜀道之難行,。畫家用墨用筆頗有氣魄,,通過干筆皴擦,表達了大自然的闊遠深奧,、秀挺健拔,,確是“石體堅凝,卓爾峭拔,,大石叢立,,屹然萬仞”,。這樣復(fù)雜的景物是畫家想象中的理想形象的有力寫照。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樊少云先生(1885~1962)名浩霖,,字少云,,江蘇崇明人。早年隨父學畫,,1900年入上海龍門學院學西畫,。1912年移居蘇州,并拜陸廉夫為師,,專攻山水畫,。20年代初在蘇州創(chuàng)辦冷江畫會。1949年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上海畫院畫師。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會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香 溪 口
樊少云
1960 紙本 設(shè)色 33×66cm
上海中國畫院藏
    《香溪口》是畫家寫生畫稿,,江面開闊,兩岸高山,,蒼茫深秀,,江上漁船往來,岸邊停有卸貨船只同不遠處的房舍相連,,一派繁忙景象,。此圖遠山純用水墨,近處以花青,、石綠點染山巒,、草木。山勢之雄偉,,草木之豐茂反映了畫家對生活觀察的細微,,也寄寓了畫家的理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情感。這幅反映時代風貌的山水畫看似巨大,,實際尺寸很小,,真正達到了咫尺千里之勢。不同時代有不同風格,,這種特殊風格和表現(xiàn)技巧的創(chuàng)造,,正是畫家以他自己的個性和追求來作畫,是他獨特美學意趣的表現(xiàn),。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野水帶斜曛
樊少云
1948 紙本 設(shè)色 136×67cm
朵云軒藏
    樊少云20歲后從陸恢學山水,,畫多取惲壽平,、王翚筆趣,旁及原濟和華喦,,走得是秀麗清靈一路,。其后縱觀宋元明清諸家真跡日多,畫路開豁,,風格趨向茂樸,。江南景色中之翠堤新柳,煙雨江村,,月夜歸漁,,為其常寫之景?!兑八畮标帧樊嫙熿F繚繞的山巒俱出其胸臆,山水江湖,,林霏煙云,,千巖萬壑,綠汀曲岸,,高巒絕壁,,使人觀而壯之,覽而得之,,真若盤桓于其處也,。江中載人小舟,離岸而去,,給靜的山川平添幾分動意,,說明畫家“遷想妙得”悟之于理,行之于筆,。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李 耕先生(1885~1964)原名李實堅,,字硯農(nóng),號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福建省仙游縣人。幼年從父學習中國畫,,繪丹青繡像,、寺廟壁畫。1960年在仙游縣成立李耕國畫研究所,,出任導(dǎo)師,。曾任美協(xié)福建分會副主席,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深山探幽圖
李 耕
1960 紙本 水墨 163×32cm
家屬藏
    此圖以狹長的條幅,、高遠的章法來描寫出險峻幽深的景致,。畫面上,懸崖峭壁,,亂石嶙峋,,層層推進,山道蜿蜒,,古松參天,,老枝垂綠,澗水潺潺,,白云繞屋,,意境空濛深遠;板橋上,,古稀老叟攜一琴童,,踽踽攀援,山水之趣,,因人之存在而鮮活,,深得以景襯人之妙。構(gòu)圖氣勢奇險,,筆調(diào)雄健奔放,。
(藝術(shù)點評:江 冉)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天苔采芝
李 耕
1946 紙本 設(shè)色 100×35cm
家屬藏
    此圖取材于漢代劉晨、阮肇二人進深山采藥,,誤入天苔洞巧遇二仙女并結(jié)為伉儷的動人傳說,。畫面近處奇松高聳,春梅盛開,,古泉幽澗,,劉、阮二人憨厚可掬,,二仙女面如滿月,,嬌媚動人;遠處峰巒競秀,、云霧繚繞,。在技法上,景色主要以橫點法來烘托迷瀠幽深,、虛幻飄渺的仙境氣韻,。
(藝術(shù)點評:江 冉) 
.
盧振寰先生(1889~1 979)筆名浮山老人,廣東省博羅人,原任職于廣州美術(shù)學院,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圭岡朝霧
盧振寰
1959 紙本 設(shè)色 132×66cm
廣州美術(shù)館藏
    盧振寰特別善于描繪晨曦霧影下的山川體貌,。畫家每次出去寫生,,登臨勝境,必晨起觀霧,以了解大自然云煙變幻之趣,,從而滌蕩心胸,,開闊視野?!豆鐚F》畫茫茫大山,,云氣飄飄,忽隱忽現(xiàn),,乃奇山異水之境,。通幅氣勢雄邁,一覽無遺,,云霧遮擋的溝谷深不可測,,直顯天機。一條溪流至谷中瀉出,,更使水天一色,,別有洞天。山上一處勝境微露其貌,,不可端倪,,登山之道被重重翠屏掩于其下,更使人有郁郁蒼蒼之感,,這絕非運作指掌可描畫,而是心畫也,。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
國畫百年山水篇《一》 - 張小甫 - zhang3328 的博客
黃山朝霧
盧振寰
1957 絹本 設(shè)色 130×68.5cm
中國美術(shù)館藏
    黃山山勢巍峨,,云煙氤氳,霧氣迷漫,,變幻無定,,林海滔滔,因而有黃山歸來不看山之說,?!饵S山朝霧》刻畫了清晨的黃山,云霧初現(xiàn),,霧靄翻騰,,整個黃山籠罩在晨曦的光輝之下,別有一番韻致,,近處見巉巖峻險,,危石突兀,兩棵古松虬曲挺拔,,樹干粗壯,,松針蒼密,飽經(jīng)滄桑,歷經(jīng)風雨,,仍愈老彌堅,,充滿勃勃生機。遠處山谷,,墨色處理減弱,,以突出霧氣下黃吐,的整體風貌,,進而強調(diào)畫家所要表現(xiàn)的山之雄秀,,以及黃山在特定時辰迷人的景色。
(藝術(shù)點評:趙欣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