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防腐儲罐,,塑料儲罐,,鋼襯塑儲罐,PE儲罐,,鋼塑復合儲罐,,聚乙稀儲罐,聚乙烯儲罐,,鋼襯塑反應...

 丁之公館 2011-11-11
常用化工設備布置設計,、安裝安全要求
【 字體: 】【打印此頁
發(fā)布日期:[2010-4-22]    共閱[2799]次
    常用化工設備布置設計、安裝安全要求【儲罐網(wǎng)】http://www. 1 設備布置 1.1 裝置設備布置常用的標準,、規(guī)范有哪些,?答: (1) 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 (2) 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97年版),; (3) 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 (4) HG20546-92《化工裝置設備布置設計規(guī)定》; (5) GBJ74-84《石油庫設計規(guī)范》(95年局部修訂條文),。 1.2 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對可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如何分類,?答:可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見表1.2。表1.2 可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類 別 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甲 <10% (體積) 乙 ≥10% (體積) 1.3 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對液態(tài)烴,、可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如何分類,? 答:液態(tài)烴、可燃液體的火災危險分類見表1.3,。表1.3 液態(tài)烴,、可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類 別 名 稱 特 征甲 A 液化烴 15℃時的蒸汽壓力>0.1MPa的烴類液體及其他類似的液體 B 可燃液體 甲A類以外,閃點<28℃ 乙 A 閃點≥28℃至≤45℃ B 閃點>45℃至<60℃ 丙 A 閃點≥60℃至≤120℃ B 閃點>120℃ 1.4 設備的間距除應滿足防火,、防爆規(guī)范外,,還應滿足什么要求,? 答:設備的間距除應滿足防火、防爆規(guī)范外,,還應滿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 (1) 操作,、檢修、裝卸,、吊裝所需的場地和通道,; (2) 構筑物(包括平臺、梯子等)的布置,; (3) 設備基礎,、地下埋設的管道、管溝,、電纜溝和排水井的布置,; (4) 管道和儀表安裝。 1.5 可燃氣體壓縮機與明火設備,、非防爆的電氣設備的間距應符合國家的現(xiàn)行規(guī)范是什么,?答:可燃氣體壓縮機與明火設備、非防爆的電氣設備的間距,,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和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 1.6 什么叫爆炸極限?答: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蒸汽或可燃粉塵和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遇到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達到爆炸的空氣混合物的濃度,,稱之為爆炸極限,。爆炸極限通常以可燃氣體、蒸汽或粉塵在空氣中的體積百分數(shù)來表示,。其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 1.7 什么叫燃點,、閃點和自燃點,?答: (1) 燃點---是指可燃物質加溫受熱并點燃所需的最低溫度,即為該物質的“燃點”,。也稱“著火點”。物質的燃點越低,,越容易燃燒,。 (2) 閃點---是指可燃液體揮發(fā)出來的蒸氣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夠發(fā)生閃燃的最低溫度。 (3) 自燃點---是指可燃物質達到某一溫度時,,與空氣接觸,,無需引火即可劇烈氧化而自行燃燒,,發(fā)生這種情況的最低溫度。 1.8 什么是一次危險和次生危險,?答:一次危險是設備或系統(tǒng)內(nèi)潛在著發(fā)生火災或爆炸的危險,,但在正常操作狀況下,不會危害人身安全或設備完好,。次生危險是指由于一次危險而引起的危險,,它會直接危害到人身安全、設備毀壞和建筑物的倒塌等,。 1.9 什么叫爆炸危險區(qū)域,?答:爆炸性混合物出現(xiàn)的或預期可能出現(xiàn)的數(shù)量達到足以要求對電氣設備的結構、安裝和使用采取預防措施的區(qū)域,。 1.10 裝置平面布置的原則是什么,?答: (1) 根據(jù)風向條件確定設備、設施與建筑物的相對位置,; (2) 根據(jù)氣溫,、降水量、風沙等氣候條件和生產(chǎn)過程或某些設備的特殊要求,,決定是否采用室內(nèi)布置,; (3) 根據(jù)裝置豎向布置,確定裝置地面零點標高與絕對標高的關系,; (4) 根據(jù)地質條件,,合理布置重荷載和有振動的設備; (5) 在滿足生產(chǎn)要求和安全防火,、防爆的條件下,,應做到節(jié)省用地、降低能耗,、節(jié)約投資,、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 1.11 裝置設備布置設計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 (1) 滿足工藝流程要求,,按物流順序布置設備; (2) 滿足設備的間距,、建筑物,、構筑物的防火間距要求,符合安全生產(chǎn)和環(huán)境保護要求,; (3) 考慮管道安裝經(jīng)濟合理和整齊美觀,,節(jié)省用地和減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維修,; (4) 滿足全廠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 (5) 根據(jù)全年最小頻率風向條件確定設備、設施與建筑物的相對位置,。 1.12 裝置布置設計的三重安全措施是什么,?答:安全生產(chǎn)對石油化工企業(yè)特別重要,。這是因為石油化工企業(yè)的原料和產(chǎn)品絕大多數(shù)屬于可燃,、易爆或有毒物質。潛在著火災,、爆炸或中毒的危險,。 火災和爆炸的危險程度,從生產(chǎn)安全的角度來看,,可劃分為一次危險和次生危險兩種,。裝置布置設計的三重安全措施是根據(jù)有關防火防爆規(guī)范的規(guī)定,首先預防一次危險引起的次生危險,,其次是一旦發(fā)生次生危險則盡可能限制其危害程度和范圍,,第三是次生危險發(fā)生以后,能為及時搶救和安全疏散提供方便條件,。 1.13 工藝裝置之間及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的定義是什么,?答:工藝裝置之間的防火間距是指工藝裝置最外側的設備外緣或建筑物、構筑物的最外軸線間的距離,;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是指設備外緣之間的距離,。 1.14 石油化工生產(chǎn)裝置中產(chǎn)生爆炸必須同時存在的條件是什么?答: (1) 存在可燃氣體,、可燃液體的蒸氣或薄霧,,其濃度在爆炸極限范圍內(nèi); (2) 存在足以點燃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火花,、電弧或高溫,。 1.15 石油化工生產(chǎn)裝置中防止產(chǎn)生爆炸的基本措施是什么?答: (1) 首先應使產(chǎn)生爆炸的條件同時出現(xiàn)的可能性減到最小程度,; (2) 工藝設計中應采取消除或減少易燃物質的產(chǎn)生及積聚的措施: 1) 工藝流程中宜采取較低的壓力和溫度,,將可燃物質限制在密閉容器內(nèi); 2) 工藝布置應限制和縮小爆炸危險區(qū)域的范圍,,并宜將不同等級的爆炸危險區(qū)或爆炸危險區(qū)與非爆炸危險區(qū)分隔在各自的廠房或界區(qū)內(nèi),; 3) 在設備內(nèi)可采用以氮氣或其它惰性氣體覆蓋的措施; 4) 宜采取安全聯(lián)鎖或事故時加入聚合反應阻聚劑等化學藥品的措施,。 (3) 防止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形成,,或縮短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滯留時間,宜采取下列措施: 1) 工藝裝置宜采取露天或開敞式布置,; 2) 設置機械通風裝置,; 3) 在爆炸危險環(huán)境內(nèi)設置正壓室; 4) 對區(qū)域內(nèi)易形成和積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地點設置自動測量儀器裝置,,當氣體或蒸氣濃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時,,應能可靠地發(fā)出信號或切斷電源。 (4) 在爆炸危險區(qū)域內(nèi)應采取消除或控制電氣設備線路產(chǎn)生的火花,、電弧或高溫的措施,。 1.16 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原則是什么?0區(qū),、1區(qū),、2區(qū)、附加2區(qū)具體是怎樣劃分的,?答: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原則是根據(jù)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xiàn)的頻繁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分區(qū): (1) 0區(qū):連續(xù)出現(xiàn)或長期出現(xiàn)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huán)境; (2) 1區(qū):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xiàn)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huán)境,; (3) 2區(qū):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xiàn)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huán)境,,或即使出現(xiàn)也僅是短時存在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huán)境; (4) 當易燃物質可能大量釋放并擴散到15m至30m范圍,,地面上0.6m以內(nèi),,該爆炸危險區(qū)域的范圍應劃分為附加2區(qū)。 1.17 裝置中主管廊寬度,、跨度和高度的確定應考慮哪些因素,?答: (1) 管廊的寬度: 1) 管廊的寬度主要由管道的數(shù)量和管徑的大小確定。并考慮一定的預留的寬度,,一般主管廊管架應留有10-20%的余量,,并考慮其荷重。同時要考慮管廊下設備和通道以及管廊上空冷設備等結構的影響,。如果要求敷設儀表引線槽架和電力電纜槽架,,還應考慮它們所需的寬度。管廊上管道可以布置成單層或雙層,,必要時也可布置三層,。管廊的寬度一般不宜大于10m; 2) 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時,,支柱跨距最好與空冷器的間距尺寸相同,,以使管廊立柱與空冷器支柱中心線對齊; 3) 管廊下布置泵時,,應考慮泵的布置及其所需操作和檢修通道的寬度,。如果泵的驅動機用電纜為地下敷設時,還應考慮電纜溝所需寬度,。此外,,還要考慮泵用冷卻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干管所需寬度,。 4) 由于整個管廊的管道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管廊的管道數(shù)量較少,。因此,,在必要時可以減少首尾段管廊的寬度或將雙層管廊變單層管廊。 (2) 管廊的跨度:管廊的柱距和管架的跨距是由敷設在其上的管道因垂直荷載所產(chǎn)生的彎曲應力和撓度決定的,。通常為6~9m,,如中小型裝置中,小直徑的管道較多時,,可在兩根支柱之間設置副梁使管道的跨距縮小,。另外,管廊立柱的間距,,宜與設備框架支柱的間距取得一致,,以便管道通過。如果是混凝土管架,,橫梁上宜埋放一根ф20圓鋼,,以減少管道與橫梁間的摩擦力。 (3) 管廊的高度可根據(jù)下面條件確定: 1) 橫穿道路的空間,。管廊在道路上空橫穿時,,其凈空高度為: a:裝置內(nèi)的檢修道不小于4.5m; b:工廠主干道不小于5.0m,; c:鐵路不小于5.5m,; d:管廊下檢修通道不小于3m。 當管廊有桁架時要按桁架底高計算,。 2) 管廊下管道的最小高度,。為有效地利用管廊空間,多在管廊下布置泵,??紤]到泵的操作和維護,至少需要3.5m高度,;管廊上管道與分區(qū)設備相接時,,一般應比管廊的底層管道標高低或高600~1000mm。所以管廊底層管底標高最小為3.5m,。管廊下布置管殼式冷換設備時,,由于設備高度增加,需要增加管廊下的凈空,。 3) 垂直相交的管廊高差,。若管廊改變方向或兩管廊直角相交,其高差以500~750mm為宜。對于大型裝置也可采用1000mm高差,。 管廊的結構尺寸,。在確定管廊高度時,要考慮到管廊橫梁和縱梁的結構斷面和型式,,務必使梁底和桁架底的高度,,滿足上述確定管廊高度的要求。對于雙層管廊,,上下層間距一般為1.2~2.0m,主要決定于管廊上最大管道的直徑,。 至于裝置之間的高度取決于管架經(jīng)過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如沿工廠邊緣或罐區(qū),不會影響廠區(qū)交通和擴建的地段,,從經(jīng)濟性和檢修方便考慮,,可用管墩敷設,離地面高300~500mm即可滿足要求,。 1.18 塔的布置方式有哪幾種,?塔與其關聯(lián)的設備布置有什么要求?答: (1) 塔的布置方式: 1) 單排布置,,一般情況下較多采用單排布置,,管廊的一側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塔或立式容器時,一般中心線對齊,,如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塔設置聯(lián)合平臺時,,可以中心線對齊也可以一邊切線對齊; 2) 非單排布置,,對于直徑較小本體較高的塔,,可以雙排布置或成三角形布置,這樣,,可以利用平臺將塔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其穩(wěn)定性。但對平臺生根構件應采用可以滑動的導向節(jié)點,,以適應不同操作溫度的熱脹影響,; 3) 框架式布置,對直徑DN≤1000mm的塔還可以布置在框架內(nèi)或框架的一邊,。利用框架提高其穩(wěn)定性和設置平臺,、梯子。 (2) 塔與其關聯(lián)設備的布置要求: 塔與其關聯(lián)設備如進料加熱器,,非明火加熱的重沸器,,塔頂冷凝冷卻器、回流罐,塔底抽出泵等,,宜按工藝流程順序,,在不違反“防火規(guī)范”的條件下,盡可能靠近布置,,必要時可形成一個獨立的操作系統(tǒng),,設在一個區(qū)內(nèi),這樣便于操作管理,。 1.19 反應器的布置應滿足哪些要求,?答:反應器的布置應滿足下列要求: (1) 設置裝催化劑和檢修用的平臺及吊裝機具; (2) 對于布置在廠房內(nèi)的反應器,,應在樓板上設置吊裝孔,; (3) 反應器的一側應有運輸催化劑所需的場地和通道; (4) 對于內(nèi)部裝有攪拌或輸送機械的反應器,,應在頂部或側面留出攪拌或輸送機械的軸和電機的拆卸,、起吊等檢修所需的空間和場地。 1.20 冷換設備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答: (1) 與分餾塔關聯(lián)的管殼式冷換設備,,如塔底重沸器,塔頂冷凝冷卻器等,,宜按工藝流程順序布置在分餾塔的附近,; (2) 兩種物料進行熱交換的換熱器,宜布置在兩種物料進出口相連的管道最短的位置,; (3) 一種物料如需要連續(xù)經(jīng)過多個換熱器進行熱交換時,,宜成組布置; (4) 用水或冷劑冷卻幾組不同物料的冷卻器,,宜成組布置,; (5) 成組布置的冷換設備,,宜取支座基礎中心線對齊,,當支座間距不相同時,,宜取一端支座中心線對齊,。為了管道連接方便,,也可采用管程進出口管嘴中心線對齊,; (6) 冷換設備應盡可能布置在地面上,,但是冷換數(shù)量較多可布置在框架上,; 1) 浮頭式換熱器在地面上布置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a,、浮頭和管箱的兩側應有寬度不小于0.6m的空地,浮頭端前方應有寬度不小于1.2m的空地,; b,、管箱前方從管箱端算起應留有比管束長度至少長0.6m的空地,。 2) 浮頭式換熱器在框架上布置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a,、浮頭端前方平臺凈空不宜小于0.8m,; b、管箱端前方平臺凈空不宜小于1m,,平臺采用可拆卸式欄桿,,并應考慮管束抽出區(qū)所需的空間。 c,、框架高度應能滿足換熱器的管箱和浮頭的頭蓋吊裝需要,。 (7) 為了節(jié)約占地或工藝操作方便可以將兩臺冷換設備重疊在一起布置。但對于兩相流介質或殼體直徑大于等于1.2m的換熱器不宜重疊布置,; (8) 操作溫度超過物料自燃點的換熱設備不宜布置在框架內(nèi)的底層,; (9) 重質油品或污染環(huán)境的物料的冷換設備不宜布置在框架上; (10) 可燃液體的換熱器操作溫度高于其自燃點或超過250℃時,,如無樓板或平臺隔開,其上方不應布置其它設備,。 1.21 重沸器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答: (1) 明火加熱的重沸器與塔的間距,應按防火規(guī)范中加熱爐與塔的間距要求布置,; (2) 用蒸汽或熱載體加熱的臥式重沸器應靠近塔布置,,并與塔維持一定高差(由工藝設計確定),二者之間的距離應滿足管道布置要求,,重沸器管束的一端應有檢修場地和通道,; (3) 立式熱虹吸式重沸器宜用塔作支撐布置在塔側,并與塔維持一定高差(由工藝設計確定),,其上方應留有足夠的檢修空間,; (4) 一座塔具有多臺并聯(lián)的立式重沸器時,重沸器的位置和安裝高度,,除與塔維持一定高差以外,,尚應滿足布置進出口集合管的要求并便于操作和檢修。 1.22 空冷器的布置如何避免自身或相互間的熱風循環(huán),?答:空冷器的布置避免自身或相互間的熱風循環(huán),,可采取下列措施: (1) 同類型空冷器布置在同一高度; (2) 相鄰的空冷器緊靠布置,; (3) 成組的干式鼓風式空冷器與引風式空冷器分開布置,,引風式空冷器布置在鼓風式空冷器的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側。 1.23 加熱爐的布置一般要求是什么,?答: (1) 加熱爐應布置在裝置的邊緣地區(qū),,并宜位于裝置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 (2) 加熱爐與其它明火設備應盡可能布置在一起; (3) 幾座加熱爐可按爐子中心線對齊成排布置,。兩座加熱爐凈距不應小于3m,。 (4) 當采用機動機具吊裝的加熱爐爐管時,應有機動機具通行的通道和檢修場地,。對于帶有水平爐管的加熱爐,,在抽出爐管的一側,檢修場地的長度不應小于爐管長度加2m,。 (5) 加熱爐外壁與檢修道路邊緣的間距不應小于3m,。 (6) 對于設有蒸汽發(fā)生器的加熱爐,汽包宜設在加熱爐頂部或鄰近的框架上,; (7) 當加熱爐有空氣預熱器,、鼓風機、引風機等輔助設備時,,輔助設備的布置應考慮檢修的要求,。 1.24 立式容器的布置的方式有哪些要求?答: 立式容器的外形與塔類似,,只是內(nèi)部結構沒有塔的內(nèi)部結構復雜,,立式容器的布置方式和安裝高度等可參考塔的布置要求,另外尚應考慮以下要求: (1) 為了操作方便,,立式容器可以安裝在地面,、樓板或平臺上,也可以穿越樓板或平臺,,用支耳支撐在樓板或平臺上,; (2) 立式容器穿越樓板或平臺安裝時,應盡可能避免容器上的液面指示,、控制儀表也穿越樓板或平臺,; (3) 立式容器為了防止粘稠物料的凝固或固體物料的沉降,其內(nèi)部帶有大負荷的攪拌器時,,為了避免振動影響,,應盡可能從地面設置支承結構; (4) 對于頂部開口的立式容器,,需要人工加料時,,加料點的高度不宜高出樓板或平臺1m,如高出1m時,,應考慮設加料平臺或臺階,。 1.25 臥式容器的布置和安裝高度有哪些要求?答: (1) 臥式容器宜成組布置,。成組布置的臥式容器宜按支座基礎中心線對齊或按封頭切線對齊,。臥式容器之間的凈空可按0.7m考慮,; (2) 在工藝設計中確定臥式容器尺寸時,盡可能選用相同長度不同直徑的容器,,以利于設備布置,; (3) 確定臥式容器的安裝高度時,除應滿足物料重力流或泵吸入高度等要求外,,尚應滿足下列要求: 1) 容器下有集液包時,,應有集液包的操作和檢測儀表所需的足夠空間; 2) 容器下方需設通道時,,容器底部配管與地面凈空不應小于2.2m,; 3) 不同直徑的臥式容器成組布置在地面或同一層樓板或平臺上時,直徑較小的臥式容器中心線標高需要適當提高,,使與直徑較大的臥式容器筒體頂面標高一致,,以便于設置聯(lián)合平臺。 (4) 臥式容器在地坑內(nèi)布置時,,應妥善處理坑內(nèi)的積水和有毒,、可燃介質的積聚,坑內(nèi)尺寸應滿足容器的操作和檢修要求,; (5) 臥式容器的平臺的設置要考慮人孔和液面計等操作因素,。對于集中布置的臥式容器可設聯(lián)合平臺,頂部平臺標高應比頂部管嘴法蘭面低150mm,。當液面計上部接口高度距地面或操作平臺超過3m時,,液面計要裝在直梯附近,。 1.26 泵的布置方式有哪幾種,?其布置有何具體要求?答: (1) 泵的布置方式有三種: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室內(nèi)布置,。 1) 露天布置。露天布置的泵,,通常集中布置在管廊的下方或側面,,也可分散布置在被抽吸及設備的附近。其優(yōu)點是通風良好,,操作和檢修方便,。 2) 半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的泵適用于多雨地區(qū),,一般在管廊下方布置泵,,在上方管道上部設頂棚?;驅⒈貌贾迷诳蚣艿南聦拥孛嫔?,以框架平臺作為頂棚,。這些泵可根據(jù)與泵有關設備布置要求,將泵布置成單排,、雙排或多排,。 3) 室內(nèi)布置。在寒冷或多風沙地區(qū)將泵布置在室內(nèi),。如果工藝過程要求設備布置在室內(nèi)時,,其所屬的泵也應在室內(nèi)布置。 (2) 泵的布置具體要求如下: 1) 成排布置的泵應按防火要求,、操作條件和物料特性分組布置,; 2) 泵成排布置時,宜將泵端基礎邊線對齊,,或將泵端出入口中心線對齊,; 3) 泵雙排布置時,宜將兩排泵的動力端相對,,在中間留出檢修通道,; 4) 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外側時,泵區(qū)通道的最小凈寬為2m,,最小凈高為3m,,泵端前面操作通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m; 5) 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或外側時,,不論是單排或雙排,,泵和驅動機的中心線宜與管帶走向垂直; 6) 泵布置在室內(nèi)時,,兩排泵凈距不小于2m,。泵端或泵側與墻之間的凈距應滿足檢修要求且不宜小于1m; 7) 除安裝在聯(lián)合基礎上的小型泵外,,兩臺泵之間的凈距不小于0.8m,; 8) 泵的基礎面宜高出地面200mm; 9) 立式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框架下方時,,其上方應留出泵體安裝和檢修所需的空間,; 10) 熱油泵的布置應考慮管道柔性設計要求。 1.27 在兩層和兩層以上的生產(chǎn)廠房內(nèi)設置設備吊裝孔時,,應考慮哪些因素,?答: 在兩層和兩層以上的生產(chǎn)廠房內(nèi)設置吊裝孔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1) 按設備最大檢修部件外形尺寸和吊車行程的死點位置考慮,; (2) 吊裝孔的位置應設在出入口附近或便于搬運的地方,; (3) 多層樓面的吊裝孔,應設在各樓層相同的平面位置,; (4) 應使廠房結構能夠滿足設備整體吊裝的要求,,吊裝孔不宜開得太大,,對于外形尺寸特別大的設備的吊裝,可采用安裝墻或安裝門,。 1.28 裝置布置和發(fā)展趨勢歸結為“四個化”是指什么,?答:裝置布置和發(fā)展趨勢歸結為“四個化”即:露天化、流程化,、集中化和定型化,。 (1) 露天化:從近幾年實際設計中可以看出,除大型壓縮機布置在半敞開的廠房內(nèi)以外,,其它設備絕大多數(shù)布置在露天,。其優(yōu)點是節(jié)約占地,減少建筑物,,有利于防爆,,便于消防。 (2) 流程化:以管廊為紐帶按工藝流程順序將設備布置在管廊的上下和兩側,; (3) 集中化:將幾個裝置合理地集中在一個大型街區(qū)內(nèi)組成聯(lián)合裝置,,按防火設計規(guī)范用通道將各裝置分開,此通道可作為兩側裝置設備的檢修通道,,也可作為消防通道,。控制室集中,,且朝著設備的墻不開門窗,,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操作; (4) 定型化:裝置的定型設備采用定型布置,。如泵,、汽輪機、壓縮機及其輔助設備采用定型布置,,配管也可以定型布置,。又如加熱爐的燃料油,、燃料氣管道系統(tǒng),,裝置內(nèi)軟管站管道也可以定型布置。甚至整個裝置采用定型化設計,,用于不同地區(qū)僅作局部修改即可重復利用,。 1.29 生產(chǎn)裝置的通道設置應符合哪些要求?裝置內(nèi)通道的最小寬度和最小凈高是多少,?答:進行設備布置時,,應根據(jù)本裝置施工、維護,、操作和消防的需要綜合考慮,,設置必要的通道和場地,。大型裝置內(nèi)部,應用通道將裝置分隔成占地面積不大于10000m2的設備,、建筑物區(qū),。當合成纖維裝置的酯化聚合、抽絲與后加工廠房的占地面積大于10000m2時,,應在其兩側設置道路,。裝置內(nèi)主要車行通道,應與工廠道路銜接,。 (1) 消防通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裝置寬度大于60m時,,應在裝置內(nèi)設貫通式消防通道; 2) 裝置寬度小于或等于60m時,、且裝置外兩側有消防車道時,,可不設貫通式消防通道; (2) 檢修通道應滿足機動檢修用機具對道路的寬度,、轉彎半徑和承受荷載的要求,,并能通向設備檢修的吊裝孔; (3) 裝置內(nèi)主要車行通道,、消防通道,、檢修通道應盡可能合并設置; (4) 操作通道的設置,,應根據(jù)生產(chǎn)操作,、巡回檢查、小型維修等的頻繁程度和操作點的分布決定,; (5) 裝置內(nèi)通道的最小寬度和最小凈高要求如表1.29,。表1.29 裝置內(nèi)通道的最小寬度和最小凈高通道名稱 最小寬度(m) 最小凈高(m) 消防通道 4.0 4.5 主要車行通道 4.0 4.5 次要車行通道 3.0 3.0 管廊下泵區(qū)檢修通道 3.0 3.0 操作通道 0.8 2.2 1.30 建筑物的防火要求有哪些?答: (1) 按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同一房間內(nèi),,布置有不同火災危險性類別的設備時,,房間的火災危險性類別,應按其中火災危險性類別最高的設備確定,。但火災危險性大的設備所占面積比例小于5%,,且發(fā)生事故時,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災蔓延時,,可按火災危險性類別較低的設備確定,; (2) 同一建筑物內(nèi),布置有不同火災危險性類別的房間,,其中間隔墻應為防火墻,; (3) 同一建筑物內(nèi),應將人員集中的房間布置在火災危險性較小的一端; (4) 裝置的控制室不得與甲,、乙A類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房間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內(nèi),;但必須與設備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內(nèi)的控制室應用不開門窗、洞口的墻,,其耐火等級應為一級,。其他可能產(chǎn)生火花的房間與甲、乙A類房間相鄰時,,其門窗之間的距離應按現(xiàn)行的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1.31 在生產(chǎn)裝置中,產(chǎn)生危害性較大的有害氣體,、煙,、霧、粉塵等有害物的單元,,宜布置在廠區(qū)什么位置,?答:在生產(chǎn)裝置中,產(chǎn)生危害性較大的有害氣體,、煙,、霧、粉塵等有害物的單元,,宜布置在人員集中場所,、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1.32 在生產(chǎn)裝置中,,控制室,、變配電室、化驗室的布置應符合什么要求,?答: (1) 控制室應布置在靠近裝置的主要操作區(qū),,并滿足下列要求: 1) 應布置在發(fā)散粉塵、水霧和有毒介質的設備的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 2) 應遠離具有振動和噪聲的設備,;否則,應采取隔振和防噪聲措施,; 3) 應避開電磁干擾的區(qū)域,;否則,應采取防護措施,; 4) 對于產(chǎn)生可燃,、易爆氣體的裝置,,控制室的室內(nèi)陸面應高出室外地面600mm,。 (2) 變電室或配電室的位置宜靠近負荷中心,并符合下列要求: 1) 便于引接電源,; 2) 電纜的敷設方式和走向合理,; 3) 對于可能產(chǎn)生可燃,、易爆氣體裝置,變,、配電室的室內(nèi)陸面應高出室外地面600mm,。 (3) 化驗室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當裝置設在距全廠性控制分析化驗室較遠,且分析項目和分析次數(shù)較多時,,可在裝置內(nèi)設化驗室,,化驗室的面積按分析項目和次數(shù)多少確定?;炇覟槊骰鸱块g,,不應與甲 、乙A類房間布置在一起,。與控制室共用一幢建筑物時,,化驗室應在最外部一端,房間的門向外開啟,??扇細怏w、液化烴,、可燃液體采樣管道不應引入化驗室內(nèi),。 1.33 在什么情況下需設圍堰?圍堰設計應符合什么要求,?答: (1) 在開停工或檢修過程中有可能被油品,、腐蝕性介質或有毒物料污染的區(qū)域應設圍堰,裝有腐蝕性介質的設備區(qū)域除圍堰外尚應鋪設防腐地面,。 (2) 圍堰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圍堰與堰區(qū)地面的高差不應小于150mm,; 2) 圍堰內(nèi)應有排水設施; 3) 圍堰內(nèi)陸面應坡向排水設施,,坡度不宜小于3‰,。 1.34 設備框架的結構尺寸和層高應滿足什么要求?答:框架的結構尺寸,,按設備的不同要求確定,,在管廊附近的框架,其柱距與管廊柱距對齊為宜,,一般為6m,。框架跨度隨架空設備要求不同而異,??蚣艿母叨葢獫M足工藝操作、設備的安裝檢修和敷設管道的要求??蚣艿膶痈?,按最大設備要求確定,在布置設備時盡可能相近似的設備布置在同一層框架上,,而且要考慮設備支座梁的位置,,使其經(jīng)濟合理。 1.35 一般的多層輔助廠房跨度,、柱距,、進深、層高和開間為多少,?答:建筑物的跨距,、柱距、層高等除有特殊要求者外,,一般應按照建筑統(tǒng)一模數(shù)設計,。常用模數(shù)如下: (1) 跨度:6.0、7.5,、9.0,、10.5、12.0,、15.0,、18.0(m); (2) 柱距:4.0,、6.0,、9.0、12.0,。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柱距多用6m,; (3) 進深:4.2、4.8,、5.4,、6.0、6.6,、7.2(m),; (4) 層高:2.4+0.3的倍數(shù)(m); (5) 開間:(2.7) ,、3.0,、3.3、3.6,、3.9(m),。 1.36 壓縮機布置在廠房內(nèi)時,,應滿足什么要求?其廠房高度如何確定,?答: (1) 壓縮機布置在廠房內(nèi)時,,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機組與廠房墻壁的凈距應滿足壓縮機或驅動機的活塞,、曲軸,、轉子等的檢修要求,并不應小于2m,; 2) 機組一側應有檢修時放置機組部件的場地,,其大小應能放置機組最大部件并能進行檢修作業(yè),多臺機組可考慮合用檢修場地,; 3) 雙層布置的壓縮機廠房,,應按機組的最大部件設置吊裝孔,并選用吊車,; 4) 壓縮機和驅動機的全部一次儀表就地設置,。 (2) 廠房高度主要根據(jù)設備吊裝所需空間和設備進出口管道標高確定。對于有固定式起重設備廠房的最小高度,,取決于壓縮機基礎高度,、固定件高度、被起吊件必須跨越其它設備的高度,、被吊件高度,、被吊件和吊鉤的間隙、起重設備結構要求的高度之和,。參照下圖: 1.37 壓縮機的附屬設備的布置應滿足什么要求,?答: (1) 多級壓縮機的各級氣液分離罐和冷卻器應盡可能靠近布置,對于離心式壓縮機應考慮進出口的綜合受力影響,,合理確定各級氣液分離罐和冷卻器的相對位置,; (2) 高位油箱宜布置在建筑物構架上,并應設平臺和直梯,,其安裝高度應滿足制造廠的要求,; (3) 潤滑油和密封油系統(tǒng)宜靠近壓縮機布置,并應滿足油冷卻器的檢修要求,。 1.38 壓縮機廠房內(nèi)吊車的選用應符合哪些原則,?答: (1) 布置在單廠房內(nèi)的壓縮機臺數(shù)超過4臺或最大部件重超過1t時,宜設吊車,; (2) 壓縮機布置在雙層廠房內(nèi)或布置在高度為2m以上的基礎上時,,宜設吊車; (3) 壓縮機檢修次數(shù)頻繁,、行程較長或最大部件重超過10t時,,宜設電動吊車,。 1.39 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對承重鋼框架、支架,、裙座,、管架,覆蓋耐火層有哪些要求,?覆蓋耐火層的部位有哪些規(guī)定,?耐火極限為多少?答: (1) 下列承重鋼框架,、支架,、裙座、管架,,應覆蓋耐火層: 1) 單個容積等于或大于5m3的甲,、乙A類液體設備的承重鋼框架、支架,、裙座,; 2) 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自燃點的乙B、丙類液體設備單個容積等于或大于5m3的設備承重鋼框架,、支架,、裙座; 3) 加熱爐的鋼支架,; 4) 在爆炸危險區(qū)范圍內(nèi)的主管廊的鋼管架,; 5) 在爆炸范圍內(nèi)的高徑比等于或大于8,且總重量等于或大于25t的非可燃介質設備的承重鋼支架和鋼支撐,。 (2) 承重鋼框架,、支架、裙座,、管架的下列部位,,應覆蓋耐火層: 1) 設備承重鋼框架:單層框架4.5m以下的梁、柱,;多層框架的樓板為透空的蓖子板時,,地面以上10m范圍內(nèi)的梁、柱,;多層框架為封閉的樓板時,,地面以上的梁、柱,; 2) 設備承重鋼支架或加熱爐鋼支架:全部梁,、柱; 3) 鋼裙座外側未保溫部分及直徑大于1.2m的裙座內(nèi)側,; 4) 鋼管架:底層主管帶的梁,、柱,,當最下層橫梁高度超過4.5m時,可覆蓋至該橫梁以下300mm處,,但不宜低于4.5m,,上部設有空氣冷卻器的管架的梁、柱及斜撐亦應覆蓋耐火層,。 (3) 涂有耐火層的構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5h。當耐火層選用防火涂料時,,應采用厚型無機并能適用于烴類火災的防火涂料,。 1.40 在室內(nèi)布置液化烴,、可燃液體泵時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在室內(nèi)的液化烴、可燃液化泵的布置及其泵房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液化烴泵,、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自燃點的可燃液體泵、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可燃液體泵,,應分別布置在不同房間內(nèi),,各房間之間的隔墻應為防火墻; (2) 操作溫度等于或高于自燃點的可燃液體泵房的門窗與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甲B,、乙A類可燃液體泵房的門窗或液化烴泵房的門窗的距離,,不應小于4.5m。 (3) 甲,、乙A類液體泵房的地面,,不宜設地坑或地溝,泵房內(nèi)應有防止可燃氣體積聚的措施,; (4) 在液化烴泵房,、等于或高于自燃點的可燃液體泵房的上方,不應布置甲,、乙,、丙類緩沖罐等容器; (5) 液化烴泵不超過兩臺時,,可與操作溫度低于自燃點的可燃液體泵同房間布置,。 1.41 可燃氣體壓縮機的布置及其廠房的設計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 (1) 可燃氣體壓縮機,,宜布置在敞開或半敞開式廠房內(nèi),; (2) 單機驅動功率等于或大于150kW的甲類氣體壓縮機廠房,不宜與其他甲,、乙,、丙類房間共用一幢建筑物,;壓縮機的上方,不得布置甲,、乙,、丙類設備,但自用的高位潤滑油箱不受此限,; (3) 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壓縮機半敞開式或封閉式廠房的頂部,,應采取通風措施; (4) 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壓縮機廠房的樓板,,宜部分采用蓖比板,; (5) 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壓縮機廠房的地面,不宜設地坑或地溝,,廠房應有防止氣體積聚的措施,。 1.42 裝置的控制室、變配電室,、化驗室的布置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 (1) 控制室、變配電室宜設在建筑物的底層,,若生產(chǎn)需要或受其他條件限制時,,可將控制室、變配電室布置在第二層或更高層,; (2) 在可能散發(fā)比空氣重的可燃氣體的裝置區(qū),,控制室、變配電室,、化驗室的室內(nèi)陸面,,應比室外地坪高0.6m及其以上; (3) 控制室朝向具有火災危險設備側的外墻應為不開門窗,、洞口的墻,; (4) 控制室或化驗室的室內(nèi),不得安裝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在線分析一次儀表。當上述儀表安裝在控制室,、化驗室的相鄰房間內(nèi)時,,中間隔墻應為防火墻。 1.43 設備的框架或平臺的安全疏散通道,,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 (1) 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塔區(qū)平臺或其他設備的框架平臺,,應設置不少于兩個通往地面的梯子,,作為安全疏散通道,但長度不大于8m的甲類氣體或甲,、乙A類液體設備的平臺或長度不大于15m的乙B,、丙類液體設備的平臺,可只設一個梯子,; (2) 相鄰的框架,、平臺宜用走橋連通,與相鄰平臺連通的走橋可作為一個安全疏散通道,; (3) 相鄰安全疏散通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50m。 1.44 在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液化烴罐組內(nèi),,相鄰兩球罐或相鄰兩臥罐之間的防火間距分別為多少,?答: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液化烴罐組內(nèi),相鄰兩球罐之間的防火間距為0.5D,;相鄰兩臥罐之間的防火間距為1.0D,,且不宜大于1.5m,。注:(1) D為相鄰較大儲罐的直徑,; (2) 不同型式儲罐之間的防火距離,應采用較大值,。 1.45 可燃液體的地上儲罐成組布置時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罐組總容積和個數(shù)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答: (1) 罐組內(nèi)相鄰可燃液體地上儲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45的規(guī)定,。表1.45 罐組內(nèi)相鄰可燃液體地上儲罐的防火間距(m)防火 儲罐型式 間距液體類別 固 定 頂 罐 浮頂罐、內(nèi)浮頂罐 臥罐 ≤1000m3 >1000m3 甲B,、乙類 0.6D(固定式消防冷卻) 0.75D(移動式消防冷卻) 0.6D 0.4D 丙A類 0.4D 但不宜大于15m - 丙B類 2m 5m - 0.8m 注:① 表中D為相鄰較大罐的直徑,,單罐容積大于1000m3的儲罐取直徑或高度的較大值。 ② 儲存不同類別液體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鄰儲罐的防火間距,,應采用本表規(guī)定的較大值,。 ③ 高架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0.6m,。 ④ 現(xiàn)有淺盤式內(nèi)浮頂罐的防火間距同固定頂罐,。 (2) 罐組的總容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固定頂罐組的總容積,,不應大于120000m3,; 2) 浮頂、內(nèi)浮頂罐組的總容積,,不應大于600000m3,; (3) 罐組內(nèi)的儲罐個數(shù):單罐容積大于或等于10000m3的儲罐個數(shù)不應多于12個,;單罐容積小于10000m3的儲罐個數(shù)不應多于16 個;但單罐的容積均小于1000m3的儲罐,,以及丙B類液體儲罐的個數(shù)不受此限,。 1.46 多品種的液體罐組內(nèi),應如何設置隔堤,?答:多品種的液體罐組內(nèi),,應按下列要求設置隔堤: (1) 甲B、乙A類液體與其他類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2) 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3) 相互接觸能引起化學反應的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4) 助燃劑,、強氧化劑及具有腐蝕性液體儲罐與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1.47 液化烴儲罐成組布置時,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其防火堤如何設置,?答: (1) 液化烴儲罐成組布置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全壓力式儲存或全冷凍式儲存時,,組內(nèi)儲罐不應超過兩排,;罐組周圍應設環(huán)行消防車道; 2) 每組儲罐總容積不限,,全壓力儲存時,,其個數(shù)不應多于12個;全冷凍式儲存時,,其個數(shù)不宜多于2臺,; 3) 全壓力式儲存時,每組儲罐總容積大于6000m3時,,應設隔堤,。隔堤內(nèi)各儲罐總容積之和不宜大于6000m3。單罐容積等于或大于5000m3時,,應每一個一隔,。全冷凍式儲存時,應每一個一隔,,隔堤應低于防火堤0.2m,; 4) 不同儲存方式的儲罐不得布置在一個罐組內(nèi)。 (2) 防火堤應按下列要求設置: 1) 液化烴壓力儲罐宜設不高于0.6m的防火堤,,防火堤距儲罐不應小于3m,,堤內(nèi)應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地面,并宜坡向四周。防火堤內(nèi)的隔堤不宜高于0.3m,; 2) 低溫的液氨儲罐,、液化烴儲罐應設防火堤,堤內(nèi)有效容積應為一個最大儲罐容積的60%,; 3) 全冷凍式液化烴儲罐至防火堤腳線的距離,,應為儲罐最高液位高度與防火堤高度之差;防火堤內(nèi)的有效容積應為一個最大儲罐容積,; 防火堤應設置人行臺階或梯子,; 防火堤及隔堤應為非燃燒體實體防護結構,能承受所容納的液體的靜壓,,溫度變化的影響,,且不滲漏。 1.48 防火堤和隔堤設計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答: (1) 防火堤及隔堤應能承受所容納液體的靜壓,,且不應滲漏; (2) 立式儲罐防火堤的高度,,應為計算高度加0.2m,,其高度宜為1m至2.2m;臥式儲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宜低于0.5m,; (3) 隔堤頂應比防火堤頂?shù)?.2m至0.3m; (4) 管道穿堤處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封閉,; (5) 在防火堤內(nèi)雨水溝穿堤處,,應設防止可燃液體流出堤外的措施; (6) 應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設置兩個以上人行臺階或坡道,,隔堤均應設置人行臺階。 1.49 裝置內(nèi)液化烴,、可燃氣體和可燃液體中間儲罐的總容積不宜大于多少,?其儲罐與裝置的防火間距為多少?答:裝置內(nèi)中間儲罐的總容積:液化烴儲罐為100~300m3,;可燃液體儲罐為1000~3000m3,;可燃氣體儲罐為1000~5000m3。該中間儲罐可在裝置附近集中布置,,其儲罐與裝置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49的有關規(guī)定,。表1.49 裝置儲罐與裝置的防火間距 (m) 儲罐類別裝置類別 液化烴甲A 可燃液體 可燃氣體甲、乙 甲B,、乙 丙 甲 30 25 20 15 乙 25 20 15 丙 20 15 15 注:集中布置的罐,,其罐組布置的防火要求,應符合《石油化工企業(yè)防火規(guī)范》第五章的有關規(guī)定。 1.50 防火堤內(nèi)分別有固定頂罐,、浮頂罐,、固定頂罐和浮頂罐同組布置時,其堤內(nèi)有效容積應符合哪些規(guī)定,?答: (1) 固定頂罐,,不應小于罐組內(nèi)1個最大儲罐的容積; (2) 浮頂罐,、內(nèi)浮頂罐,,不應小于罐組內(nèi)1個最大儲罐容積的一半; (3) 當固定頂罐和浮頂罐或內(nèi)浮頂罐同組布置時,,應取上述兩條規(guī)定的較大值,。 1.51 在甲、乙,、丙類液體的鐵路裝卸區(qū)內(nèi),,兩相鄰棧臺的鶴管之間的距離是如何規(guī)定的?當液化烴棧臺與可燃液體棧臺布置在同一裝卸區(qū)時,,布置上應如何考慮,?答:在甲、乙,、丙類液體的鐵路裝卸區(qū)內(nèi),,兩相鄰棧臺的鶴管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0m,;但裝卸丙類液體的兩相鄰棧臺鶴管之間的距離,,可不小于7m。 當液化烴棧臺與可燃液體棧臺布置在同一裝卸區(qū)時,,液化烴棧臺應布置在裝卸區(qū)的一側,。 1.52 可燃液體鐵路裝卸棧臺的臺面宜高出鐵路軌頂多少?棧臺的梯子和欄桿的布置有何要求,?答:可燃液體鐵路裝卸棧臺的臺面,,宜高于軌面3.1m。棧臺兩側應設安全欄桿,,棧臺兩端和沿棧臺每隔60m左右應設安全梯子,。 1.53 可燃液體的汽車裝卸站在防火規(guī)范上有哪些規(guī)定?答:可燃液體的汽車裝卸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裝卸站的進,、出口,宜分開設置,,當進出口合用時,,站內(nèi)應設回車場; (2) 裝卸車場應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地面; (3) 裝卸車鶴位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4m,;裝卸鶴位與緩沖罐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m; (4) 甲B,、乙A類液體裝卸鶴位與泵的距離,,不應小于8m; (5) 站內(nèi)無緩沖罐時,,在距裝卸車鶴位10m以外的裝卸管道上,,應設便于操作的緊急切斷閥; (6) 甲B,、乙A類液體裝卸車,,應采用液下裝卸鶴管。 1.54 裝卸油品碼頭與其他碼頭或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距離有哪些規(guī)定,?可燃液體和液化烴碼頭相鄰泊位的距離如何規(guī)定,?答: (1) 裝卸油品碼頭與其他碼頭或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距離,應不少于表1.54-1規(guī)定,。表1.54-1 裝卸油品碼頭與其他碼頭或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距離(m) 裝卸油品碼頭位置 油品類別 安全距離沿海、河口碼頭 甲,、乙 300 丙 200 內(nèi)河其他碼頭或建筑物,、構筑物的下游 甲、乙 150 丙 100 內(nèi)河其他碼頭或建筑物,、構筑物的上游 甲,、乙 300 丙 200 內(nèi)河大型船隊錨地、固定停泊場,、城市水源取水口的上游 甲,、乙、丙 1000 注:① 裝卸油品碼頭與其他相鄰碼頭的距離,,系指相鄰兩碼頭所停靠設計船型首尾間的凈距,。 ② 受潮流影響產(chǎn)生往復流的河段屬河口范圍,。 ③ 停靠小于500t油船的碼頭,,距離可減少50%,。 (2) 可燃液體碼頭、液化烴碼頭兩相鄰泊位的船舶間的最小距離,在GB50160-98《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中,,如表1.54-2所示:表1.54-2 碼頭相鄰泊位的船舶間的最小距離 (m) 船長(L) 279-236 235-183 182-151 150-110 <110 最小距離 55 50 40 35 25 注:船舶在碼頭內(nèi)外檔??繒r,不得小于25m,。 (3) 在GBJ74-84《石油庫設計規(guī)范》中,,裝卸油品兩泊位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長度小于或等于150m的機動船舶,,不應小于兩泊位中較大設計船型總長度的0.2倍,; 2) 長度大于150m的機動船舶和非機動船舶,不應小于兩泊位中較大設計船型總長度的0.3倍,。 注:當碼頭前沿線有交角時,,上述距離應適當加大。 1.55 甲,、乙,、丙類的物品庫房,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甲,、乙、丙類的物品庫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甲類物品應獨立設置庫房,,儲量不應超過30t,當儲量小于3t時,,可與乙,、丙類物品庫房共用一棟建筑物,但應為獨立防火分區(qū)并各設出入口,; (2) 乙,、丙類物品的儲量,應按裝置2~15天產(chǎn)量計算確定,; (3) 物品應按其化學物理特性分類儲存,,當物料性質不允許同庫儲存時,應用實體墻隔開,,并各設出入口,; (4) 庫房應通風良好; (5) 對于可能產(chǎn)生爆炸性混合氣體或在空氣中能形成粉塵,、纖維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庫房內(nèi)陸面,,應采用不發(fā)生火花的面層; (6) 庫房地面防水層可根據(jù)儲存物品的需要設置,。 1.56 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及塑料等包裝產(chǎn)品的高架倉庫,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及塑料等包裝產(chǎn)品的高架倉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倉庫的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二級; (2) 貨架應采用非燃燒材料,; (3) 宜設火災報警器和固定式水噴淋(霧)滅火系統(tǒng),。 1.57 二硫化碳的存放,應符合哪些防火規(guī)定,?答: 二硫化碳的存放,,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庫房溫度宜保持在5-20℃之間; (2) 空桶和實桶均不得露天堆放,; (3) 實桶應單層立放,; (4) 桶裝庫房下部應通風良好; (5) 當庫房采暖介質的設計溫度高于100℃時,,應對采暖管道,、暖氣片采取隔離措施; (6) 二硫化碳的儲罐,,不應露天布置,,罐內(nèi)應有水封,并應防凍,。 1.58 鍋爐房或自備熱電站位置的確定應考慮哪些問題,?答: (1) 鍋爐房和自備電站宜靠近負荷中心; (2) 除裝設背壓式或抽汽背壓式汽輪發(fā)電機的小型自備熱電站外,,自備電站應考慮高壓線進線方位,,靠近工廠邊界布置; (3) 應適當留有發(fā)展余地,; (4) 應考慮和其它公用設施,,例如總變電站、循環(huán)水場等的關系,; (5) 燃煤鍋爐房和自備電站應考慮儲煤場和排灰場的位置,,并考慮鐵路線的接軌方便; (6) 燃煤鍋爐房和自備電站宜位于廠區(qū)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 (7) 燃油燃氣鍋爐房可布置在裝置區(qū),,和工藝裝置共用一套DCS控制系統(tǒng)。 1.59 鍋爐煙囪的高度應滿足哪些要求,?答: (1) 自然通風的鍋爐煙囪的高度應滿足鍋爐的自然通風要求,; (2) 鍋爐房總蒸發(fā)量小于或等于40t/h,設一個煙囪,,高度根據(jù)總蒸發(fā)量按GB13271-9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確定,; (3) 新建鍋爐房煙囪周圍200m范圍內(nèi)有建筑物時,煙囪應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4) 鍋爐總蒸發(fā)量在40t/h以上時,,煙囪高度應按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要求確定,但不得低于45m,; (5) 煙囪排放的污染物為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鍋爐房排放煙氣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含量應滿足GB13271-9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自備電站排放煙氣的煙塵和氮氧化物的含量應滿足GB13223-1996(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按該標準根據(jù)煙氣的二氧化硫含量確定煙囪高度。 1.60 鍋爐房內(nèi)部的布置應滿足哪些要求,?答: (1) 鍋爐宜露天布置,。在操作層的爐前宜布置燃料調(diào)節(jié)、給水調(diào)節(jié)和蒸汽溫度調(diào)節(jié)閥組,,并適當封閉,; (2) 除氧器的安裝高度應滿足鍋爐給水泵的汽蝕裕量; (3) 鍋爐的送,、引風機宜與鍋爐成單元式布置,; (4) 燃氣管道及其組成件應布置在通風良好處; (5) 鍋爐的人孔,、看火孔,、燃燒器和各種閥門應有必要的操作平臺。兩臺鍋爐平臺之間應設聯(lián)系平臺,; (6) 鍋爐房內(nèi)可設有化驗室,,負責汽、水的就地化驗,; (7) 鍋爐房內(nèi)可設儀表控制室,。也可與其它單元設集中的儀表控制室(DCS系統(tǒng)),鍋爐房設有外操作崗位,; (8) 鍋爐房的布置應考慮設備的檢修方便,,考慮設備換管抽芯等位置; (9) 鍋爐房各層的出入口不應少于兩個,,向室外的門應向室外開啟,。 1.61 催化裂化裝置的一氧化碳鍋爐和余熱鍋爐應如何布置?答:煉油廠的催化裂化裝置的余熱很多,,其蒸汽發(fā)生量已成為煉油廠蒸汽的主要來源,。在布置上應考慮下列問題: (1) 催化裂化裝置的一氧化碳鍋爐和余熱鍋爐的布置應使催化裝置煙氣管道最短,,鍋爐與催化裝置聯(lián)合布置; (2) 鍋爐的煙囪可以兼作催化煙氣的放空煙囪,,但煙囪的設計溫度應按催化煙氣的溫度設計,; (3) 除一氧化碳鍋爐或余熱鍋爐外,在催化裂化裝置內(nèi)尚有油漿蒸汽發(fā)生器,、外取熱器和高溫取熱爐等生產(chǎn)飽和蒸汽的設備,。鍋爐房的鍋爐給水泵、除氧器,、排污擴容器等設備均應考慮這些設備的用水量,。鍋爐或余熱鍋爐應考慮這些設備所產(chǎn)飽和蒸汽過熱問題。 1.62 鍋爐水處理的布置應考慮哪些問題,?答: (1) 宜靠近鍋爐房布置或設在自備電站內(nèi),; (2) 應考慮再生用化學藥劑(酸、堿,、鹽)的運輸和卸車的方便,; (3) 室內(nèi)應設排酸、堿廢水的排水溝,,并應設有酸,、堿廢水的中和處理設施; (4) 應設有就地分析的水質化驗室,。 1.63 自備熱電站設計應遵守的主要規(guī)范有哪些,?答:小型熱電站應遵守GB50049-94《小型火力發(fā)電廠設計規(guī)范》,大型熱電站應遵守DK5000-94《火力發(fā)電廠設計技術規(guī)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