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現(xiàn)在配置:D50+35F2+18-70+s12-24+50F1.4+SB800 就記錄生活和快樂瞬間來說,,千元的小口袋dc,,3-6千元的DV足夠了。攜帶方便好玩,。 日常隨便拍拍,,16-85或18-200+外閃都沒問題。我基本上就用35mmF2+外閃,。 如果玩的話,,怎么玩都不夠。 12-24試試超廣的震撼,,到草原和西藏旅游,,沒有超廣的場面會很遺憾,建筑沒有超廣拍不到全貌,。 XZP 70-200,,大光圈牛變,大光圈,,那個虛化和通透是小光圈沒得比的,。虛榮心,,mm至愛。 35F2能接受的N最實惠的鏡頭,。輕便,,非常輕便。跟50比,,最大優(yōu)點就是能全開光圈而不肉,。常用F2.8。 85拍人,,特別是弱光和夜景 50mm,,標鏡,最便宜的大光圈,,享受晚上都能手持拍夜景,。 105vr,微距的世界,,柔膩的畫質,,也兼人像頭 24-70、28-70,、17-55方便的牛頭,,畫質掛機方便大光圈通殺。但太重,。 50-500打鳥 70-300vr適用全幅的價格適合的長焦,。 18-55 55-200vr最實惠的組合 28F1.4 85F1.4尼康最大光圈的代表 每一支鏡頭,都有它的特點,,也有它的價格,,也有它的用途。選哪個都有理由,,不選哪個都有理由,。問題在于你的口袋,你的拍攝目的和用途,,你的手臂有多粗,。 我買D50是為了拍女兒長大的記錄,很想旅游,,但買了快3年了,,還沒去過一次。 鏡頭的配置經歷: 18-70+50F1.4 但拍了幾天,,發(fā)現(xiàn)都在室內多(孩子小少出外),。18-70就很少用了。50太長,室內拍總要貼著墻,。于是就 35mmF2 是比較好的選擇,,拍室內剛好,現(xiàn)在一直用來掛機,,室外也一樣用,。 12-24 中毒入了沒多久,試試廣角的視覺,,一個字:爽,。24拍人,12拍景都不錯,。但爽沒幾次,,國慶和家人拍過一天公園,就收起來了,。畢竟有35,,它用的機會不多。 SB800 拍了幾次婚禮,,發(fā)現(xiàn)在室內18-70光圈太小,,拍不好。內閃也不夠力,。雖然焦段夠用,。35雖然能拍,但是因為焦段長,,廣些的場面記錄不了,,新人的特寫跑到面前已經沒得拍了。于是就買了SB800+18-70,,是比較好的搭配了。當然,,18-200估計更方便些,。 35mm配上SB800往上打光,室內照片如同白天,,特舒服,。 個人感覺是對一般隨便拍拍來說: 50mm,便宜的標鏡,,人手必備,,但用在dx上,長了點,,拍人還行,,不方便。以上FX就不錯了,。 18-xx,,人人必備,,沒了好像覺得心里不踏實。一變焦以后再圖發(fā)展的唯一選擇,。 室內生活35mmF2+SB外閃就很好了,,沒有覺得不夠的地方,室外記錄隨拍,,35也夠了,。 建筑和大場面還有視覺沖擊,需要12-24或10-20. 孩子在學校的活動和表演,,舞臺的,,特寫室外70-300vr夠了,室內需要70-200vr+SB外閃,,記錄的話,,35也夠了。 旅游的一個35或18-70記錄的話基本上夠了,。不用帶閃光,。當然,18-200心里更舒服,。 長焦拍mm玩玩的話,,上55-200vr或70-300vr過過癮就好了。70-200偶爾借用一次半次就好,。太重太張揚了,。 玩玩微距順便中長焦拍人的,105vr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常拍人像的,,上個85mm。 做創(chuàng)作的就要特殊的鏡頭牛頭了,。 個人來說,,比較追求拍攝的自由,記錄為主,。所以對大光圈鏡頭,,高ISO機身比較喜歡。小光圈的鏡頭,,在暗的天,、傍晚、室內就不能手持了,,必須上架子,。不爽。 個人現(xiàn)在比較喜歡的配置是D700+:(括號都是玩的,用的不多) (12-24),,35,,85,105vr,,(70-300vr) 外加一支(18-200vr) 再試試牛頭的感覺: 24-70,,70-200vr,但太重太累太貴,。 一兩萬買個很好的極品3CCD的DV加臺口袋DC 可以買臺很好的筆記本 還可以買很好的pda手機,,GPS,蘋果ipod 還可以投資做小買賣賺更多的錢 可以買很好的鉆石戒指和項鏈 可以吃很多頓大餐。,。,。。,。,。 以上是被單反折磨很久,業(yè)余到不能業(yè)余的隨便拍拍的人的牢騷,,希望大家參考此帖,,不再受單反的折磨,跳出那個天天自我催眠和自我強迫的陷阱,。把錢花在改善生活上,,多點快樂,多些歡笑,。不要花錢買難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