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磚的微觀都市——揚州三間院餐廳
2011-7-26
設計 張雷聯(lián)合建筑事務所 撰文 沈開康
工程名稱:三間院餐廳 坐落地點:揚州 主持建筑師:張雷 助理建筑師:沈開康楊鶴峰 建筑面積:1900 m2 設計時間:2008.10~2008.12 建設時間:2009.09
千古悠悠的揚州古城,,隨著近年來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其城市邊界已跨越京杭大運河,,逐漸擴張至周圍零散的村落,。三間院的基地正是處于揚州經(jīng)濟新區(qū)廣陵新城向東發(fā)展的西端,與揚州古城隔河相望,。其功能被定義為餐飲會所,,同時也類似于新區(qū)的先期開發(fā)區(qū)域及周邊村落的社區(qū)服務中心。院子之間的組織結構被城市本身的歷史環(huán)境和周邊村落形態(tài)所決定,,院子雖然只能反映出復雜和龐大的城市實體或結構的某一方面,,但作為實體和結構的一部分,建筑卻構成了以聚落為原型的根本出發(fā)點,。
對于基地的梳理則采用傳統(tǒng)的營造方式,,即用圍墻圍合出基地,再用有韻律的功能單元圍合出院子,。整間院子由一些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聚合而成,,類型化的方法將建筑轉變成了一座微觀都市。雙坡頂?shù)膯卧臻g重復組合形成了小小村落中的建筑,,而平頂?shù)挠卫茸鳛檫B接的動線串聯(lián)起各個使用空間與庭院,。而環(huán)繞包裹這一微觀都市的外部界面卻只有少量的大窗,其余大部分為實墻面,,小小的聚落好像是以一種對抗的姿態(tài)來回應都市的快速增長,,然而在聚落的內部界面則是圍繞著院子連續(xù)展開的冰裂紋的落地木門,內部空間完全開向院子,,形成極具向心性的內聚院落,,在市郊的村落環(huán)境中營造出另外一番完全迥異的靜謐的環(huán)境,就仿佛是每個人的內心所向往的精神世界一般,。
遠觀建筑
夜幕下建筑 剖面圖
平面圖
磚表皮編織出一個微觀城市縮影
在整個聚落的營造中,,磚是重要的構筑材料,而墻又是圍合的重要手段,。正如弗蘭普頓在《建構文化研究》中所指出的:“當砌筑不再具備夯土結構的密實形式時,,也就是當它以疊層方式組合而成時,,它們也就近似于一種編織的形式?!眽Φ某霈F(xiàn)本質是為了空間的劃分,、圍合及表面藝術的處理,實際上編織的技藝一直就是墻的本質,,在三間院中出現(xiàn)了三種表達不同含義的以編織磚為肌理的墻面,,每一種墻面都對應著三種不同的使用空間:山墻面以傾斜45°的立砌與順砌相交疊砌筑,目的是為了避免室外對就餐空間的視線干擾而同時又可以采光,;檐口面是以90°的立砌與順砌相交疊砌筑,,目的為了使其作為墻面的端部及轉折面,編織肌理的背后為密實的墻面并不能采光,;而院子的圍墻為一順兩丁相交疊砌筑,,其目的是為了使圍墻的孔洞率達到最大,鼓勵視覺上的交流,,也把院子的小環(huán)境引到外部,,同時也使外面的場景滲透到內部成為環(huán)境的背景。最終整個聚落以中國最為傳統(tǒng)的黏土磚和當?shù)氐膫鹘y(tǒng)技藝編織出精致而細微的表皮,。
入口
入口前院
過道
冰裂紋的木窗透著一股深宅大院的幽靜
透過木窗,,遙望對面的風景
對于三間院的片段記憶就好像那粗糙樸實的磚塊,一塊塊勾勒出設計過程中的清晰脈絡,,從群落中惟一的兩層高的“碉堡”向窗外望去,,疊疊落落的屋頂影印在遠處的村落背景中,它們仿佛跨過廣闊的田野在輕輕地低語,,并隨著河上的蒙蒙霧靄一起融入川流不息的京杭大運河,,恍惚間,三間院從來就生長在這里,。
|